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神学哲学 > 灵修

义德与自我的联系

时间:2013-04-18  来源:原创  作者:道斌 点击:

 

    耶稣在山中圣训对门徒们提出“义德”的要求,不仅是遵守法律的文字与教规的形式,且是注重法律的精神与内心的态度。耶稣说:“你们的义德除非超过经师和法利塞人,你们决进不了天国”(玛五:20)。如何理解耶稣所说的‘义’呢?
如果把 ‘义’与自我联系在一块,这个‘义’就是一种由内到外,再由外到里的自我树立。这是一种接受耶稣新精神、新元素的自我改变,把内在的能量转化成自我的改变。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提升,因为经师和法利塞人骄矜自夸,所以对耶稣的新元素是“知之不求甚解”,甚至是呲之以鼻。
义德与自我和改变自我形象到底有何内在联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
 
一、       义德与认识自我及自我形象
 
    首先我们来谈谈自我?“自我”是造物主赐下的神圣礼物,是整个人存有的核心,个人身分的基础,也是天人、人与人交往的中心点。
    根据教会灵修神学发展史,我们知道在中古世纪也谈自我,但过去的灵修经验在乎‘自我’的可恶和与它相关联的罪恶。而完全忽略了自我的内在性与可贵性。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中世纪的自我觉察成就了一大批超卓的圣人——圣十字若望、圣方济、圣道明等。虽然这些灵修之 “宝典”成就了庞大的圣人团体,我们仍不禁要问:为什么教会不传承下来这些宝贵的灵修经验?为什么各个修会不再鼓励后来者也如此效法会祖们的榜样?比如说,我们需要在潮湿阴冷的地方睡觉?每日坚持打六次以上的苦鞭?用各种方法来磨炼自己的身体,以免可恶的“自我”偏离了上主的道路。这么说吧!如果我们还像往常一样睡潮湿阴冷的地方醒了以后,轻则腰疼,重则半身不遂。我很好奇?那么泥鳅住在那儿呢?它不是睡在潮湿阴冷的地方吗?它也会像人一样吗?人是吃肉的,鹿是吃草的,猫头鹰和乌鸦喜欢吃耗子,蜈蚣好吃小虫子之肉,这四种口味你能说出哪种最符合标准呢?哪种可口或是哪种又不可口?只能说以不种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其结果就完全不一样呢!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批评过去的灵修经验,或是否认以往的种种。我们只要以耶稣的“义德”的精神对自我觉察和自我形象能有个客观和清晰的认识,那就足矣!因为“义德”的精神帮助我们对自我的觉察给予理性的诠释:
 ‘义’的真正自我觉察指的是自己的存在,对自己生命、存有、个性、潜能、天分与限度等都心存感恩。说白了,自我觉察就是认识了解自己。除非先行认清自己,否则对他人便是既不了解也无感觉的。
假使失去了义德的自我形象的认识,便会跟法利塞人和经师如出一辙,自以为是,以自己的标准去推断其他的事物。再以人睡潮湿阴凉的地方为例,轻则腰酸背痛,重则下半身不遂;但是一条泥鳅睡在那就是恰到好处。但若它睡在火炕上,大概就被烤成泥鳅干了。
 
二、       义德与亲近自我
 
    自我觉察的当然后果是亲近自我。有能力建立持续不断的交往关系,显示了个性的成熟。与人亲近同样始于与自我亲近。而亲近自我指的是倾听自己,包括自己的身体疲倦或疼痛的音讯低潮或高潮的音讯。那么,倾听自己取决于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所以义德帮助我们发现内心,学习倾听自我,这也便是倾听天主温和的催促。诚如上面已提过的,自我是交往的中心点,天主经由自我与人相碰,人也是借由自我回应天主和周遭的人。
以前读过一位熟悉的修女的文章,至今印象深刻。她的文章指出耶稣在五饼二鱼奇迹之后,急促地催迫门徒“渡到河对岸去”(谷四:35)她写道:耶稣是晚上向门徒发出的邀请,晚上则是聆听主的召唤的最佳时间,因为白天我们常常视而不听,白天总是忙忙碌碌,看似在奉献却忽略了自己,只有晚上静坐主前,才能找回自己。因为‘晚上’是被人误会的时刻,‘晚上’ 是人无法聆听你的时刻,
‘晚上’是被人挤兑的时候,‘晚上’是主将我们从世界中提拔的时刻。白天与人周旋,看清了别人却无法看清自己;晚上是光明的,因为照亮了自己的心灵。由此看来,白天迎来的是人们簇簇的鲜花和雷鸣的掌声,就误认为找到自己的平台,这就是为主奉献自己的理想,给自己修道找到了一个成功的支撑点。义德帮助我们在角色之外,在工作之余还留有多大的空间,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呢?所以许多的修道人在自己的工作之余,角色之外,反而会觉得仓皇。所以说,成功的宣讲不一定就是你心中修道的起点及修道的归属。不要因为世俗的标准,而远离了自己的修道之心;不要因为世俗的要求,而荒废了自己修道的功课。首先是站在个人价值的坐标系上,了解了自己的奉献于主的愿望,然后才会有宏图大志走到这个世界上有所建树。

三、义德与自我接纳
 
    如果说亲近自我比较容易作到,那自我接纳这一点上,人比较容易迷失自己。比如人犯了一个错误,无论这个原因是怎么导致的,或有意或无意,或情愿或不情愿;或是内在的冲动还是外在的压力。都应该正面来回馈这个错误,由错误中认识自我,学习接纳自我,总之就是积极地面对,并取得类似错误再次发生。相反地,如果不是正确地面对,那迎面而来的就是自怨自唉,一味地把过错投射在他人身上,对己对人以及对工作那都是一大损失。
    不懂得珍惜自我的人,是不会珍惜其他任何人的;唯有视自我是天赐宝物,才可能将身边人也成是天赐宝物。
    从福音中看遍基督的交往情形,我们发现经常是富足与贫乏兼而接纳。他全然接纳自己的人性,并不埋怨或后悔因具人性必须经验父母权威、饥饿的难受、遭受排拒的痛苦,以及最后受难时所必须承担的疼痛。而我们最熟悉的保禄宗徒也是我们最好的典范之一,他从基督那感受了光荣的体验,也由基督那经验了人性的缺憾——“忍受刺的痛楚”。
    耶稣在路加福音中讲得“浪子回头”的比喻中,浪子最后赢得父亲的拥抱首先是父亲宽大为怀,其次就是浪子自己争取的自我的接纳。相反地,如果他一味地自我嗟叹,自暴自弃,那今天的“浪子回头”的故事就要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大众眼中。我们再看看耶稣的二位宗徒:伯多禄和犹达斯,按圣奥斯定的解释——伯多禄的罪过明显要比犹达斯的更重更大。但是为什么最终的结局却完全不一样呢?那就是由义德而产生的“自我接纳”的果实。
    一位神学家说过:心怀慈悲的修道者,是能忍受自己和他人的缺点错误的;他不批判而是谅解与爱护,毕竟他先接受了人性的富与贫。
 
四、义德与自我珍惜
 
    自我珍惜源自有好生之德的造物主的感激。以宇宙间的每一件事物存在的目的来说明任何一种物体在天主眼中的珍贵。另外始自无始之始,他便指定每一个人完成每一特有的生命使命。给予人足够的自由空间,因为天主尊重每一个个体,让人选择配合完成天主的计划。或是配合或是置之不理。只有懂得珍惜自我后,人方能有感于天主对每一个个体的计划。
    以过去的经验,谦逊被曲解为自我贬抑和自我拒绝;其实谦逊就是以感恩和接纳之心对待自己。又说说圣方济和圣道明两位大圣人的严厉克苦。两圣到临终末刻时,都对弟子诉诸了自己在世时都过分苛于自己的身体,原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光荣天主。再如二十世纪的海伦凯勒的事迹更是如此,她天生盲、哑、聋,何故最后成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学家,青年家,社会活动家等等数不胜枚的光环。还有圣奥斯定多年彷徨在错误甚至罪恶中,直到全然接受了自己,才真有成就。
 
五、义德与自我形象的重视
 
    首先从基督的光辉下观摩他的自我形象:a, 他视自己拥有厄里亚先知的精神。(路四:18—21)b, 他坦言自己就是众人期待,万人景仰的默西亚。(玛十一)c, 最精点的就是耶稣在若望福音中或以奇迹,或以道理;或明或暗地披露自己与父的关系非同寻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耶稣直言自己就是生命之粮。我们知道,当他说自己与父的关系时候,外人觉得反感,说他是犯了亵渎;但他自己说是生命之粮时,结果导致许多的门徒都撇他而去。总括基督的自我形象与自我形象的重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是道路、真理与生命。
    自我形象即个人的观念,一种视自我为一个体,并指向此个体的拓展的观念;而拓展可以是自我欣赏,也可能是自我贬价。自我形象的发展有赖于周遭人的肯定与否定。如经常被肯定的小孩、被关怀和爱护的自然形成一种安全感,这便是作为健康自我形象的基础。
    自我重视也就是真诚地接受自己,包括优长与短缺限度等。一个人如果在所谓的神圣谦逊的伪装下,强化了自我贬抑,微妙的后果自是恼恨他人。个人常是将自身的感受或情绪,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由此演变也就没有能力珍惜天主给的特恩,也就不会爱天主。无论在何种工作境遇中,那些看似英雄式的使徒工作中,往往含有自我欺骗在内,关键点在于真的会爱吗?在修会团体中,不是厌烦恼怒常多于温暖的基督之爱吗?如此说明自我重视多么重要!福音中雇工的比喻——说明他们不自我重视与自我珍惜,否则他们这一天没有着落,也就没有生活的来源。
    另外要补充的是不重视自我的发展,亦不会有与天主更亲密和深切的关系发展。因为不看重自己,就根本不会看重任何人,包括天主在内。再如犹达斯的选择。我认为他没有重视自己的形象,没有理会自我的需求,一直抱有幻想式地跟随基督。从这个角度来说,假使他认识到这一点,而去自我改变的话,结果也可能就不一样。正因为不改变,别说跟随耶稣三年,就是三十年也不顶用。到后来是竹篮子打水—— 一场空。
    不论是什么情形,反正交往中必定要求自我付出。天主与第一对男女交往时,便给出了自己,给了他们自己的生存之气;任何人想借着圣事与基督往来,基督便付出血肉。在一般的交往中,一个人当然无需付出身体,不过多少要给出自己的一部分,精神的部分。
    义德如何会成为自我内在的正能量,那端看在实际生活中操练。每个个体在天主眼中都是宝贵和被接纳的。

 

上一篇:敬礼耶稣圣心的来由及对我们的神恩益处下一篇:基督徒的朝圣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