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宗座图书馆副馆长安布罗焦·皮亚佐尼2月20日上午在圣座新闻室举行简报会,向新闻记者们介绍关于选举教宗的会议,特别是1900年以来的情况。
简报会以有趣的文献分析选举教宗的过程。几百年前的这些文献直至今日仍是选举教宗的里程碑。皮亚佐尼特别回顾到:1059年教宗尼古拉二世下令只有枢机才具有选举权,因为他们代表了罗马教会。1179年教宗亚历山大三世另外制定一条选举教宗的法令,确定了三分之二多数票有效的规定。而为了避免长时间的宗座出缺期,1274年教宗额我略十世建立了选举教宗的枢密会议制度。历史上第一次枢密会议于1276年在意大利的阿雷佐市举行,选出了教宗依诺增爵五世。1621年额我略十五世规定,选举必须采用秘密和书写投票方式。
梵蒂冈宗座图书馆副馆长安布罗焦·皮亚佐尼回顾了这些重要的历程后,谈到了最近的几次教宗选举的枢密会议。他首先谈到1903年选出教宗庇护十世的那次枢密会议。那次会议开始了另一个新的制度,要求存档保存选举文献和各次投票记录,并且只有圣父一人可以阅读关于枢密会议和投票的文件。
皮亚佐尼副馆长特别介绍了1996年若望·保禄二世公布了新的宗座宪章《主的普世羊群》(Universi Dominici Gregis),其中采用了一些新的制度。皮亚佐尼说:“一个有趣和新的规则是确定西斯汀圣堂为选举教宗的场所。另外一个有趣的规定是枢机们必须居住在‘圣玛尔塔之家’。从选举程序的角度看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取消了两种选举方式,一种是受启示或众人欢呼式的选举,另一种则是协商式的选举。”
2005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去世,教宗本笃十六世当选。皮亚佐尼说,教宗本笃十六世“仅仅改变了宪章中特别的一点,即若望保禄二世先前颁布的宗座宪章的第75条。他的手谕发表在罗马观察报上,名为《有关选举罗马教宗规则的某些修订》,手谕规定在34次投票仍无结果后,允许枢机们选择其它的选举方式。也就是说枢机们可以仅仅对之前获得票数最高的两位进行投票,但不是得最高票数者当选教宗,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当选者必须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数”。
现行的法律规定,枢机们在举行选举教宗的枢密会议之前,必须“等待缺席者”15天。皮亚佐尼解释说,如果所有枢机在这截止日期之前就已经抵达罗马,那么允许提前开始枢密会议。而“迟到”的枢机在选举工作开始后仍可以参加枢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