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耶稣传教的成绩,福音经书有近乎矛盾的记录。
甲:万人空巷
根据某些记录,他的传教非常成功:“他的声誉遂即传遍了加里肋亚附近各处”(谷一28)。当天晚上“日落之后人把所有患病的和附魔的都带到他跟前,合城的人都聚集在门前”(谷一32)。每到一处,广大的群众必随之而来,围聚听讲。当他声誉广传时,不管到那里,民众便由四面八方云集而来。当耶稣和门徒退到海边去,“有许多民众从加里肋亚跟随了来,并有从犹太、耶路撒冷、依杜默雅(犹太之南),约但河彼岸(即东岸的十城地区和贝勒地区),提洛和漆冬(加里肋亚北邻,靠近地中海称为腓尼基的地区)一带地方的许多群众,听说他所做的一切事,都来到他跟前。”(谷三7)。他离开一个地方,群众就跟着他(谷二13;十46),想逃也逃不了:“耶稣不能公然进城,只好留在外边荒野的地方;但人们却从各处到他跟前来” (谷一45)。当他乘船渡海,却有许多群众已经在彼岸等候(谷五21;路八40)。在山上显圣容后,和门徒下来时,已经有一大群人来迎接他(路九37;谷九14)。群众不仅受着奇迹的吸引,也愿听他讲道(谷四l;玛十三2;路八4)。
他的道理吸引群众,他们到处追随他,使他连饭也不能吃(谷三20),群众听道也同样地顾不得吃饭,耶稣两次用奇迹使四五千听众获得充饥(谷六34 ;八1-9;玛十四13;十五32-39;路九10;若六1)。耶稣的声名不仅传遍加里肋亚,连邻国的叙利亚腓尼基的提洛和漆冬,也是久仰大名。耶稣一到,就有一位妇人来求耶稣为女儿躯驱魔(谷七24;玛十五21)。同样的情景也发生在犹太与河东的培勒雅地区(谷十l;玛十九l;若十40)。在耶路撤冷,仇人不敢逮捕他,因为畏惧群众反抗(谷十二12;玛二十一46;路二十19),因为群众很喜欢听他讲道。福音所记录的增饼奇迹,每次都是四五千人。四五千人到旷野去听耶稣讲道实在是不平凡的事迹,这个数字实在是很庞大了,尤其是长途跋涉,到无人的旷野去,只是为听人讲论天国,无其它实利可寻。广大的群众包围耶稣和他的门徒使他连吃饭的机会都找不出来。有时群众拥挤挤,迫得耶稣返到船上讲道(谷四1;玛十三1)。在城镇中讲道,群众如此拥挤,病人得从屋顶掉下来,才能送到耶稣面前(谷二1;路五19 )。他的家人来找他,因群众拥挤,无法接近他,只好侯在街头,请人传话(谷三31;玛十二46;路八19)。 “凡耶稣所到的地方,或村庄或城市,或乡间,人都把患病的人放在街道上,求耶稣允许他们至少摸摸他的衣边,凡摸到的就痊愈了”(谷六56)。群众如此兴奋,要强迫立他为王,耶稣只得返到山里去(若六15)。不只群众要立他为王,连宗徒们也相信耶稣为王的日子迫在眉睫,心中暗自庆幸,希望能在耶稣的王国中捞得一官半职(路九11;谷十35;玛二十20-21),因而嫉妒争论(谷十41-45;九33;玛二十25-28;路二十二24;九46;玛一5)。从以上的记录来看,耶稣的传教是十分成功的。
乙:四处碰壁
关于民众的踊跃热诚,四史都有大量的记录,然而在这类记录之中,也同时参杂着悲观的插曲。若望福音的导言堪称开宗明义,一开始就说:“他来到了自己的领域,自己的人却没有接受他”(若一11 )。若翰洗者向群众宣布耶稣为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耶稣自己也显了奇迹证明他的使命,然而结果只得民众肤浅的信从:“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奇迹,就信了他的名字,耶稣自己却不信任他们,因为他认识人的内心,不需要什么外在的证据”(若二23 )。耶稣周游各地,讲道启蒙,痾瘃在抱,愈疾驱魔,饥者得食,苦者得安,然而为什么人要谋害他的性命?“耶稣周游于加里肋亚而不愿周游于犹太,因为犹太人图谋要杀害他”(若七l;八40;十一53;十二10),连群众也不敢肯定他是好人或坏入。 “在庆节中,犹太人寻找他说:那个人在哪里?在群众间对他发生了许多私议,有的说他是好人;有的却说,不,他倒是在煽惑民众。”(若七11)。司祭和执政者自然是肯定耶稣煽惑民众,用尽方法要逮捕他(若七30;45,47)。民众相信他附了魔(若八48;52),几次想要用石头把他砸死(若八59;十30),连他本乡的人也驱逐他,想把他从山崖上推下(路四16;28)。耶稣自己多次表示痛心:“那时耶稣开始谴责他曾在那里行过奇能的城邑,因为他们没有悔改:苛辣匝因,你是有祸的!贝特赛达,你是有祸的,因为在你们那里行的异能,如果行在提洛和漆冬(外国城镇),他们早已披上苦衣,头上撒灰做补赎了。但是我给你们说:在审判的日子,提洛和漆冬所受的也要比你们容易忍受。还有你,葛法翁!莫非你要被高举到天上吗?将来你必下到阴府里;因为在你那里所行的异能,如果行在索多玛,她必会存留到今天。但是我给你们说:在审判的日子,索多玛所受的也要比你们容易忍受”(玛十一20-24;路十13-15 )。
葛法翁是耶稣传教的根据地,连在大本营久受薰陶的群众,都未能听从耶稣的福音,洗心革面,其它城镇乡村的百姓又当如何?不只这几个城镇使耶稣伤感,他对当时整个的社会表示失望:“我可把这一代比作什么呢?它像坐在大街上的儿童,向其他的孩子喊叫说:我们给你们吹了笛,你们却不跳舞;我们唱了哀歌,你们却不捶胸。若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他们便说,他附了魔,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他们却说:看哪!一个贪吃嗜酒的人,税吏和罪人的朋友!(玛十一16-19;路七31-35)。最后的一周,欢迎耶稣进京的群众,高呼释放巴拉巴,钉死耶稣!(玛二十七21-22;谷十五10-14;路二十三18;21;若十八40;十九6)。当他被钉于十字架上时。还不停地遭受辱骂(谷十五29;玛二十七39-44;路廿三35-39)。这些记录说明什么?那稣的传教到底是成功呢?还是失败?福音经书有两种不同的,有时近乎矛盾的描述。
丙:显有矛盾
关于耶稣传教的成绩,四史的记录显有矛盾,一方面描写群众的欢欣踊跃,争先恐后来听讲,到处追随,渴望抚摸耶稣的衣角企得痊愈。另一方面又描写人们拒绝听从那稣,而且要谋杀他,最后高呼钉死他。到底是哪一个情景是历史的真实画像?如何解释这些矛盾的报导?有人企图解决这类矛盾,说有人踊跃欢迎,有人反对憎恨。这个分析法不能解释实情:到底是哪一方面占优势呢?为什么群众要求释放巴拉巴,而竟要求处死耶稣呢?连从未听过耶稣宣讲的罗马人比拉多也找不出什么该死的罪过,为什么追随听讲的群众要求耶稣一死呢?如果说要求他一死的是京城的民众,从未听过他的讲道;这个答覆不能自圆其说;欢呼耶稣入京的只是什么人呢?他们到哪里去了?那些从加里肋亚来参加庆节的人哪里去了?他们未听过耶稣宣讲,或未见过他的奇迹?如果说只有外省犹太人憎恨他,那么为什么他本乡的人要把他从山崖上推下摔死呢?
根据福音经书的报导,宗教政治领袖,经师和法利塞人似乎全部反对耶稣,蓄意谋害他。经师和法利塞人鄙视他的宣讲,因为他没有和他们一样从师学道;不似他们的依律解法,而是仿照先知的传统,随心所欲,借用上主的权威,训民施教。不遵循司祭经师的传统,不尊崇政教当局的领导。尤有什者,竟敢危言耸听,以默西亚自居。从犹太当局的观点来说,为教为国耶稣是一个危险人物,因此必去之而后快。
司祭长老和经师法利塞人对耶稣怀有敌意是可以了解的,但是民众为什么不接受他呢?大部群众逞一时的好奇心,前来听讲。他们虽一时踊跃追随耶稣,但并非出于精神的诚服向往,而是追求肤浅的物质利益。当时的一般心理是渴望一位民族英雄,有着超人的睿智大能,一声号召,天下响应,驱逐罗马侵略者,建立辉煌的犹太帝国。在这个默西亚的神国中,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无病无痛,幸福无疆。
民众的热情企望渐渐趋于幻灭,耶稣不是他们想像中的英雄默西亚,他并未召兵买马,用神迹的力量毁灭敌人,光荣以色列。相反地,耶稣宣讲博爱,谦卑忍耐,良善温柔,克己利人,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走狭窄自制的道路,劝人摒弃富贵荣华,号召补赎修德,迎接天国。这个救世的观念不合民众的口味,于是由高度的企望变为消极的失望,由失望而生恨,并非是不可能的。从政教当局的眼光看来,耶稣是一个不学无术、擅自解经、以先知自居、潜称默西亚、谣言感众、动摇社会的人,危及民族的安全。为教为国,有弊无利,因此决意斩草除根,免贻后祸。
丁:曲高和寡
从全局鸟瞰,真诚坚信耶稣为默西亚者居于少数。这少数的核心是十二宗徒和其他门徒,至多不过数百人。在耶稣传教期间,十二宗徒和数位女徒到处追随,深受他的精神影响,在他的道理中找到人生意义:“唯你有永生之言,我们投奔谁去?我们已相信且知道你是天主的圣者”(若六67)。这些门徒是日常的听众,秉承耶稣的使命,宣扬耶稣的遗教,造成基督的信仰。这些少数忠心耿耿的男女门徒,在宗徒领导下,忠贞不渝,追随至死,以热血奠立了基督信仰,终至征服罗马世界。然而这些门徒毕竟是群众之间的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