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佛教及伊斯兰教的宗教人士,十二月二日出席在浸会大学举行的公开论坛,探讨“人权与家庭的意义”,重申家庭当由一男一女结合而成。
为期三天的“生命伦理、多元文化及宗教”国际研讨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伦理暨人权教席”及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等合办,十二月二日在浸会大学揭幕,揭幕礼后举行首场公开论坛。
浸会大学校长陈新滋教授开幕礼致辞时说,藉着各宗派人士对生命与人权的见解,有助思考人生意义。
论坛上,主讲的宗教人士从所属的宗教传统、以及普世价值阐释人权与家庭。天主教圣神修院神哲学院伦理神学教授吴智勋神父指出,教会重视圣经的启示,同时亦重视人性,“即使不涉及信仰问题,教会也有平台讨论人权和家庭的价值。”
吴神父指出,世界人权宣言订出的条约列明婚姻是由成年男、女结合而成,“教会强调,由男女结合组成的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团体单位。”谈到同性婚姻,他表示“教会不会判断同性恋者的良心,只是不赞同这行为。人的良心应由天主作判断。”
伊斯兰教的湾仔爱群清真寺杨兴本教长,以及道教的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梁德华道长均认为,男女婚姻是家庭的核心,信教与否也应遵守社会订下的戒律。
基督教的中国基督教播道会恩福堂主任牧师苏颖智牧师表示,神眼中人人平等,然而当涉及生命、道德及公众利益时,人权及个人自由便有所限制。
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总监释衍空法师则认为,佛教少谈“权”,认为“权”会令人产生对立;家人对家庭有共同的责任,家人要互相关怀和体谅,不应把个人权益与家庭幸福对立。他说,要维系美满家庭应由个人做起。
开幕礼当日举行“生命伦理艺术比赛”优胜者展览,展出十五件来自澳洲、香港、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的艺术作品,包括相片及工艺品等,展现对文化及宗教的尊重,说明生命科学对当代和下一代的影响。大会于十二月四日晚举行第二场公开论坛,题为“人权、家庭与多元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