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教会历史,教宗本笃十六世比任何别的教宗,可以算是一个“对天主说‘是’的人”。五年前,他在就任教宗的初期表示,他认为自己的任务要面临的考验,是推动教会朝向《福音》中所形容的伟大的“是”,拥抱天主所创造的宇宙万物中一切美善和高贵的事物。
他形容这是向人类的爱和进步、向所有青年和老人、向理性,以及向人类体验的价值说“是”。
教人奇怪的是,与近代教会史中任何别的教宗不同的是,媒体却把教宗本笃的公开形象,描绘成一个说“不”的人。报章、电视、电台较多报道他所反对的,而不是他所推动的。那么,到底这个观感从何而来?
当《福音》成书的时候,就带来了革新的信息,对当时主流社会的智慧或惯常做法提出挑战。当耶稣向福音圣史所称许的群众讲话时,他是在向社会渣滓、被鄙视和被遗弃的人说话;这些人被视为肮脏、懒惰和一无是处;他们从事的是最低贱的工作。
耶稣告诉他们,他们是有福的。他又向他们指出,他们是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的,肖似天主,因此他们具有尊严和价值。当耶稣向这些人的生命的内在价值说“是”的时候,他同时向奴役他人、毁灭或伤害他们的事物,以及向利己心、社会不公平所引致的不正义,向威胁生命的事物和缺乏自由等说“不”。
我们应该问,为什么世界很想压制对高贵、赋予生命和尊重受造物的价值观说“是”?如果我们祇是聆听说“不”的声音,就是从一个致力于剥削以达致经济利益的世界中拿走社会正义、生命的神圣和人性尊严。现时人们通过廉价劳工、天然资源或能源供应等方面牟取经济利益。
当教宗本笃在五月上旬牧访葡萄牙时,梵蒂冈观察家期望他会强化他们所谓的教会残兵。葡萄牙正在急速变迁,渐趋世俗化。对于日常生活的复杂问题,人们信任非宗教解释,而不是数世纪文化发展以来一直支持人性意义的宗教传统。
然而,教宗所做的却恰恰相反。他斥责主教面对外界嘲笑教会时保持缄默,呼吁社会各层面的基督徒致力于福传,并且形容这为反文化活动。他在里斯本机场说:“纯粹宣讲喜信并不进入人心深处。这不触动他们的自由,也不改变他们的生活。最重要者,吸引人的是与有信仰的人接触,因为他们为基督作见证,以及藉着自己的信德吸引他人获得天主的恩宠。”
我们为基督作见证的同时,也要为他所支持的所有人作见证,为天主受造物中美善和高贵的事物作见证;我们更要向毁灭灵魂的事物、奴役他人、毁灭或伤害他们的事物、利己心、社会不平等所带来的不正义、威胁所有生命的事物和缺乏自由说“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