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东的隐修生活 安当、巴高密、巴西尔与西满盎(Anthony、Pachomius、Basilius & Simeon)为近东最著名的隐修之父。他们最早是从独修(Anacorets)开始,住在城镇或乡村附近的茅屋中,每天以祈祷、默想和补赎度日,重视心灵与天主的结合,后来才隐居于旷野、山洞里,过着特殊的神修生活。渐渐地在他们中有人愿意过团体生活—一起吃饭,并遵守简单的隐修规则。到了四世纪,这种隐修团体林立,遍及近东和西欧,因此有人将隐修之父的训言集结成册,而成了天主教的“神修经典”。
相传首开隐修之风、在埃及度隐修生活的是古都提比斯附近的保禄(Paul of Thebes, 234~341)。他为躲避戴契伍与瓦列利安皇帝(Deci-us & Valelian)的迫害,逃到红海左岸旷野中避难,发现那里的环境不错就留下来了,据说天主每天派一只乌鸦,啄个面包给他吃,他享年一百零七岁,在他临终前,附近的另一位隐修士安当,受了天主的启示,特来为他殡葬。由于安当也已老迈,天主特别让两头狮子以爪挖好墓穴,来安葬保禄。(见图一)
安当(Anthony of Memphis)于公元二五○年生于尼罗河下流曼斐斯(Memphis)旧都,为富农子弟,在他未满廿岁时父母双亡。有一次在弥撒中,被基督向富贵青年说:“回家,把你的家产出售,施舍给贫穷人,然后跟随我”(玛十九21)的这段话所感动,并认为这是主对他的召叫。于是他返家后便把部分财产留给惟一的妹妹,并将她托付给贞女们后,随即住进郊外一个废弃的墓穴里,开始刻苦祈祷的日子。由于不少好奇人士常去打扰,便迁往较远的古堡,最后到了尼罗河中游台巴伊德地方(Teba-ide)生活。不久,许多羡慕其生活的人们向他请益,拜他为师。安当并不立任何规矩,仅为他们指出神修之道和解答疑难,常因人、因时施教。这些追随者大多在主日见面,聆听安当的训诲,平日则各自谋生、苦修。安当享年一百零五岁,被视为“近东隐修之父”。
安当一生只离开旷野两次:一、三一一年赴亚历山德拉,鼓励将被处死的教友。二、在亚历山德拉答复亚略异说的刁难。该城总主教亚达纳(St.Athanasius of Alexan-dria, 295~373,为东方首位圣师)首次被迫害时,曾到安当弟子的隐修院避难一年,因此对安当的生活知之甚详。曾以其生花之笔撰写《圣安当传》百余页(360AD),立刻洛阳纸贵,吸引更多的人退入旷野,度隐修生活
公元三二○年,另一位埃及人巴高密(Pac-homius, 292~346)看见许多教友欲度“团体隐居生活”(Cenobism),便在埃及尼罗河中游的塔白尼西岛(Tabennisi Isle)建立隐修院。在他去世时,共筑有男隐修院九座,女隐修院两座,每座隐修院约有修士二十余人,总计有两百多人。每院均设院长一人,修士身穿无袖麻长衫,外披一件羊皮短大衣,后来又加上一风帽。他们每日一起祈祷、读经、看圣书或劳动,皆有定时,需服从院长领导。这种隐修院的生活比独修较不易陷入寂寞与烦恼。所谓劳动,主要是从尼罗河取泥沙做坯以赚取生活费;种蔬菜则为每日所需…。不过,当时仍有不少隐修士喜爱度私人的神修生活(今日在希腊马其顿阿陀斯山上Mt.Athos 仍有独修者),圣人于三四六年过世。
第四世纪时,隐居生活在近东到处可见。如三○七年,巴勒斯坦的伊拉利昂(Ilarion)在埃及拜见安当,回故乡后便开始度起隐修生活。卅年后不少教友独修者拜埃皮法尼(Epip-hany)为师,度起团体的生活。同时两河流域的马尔.安金(Mar Awgin)在伊兹拉山(Mt.Izla)上隐修,为该区首位开始独修者。和这同时,严肃的欧士塔济(Eustatius of Sebaste)和其挚友,即对后世极有影响而被称为近东的隐修之祖的是巴西尔(Basil,330~379),也在小亚细亚开始度隐修生活。
巴西尔于三三○年生在加巴道契亚首府新凯撤勒亚,及长,曾先后赴君士坦丁堡及雅典求学,三五六年返回故里,立即成立男、女隐修院,且亲自担任隐修院院长,其长姊玛克丽娜(Macrina)领导妇女苦修;并请其同学至友纳济盎的国瑞(Gregory Nazianzus, 329~389)与幼弟尼沙主教国瑞(Gre-gory,Bishop of Nissa)在旁协助(此三位神学著作丰富,皆被誉为东方教会圣师)。
小亚细亚加巴道契亚地方的隐修生活与埃及、叙利亚不同,它主要强调:神修应看重其原始的自由型态。这似乎与巴西尔伟大的神修计划有所矛盾,因此受到批评。他并认为修道士的圣召应与地方教会联接一起,且不能和教友脱节。隐修士与一般教友一样,因此他很少用隐修士、隐修院等名词。他称男隐修院为“兄弟院”,称女隐修院为“姊妹院”,注重生活简朴、苦行克己;每座隐院修士十数字,大家一起祈祷、劳动及从事传教工作,密切地同主教、教友合作。修士们并无真正的院规,仅是神修格言而已。初撰《短神修手册》,计三百一十三条,内容为答复诸多神修的问题。
巴西尔后来被委为故乡总主教时,曾再撰《长神修手册》,共五十五章。这两手册中虽然有出现“院长”的职务,但其地位与一般隐修士无大差别。他们只要能分辨是非、事事翕合上主旨意足矣!这是结合独身与团体生活于一炉,默观与力行并不冲突的制度。因此它很快便普及至小亚细亚、叙利亚和亚美尼亚等地。七、八世纪回教武力侵入小亚细亚时,隐修院且成为教友的避难所。今天我们仍可参观这些处于山洞中隐修士的圣堂与斗室。
九世纪时,史都迪达(Theodorus Studita)把巴氏的理想介绍到君士坦丁堡,之后渐渐普及到希腊亚陀斯山(Mt. Athos)、保加利亚,直到俄罗斯。九八八年基辅大公弗拉狄米尔(Vladimir Grand-Duke of Kiev)受洗,是俄人信(东正)教之始;一○三七年基辅总主教区成立,一○五一年修建“岩穴隐修院”(Mona-stery of Caves,at Pec-hersk),从此在俄国开始有隐修生活,而且很快便普及全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