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区把本年五月订为“圣召月”,教区圣召委员会主席林祖明神父期望在司铎及修道人短缺下,藉此推动不同年纪的信徒一起建立圣召文化。
林祖明神父四月七日对本报说:“圣召并非只限青年关注,是整个教会的信徒共同参与,一起认识圣召。”他期望能把圣召的话题普及化,特别是家长对圣召的认识。他指出,教区期望每年也设有“圣召月”,以延续教会各成员推动圣召的责任。
每年教区在复活期第四主日响应普世教会订定的国际圣召祈祷日,由圣召委员会举办不同形式的圣召活动,包括圣召晚会和祈祷会等。“可是,过去教会推动的圣召活动反应不太理想,信徒不太热中参与,这或与圣召文化薄弱有关。”林神父说。
圣召委员会协助推动圣召月,于五月期间提供每个主日“为圣召祈祷”意向,让堂区用作弥撒信友祷文;鼓励善会神师以圣召为题训勉;天主教学校可于早会、信仰小组聚会中带出圣召元素,并建议宗教科教师和学校牧民工作者透过圣召委员会网页取得不同形式的圣召资讯,并可用作教材。
圣召月期间,圣召委员会将于五月十日假坚道明爱礼堂举办“国际圣召祈祷日”圣召晚会,并于五月二十五日举行圣召讲座;五月八至十日亦与教区档案处合办“神职著作展览”。
谈到推动圣召培育的经验,圣召委员会青年小组成员黄智伟四月四日说,栽培圣召需要修道人及导师长期与青年同行,以生命改变生命,才能鼓励他们思考司铎或修道圣召。
他说单次圣召活动难以推动青年回应召叫,加上近年少了青年参与圣召聚会,若要持续推动圣召,就要联系其他堂区的圣召培育小组,青年导师亦要陪伴青年。他参与圣召委员会青年小组已逾十年,从联系一群爱好音乐的公教青年开始,约每三个月以泰泽祈祷方式举行圣召活动,至今仍然继续。
他认为,在物质生活丰富的社会中,修道人要透过表样去鼓励青年放下原来的物质生活,转向以精神为主导的修道生活:“若神父或修女时与青年一起,他们的生活方式可成为青年的表样。成长过程中若有神师陪伴,青年或会受他们的行为和态度感染而思考圣召。”
堂区发起活动
鼓励为圣召祈祷
多年来,教区鼓励堂区成立圣召推行小组,惟设立有关小组的堂区不多。
约八年前起设立圣召推行小组的圣玛加利大堂,计划于五月向港岛东总铎区派发“圣召小罐”,小组联络人陈耀东四月七日称,期望藉此让更多教徒为圣召祈祷。
数年前圣玛加利大堂已在堂区推出“圣召小罐”,鼓励信徒每次为圣召祈祷后捐出一元,并把累积所得的款项捐赠予圣神修院以支持培育修生的用途。目前该小组成员于每月首星期四的平日弥撒后,诵念玫瑰经为圣召祈祷。
主办者计划于五月十一日圣召祈祷日派发逾一千个“圣召小罐”予邻近堂区,鼓励信徒多为圣召祈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