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亚社编按:台湾“光启文化事业”于二零一六年一月出版由陈聪铭博士所著的“怀仁丛书”系列第十四册《中梵外交史:两岸与教廷关系(1912-1978)》。下文为作者就该著作之简介。
自去年底传出教廷可能将在近期与中共建交的消息之后,中、台、梵关系之议题不仅广泛引起教内外人士关注的眼光,也引发国内外媒体的热烈讨论。思考中、台、梵关系的困难处在于须以信仰和教会的角度思考,并充分了解三方的互动关系在国际政治层面的交互作用与影响。中、台、梵关系已超越纯宗教领域,而呈现出政治外交的外延效应。这种现象实与教廷外交的本质和运作有密切关系,但是一般民众或学者未必深入了解天主教会,也不甚明白教廷外交的传统与历史面向。《中梵外交史:两岸与教廷关系(1912-1978)》这本书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大陆与台湾教会在1912-1978年这段期间各时期的发展,以及政府、教会和教廷关系,以凸显教廷外交对共和时期以后的中国和一九四九年以后的两岸关系的面貌。
《中梵外交史:两岸与教廷关系(1912-1978)》一书以国际政治的视野,观察民国建立共和以来至一九七八年的中梵关系演变。为尽量使内容更贴近史实,不搀入作者主观、甚至无根据的判断,以避免引发读者无谓的争议,或对陈述的内容有所误解,减低往后本书供各界参考的价值,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坚持“实事求是”的研究原则,充分运用收集自教廷、台湾、法国和比利时等地官方文献馆之相关中、英、法、意大利和拉丁文等第一手官方文献和以出版的相关研究成果与参考资料,研究目的在于使本书内容以客观、公平的角度论述,不以偏颇立场或倾向特定一方,达到以超然独立的角度反应教廷、当地教会、传教士、一九四九年前的中国政府、两岸政府和相关列强的观点与立场。
《中梵外交史:两岸与教廷关系(1912-1978)》的内容架构以历史发展演变为次序,先简述一八七零年意大利在罗马建都,教皇国消失后教廷为拓展外交空间推动与中国通使,同时中国也表示意愿,然而却横遭法国阻挠之缘由与过程。在中国肇建共和之后,以各阶段政局发展为主轴,观察教廷对中国(包括往后的两岸政府)政治外交发展所抱持的立场、探讨法国保教权、中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的影响、中国政权分裂产生的外交承认问题与随后的中梵互动过程、教廷对国际共产主义与中共之态度、大陆与台湾教士与教廷代表之关系、中梵关系中重要人士之角色(陆征祥、雷鸣远、光若翰、马相伯、刚恒毅、于斌、罗光、蔡宁、黎培理等人)、大陆教会“三自运动”、“自选自圣”主教之风波、裂教之争议、梵二大公会议后的教廷“东方政策”对中共与教廷关系之影响、国际政治从冷战至“低荡”(détente)时期中、台、梵关系演变、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前后教廷对台政策之转变,以及描述蒋、毛两岸领导人逝世后至一九七八年若望保禄一世逝世为止,教廷与普世教会对大陆教会未来所筹画之愿景。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关心此议题的一般社会大众、不同领域学者和历史研究者阅读,是学界中少见的融合中、西方文献,以教廷外交的角度深入观察这段关键期间中国内政外交问题,以及“两个中国”问题之中国与教廷近现代外交史著作。
本书既以公平客观的角度论述,且佐以第一手或中肯的文献资料证之,目的即在于以理性和学术性的角度谈论此问题,务使读者排除本身的意识形态造成的思考阻碍和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对历史认知产生的影响,是以,本书的面世并不会使目前炒得沸沸扬扬的议题更复杂或更敏感化;相反地,一方面可有助于厘清史实,另一方面,则可对目前与未来之发展有所启迪。
对于台湾读者而言,所关心的不外是教廷与中共建交对中华民国与教廷关系,以及对台湾教会之冲击。虽然本书并不讨论一九七八年后的局势发展,也不大胆预言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文中对教廷外交的基本原则与其“中国政策”有极深刻的剖析,可引导读者了解中华民国台湾的政府与教会在过去和现在的中梵关系中所扮演之角色与重要性,以及往后可能的努力方向。
────────
撰文:陈聪铭,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完】来源:《天主教周报》第375期第1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