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这些事以后,耶稣往加里肋亚海,即提庇黎雅海的对岸去了。
6:2 大批群众,因为看见他在患病者身上所行的神迹,都跟随着他。
6:3 耶稣上了山,和他的门徒一起坐在那里。
6:4 那时,犹太人的庆节,即逾越节,已临近了。
6:5 耶稣举目看见大批群众来到他前,就对斐理伯说:“我们从那里买饼给这些人吃呢?”
6:6 他说这话,是为试探斐理伯;他自己原知道要做什么。
6:7 斐理伯回答说:“就是二百块“德纳”的饼,也不够每人分得一小块。”
6:8 有一个门徒,即西满伯多禄的哥哥安德肋说:
6:9 “这里有一个儿童,他有五个大麦饼和两条鱼;但是为这么多的人,这算得什么?”
6:10 耶稣说:“你们叫众人坐下罢!”在那地方有许多青草,于是人们便坐下,男人约有五千。
6:11 耶稣就拿起饼,祝谢后,分给坐下的人;对于鱼也照样作了;让众人任意吃。
6:12 他们吃饱以后,耶稣向门徒说:“把剩下的碎块收集起来,免得糟蹋了。”
6:13 他们就把人吃后所剩的五个大麦饼的碎块,收集起来,装满了十二筐。
6:14 众人见了耶稣所行的神迹,就说:“这人确实是那要来到世界上的先知。”
6:15 耶稣看出他们要来强迫他,立他为王,就独自又退避到山里去了。
前言:如果将四部福音中有关首次增饼的记载结合起来,不难看出,在临近傍晚的荒野,许多人正为了庞大的人群的用餐问题犯愁时,耶稣却胸有成竹,平静镇定,就如今天的福音上所说的:因为他自己原知道要做什么。不妨让我们默想这些犯愁者的心理变化,就会知道对跟随主的人来说,其实一切都无需挂虑,因为,他自己原知道要做的是什么?
一、群众的发愁
将四部福音有关首次增饼的章节拼凑在一起得知:从各地蜂拥而来的群众,被耶稣,特别被他所讲的道深深吸引,不知不觉中,时间飞速的过去。当他们感到肚子饥饿时,已经临近傍晚,日近西山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就在这样一个空无人烟的荒野,怎样解决这么多人的用餐问题呢?群众之中一定有人会责怪自己的大意,出来听道时竟然忘了带上干粮。或许,也有人会东张西望,希望找到一点东西充饥。或者不少人正商量着筹钱,如何去买食物的事了。总之,正当他们为这事的发愁,想办法时。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耶稣竟然以五个饼,二条鱼让所有的人吃饱,而且还丰盛有余。
如果,你我是当时发愁的群众,当经历了这个伟大的奇迹之后,想必多少会自嘲自己的小信心。既然深深吸引他们的这位耶稣,他说话、做事带着天主的极大权柄,而且他也曾说过:“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寻求的;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6:31—33)。那么,区区一餐,难道他就袖手旁观吗?先知厄里叟,也曾行过这样的奇迹,难道耶稣就忍心看着他们空腹而归吗?想着这些,难保他们不会嘲笑自己的小聪明。原来,对跟随主的人,主自己原知道怎样供应他们一切合理的需求。
的确,今天我们也要提高信心,并且宣告,主自己原知道怎样供应我们的一切合理的需求。我们凡是正当,合理的需求,主都非常的看重。不管是灵性的需求,还是本性的需求,他都看顾。这在他开始传福音时已郑重其事地宣告过了:“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路4:18—19)。
他的确是一位看顾我们所有正当需求的主。当宗徒们初传福音归来,带着喜悦向他汇报所取得的成功时,耶稣没有如平常的人一样,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也没有让他们连续作战、趁胜追击、再创佳绩。虽然他传福音的热情高涨,常常不顾疲劳,夜以继日,虽然他也渴望门徒们也能像他一样忘我地投入福传。不过,他知道人性的限度与人的基本需求。如果太忙,太累了,精力常常透支,没有适当的休息与调整的话,将会人困马乏,事倍功半。因此,当宗徒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还没有察觉到身心的疲惫时,耶稣已经意识到他们那时真正的需要了。所以,“耶稣向他们说:“你们来,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休息一会儿!””(谷6:31)。
有不少人,对信仰有一些误会。以为主只喜欢我们向他求灵性方面的恩典。如:虔敬、悔改、爱德、信德、克苦、牺牲、传福音的能力等等,而不太喜欢我们,求一些本性方面的事物。如事业兴盛、身体康健、名誉、地位等等。好像求后面一类的事物,显得不够超性、自私、俗化。其实不是的,凡是合理的、正当的,主都愿意赐给我们。主绝对不愿意看到所有相信他,跟随他的人,个个家徒四壁,食不果腹,疾病缠身。如果都是这样,如何彰显他的仁慈,全能,丰盛呢?相反,他真实地赐给我们多重祝福,如一位牧者概括的:“凡事兴盛,身体健康有如灵魂兴盛一样。”只不过,在赐给我们多重祝福的同时,他也郑重地提醒我们,不要贪恋世界,因为贪欲会让人迷失人生的方向,容易丧失灵魂。所以,为了我们最大的利益,灵魂的得救,他提醒我们,“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玛6:33)又警戒我们说:“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丧失了自己,或赔上自己,为他有什益处呢”(路9:25)?只要我们保持警醒,把握好灵魂得救的大原则,懂得祈求的次序,那么,我们一切合理的需求,他自己原知道怎样赐给我们,我们什么也不要挂虑。
几位生活在某山区姐妹,参加一次传福音的培训。因为培训的时间拖延了,就不能赶上回家的班车。所以,当她们乘坐他人的便车,返回她们所在的县城途中时,不断地打电话联系在县城的亲戚,朋友,希望他们中有一个能开车送她们回到自己所在的山区。可是,所有的回复都说没时间。看来,当晚她们只有在县城过夜了。可是,她们的事务非常繁忙,显然,在县城过夜会耽搁不少的事。就在她们为此事为难之际,其中一位很有信心的姐妹,招呼同伴说,让我们祈祷吧,天主自会照料的。当她们这样祈祷,宣告时,奇妙的事发生了。她们搭乘的便车在出高速时,无缘无故地被前面一辆车拦住了,停靠了将近五分钟。通常,在山区的高速上,夜里时分,车辆极少,即使有车出入高速口的话,通行时间也只需几十秒。偏偏,那天发生了五分钟的车阻。五分钟快结束时,一位特意换到前排的位置上,想睡个好觉的弟兄,在换位置的过程中,忽然从后视镜中看见一辆汽车缓缓靠近,仔细一看,这是一辆开往该山村的车子。她们赶紧下车,询问能否把她们顺便捎回家,司机满口答应,这几位姐妹顿时欢呼起来,感谢我们这位无微不至,细心照料的主。因此,“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实在一无所缺”(咏23:1)。
二、宗徒的犯难
就在饥饿的人群开始躁动时,宗徒们也显得坐立不安了。或许他们边着急,边埋怨耶稣。为什么选择在荒野的地方施教,没有便利充足的食物供应,肯定会影响听道的效果的。而且,让他们饿着肚子,长途跋涉回家,有人晕倒在路上,该怎么办?与其这样,不如早点遣散他们,让他们自行解决用餐问题吧!不过,下次布道的话,一定建议师傅,要选一个便于就餐的地方,免得再发生类似的尴尬。就在他们这样思虑之时,耶稣的要求让他们更加犯难了。
玛窦福音上说:“耶稣却对他们说:“他们不必去,你们给他们吃的罢!””(玛14:16)。这时精明的斐理伯向耶稣叹苦说,“就是二百块“德纳”的饼,也不够每人分得一小块”(若6:7)。这句话其中的言外之意或许有:老师,你真的不懂事理,不合时宜,明摆着我们没有能力解决这么多人的用餐问题,何必出此根本行不通的主意呢?何必把这样的重担推给我们呢?
可是,经历了增饼的奇迹后,我们相信宗徒们也会后悔自己的眼浊。对耶稣的能力的认识实在不够。他们再也不会建议耶稣在哪里讲道为好,怎样做事更好了。因为他自己原知道要做什么。一切事,为耶稣岂有难事。特别当耶稣把一些难题摆在他们面前时,他自己原知道要做什么。他要通过这些事增加宗徒们的信心。
今天,所有跟随主,特别是事奉主的人,当我们遇见一些人力所不及的困难时,千万不要打退堂鼓,反而要知道主的美意。他希望通过这些试炼来提高,巩固我们的信德。圣保禄认出了主的美意说:“弟兄们!我们深愿你们知道,我们在亚细亚所受的磨难:我们受到了非人力所能忍受的重压,甚至连活的希望也没有了;而且我们自己也认为必死无疑,这是为叫我们不要倚靠自己,而只倚靠那使死人复活的天主”(格后1:8—9)。经上又劝勉我们说:“为此,你们要欢跃,虽然如今你们暂时还该在各种试探中受苦,这是为使你们的信德,得以精炼,比经过火炼而仍易消失的黄金,更有价值,好在耶稣基督显现时,堪受称赞、光荣和尊敬”(伯前1:6—7)。
实在,一份真实、坚固、伟大的信德,大大中悦天主。创世纪中,人口众多的索多玛城能否免除天主的义怒,就取决于能否找到十个义人。另一个小城左哈尔,本在天主的义怒范围内的,可是,因着义人罗特的逃入,也免去丧亡的命运(参创18:32,19:22)。由此,可见义人在天主眼中的份量。
圣经上的义人,一般不是指品行完美的人,而是指有信德的人。他们相信主,依赖主,听从主,虽然他们仍有些不完美,但是,天主因着他们的相信,就称他们为义(参创15:6,罗4:3)。
让我们回到圣经的源头,看看被在天主称为义人的人,该有的信德是怎样的?在创世纪十五章的上文下理中,跟主多年,经历不少灵性锻炼的亚巴郎看到自己仍没有子息,前路茫茫,一片黑暗。他唠叨着对天主说:“我主上主!你能给我什么?我一直没有儿子;继承我家业的是大马士革人厄里则尔。”亚巴郎又说:“你既没有赐给我后裔,那么只有一个家仆来作我的承继人”(创15:2—3)。这说明他对给他承诺却又迟迟不兑现的天主的抱怨与失望。可是,在天主再次承诺并细心的开导下,亚巴郎真正地相信了天主的话必会实现,虽然当时撒辣的胎在十几年之后才有动静,天主就因此算为他的正义。
因此,尤其在事奉主的过程中,每一次经历黑暗、遭遇试炼、面临危机,我们定要清楚主的美意,这为了让我们也同样拥有如亚巴郎一样的信德。经上说:“他虽然快一百岁,明知自己的身体已经衰老,撒辣的胎也已绝孕;但他的信心却没有衰弱,对于天主的恩许总没有因不信而犹疑,反而信心坚固,归光荣于天主,且满心相信天主所应许的,必予完成”(罗4:19—21)。让我们成为他眼中有份量的人。
一位新任的堂长,在一次为主事奉的过程中,不小心从梯子上掉下,人仰马翻。随即被送往医院,发现已完全神志昏迷。颅脑CT显示,颅内积血,可能已伤及颅内神经。他落地时,先是臀部着地,然后后脑重重地撞在地上,因此,也极有可能损伤了脊柱神经。如果严重的话,很有可能会瘫痪。所有听到此事的人,又着急又困惑。这么一位热心的堂长,正当他大展宏图,为主做工时,主为什么让他遭遇这事呢?不过,他们的堂区教友,非常热心,也很属神。他们明白这是主锻炼他们信心的时刻。所以,他们加倍地恳切地投入拜圣体,祈求新堂长的完全康复,不留下任何后遗症,继续为主做工。当时,该城市几位最好的神经外科医生,看了CT之后,都说这人至少要十天才能恢复神志。至于,其他的后遗症,他们都不敢担保了。天主的恩典,总是赐予那些有信德的人。到了第二天,堂长就苏醒过来了。几天之后,不但恢复记忆,而且身体的其他部位没有任何大的损失,只有尾骨有轻微骨折,疗养一段时间,就会痊愈的。所以,患难来临时,主自己原知道要做什么,就是为了强化我们的信心。让我们以信心战胜世界,中悦天主,成为他眼中有份量的人。
三、孩童的为难
有些讲道者,默观今天的福音时,或许会认为奉献出五饼二鱼的孩童,很有爱心。不过,按着孩童的天性,特别是饥饿难挡时,往往也会表现出自私、贪吃、吝啬与狡诈。当宗徒要求他把仅有的五饼二鱼交给主时,或许他会想,为什么要我奉献,而且我这一点的食物,给这么多的人,绝对于事无补。就在他犹豫,矛盾之时,他看到耶稣鼓励、慈祥、渴望的目光,他就不由自主地把仅有的食物交给了主。他的确不知道接着要发生什么事。他的确不知道,许多的人也不知道,就连耶稣最亲近的门徒也不知道。不过,人知道不知道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主自己原知道要做什么。他要利用人的微小奉献开启伟大的事工。因此,只要愿意为主献上,我们小小的能力会成为大大的能力,我们的无能会成为大能。
当圣保禄为自己的那根刺深深痛苦时,主也同样对他说:“有我的恩宠为你够了,因为我的德能在软弱中才全显出来”(格后12:9)。只要你愿意交托自己的无能,主就会翻转,就会行大事。
一个晚上,有一个人点着一支细小的蜡烛攀登一条弯弯曲曲的楼梯,“你往哪里去?”小蜡烛问道。“我们要走上灯塔顶去指示船只航行的方向。”那人答道。小蜡烛跟着说,“我的光太微弱,那些船只怎样能看到呢?”那人说:“既然你的光是这样微弱,那么,你就继续燃点自己,其余的事交给我好了。”
当他们到达塔顶时,原来早已有一盏大灯在那里,那人用小蜡烛点着那盏大灯。不久,整座灯塔都亮起来,以至几里内的船都能看见,从而安全返港。我们都是天主手中的小蜡烛,只要我们不断用自己的善言善行,都奉献于天主,即使是微弱的圣德之光,但它惊人的效果都在天主手里。小德兰曾说过:为了爱天主而拣起一棵稻草,就能救一个灵魂。
我们深信,在耶稣的心目中,对于世界,对人类有一个超越而永恒的大计划。万人、万物,万有,是他完成计划的工具。他所救赎的我们每一个(包括历代一切蒙了救恩的人),则在他的大计划中居于一种特殊的地位,负有特殊的责任。我们既是天主整个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他执行计划时的一群同工、助手(参格前4:1 、 3:9)。
所以,我们在世为人,为基督徒应当如何努力,就决非一件个人小事,而是与主的永恒计划配搭在一起的神圣大事。
面对主,面对人类,我们是属于主的又是属于全人类的。讲得细一点,我们说一句有益的话,写一封有益的信、备一次课、写一篇小小文章、作一件公益的事、担负一项有益的职务、参与一次主日弥撒……,无论我们的工作是怎么的微不足道,只要怀着“为主奉献的心愿”去做,就是真正地在配合主拯救人类的大计划。
面对世界的“黑暗”的局面,面对教会的“无光”的现实,我们不必担心。只要怀着对主的信任,安心地去做我们该做的事,做我们能做的事,……虽然很微小,表面看来对世界局面的变化,对教会面貌的改变无济于事,但是,主自己原知道要做什么。“匠人弃而不用的废石,都会成为屋角的基石”(玛21:42)。天主计划的实现,时代环境的改善,甚至乾坤的扭转,很多时候就建基于这种“活在当下”的精神与“尽其在我”的奉献上。只要我们愿意,主自己原知道要做什么大事。
结语:既然主自己原知道要做什么,因此,所有相信主,跟随主,事奉主的弟兄姐妹,当我们正当合理的需求,一时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当相信他必会看顾。当一些重大的困难出现时,当认出这是增加信心的契机。当主邀请我们献上微不足道的五饼二鱼时,我们要爽快响应,因为,主正要利用我们的卑微弱小成就他的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