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北京宣武门天主堂的梵蒂冈邮票。 虽然梵蒂冈与中国的关系至今尚未正常化,但梵蒂冈邮政一直以来却发行过不少与中国有关的邮票,尽管它们多以宗教为主题,唯所选定的设计元素却涉及到历史、人物、文化、艺术、建筑、绘画、图书、地图等不同领域,令人从中能够获悉许多有趣且有用的信息。例如1990年10月2日发行的一套四枚《北京、南京教区三百周年》纪念邮票,其中两枚的图案就是以儿童画形式描绘位于北京的宣武门天主堂和西什库天主堂,成为了解教堂建筑的另类媒介。
宣武门天主堂位于现今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一百四十一号,俗称“南堂”,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一座教堂。它最初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兴建,当时称宣武门礼拜堂,是一座中国传统建筑,规模很小,仅在当眼处安放一具十字架,以表明其天主教堂的身份。清顺治七年(1650年),在耶稣会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主持下,于宣武门礼拜堂原址开始天主堂翻建工程,于两年后建成一座中式建筑风格的大教堂。据史料记载,新教堂“牖器饰,如其国制,内建亭池台榭,式仿西洋,极其工巧,堂前有大理石牌楼一座,署有上赐‘钦崇天道’四金字。”顺治皇帝对汤若望和宣武门天主堂非常关注,曾二十四次亲临教堂,并赐御制“通微佳境”匾。当时的教堂设施齐全,除了宗教建筑外,还设有天文台、藏书楼、仪器室等,对西方现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宣武门天主堂开始重修。十年后,一座欧洲风格的高大建筑落成,这是北京城内继蚕池口天主教堂之后第二座欧洲风格的建筑。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教堂建筑在地震中损毁,次年由葡萄牙国王斐迪南三世出资重建宣武门天主堂,采用当时欧洲流行的巴罗克式建筑风格,建筑平面取十字体,长八十尺,宽四十五尺,教堂屋顶呈穹窿状。
雍正八年(1730年),教堂再次毁于地震,雍正皇帝专门赐银一千蔖用于重修,并延续原先的巴罗克风格,门窗屋顶皆用穹窿设计,更显高敞、明亮,气派宏伟。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教堂又毁于火灾,获乾隆皇帝赐银一万蔖恢复其原貌,并赐予手书“万有真原”匾额。
道光十八年(1838年),因宗教摩擦不断,清政府为息事宁人,取缔天主教在华的一切活动,宣武门天主堂被政府没收,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才发还,于1860年重新开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教堂遭义和团彻底焚毁。光绪三十年(1904年),用庚子赔款第四次重修天主堂及附属建筑,并保存至今,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宣武门天主堂是北京的主堂,共有三进院落,中西合璧是它最大的特色。其大门为中式三开间建筑,占据教堂的第一进院落,其后的东跨院为教堂的主体建筑,西跨院为起居用房。教堂主体建筑立面为典型的巴罗克风格,但与一般西式教堂以石材建造不同,宣武门天主堂外墙采用中国传统的青砖结构及磨砖对缝工艺,在建筑物上随处可见精美的砖雕图案,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此套邮票其余两枚各自名为“湖畔风景”与“北京湖中的渔夫”,图案可能取自同一幅或同一系列的画作,从绘画风格看,似乎像清代的山水风俗画,其来源到底如何,笔者尚不能确定。同样的情况亦出现在梵蒂冈邮政1994年9月27日发行的《中国福音传道七百年》纪念邮票上,其背景显示一幅中国古典山水画的局部图案和中国古地图,笔者虽几经努力,但仍未能找出展现这幅山水画全貌的原作,故无法判定是属于哪个朝代、哪个画家的作品,看来需要请教研究中国山水画的专家,才能最终确定它们的身份。
无可否认,像这样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探寻与考证的过程,也是一种有益身心的愉快经历,个中的乐趣令人难以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