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从进主动参与,应该推行群众的欢呼、回答、永颂、对经、歌唱、以及身体的动作、姿态。在适当的时间,也要保持严肃的静默。”(礼仪30号) “为了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应当发扬真正的人文价值,特别是友爱相处、合作、互相交谈的艺术。”(教友29号) “关于传播福音,圣化人灵的传教事业,为了和有信仰及无信仰的人建立起交谈的关系,给众人宣讲基督的福音,教友须受特别训练。”(仝上31号) “为此,教会劝告其子女们,应以明智与爱德,同其他宗教的信徒交谈与合作,为基督徒的信仰作证,同时承认,维护并倡导那些宗教徒所拥有的精神与道德,以及社会文化的价值。”(基2号) “谈话是人由于爱德往他人的住宅所作的旅行,而静默则是他们的故乡。”(赫劳 Ernest Hello)这句引语在说明人的精神对静默的渴求。神修著作家强调静默的超然价值。从稳修制度的初期开始,各修会就看出了静默是生活的主要因素。但是生活于“谈话”中的今天的社会,它感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非表达自己不可,而且又发展了大众传播工具,远超过前人所能臆测的这个社会,这静默为它还适合吗?在今天的世界里,静默几乎成了一个陈旧的名词。 这个时代崇高谈吐、夸大吹嘘,而忽略另一些传达思想的途径。但人的精神确晓得传播原有多种方式,不止谈话而己。史垣贝克(John Steinbeck )在“珍珠一出中曾将此观念描写得美妙动人,他这样写道:印第安人基诺( Kino )和其妻朱亚纳( Juana )怎样在早晨的静默中开始了他们的一天。虽然基诺先醒,或更好说他以为他先醒来,那时他知道朱亚纳早正在等他醒来。当朱亚纳知道丈夫己醒来,她便起身,生着火,开始准备早餐。当一切齐备,丈夫才起身,走到火前,蹲下吃早餐。史垣贝克在详尽地描写这些之后,又继续写道:“当基诺用完早餐之后,妻子返回火房,吃她的早餐。他们俩人只说了一次话,但是假如养成习惯,那就不需要说话了。基诺共做一种满意的叹息,那即是在说话,在表达意见。” 当我们住在家中,很多人曾体验到这种交谈。那时我们看见爸爸看出,或是只恬适地坐在“火”,前看着妈妈在作针补。有时父母在谈话,有时他们坐了整晚上,不出一言。但在这时间内有一种无言的爱情,交流往返在他们中间,而爱情的火花也奔驼闪烁在他们中间。这种爱情的心心相印,比肤浅的谈话有力多了。 静默为道明会士最为适宜。假如他们尊敬会祖的精神,一如大公会议所说的他们必该,那未,他们也要研究圣人对静默的态度,以及他如何严守静默。 如果他们欲得祈祷之圣宠,欲钻研真理,并欲追随他们宣讲之圣召并希望同天主结合,那未,他们也应当重视静默。因为静默与道明会士生活的最高目标密切地相结合,堪称为道明会生活的基本要素。 圣道明严守静默,习以为常。他的静默和祈祷唇齿相依。他敦劝自己的会士要作静默和祈祷的人,他将静默写在会宪上,使他们“只同天主谈话,或只谈论天主”。对于细节方面,他劝令修士在会院内、在寝室、在个人房间内、膳堂内、以及圣堂内守静默。他说:“当他们需要在这些地方说话时,要温和地讲,长话短说。在其他地方,如困有特别许可,即可以谈话。”为避免在不必要时破坏静默,初期的会士曾发展了一种手势,代替言语,效果有如言语。在这里,读书的弟兄复习课业,并路教修士导师补习功课。 在早期的会宪里,也有一部精巧的“规过”法规。其中记载的:有的是罪过、有的只是犯规,但一切的过犯都从犯规的观点来处理。不论怎样,一切的犯规都伤损弟兄间的友爱。“规过条文中有些过销直接触及静默:“经常地违犯静默”,“未获许可即同亲属或报信人谈话。”“在往宣道的路途中说闲话、管闲事.”有些属于违规,如格守静默,则不玫发生的,像“扰乱诵读者或聆读者或聆听者。”“笑、大笑或藉诙谐的言语和举动引人发笑或大笑。”“秽言恶语、谈论、更有甚者,养成恶言滥语的习惯,”“在俗人前与同会修士无礼地争辩,”“在会院内或会院外与弟兄争吵,”“在同会弟兄间散播不和睦的种籽,”“遗责弟兄己改正的错误。”“挑拨是非并恶意诬蔑,”“恶意地指责会院内的神父或修士的长短,而该长短不能经弟兄证明其实有。”这种过失直到今天仍不停地在犯。只有一项己不合时宜的规定,那就是“同妇女单独谈话。” 在圣道明为本会的稳修女所拟定的会宪里,同样地强调“静默”,载有规过条文,同样的。圣人将一通简短的公函寄到玛德里的稳修女(只这一通亲笔函件现在保存着)曾两次谈到有意义的静默:“由现在起(她们己搬进新稳修院)我愿你们在“禁地”保持静默,即在膳堂、寝宝以及圣堂内。”在信件的结尾,圣道明又用另一种辞句重复静默说:“应避免彼此闲谈,你们的时间不可浪费。”他是在写给度默观生活之稳修女,我们可能期望他谈论默观的技术(方法)而圣人却在谈“静默”。 圣道明是言行合一的人,他不是“只吩咐别人去做,而自己不去做”的人。他恪守各种形式的静默。有一种静默,是我们用这字汇时所想到的静默。但当圣道明列品案进行时,证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说:“圣人保持一种静默,严紧非常,除谈论天主或对天主交谈外,总不开口。”在这种作证里,他们谈到圣道明所常说有关静默的深湛意义。他的静默并不是空虚,而是富裕和丰盈,是一种热切的活动时间,在此时他同他所热爱的“唯一至尊”谈话,也聆听祂的教导。圣道明整个地全神贯注于天主,全然感受到天主的临在,坚定地期望由天主得到一切,亲切地向天主表示全神贯注的敬意。诺嘉神父( Fr. Raymand Nogar )在他“矛盾之主”一书上,曾这样描述道:“在同人谈话的天主前,人只一时地表现消极和无所谓,竟不表示注意的尊敬,这种愚蠢可能有恶果。”这可能灭人之本身,如果这人由于精犷个性(未完善之受造性)常常自满自己,而站在相反的极端的话。 圣道明就这样与天主心神契合,他了解在稳修院内传统的静默时间和地点有何作用。他重视所谓的“隆重”或“深度的静默”,该种静默在日薄、黄昏时开始,在一天的紧张忙迫之后,虔诚的内心里开始深深地与天主结合,终止于早晨最相宜的时。这十数点钟都奉献于天主。即使是圣人在旅途中,也遵守这深渡的静默时间。维洛纳的文德常陪圣人出门,他这样作证说:“当他在旅途,在夜祷后即守静默,他也叮嘱弟兄遵行,正如在会院里一般。当弟兄们清晨起身,也该守静默,一直到辰时经(上午九时)。(列品案3号) 为什么圣道明如是强调静默。在一个被托付宣报并教导天主圣言的修会,即便是提起静默,也似乎有些矛盾。静默应当具有非常的价值,否则,圣道明便不会反覆叮咛。其所以促使圣人强调静默的理由,乃是它密切地涉及道明会圣召的各方面。有两项首要的任务放在道明会士的身上,那即是会士应该追求个人的圣化,并应该从事使徒工作,包括宣道和教导的职责。上述两项任务如没有静默,便不能完成。 谈到道明会士的追求个人圣化方面,静默为内心参与礼仪很需要。梵二大公会议对静默谈的不多,但它所说的都是触到要领。它谈到礼仪曾说:“为促进主动参加,应该推行群众的欢呼、回答、永颂、对经、歌唱、以及身体的动作、姿态。在适当时间,也要保持严肃的静默。(礼仪30号)有一官方的注脚附加在这里:“礼仪崇拜常是有动作,而民众在其各部份所扮演的角色,也有不同的形式。包括“团体静默在内。当“团体静默”时,参礼者围绕着祭台,心意结合在一起,维维敬地沉思,藉着这种沉默,互相协助,浸润于所做所行的深澳意义中。如果内在精神不摄取静默重要时刻的荣养,体仪本身为一个分心走意的人,只成“一个发声的锣、或发响的钹。”(格前十三、1) 贾底尼(Ronano Guardini )之解释弥撒的佳作,曾谈论行礼仪时所需的“肃静”;“肃静远胜过不言不语、不声不响,它好似是言语和声音中间的“间隙”;肃静本身是一种积极的东西::肃静乃是内在生活(精神生活)之安宁;是意识潜流深处之默默无声。那是心神内敛、整个人的临在、心身的候、易感受、有机警、有准备。毫不痴呆、毫不急迫::聚精会神,乃是通往肃静本有之路,到天主台前的肃静之路。”(参阅弥撒前之默想,贾氏着)。稍后,他又仔细地说明礼仪肃静的特质::天主的圣言是要人聆听,聆听则需要静默,聆听分很多等级。当天主讲话,我们即开始觉察到话的严重性。主基督所说的话,绝不是无的放矢,祂说:“那有耳朵听的,去听吧。”用耳朵去听,这需要圣宠。但是也需要我们希望些什么,或是能做点什么:那即是要我们“心在”,从我们心灵深处去细听,打开我们的心扉,对准由超然界而来的事物,接受神圣的言语。这一切只有在我们内心肃静的时候,方能实现。”(仝上)。道明会既在传统上感受到天主圣言的宏伟和礼仪的深意,其会士应对上述高明的见识,以涵容机智而又敏捷的心灵,去衡量沉思。 道明会士的个人圣化也从静默的克苦价值来增进-静默原是苦工、原是牺牲。它使人以受苦的基督作榜样。但静默在这点上也要同道明会士的使徒工作结合在一起。一个印有圣道明印记的宣道者,需要“参与耶稣的工作,即便在“赎罪”事上亦不例外。”(教宗保禄六世“论忏悔”,参阅教宗言论集卷十一)。宣道者与教会相依为命,“犹如异乡游子一般,加速步伐、勇往直前、行走于世界的迫害和天主的安慰中去宣报主的十字架和死亡,一直到主来。”(教会8号)。宣道大师圣保禄呐喊说:“我痛击我身、使它为奴隶、免得我给别人报捷,自己反落选。”(格前九、27) 有很多机会来“痛击肉身”,另外是克制口舌。会士饱学基督佳音、渴望去宣报、但是也该有静默的时候或地点。这是一种考验,考验他修道精神的优劣。神修著作家互古以来即强调“静默”的需要。其中一位可引为代表,他说:“良好会士由他的爱好静默办认出来。”另一位则将此句名言适用于修会团体:“一个会院的优劣可由守静默的方式来衡量。假如会院不注重静默,那即表明该会院不热心。当我们发现会士在院内走廊上闲话连篇、喋喋不休,而知那不是一座热心的会院。” 静默表明自制,这在会士身上是一个重要的优点,也是宣道者所需要的一块魂宝。圣雅格使徒曾谈到静默具有约束价值说:“谁若自以为虔诚,却不钓束自己的口舌,反而欺骗自己的心,这样的虔诚便是虚假的。”(雅一26)。如果用这种约束的工夫,能避免很多的罪过,像虚荣、刻薄、谎言、发恕、道人长短、诽谤和诋毁、便无从发生。会士有时不思不想地,用自己的口舌伤害自己的同会弟兄。假如他们恪守静默和正义,这种罪过便无由发生。圣雅格一定深入地默想了这个题目,因为他在书信第三章又从谈静默说: “我们人都犯许多过失;谁若在言语上不犯过失,他便是个完人,也必能控制全身。试看,我们把嚼环放在马嘴里,就可叫祂们服从我们,调动祂们的全身。又看,船集虽然很大,又为大风所吹动,只用小小的舵,便会随掌舵者的意思往前转动之目标,舌头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肢体,却能夸大。看,小小的火,能燃烧广大的树林!舌头也像是火。舌头,这不的世界,安置在我们的肢体中,沾污全身,由地狱取出火来,燃烧生命的轮子。” 在他陈明了人怎么能驯服走兽、发禽、爬虫以及水族之后,他用动人心弦的言词结尾道:“至于舌头,却没有人能够驯服,且是个不止息的恶物,满含致死的毒汁。我们用它赞颂上主和父,也用它诅咒那照天主肖像而受造的人;赞颂与诅咒从用一口里发出!我的弟兄们,决不该这样做:::”(雅三2-11) 圣道明约束口舌。福劳吉(Frogier of Penna )认识圣人最清楚,他作证说:“我总未曾听过他讲一句闲话,或中伤人的话,谄媚或诽谤的话,因为他常常谈论天主。”(列品案件47号)。他并且过严守静默,没有英雄气概的人绝难办到的。道明于米兰患病时朋维素(Bomisus ),曾伺候在他左右,朋氏说:“当剧烈的寒热病来袭时,他毫不抱怨自己的病苦,我看他似乎浸润于祈祷和静默中。”(仝上22号) 静默提供很大的价值,它主要地还能协助人研读、祈祷和默观。原来道明会的静默旨在建立一个默观环境,在其中读书、祈祷和默观能够蓬勃发展,在那里赞研天主圣言,这在从前将圣保禄使徒陶治成宣道师和神学家,而会也能重新实现。赛尔底郎(Fr. Sertillanges )神父曾清晰地描述在静默和这样的深思的活动之间有密切的关联: “你愿意从事智力的工作吗?那未,开始时先在你心内开辟一个静默地区,养成一种收心敛神的习惯,定一种自制和摆脱事物的决心,这能使你对工作收放自如,寻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不为欲望或自私所累,这就是智力工作者的圣宽境遇。舍此,你必一事无成,至少做不出有价值的东西。”(见理性生活一书)。 静默开创默观生活环境,首先止息外界的噪音,像砰砰的门声,“的得”之脚步声,器物的叮当声,诙谐的嘻笑声以及会院内交换信息的哗啦声。这种纷乱使人忆起广播谐星司都纳根和布得( Stoopnagle and Budd )之妙语:“噪音比任何东西都吵人。”电晶体收音机和电视的节目也会给肃静的会院带来致命打系,除非人能适度地控制其运用。自然,当有配和得体的音乐时。有的韵律也能助人安心地工作,或许能专心地祈祷,我们不否认:电视节目能激励人之沉思。真诚地观看甘乃迪总统,金恩博士之仪或是教宗访问联合国,当能引起很多默观的善念与遐思。 为给生活建设一个默观的环境,最重要的是止息内心的噪音。这内噪音由于思想,记忆力和想像力的不断活动,构成一种特殊的难题。当人停止同外人交谈时,他便转向内心,仍继续不停的同自己在谈话。当人清醒时,不是这种能力,就是那个器官不停地在活动。假使这些官能不予克制,便设有内在的宁静。因为在思想,想像或是记忆里常不停地呈现“自言自语”。无益的思想、诽谤、诱惑,白日梦纷至沓来、杂乱异常,吸引人的注意。此外尚有看闲书,好奇地打探新闻、眷恋想像中虚构的侮慢、念念不忘芝麻般的实际伤害,对过去光荣的孤芳自赏,意愿同样地也要设法自我表现。由于这一切的一切,人更难约束自己的口舌。当上述的情况取得优势时,那未思考和祈祷便不会兴盛起来了。 不过,我们还未接触到静默的更大价值、哈慈理( Haglitt )说到了问题的核心,他说:“静默是一部交谈曲”。在这里我们得到了静默之使徒工作的价值,原来有理性的动物擅长交谈,互通心声。只有他们少有谈话的能力。诺嘉神父( Fr. Nogar )指出:“人一直言语,即有神学家所谓的“精神”。”我们可附加一句说:“人一有精神和言语,即有传达的需要。”有理性的动物受本性的玄妙力量的驱使,寻觅交谈的对象。他们需要交换意见,互通爱情,分享经验与某人作有意义的交往”。交谈乃是“两人或多人之间重要的提问和答问,在交谈中,每人的性格和真实面对着另一方的性格和真实”(何沃氏着( R.L. Howe):交谈的奇迹)。但是在每人身上都存在着一种自私的不良性格,它希望称霸,表现自己,关怀自己的需要和热望;寻求别人,只为成全自己。因此在交谈中,有一个“侵略的人格偏要打断话头、垄断话题,不予对方完成言论的机会。当他人发言时,它毫不注意,不听对方说些什么。这一切的缺点都阻碍人沟通思想。因此交谈的进行,内含着“相反”的特性,即不向别人开放,不廿心情愿地尊敬对方、不聆听对方、不了解对方为谁。由是,拒绝聆听对方、利用或剥削对方,这便是破坏交谈。因此每一方面不但应该要说,而且也要答覆由对方所听到的一切。只有大公无私的“爱”,才能使交谈变为可能。谈应在静默里开始。人们能交谈,只是在默默地去听、去看、去了解对方的时候。文德尔、贺耳莫斯( Oliulr Weudell Holmes )写道:“谈话好比弹坚琴,捺弦止动,和挑拨琴弦奏出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人在进人交谈之前,应先学习静默的艺术。人应当知道:怎么开创一种内心的宁静,在这宁静中他能发展一种真知均见,并寻出生命的意义与生命难题的解答。一位道明会士不在理智和心里的宁静中,面对着自己和天主而沉思,更不易宣道和教导别人。因宣讲和教导二者都需要交谈的技巧。讲道,演说或授课旨在“不作单独的冗长演讲”而是向听众或是向教宝内的学生谈话,并唤起对方的回答(反应)。有意义的传递思想需要沟通,达到双方面的心血交流。宣道师或教师“机智敏捷,并在有关所讲的课题上激起听者的思想”(参阅前引文氏着)。有的人总不在心灵的静默中追求意义,他就很难明了怎样接受对方的意思。赛尔底郎更进一步暗示,这样的人,很难发现到自己: “聆听自己的方式,与聆听天主并无二致。我们人的真正本质,以及我们自身的真正形态,都全天主创造性的思想上。也全在内,但是这种永生的真理,支配着我们现在并预告我们的未来的,只是在心灵的静默时方能启示给我们-这就是说:静默排除愚蠢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心灵里引人放纵于幼稚可笑,纷心走意的胡思乱想中。” 人类不但需要交换思想,需要谈话和被了解,需要知人和被人知;而且也需要爱人和被人爱。在人身上有天生的彼此结合的热望。在生命里这两种心情乃是一元:那就是我不能爱某人,直到我认识其人,我也不能真正地认识其人,一直到我真正的爱他,这两种“知和爱”的活动,首先要求人能够在宁静及静默中自我独处,不作阅读、不听广播、不吸烟、不饮酒。实在:能够专心意味着能够一人独处。这种“能力”正是能爱人的必备条件。假使我依附别人,因为我不能的自己的脚站起来,那未对方(他或她)纵然是我的救命恩人,可是彼此的关系并不是爱的关系。”(参阅爱的艺术);实际,在其中会有利用别人的情事。内在的静默-这种静默能“解除心力交瘁、烦乱不宁、并平息七情六欲之不安”,原是很难以实践的事。(见弥撒前默想、贾底尼着) 这些著作家所写的一切,很能反映神修著作家几世纪以来所写有关独处和静默。一个宣道使徒不知道怎样守静默,他总不能进入别人相爱的关系中,更好说,他走到他们那里,乃出于个人的需要,因为他为表彰自己而需要这些人,他也依靠这些人。为避免他的职务走火入魔,他该当学习静默言。一旦他能精于此道,他才能稳妥地为他人服务。那时他会大方地,不自私地,有备无患地同他人交谈,体验与他人真正的相悟。交谈原不是一条单行道啊! 为会士来说,静默终极的相标乃是声助他们找寻天主,因天主只在静默中才能找到。假如我们不守静默,当天主说话时,我们听不到。我们总不能和年轻的撒慕尔一齐答应说:“上主,请发言,你的仆人在静听”(撒上三10)。天主给我们说话,可直接,也能间接。在静默中我们 候天主选择时间发言。在静默中,我们学习观察事态,研究自然界,发觉每一件事物之卓越价值,并体验圣保禄在致罗马人事中给外帮人很内行地所写出的真理:“因为认识天主为他们是很明显的事,因为天主己将自己显示给他们了。其实,自从天主创世以来,祂那看不见的美善,即祂永远的大能,和祂为神的本性,都可凭祂所造的万物,办认洞察出来。”(罗一、19-20) 只是在静默中我们才能发现天主在掌管万物,祂在受造物之内的工作以及祂在人身上的肖像。这种静默乃属信法方面的静默,我们在这静默中找到天主。这样的静默是有生气的。这是天主,圣玛利亚、圣贤和天使之所在地,也是一切有生气的事物环境之所在地,而这些东西都告诉我们天主的监在。一位真实的会士居住在这种静默里。这是他的家,是他的地方,在那里他能找到他的受友以及他的天主,在那里他和引领自己到天主台前的事物一齐生活,为的与造物主唔面,并与救世主交谈。 外表的静默引导人进入内心的静默,而内心的静默,则引导人同基督结合,那不是一种真空的静默,而是灵魂充满基督的静默,也不是在 墓中一具疆尸的静默,而是活泼有生气的内心静默,爆发着爱耶稣之火焰,静默不禁锢灵魂,而是予以解放。它催断世物对它的羁绊、而使之展翅高飞、平稳地、安全地飞到耶稣的怀抱里。就是以上列举的种种理由,促使道明会宪称“静默会规为最神圣的法律”,并促使圣纳德喊说:“当我单独时,总不觉孤独。” 道明会的生活如是组成,为的使会士能听天主的声音。一位宣道师根本上即是一位先知,但不是普道意义的先知,而是根据圣径意义的先知。原来先知是天主的喉舌天主向他说话,他则将天主的话传递出去。道明会士实乃特选的宣道师,为宣报天主的消息;他们应比其他会士更需要“慎独”和“静默”。他们需要有效的静默中,在静默中,他们聆听,听天主在对他们讲什么;在静默中他们学习真理,推敲真理回转并在其中和欣慕。在他们准备好以坚定的信心去宣报真理之前,应先用这些方式去欣赏品尝真理。 道明会士需要研究真理,有似鉴酒专家鉴赏杯中物一般。按鉴酒专家赏酒有五项不同的步骤:第一、他将一杯酒拿到光明处,为欣赏它的红、橙或金黄之美丽颜色,同样宣道师也应将真理放在眼前欣赏。第二、鉴赏家手握酒杯、将酒暖热,使散放悦人的香气。然后再将酒杯往复地置在孔下,慢慢地、深深地吸入肺腔里,同样,作默观祈祷的人也要品唤天主和基督奥迹的芬芳。 专家现在准备饮酒,他由杯中先饮一小口。他不像培助舍特人( Philistine ) 一饮而尽,而是用舌头将几滴酒含润在嘴里,让自己的味觉去发挥功能。这是他第三次的欣赏。信端的真理也应当如是品尝。“请你们体验(原文乃品尝),请你们观看,上主是何等地和蔼慈善!”(咏卅四、9)这是圣永作者邀謮民众,在精神方面去欣赏天主,沉思祂奇妙的惊人事迹,为能观看出这些真理是怎样悦悉人心。 鉴赏家将酒放在口里,仍含在那里,然后他轻轻他开启自己的口唇,作一深长的吸气,继而由他的孔里呼出来,这是他第二次(第四步骤)的欣赏酒中的香气。度默观生活的人,在默默的思想中,也要反覆寻味真理的奇妙,真理的怡乐,真理的美味与芬芳。最后鉴赏家开始饮酒(第五步骤),他准备一切感官来迎接这一最重要的时刻,他于是饱享了一次美酒。度默观生活的人也应同样地品饮真理,用鉴赏的方式,而不用豪饮的方式。他应当佑道真理是多应微妙而神圣的。他尊敬它,寻味它,集中一切官能品尝它,尽量深深地缓饮它。真理只是在静默中才能这样的鉴赏品尝。 喜欢喧哗的人接近祈祷,像培助舍特人接近饮水一般,他太过急噪、太过负求新奇、太过焦虑欣赏神圣真理的成效。他一饮而尽,届时方警骇为何享受不到真理的美味。贾底尼曾写道:“真理只是在静默里才能认得,喋喋不休的人绝不能,或至少罕能领悟到真理。”他又继续说:“听天主圣言需要圣宠:但是也需要我们自己能做点什么::” “听天主圣言需要圣宠::而且也需要我们自己渴望,和能够做点什么,那即是“内心的临在”;从我们生命的核心处去听,虚怀若谷地接授由超然易而来的事物,接受天主的圣言。只是当我们内心宁静的时候,这一切方能办到。我们只是在宁静中,方能真正地听到。” 圣道明,这位“真理的明师和圣宠的宣报者,大方地倾舄出智慧之活水”,就是那样地学习了真理之言。在圣道明九种祈祷方式中,我们读到有关他第五种祈祷方的记述: “他有时双手交握,紧抱在胸前,眼中充满泪珠而庄谨自持。有时他高举双臂,像司铎作弥撒一般。他那时表现出注意聆听的神态,好像由祭台上听什么言语似的::圣人在站着祈祷时,假如有人看见他那极度的虔诚,必会要想:圣人在注视着人位先知,他先同天使说话,或是同天主密谈,继而聆听,然后静静地思想天上默示给他的那些事情。”莱内( Lehner 着:自传文件) 当圣道明旅行时,常默默地祈祷。他们同伴述说:圣人给他们谈论天主,而后要说:“往前走,让我们默想我们的救主。”(列品案件41号)。圣人九种祈祷方式将他这种习曾加以充分的描写: “他离开自己的同件,或是走在前边,多次是跟在后边、稍有距离。他这样保持距离,可走路兼祈祷。在他默祷中,他心热如焚,爱情的火焰燃烧起来::会士们都认为:就是在这样祈祷的时候,圣人获得了广博的通晓圣经,深深的了解天主的言语,并获得了这样热诚的,勇敢的宣讲力量且能同圣神亲密地来往,藉此来往他又知道了天主稳秘的事情。” 圣道明喜爱,并命令人守静默,因为静默接触到“人寻求天主,并走向群众传教”的核心。静默总不过时,但实践方式应该适应时代。静默是一种交谈的方式,是向天主开放(要以祈祷去接近天主),向宇宙万物开放以及向群众开放的一种途径。在此种开放中,人用静听的爱去接近群众,而在群众身上又会晤到默观中的天主。 革新静默应有双重欲望作响导,就是愿意保存默观的价值,及愿意更佳地实现弟兄间之友爱。昔日的严格静默己不能发生作用,因为新形式的大众合作与团队作业,证明谈话为合情合理,就像需要宣报圣言,证明讲道有其必要。但是深入的静默以及普通的静默二者都不该轻易地放弃。欲作试验也应采取适当的步骤。由于必要或是爱德,说话总不违犯静默,即使是在深度守静默的时间也是如此,只要是出于垣诚的弟兄之爱,都不为过,低声的亲切问候或是默然地点头示意,比那吵人的“瀑布”式的讲话,更能表现出个人的实际风度。大说话原无他义,只不过表示心里上的“自我肯定”而己。散心时的友善,在修院走廊内的轻声问候,以及全体会士之齐心寻找静默中的天主,这一切都能充实弟兄间的友情。 促使我们静默的最有力的动机是来自主基督,祂是宣道师中的宣道师,又是最大的先知,祂蒙天父派遣来宣布:天主的国己来到人间。祂在纳匝肋三十年的静默只一次中断,那就是祂说:“你们为什么寻找我::你们不知道:我该忙碌于天父的事情。”(路二、49)。在祂公开生活的开始,祂与圣若翰简短地交接之后,便到旷野里,守静默四十天。据福音记载::祂也屡次走开,去单独祈祷。最后祂在受难时,从未发一句怒言,或非难诬告祂的人。 教宗保禄六世对这种静默感受极深,他在纳迎助发表谈话,强调静默乃是基督生活的第一课。 “纳匝肋是一所学校,在这里耶稣的生活开始,我们大家学习。纳匝肋又是福音学校,在这里我们学习观察、聆听、默想并深入了解天主子在人间显示的深奥意义。该显示是那未纯朴、谦虚而令人喜爱。或许我们会蒙受潜移默化,而去效法祂。在这里我们学习到一种方法,藉这方法我们终能明了基督:::” “请注意静默的课题:当我们在现代和疯狂的生活里,被如是多之喧嚣如是多之噪音、如是多之声响、扰乱的震耳欲聋时,希望我们能珍视这种奇异而不可缺少的精神境遇。啊!纳匝肋的静默!请教导我们收心,沉思并热切地留心真正明师的灵魂以及训诲;请你也教导我们有关准备研究、沉思、内修生活以及唯有天主能见的默祷之需要和价值。”(参考保禄六世言论集卷九、一九六四年) “天主教在默观生活中开始,又在默观生活中结束。它在纳匝肋的静默中开始,一切的信徒如同圣母一样在那里领受天主圣言,并加以沉思,也如教宗保禄所说的,于不知不觉中变成肖似天主圣言,并生活于天主圣言。天主教在默观中结,即是最后众人都永远地默观那在圣言内的天主。”(参阅辛内朴神父演讲、一九六五年二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