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主教教友传信会踏入二十五周年之际,派遣第十三名教友传教士往海外服务;该会会长卢婉婷表示,未来要加强培育,让更多教友认识信徒传教士的召叫。
传信会于十一月三日举行第二十五届周年大会;最新加入成为教友传教士的彭家怡,亦已于十一月十日接受主教派遣往柬埔寨传教。
卢婉婷十一月四日对本报表示,“愿意放下”是信徒传教士的特质,“传教士愿意放下工作、前途发展、稳定生活,甚至家人等,回应召叫到海外传教。”
最近十年,该会平均每年举办一次信仰生活体验团,探访港人信徒传教士的传教地,作短暂的信仰生活体验,以加深信徒对传教士的认识。另外,于二〇一一年从柬埔寨回港的信徒传教士雷韵诗,有两年时间担任传信会的牧民工作者,期间到访三十个堂区、教会团体、学校等,分享海外传教经验。
卢婉婷指全职牧民工作者有助推动海外福传,惟自雷韵诗完成任期后,有关岗位仍然悬空;她说,筹集经费以外,担任这岗位的人须认同及明白海外福传的使命,更要有海外福传的经验,要寻找合适人选并不容易,她期望未来能有全职职员负责宣传、推广及培育等工作。
她续称,目前传信会的海外信徒传教士全都是女性,这或与传统社会对男女的期望有关。她承认教徒传教士在港仍未普及,过去来港传教的传教士绝大部份是神父或修女,对香港教友而言,教友传教士的概念有点陌生。
传信会曾为教徒举办为期半年的“传信者灵修之旅”灵修培育,卢认为持续及深化培育,有助教友辨别成为传教士的召叫。现时亚洲区如香港、日本、南韩、菲律宾、新加坡等地,已有教友传教士派往海外服务,卢婉婷期望未来可举行亚洲区教友传教士交流会,让亚洲区的教徒传教士互相交流及学习。
信徒关咏诗七年前开始参与传信会的信仰生活体验,先后十多次到柬埔寨、印度、非洲等地作短期的传教生活体验。
关咏诗坦言,起初见到港人传教士感到好奇,“为何他们甘愿放下工作及一切成为传教士?服务时能否与当地人谈圣经?这一切我都想知道更多。”本身是小学教师的她,每逢长假期便到不同的港人传教地探访,“我渐渐明白,教友传教士与当地人一起生活,担当同行及陪伴的角色,但碍于当地各有所奉的宗教,实情是难以向他们宣讲信仰。”
她也想过成为信徒传教士,惟始终未能放下工作,加上要照顾双亲,故暂时未能回应召叫。为继续保持这份心火,她开始带领中学生、堂区教友参加海外信仰生活体验,本年更成为传信会干事,希望让更多人认识信徒传教士的使命。
教区神父卢伯荣仍在接受司铎培育时,于二〇〇三至〇四年到柬埔寨作一年的生活体验,期间认识了香港信徒传教士,他说:“那时我仍是修生,看到他们为信仰放下所有,与柬埔寨人一起生活,我觉得她们并不是以口去传教,而是以自己的生命作信仰见证。”
卢神父眼中,这些信徒传教士表现出坚持和毅力,最难得是对服务地方真心喜爱,提醒他作为修道人也应具备这些元素。
此外,卢神父亦曾见过其他国籍的传教士,他们甚至整个家庭一起接受召叫往海外传教。他说,信徒传教士的精神巩固了他的司铎圣召。
传信会成立前,已有两位港人信徒于一九八三年前往非洲服务,成为信徒传教士,两年半后返港,开始积极分享传教经验,后来与志同道合的年轻信徒,一起成立教友传教士的本地组织,于一九八八年正式成立“香港天主教教友传信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