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分类 > 教友生活 > 生活

让我们在宁静中——整合自我,与主会晤,共享幸福

时间:2013-07-07  来源:信德网  作者:夏景晓 神父 点击:

前言

 

         亲爱的兄弟姊妹们:在如今充满喧嚣和看似繁忙的世界中,似乎很难让人们找到一处宁静的居所。在科技日新月异、现代化发展极致之际,现代生活方式也几乎使人们很难离开手机和电脑的如影随形。然而,人文精神的复苏已成为普世人类的迫切需求,向往淳朴和纯真,回归自然与和谐,汲取“宇宙万物”大智慧的风潮正在全世界悄悄兴起。

身为华夏儿女,回眸那曾经令我们以之为傲的有着悠悠五千年深厚历史积淀的文明古国——我们的家园——自上古以来的醇厚风尚仍可见于古诗文物残片之间,可谓唐宋盛世的华丽与恢宏,袅袅余音其韵尤存,中华文化绵绵延续至近代,气脉相传,此乃世界文明史之一大幸事。

古人云:“是故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取自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一书)。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再者,被称为“处世三大奇书”之一的<<菜根谭>>录有: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句话的境界是指:花开花落,岁月轮回,看庭前,一个“闲”字,尽是洒脱;云卷云舒,万物变幻,随天外,一个“漫”字,尽显豁达。无论光荣还是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的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由舒卷,这是一种恬然自安的心境。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流露出古圣先贤的旷达胸怀。总之,弃一切世俗之物,悠然于天地山川草木之中,过心神向往已久的宁静生活,超凡脱俗与另一番境界共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只求心灵的纯洁与平安。

然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带来种种负担,无论是家务、工作、学业和事业都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留下烙印;若想取得进步,达到健康,追求快乐,则需要先让这些烙印逐渐淡化或消失。现代家庭遇到重大的考验,丈夫和妻子往往都要上班,在家需要满足孩子的需要,在外必须面对社会的要求。人们经常感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处理日常琐事之中,人生的许多珍贵东西都无法顾及。

众所周知,“静”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可以改变人处理事情的出发点,让人更有效地去克服困难。“静”不是逃避问题,而是藉着身心的调正和放松来更积极地去面对问题。同时,让人明白个性如何限制自己的表现,进而修正不好的习惯,发挥新的正能量。这样,人生可以得到一种往往被日常压力淹没掉的充实和快乐。

2011929日,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会见冈道尔夫堡夏宫的工作人员时,谈到在平静气氛中与大自然接触的美好。他说,大自然和静默都帮助我们接近天主:“大自然是造物主的杰作,静默能使我们聚精会神地思考和默想我们生命的主要部分。罗马诺•瓜尔迪尼曾说:‘只有在静默中,我才能来到天主前;只有在静默中,我才能认识自己。’人在这种环境中更容易找到自己,聆听内在的声音,即天主的临在,祂赋予我们生命深刻的意义。”

         为此,今天我们愿与诸位共同分享和探讨以下内容:一.由现代人的紧张生活所引发的思考。 二.传统文化强调心灵宁静的重要性。 三.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寻求心灵的宁静。四.圣经教导我们要在宁静中天人会晤。五.教会深知静默对信仰生活的重要性。后记。

 

一. 由现代人的紧张生活所引发的思考

 

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善、美和圣。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竞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资料统计显示,全球每天有3000人自杀。中国的自杀人数目前排在世界首位,每年多达28.5万人,占全世界自杀人数的30%,而自杀未遂者为250万人。其中由于职场压力所导致的自杀,在近年内上升了两倍,多处于15岁—34岁,其中近一半是精神健全者。印度每年8.7万人自杀,排名第二;俄罗斯的自杀人数是5.25万,排名第三。据一般规律,实际自杀数往往比公布的自杀数高35倍,由此推算,中国自杀人数可能达每年60万人以上,绝对数字居世界第一。(取自:《世界卫生统计年报》)

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中国社会已染上了“急功近利、肤浅浮躁、缺乏思考”的大脑流行病,并且纷纷选择自杀这是一个自我灭亡和民族被淘汰的可怕征兆,就如同过去的澳洲土著,印第安人被边沿化、马雅人亡国灭种一样,严格地说,那是一种瘟疫——是可怕的“脑残”的体现!

被称为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中国内地上班族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亦即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国家。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 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的,中国内地占75%,香港地区占55%,分列第一和第四,都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其中,上海、北京分别 以80%67%排在城市的前列。因为中国人口庞大、社会转型、欲望膨胀和道德腐败,所以说已成为不折不扣的“压力之国”,更亟需寻觅合适的药方,予以舒缓疗伤和健康发展。

 

二.传统文化强调心灵宁静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文化中,我们知道《上古天真论》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一篇。是黄帝与歧伯探讨健康与长寿的对话。可称为是《黄帝内经》的总纲领,是养生理论的精髓。其中论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恬淡虚无,虚极静笃,其体内精气就会内持而不耗散,从而使得外邪无可乘之机;外邪不入,人自安泰。‘淮南子?原道训’:“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说明人的精神气志在静中能得到修养充实,使身体日渐强壮;反之,躁动则会耗费生命,使人容易衰老。

明代万全‘养生四要’:“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清代曹庭栋的‘老老恒言’:“养静为摄生首务。”古人所说的“静”,并不是呆若木鸡,心如槁木死灰,而是一种“有为的静”。历来养静的方法有很多,但正如‘养生四要’所指:“人之学养生,曰打坐,曰调息,正是主静功夫。”

众所周知,生命需要一种宁静。虽然,“要活就要动”这句话被大多数的人奉为至理名言,现代科学也一再证明、提醒我们,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确实大有益处。其实,任何事务都具有双重性,以中国传统养生术来说,几千年以来,“静功”才是站在主导的地位,认为静下来时,可以用自己的心,造一道坚固的屏障,割断外在的世界,拒绝尘世的纷扰,既可以治疗疾病,又可以养生长寿。

再有,犹如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所说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就是一种心灵的宁静。本乃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当然,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会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然而,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记得还有人曾说过:“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相信有很多朋友也欣赏这句话中的境界。不过真正能做到这种境界的,试问又有几人呢?人生本应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宁静,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我国古圣先贤说这些话,更多也是当作引路明灯,而没有真正达到这种境界。我等本是凡人,更多的时候也是用这句话来调节自己的心态。得意时,让人能够心平气和,做到不以物喜;失意时,让人能豁然开朗,做到不以己悲。

现实中,教会我们淡定的往往是“经历”,当我们痴过、嗔过、伤过、痛过、爱过、恨过……我们的心终会归于平静,会因这些经历而变得成熟,会在这些经历中学会如何去控制自己的心与情绪。

有些人可能会说,在经历过后变得淡定也许是对世间万事死了心,所以才能如死灰一般去对待。其实不然,因为经历,我们会更懂得生活,更懂得享受平静与安宁带给我们的快乐感与幸福感,最终获得那种淡然的心境。

真正的传统文化以人内心的喜悦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来衡量人的生活品质。天人合一是古人的世界观,与天地、山水、大自然和谐相处,正如诗仙李白在《独坐敬亭山》所云“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静观天地,怡然自得。那份宁静,似明月松风,高山清泉,令心境明亮。无怪乎我国古人常顶礼膜拜求神灵,因为他们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切记:唯有真神天主才是心灵宁静、快乐永恒之源。

 

三.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寻求心灵的宁静

 

纵观飞速发达的当今社会,虽然物质财富极其丰富,但人们在劳碌奔波的人生旅途中,或为追名逐利,热衷于上窜下跳,觥筹交错的喧哗中;或为消闲自在,沉湎于歌舞升平,麻将扑克的寻欢娱乐中;心灵的空间常被挤得满满当当,很难再有宁静的空隙。因此,“好累,好烦”已成为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要想寻到人生的幸福,回归心灵的宁静已成了时代的迫切唤呼。

为了寻求心灵的宁静,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有的醉心于琴棋书画,有的退隐山野卧居,有的皈依宗教,有的整日静坐冥思。殊不知,真正的宁静在于心灵的宁静,无论退到什么地方,采用什么方式都不如进入到心灵的宁静之中。其实宁静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我们只要去把它找到。心灵的宁静,是一种超然的境界!世界始终都在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动之中,无论身边的世界如何变化,能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保持心灵的宁静才是一种真正的宁静,

从下面两个画家的故事中或许我们对宁静能有更好的感悟。两个画家相约用“静”字一起作画,他们同时进入了微妙的构思着墨之中,过了不久,两人的作品都完成了。第一位画家首先自豪地将他的作品铺张开来,只见画面上,一片清澈的湖水无尽地延伸开来,湖面上不见一丝波澜,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湖水当中,似乎有无尽的低回之意,从整个湖畔的画面看来,平静得只有一个“静”字可以将它形容,当真是把“静”表达得惟妙惟肖。第二位画家由衷地夸赞了几句后,又缓缓地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了,画的是一道雨后山中的壮丽瀑布,湍急的水流自陡峭的山臂上直泻而下,颇有万马奔腾的架势,更妙的是在气势壮阔的瀑布半腰处,有一株突兀横生的小树,正似乎随着水波的冲击而摇动着,而在摇晃不停的小树梢上,凌空悬着一个简陋的鸟巢,鸟巢当中正有一双幼稚的雏鸟,在安详地闭着双眼,沉沉地睡着,对于瀑布的冲击,小树的晃动,雏鸟仿若不觉。

第一位画家静静地看着这幅画,被画中小鸟那种动中自静的境界迷住了。他情不自禁地对第二位画家说道:“我只能描绘情景,你却能诠释情境,的确是你高明多了。”这位画家的话道出了宁静的真谛,无论外界多么静美的“情景”都比不上心中宁静的“情境”。在这“景”与“境”一字的差异中反映的却是心内与身外的宁静之间的不同。其实只要真正地拥有了心中的宁静,无论处在什么情景之中,都不会失去自我的那种淡定。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所说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就是一种心灵的宁静。

生活的河流有时风平浪静,有时跌宕起伏,只有真正守住心灵的宁静,才能在风云变幻的生活中保持处之泰然,在这种心灵的宁静之中,一切的烦躁、诱惑就只有逃之夭夭了。

诸葛亮说:“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是一种多么高明的境界啊,它不但说明了宁静致远的境界,还点明了澹泊明志的方式。现代人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之下,大多都在怀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诸葛亮的这句名言无疑是给人们吹来了一股清风。人,作为自然之子,就要在喧哗繁荣的尘世中保持心灵的宁静,在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的更迭交替中既要感受到自然之美,又要使沾满世俗的心灵重新得以净化和升华。

当今之日,要保持心灵的宁静,需要抵住各种物欲的诱惑。世间到处都充斥着各种欲望和诱惑,人时常都会为世间的繁杂而烦恼,惟有淡泊名利才能明志,惟有保持心灵宁静才能悟到大道,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保持心灵的宁静,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宁静不但能为我们带来心灵的安宁,更能让我享受生活的乐趣。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上,即使是山高路远,潭深涧险,也能体会出“小桥流水”的美好画卷!

保持心灵的宁静,是一种睿智。它可以使人超脱,使人向善,使人知可为而为,知不可为而不为;知其该为而为,不该为而不为。使人在“淡泊”与“宁静”的心态中,达到“明志”与“致远”的理想境界。就让我们铺开人生的美好画卷,用淡泊的心态去描绘人生的飘逸洒脱,用宁静的心态去泼墨生活的释然淡定,让宁静的心灵逍遥于无穷无尽的宇宙时空之中吧!

 

四. 圣经教导我们要在宁静中天人会晤

 

我们基督信徒会不断祈祷,并且藉着祈祷亲近天主。为了增进“天人的之间关系”,我们不仅需要向天主祈求,也应该允许让天主对我们说话。耶稣告诉他的门徒们说:“你们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你们内。”(若154)我们不应该占用所有的祈祷时间来倾诉,我们也应该聆听、并且要仔细地聆听。在祈祷中,要有停顿,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心静下来,让我们的思想平静下来。

就如在旧约中,大司祭厄里给男孩撒慕尔一个很明智的建议:当他再听到一个声音呼叫他“撒慕尔,撒慕尔”时,应该回答 “请发言,你的仆人在此静听”。每时每刻天主都想与我们沟通、交流,每时每刻都想在轻风细语中、在内心里与我们相约。尤其对于那些迷失的亡羊,天主从未停止过他奔波的脚步。可是每日的忙忙碌碌以及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杂音遮掩了天主的轻唤。

约伯在痛苦中依然对天主有着完全的依侍之心,在最后他可以说:“以前我只听见了人说有关你的事,现今我亲眼见了你。”(约425)的确,是他亲身经历了天主在他身上的试探和作为,他明了天主不是来自他人的道听途说,而是他个人的亲身体验,此时他的心才真正的得到安息。

我们也可以从厄里亚先知那里学到更多,当他胜过假先知以后,因为他害怕异教女皇依则贝耳的报复而逃避。他不但害怕她的报复,同时他自己也很孤独、惆怅……当他躲避在一个山洞里,目击了三件震惊的事件,先是巨大的暴风刮过山顶,但是他静立不动,天主不在风中;然后,有个大地震,地震之后是烈火。最后,有一个轻微细弱的风声,厄里亚一听见这声音,即用外衣蒙住脸出来,站在洞口。因为那时,上主正从那里经过。厄里亚知道这就是天主的临在,他所期待已久的。(列上1911-13)圣贤们、先知在天主面前都如此,更何况平凡的我们呢!我们祈祷的时候也必须平静下来,去聆听那轻微细弱的风声,并在内心倾诉,由衷地发爱慕、崇敬之情。

圣经告诉我们宁静的方式,在静默中聆听天主的圣言,把它深深地埋藏在心里,慢慢地这颗种子才会发芽、生长,才会结出百倍的果实。此时它们的意义也得以彰显,我们才能觉悟到它与我们生活的关联,和它在我们的态度、思想和行为中所带来的改变。圣经中最好的榜样就是圣母,她对天使的报喜感到恐慌、对十二岁的耶稣独自留在圣殿讲道感到不解……但是圣母以信德和依侍之心接受这一切、默存心中。

在宁静中,我们会更多地发现和领会天主的美善和爱;为什么我们不去尝试、去体验天主的亲临呢?

 

五.教会深知静默对信仰生活的重要性

 

    教会信仰告诉我们:上主的声音只能在静默中听到。当我们在静中面对面见到自己时,才能发现生命的真正意义。在静默中才能见到我是谁? 我应该做些什么?现代人都怕静默,因为他们无法面对自己。

    为医治文明病但愿有比“自我反省”更好的方法,可惜直到今天还没有找到。人生智慧只能在静默中去寻找。静默不是叫你不与人往来,然而某些人生经验与真理,似乎只能在静默中去寻觅。

   现代不少人只强调拼命工作、追逐金钱和物质享受;他们已不知如何享受独居生活。可是,人愈能静听自己的心声,就愈能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种种切切。在生活中,不要认为远离人群,就会使自己的心灵变得更贫脊;非也,“宁静致远”。在静默中,如果学会吐丝自縳,然后就能变作一只美丽的蝴蝶飞上天空自由翱翔!

   谁愿意在信仰和灵修生活上前进,就必须先摆脱世界上的许多杂念;且应该远离世俗的混乱及喧闹,给自己留一点独处的空间。因为“只有在静默中,人们才会找到天主” (圣女大德兰的名言)

    我们必须找到天主,可惜在喧闹中是找不到的!请看看大自然、树木、花草等都在静默中慢慢长大……愈是生活在静默中祈祷的人,愈能在公开的生活中大量地去施予。你若在自己身上找不到安宁,又怎能在其它地方找到?                    

    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曾说过:伟大的绘画灵感是在静默中得来的,你若独自一人,你百分之百属于你自己;但若有另一人同在,你只有一半属于你自己……。我国至圣先师孔子也教导说:“仁者静”;“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这里所指的静,就是一种正面的、能使人愉悦的那种静。

    我们若翻开四部福音,就立刻感觉到,耶稣当年非常珍惜静默。三十年隐居纳匝肋暂不提,一旦开始福传工作,耶稣第一件所做的事,就是独自在旷野中独居了四十天。以后宣讲、治病等工作虽整日忙碌,但祂一定设法去找个安静的地方专心祈祷。

    教会深知静默对灵修生活的重要性,于是建立了日年的静思等神修规则,譬如:每日的默想,每月的月静,还有年度的退省等。还有,某些苦修会如此重视静默,竟严格禁止会士们不得随便开口说话,以致这些会士被人称为“哑巴会士!”

    静默的确能产生奇迹,不但伟大的计划及艺术作品是在静默中获得灵感,即使宗教信仰也只能在静默时才能发扬光大。人在静默时才能认识自己究竟是谁?他的一生究竟为了什么?由于天主往往在默静中与人相遇,因此,人也只有在静默时,才能听到天上慈父的声音。          

    让我们跟随耶稣,尽量设法在忙中找静吧。静以后才能安,若我们的心灵找不到安宁,以致天天感到焦虑不安,请问我们又能怪谁?

 

后记

 

    人的心灵境界决定着人的幸福或痛苦。一个人生活环境的好与坏,与人的心灵境界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的内心真诚、善良、宽容,那他的周围就充满了良性的信息,其心态和人生也必定是美好的。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丑恶、贪婪、自私,相反就会招来各种恶性的因素,霉运接二连三,在痛苦不堪的生活环境中挣扎。因为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说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佛家则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其实一个人的幸福和烦恼,往往都是由他自己的心态所决定的。人世间一切的痛苦,都源自于心灵的不满足。于是,才出现一些富有的人整天愁眉苦脸和唉声叹气,而以苦为乐的人却能在贫穷中自享其乐。人们眼中看到的景物的好坏,同样与人的心情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人所见所感的境况的好坏优劣完全是由他自己的心境所决定的。面对同一种境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情和理解。有人失意悲观,发出痛苦或失落的感叹;有人却满怀激情,产生振奋向上的感觉。以前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天上有只鸟在飞,一位拄着锄头的农夫叹口气道:“它真苦,四处飞翔为觅一口食。”另一位依窗的少女也正好看到这只鸟,但是她也却叹口气说:“它真幸福,有一对美丽的翅膀。”

善良是驱除消沉者心灵的良药,善良能使人们看到生活的美丽,看到希望之光。善良也是消融失意者心灵的阳光,能使人们信心百倍、勇气陡增。一个高尚的人可能很贫穷,但他的精神永远是富有的,因为他的善心让他的生命变得丰满而充盈。因此,人世间一切真正的幸福与快乐都源自于善心,善心常在就能远离忧愁、悲伤和烦恼。心怀宽容慈悲,其心境自然宁静祥和,美好的人生幸福快乐。

2011810日,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指出,信徒需要腾出时间去静下来祈祷,以聆听天主的声音。教宗在意大利冈道尔夫堡接见信众时,谈到宁静和沉思的重要,他说:“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有宁静时刻,以便认识灵性上的真正和谐,把目光转向天主”。教宗说:“宁静是让人更好地收敛心神、聆听天主和默想的环境条件。欣赏宁静,让自己被宁静所‘填满’,好让我们更好地祈祷”。“天主在宁静中说话,我们要知道聆听祂的重要。因此,隐修院就成为天主向人说话的宁静地方。隐修院内有环形走廊的庭院,它具备象征意义,因为它是个封闭的空间,却向天上敞开”。

为此,亲爱的兄弟姊妹们,我们要奉行耶稣基督的福音,在互爱中团结,尤其奉行耶稣和圣母所度的贫穷和谦卑的“默默无闻”的生活。

作为基督信徒,我们要师法耶稣救主,喜爱心灵的宁静,常常“修心养性”,努力追求圣德。如此,让我们在天主的爱内:汲取恩宠,获得能量整合自我,与主合一成己成人,共享美好传扬福音,拓展天国。

 

基督我们赞美你!阿们!

 

上一篇:跳起舞来赞美主下一篇:信仰在逆境中精炼,心灵在苦难中成长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必看:恢复下载
必看:恢复下载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