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福山
耶稣降生成人的目的是为宣讲福音,治病救人,最后以他十字架的圣死,做了崇高的祭献,完成他救赎工程。 在耶稣传教的一生岁月中,他随时随地在教训人,指引人应走的各种爱人爱天主的道路。可是有一篇很长而连续讲的道理,称为山中圣训,(玛五—七章)是他建立天国---圣教会的大宪章。但山中圣训的精华,要算是真福八端,也是福音的大纲,大宪章的中心。为我们基督徒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要将它熟读和切记在心中,而且要勉励遵守,把所含的真理实现在我们生活中。但耶稣在什么地方讲了这篇真福八端的道理呢? 真福山的地点 为了易于了解起见,可以由加里肋亚湖边目前的重要镇提庇黎雅出发,沿湖岸往北行。一路风景一分优美,农业产物也相当富饶。在走了十余公里之后,有一条往右边东行的岔路,由此岔路行约三百公尺,便到一个名叫塔布加的地方,按塔布加名是七水泉之意。这里的确是多水之区,且也有几个矿泉,水可以疗病。因此在这一区有一些房屋、磨房、小圣堂,水塔等建筑物。----但在耶稣时代是没有人烟的地方。 在这多水而又优美的地方,相传是耶稣多次亲临的地方,在这里讲过山中圣训,又临近此处以五饼二鱼使五千人吃饱了。(玛14:13--21)又靠近湖边,复活后的耶稣以现给正在捕鱼的六个宗徒,给他们准备了早餐,在湖边一块大石头上同宗徒吃了早饭。其后亦在这里立了伯多禄为教会的元首。(若21章) 真福端纪念堂 布加是一片不算小的平原。平原之北有一座高约一百五十尺的山。在山腰有一座圣堂的遗迹,与下边增饼纪念堂遥遥相对,中间有路可通。上边那间古圣堂的遗迹,相传是耶稣讲山中圣训的地方。上述小圣堂的遗迹,是1935年方济会从事考古的会士发掘出来的,也证实是古代一座美丽的圣堂,长约十二公尺,宽四公尺,大约建于第4—6世纪。花石镶嵌的美丽地板,还保存的相当完整。小圣堂原址下面有个山洞。按最古老的传说及文献记载,耶稣就在这山洞之上宣讲了真福八端。 但这座富有纪念性的古老圣堂遗迹,1976年9月间,竟为以色列政府,不顾圣地方济会的抗议,用大型开路机,以筑工路为由,一夜之间将这圣堂古遗迹,完全夷为平地,实属可惜! 真福八端新纪念堂 真福八端古堂虽已不存在了,却有另一座真福八端纪念堂,由1937年起已矗立在高150公尺的山头上,是一座具有艺术亦富有意义的圣堂、建造圣堂的地方和四周的一片相当大的土地,是意大利天主教各团体集资购买的,圣堂也是他们修建的。 圣堂呈八角形,它的意义很明显,顶端为圆形,内部镀金。圆形下四周有两层窗户,各八个,上大下小,上层方窗使阳光射入。内部墙避亦为八角型。墙避尚有窄长的窗子,可由圣堂内俯视湖光明媚的加里肋亚湖。 圣堂外面四周有八角形的柱廊,可以避雨,亦可以避日晒。由廊下环顾四面风景,的确迷人,使旅客留恋忘返。 在圣堂北不远的地方,有意大利修女建筑的旅舍,招待朝圣的人。凡来居住或进餐的旅客,会尝到修女做的一盘鲜美的肥鱼。这就是所谓的伯多禄禄鱼,(玛17:27)是加里肋亚湖的特产。
真端之一福八 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良善仁慈的基督坐在一座小山上,向那些惊奇他教训(谷1:22)的穷苦老百姓,(路6:20)讲了天国的喜训;首先讲了真福八端,做为天国政纲的第一章。 基督一开口就说:有福的是……福字按原文是山中圣训第一个字。原来福是万世万代的人所追求的。耶稣就先将福和获得福的条件,做为天主子民的福音。 但耶稣所讲的福,并不是当时一般人所说的福,当时的人以富贵荣华才是福,但耶稣所讲的福,是天主赐给天国子民的福。获得这福的条件,应是贫穷、谦逊、温良、和平、受迫害等,具有以上条件之一的,才可获得天主赐的福。 福按玛五章有八端,按路六章有四端。 神贫的意义 贫或云贫穷四福音中指两种人:(一)贫苦可怜,仰仗人供给的衣食的人,或说乞丐。(谷12:42—43;若12:6—8;玛26:11等处)(二)以劳动挣衣食生活艰苦的人(玛11:5;路7:22等处)。他们因经济生活的压迫,而渴望天主的 。(路2:25、3:15)因此基督向他们宣讲福音时,他们也信从了,这也是依撒意亚预言(61:1)默西亚已来临的信号之一。(玛11:2--6) 按路6:20你们贫穷人……与6:24你们富有的……两种人相对峙。又将路6:20与玛5:3比较,神贫也是指真正贫苦人,只是玛窦多附加神字,多了一层极为深妙的意义,而也困惑了不少学者(如MCKENZIE),因此在解释和翻译上,各有不同,一般说来,由翻译的字句,亦可知它如何解释。兹只举现代几种着各的译文如下: 现代人福音(中、英):自知灵性贫乏的人。 英文新译本:自知需要的人。 耶京译本(1955):精神上贫穷的人。 耶京1975年修订本:有贫穷人的心灵的人。 法文合译本(1975):心中贫穷的人。 合和本(1912):虚心的人。 吕振中(1970):心灵贫乏的人。(1976年新译本同) 天主教扣译本相同。吴经熊作:安贫乐道。 由以上的各家译文,可知他们对此语的解释。 按神即精神(PNEVMA==SPIRITUS)的意思,与贫字连缀一起的解释,亦可参照5:8心里洁净的人,(咏18:25;格后7:34等处)造句与文法相似,因此亦可译为:精神上贫穷的人。 实在贫穷 玛窦所说神贫,不仅指精福上自知贫乏可怜,而也实在是贫穷的人(路6:20),虽不是一贫如洗,无隔日之粮的人,但必需劳力工作,才得生活。在耶稣时代,这样贫苦的老百姓不在少数,如作工人的若瑟和玛利亚、牧童、西满、亚纳、作渔夫的宗徒弟子等人,当时这些人被称为阿纳维木(ANAWIMM,ANIWIM)。 当时在死海旁边居住的厄色尼派的人,放弃私有产,过团体的穷人生活。洗者若翰即是这一派的人。玛利亚的赞主歌(路1:46—56),可作为当时的人,对卑微、贫困,饥饿等精神价值的代表作。 阿纳维木的思想,由来已久,另外经过充军和玛加伯时代的磨练净化之后,而着重精神化。(参阅依40—66章) 基督降生在贫穷人家,与贫苦的人生活在一起。因此他宣讲贫穷的福音时,受到穷苦人的欢迎,(玛11:25--30)获得他们的共鸣。 基督成了穷人(玛8:20;格后8:9),因此也叫他的门徒抛弃一切(玛19:20),特别是作宣讲福音的人,不要依仗金钱(玛10:9--10)。 按路加福音,耶稣斥责富贵人是有祸的(路6:24),是因为他们离开天主,而在财富中找安慰,又如天天奢华宴饮(路16:14--30)的富人,事奉钱财(路16:18),只积蓄养生之物,而不求在天主前致富(路12:13--21)。 精神上作贫穷人 神贫一语即特别强调心灵上自觉贫乏堪怜,需要天主的救赎,因此心理上也成为谦逊的人,成为小孩子似的人(玛18:1--4),才能做天国的子民。谁想坐第一把戏交椅,应先做众人中最小的一个。神贫的最高模范是基督自已,他本是最富有的,而为我们做了穷人(格后8:9),自比为孩子(玛18:5),和最小的兄弟(玛25:40—45),做了最谦逊听命的,一入世界就奉行天父的旨意(希10:5--7)听命一直到死, 死在十字架上。(路23:46) 耶稣做了贫穷的人,也要求那些要做他天国子民的,必须做神贫的人,方能入天国。耶稣对属天国的人要的条件,不仅是对贫苦人讲的,也是对富有的人讲的。富有的人应视财富为天主所赐,都为事奉天主,为人群,而运用自已的财富,如属需要,也把自已的 量,才能,性命完全付出,才真正是神贫的人。
何为神贫
神贫的观念是出于新约;旧约,据我所知,是缺乏这种观念的。新约,由于天主子降生成人,给人带来了这种观念。为此,要想知道什么是神贫,也只得由基督的生活和思想中去探讨,去推敲。 首先,读者,让我来说句大话。我说:福音即是神贫,接受福音即是接受神贫,因为天主子降生是由于爱神贫,愿将神贫传授与人。他传报的是神贫的福音,建立的是神贫的天国;为此,他开始传教宣布他的建国宣言,第一宣言即是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5:3)言外是说:只有神贫的人才能入天国。 我以为最明了神贫含义的是号称小穷人的亚西西圣方济。他深明圣子降和的奥迹和降生的圣子讲的福音,为自已和为跟随他的人立定下了为生的原则是只遵守福音;遵守福音即在于彻底,不折不扣持守神贫。他肯定说:我们都是神贫母亲的子女。天主降生成人,爱上了神贫,与神贫结婚,才出生了我们。这虽是比喻之辞,却道出了福音的精华,言尽了神贫与天主子,与天国,与人三方面相互的关系。天主子降生成人,人才由于他贫困而成为富有的。(格后8:9)他本极其富有,存在天主的形体内,却自谦自下,空虚自已而取了奴仆的形体,成了人,才使人存在于天主的光荣内。(斐2:6、7、11;罗5:2;伯前5:10)实在,天主子降生成人,结庐在我们中间,我们从他的富足满盈都领受了恩宠,而且是恩宠上加恩宠。(若1:14--16)天使报告天主子降生谓之为大喜讯---福音,但天使给这一喜讯的记号却是一个婴儿,裹着襁褓,躺在马槽里,多么贫穷的记号。不由贫不能认识主的降生;不由贫不能接受主的福音:天主子降生成了穷人的福音。 神贫的含义,固然在于贫,但尤其在于神。这一贫是发乎神,存乎神,而止乎神,故谓之为神贫。基督是神(TO PNEUMA格后3:17),他一降生就神化了一切。如没有主的神,基督的神(格后3:18;罗8:9),便不是属于神的人,像这样的人是无法明了神贫的含义的。为此,我们:神贫的观念应求之于基督的生活及思想。 有基督的神的人,深知贫富不在于财物的有无或 有,而完全在于自知自已所有的一切全来自上主,全应用来使上主获得光荣,使上主获得光荣,便是自已的光荣及财富。福音的要求是要求人神化自已和自已所有的一切,使之成为不会损坏,不会丧失的天上的财富。(玛6:19--20)这出于神的贫,实是唯一使人致富之道。不朽的财富才是实在的财富。这出天神的贫,不但使自已富,而且使人富,因为神贫人必不惜为主为人牺牲自已和自已所有的一切。为他没有过分的牺牲,因为他在神内,深切了解主耶稣基督如何牺牲了自已和自已所有的一切,而救赎了人类,使自已获得了超乎一切的光荣。(若17:5;斐2:1、12;若一3:16--17)神贫是主基督的家业,是主留给他子子孙孙的遗产,是主对人提出的接受福音,进入天国,作自已门徒的基本条件。(玛19:16—26;路9:23--26) 由上所述,可知神贫的价值在于神,而不在于贫,贫而无神,毫无价值可言。富不但不阻碍神贫,而且越富越可以神贫。人富莫富于天主子,(若17:10;希1:2)人神贫亦神贫不过天主子。(玛8:20;斐2:6--7)若以钱财的有无,用钱财的多寡,来解释神贫的意义,断定神贫的价值,那真是南辕北辙,越释越远,而终于不识神贫。 神贫要人贫,其实是要人富,要穷人富,亦要富人富,其中密决是主的神,基督的神。有主的神的就知道神贫为何物,对于财物的有无和取舍,自有他出乎神的判决。我们不要问自已有没有神贫,只要问自已有没有主的神。如果没有主的神,不但无法认识福音,而且更无法为福音作证,因为福音即是神贫。由此可见,神贫为福音作证何等重要。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如何能不善养主的神而进修神贫,效法基督,爱他的父我们的父,他的天主,我们的天主,(若20:17)而牺牲自已和自已所有的一切,成为神贫天国的神贫子民。
神贫 由圣诞节谈到耶稣的贫穷
你们知道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恩赐,他本是富有的,为了你们却成了贫困的,好使你们因着他的贫困而成为富有的。(格后8:9) 基督怎样富有呢? 圣若望给我们答复说:“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与天主同在,圣言就是天主,圣主在起初就与天主同在。万物是借着他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没有一样不是由他而造成的”。(若1:1—3) 所以上天下地的一切受造物都归他所有,因为他是天地万物的造物主与真主。 基督怎样贫困呢? 又是圣若望给我们答复说:“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即是说:圣言甘心情愿放弃了他的天主性光荣,降生在马槽里。正如圣保禄宗徒所说:他虽具有天主的形体,普没有以自已同等的地位把持不舍,却使自已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与人相似。形状 也一见如人。 天主圣子虽然这样空虚了自已,这样牺牲了自已,但当他与人类正式会面的时候,却找不到一个适宜于出生的地方。 这里没有他们的地方。(路2:7) 造生万物的天主,为爱我们人类,降生成人,竟然找不到一个适宜的地方诞生,这是可能的吗?但是人却作出了这种事实。如果在人类历史记录里有悲剧的话,这应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悲剧。 这正如圣若望所写的:世界原是借他造成的,但世界却不认识他。他来到自已的领域,自已的人却没有接受他(。若1:10—11) 当天主子初次与人会悟的时候,在人世间一睁眼所见到的,是徒然四壁的山洞;所躺着的是铺着干劲草的马槽,由天降下的食粮,如今却躺在牛驴的食槽上;创造太阳给人温暖的天主,如今却需要牛驴的气息来取暖;布满天地花草的天主,如今却赤裸裸的躺在干草上;托着日月星辰的大能手臂,如今却软弱无能的摸索母亲的胸怀。这是人能想象到的吗?这是或能的吗?在人看来是不可能的,天主却做到了。(路1:37、18:27) 当耶稣诞生后四十日,到了献主的日期,所奉献的礼品,也是贫穷人所奉献的一对斑鸠,因为他的父母是贫穷的人。(路2:24)以后,三十年之久,耶稣住在贫 的纳匝肋家中,以木工为生, 至当他初次在纳匝肋会堂讲道的时侯,因众人都知道他家的贫寒,竟惹起了本乡人的反感说:这不是木匠的金子吗?(玛13:55)造化万物的天主,竟成了木匠的儿子。 当耶稣公开传扬福音的时侯,有一天,一位经师在路上遇见了耶稣,对他说:师傅,你不论往哪里去,我要跟随你。耶稣对他说:狐狸有穴,天上的飞鸟有巢,但是人子却没枕头的地方。(玛8:18--20)掌管天地的主宰,竟无立锥之地。 按福音记载,耶稣在公开生活中,两次需要钱的时侯,却分文皆无,见玛27:57—60耶稣为纳殿税,竟然要显一个奇迹,要伯多禄前去海边垂钓,在钓上来的鱼口中,取出一块金钱,为自己和伯多禄缴纳殿税。,见玛22:15—22耶稣为答复法利赛人的设难,是否应向恺撒纳税,竟向对方要求拿一个税币来,解决此问题。身上竟一文不名。 此外,耶稣的一生常借用别人的东西:他借用渔夫的渔船,向民众讲道;(玛13:2)他借用了人家的水,变水为酒,显了第一个奇迹;(若2:1—11)他借有了 的五饼二鱼,显了增饼的奇迹;(若6:1—15)他借用了人家的驴,骑着荣耶路撒冷;(玛21:1—11)他借用了别人的晚餐厅,建立了圣体圣事;(玛26:17—19)最后他借用了阿黎玛特雅若瑟的坟墓,好复活起来。(玛27:57—60) 耶稣的一生,由诞生在马槽,到埋葬在阿黎玛特雅若瑟的坟墓里,实实在在生活在极贫困的环境中,就是这个生于贫穷死于贫穷的耶稣,在他宣布他天国的大宪章时,一开口就说: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5:3)
真福八端之二----哀恸 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得安慰
这是真福八端的第二端。 但拉丁通行本,以及我国过去拉丁通行本翻译的圣经和教友袖珍(香港版 409页),把真福第二端作为第三端,原有的已本希腊抄卷和拉丁通俗译本由于传抄的不慎而移动,将第二端移到了第三端。 现今我们依照玛窦福音原文改动拉丁译本的次第。 真福二端按路加所抟的福音作:你们现今哭泣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你们将要欢笑。(路6:21)对真福第二端,二福音的文词和意义,稍有出入。玛窦所讲的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像他在真福第一端所论的,着重精神方面。而路加是为归化的外教人写的,偏重一般的社会的普遍状况。他多次记述了那些丧失了亲人的人,如何哭泣,耶稣救助安慰了他们(7:13、32、38,8:22、25,23:28等处)普使他们破为笑。现成的例证很多,读者易于了解。 哀恸一词按原文,在旧约中多是指人因受天灾人祸,而感受的悲哀,痛苦、忧闷、难受等意,特指对亲友的亡故而感受的 。(创37:34、达10:2、加上12:52) 新约中的哀恸一词共享过十一次,多表示心灵上的痛苦,悲哀和忧伤。 玛9:15新郎办喜事亲友应他同乐,不可有悲哀,如丧考姘的表示。 圣保禄对格林多的教友怙恶不悛,心中表示非常悲愤。(格前5:2) 哀恸和哭泣二词连用时,表示不仅心灵上的悲痛,而且外面也表示出来.如妇女去耶稣的坟墓那里,哀号哭泣.(谷16:10)若望以预那些与基督的神国敌对人灭亡时,他们的帮凶一见此情形,无不痛哭哀号,(默18:15.19)参见 四:9. 真福二端所说的哀恸的人,他们所感受的痛苦难受,原因不是为了他们自已的罪过,而是因为世界上的恶势力压迫难为他们,使他们感受痛苦. 第二端与第一端,都是指耶稣时代一般的贫苦大众所受的压迫与哀痛, 耶城法文方济会和公教文化杂志和多数译本作:AFFLICTI. 以色列人自犹大国灭亡之后,直到基督的时代,可以说过的是奴隶的生活,精神和物质两方面,不断受着痛苦与压迫.因此先知代表天主说:你们安慰安慰我的百姓吧!(依4:11) 他们要得到的安慰,就是默西亚给以色列人带来的救恩,按依61:23默西亚要治疗破碎的心灵......安慰人的忧苦的人,给熙雍悲哀的人一项冠冕代替灰尘,喜乐的油以代替丧服,颂扬以代替沮丧的神. 耶稣在纳匝肋会堂讲道时,引用了以上这段圣言,以后向若翰的门徒,也引用了同样的预言,表示这预言在自己身上应验了.(路4:18──21;玛11:2──6) 当默西亚降生的时侯,正义虔诚的以色列人,如西默盎,期待着以色列的安慰.(路2:25) 基督一方面宣讲天国的福音,但另一方面对一切疾病灾祸殃所困扰的群众,大动慈心,不时治好他们,安慰他们,(玛9:35-36;11:5-6)且说:凡劳苦和负重但的,你们都到我跟前来,我要安慰你们.(玛11:28)
何为哀恸
哀恸的人原文伯(PENTHOUNTES),出自动词(PENTHEO),意谓悲伤、忧愁、哀悼、哭泣,用的是此字的分词,以分词作名词用,指正在或常在悲伤的人,故依原文意义来说,并非指人一时的感觉,而是反映人的一种生活常态。安慰一词原文作PARAKALEO,意谓求助、安慰、鼓励、劝勉;用以反映称天主圣神为护慰者一名,(PARAKPETOS)即是由此字而来。有了这番语源释义后,我们可以进而讨论第二端真福的念义。 这一真福的念义,看来似乎比前一真福易于了解;谁不悲伤?又谁悲伤而不想获得安慰?但悲伤而必获得安慰,悲伤而得福之道,却不简单。要想明了其中的秘决仍还有赖第一真福的含义。第一真福实为后七真福之本。真福八端是福音生活的八面,有了神贫,福音生活必也八面玲珑,无往而求自得。这一点是诠释真福八端所不可不注意的。 贫与哀原是相连的,贫非人所原哀亦非人所欲;但人生是不了贫(玛26:11),亦少不了哀(若十六:20—22;罗八:22—23)。福音之所以解救人生,在于使人安贫、乐贫、甘贫、嗜贫;由贫而来的哀亦由此而成为可安、可乐、可甘、可嗜的哀,其中转变由来的因缘仍在于〔神〕:出于神的贫是真富,出于神的哀是宽慰。天主是社,天主的国是神国,贫而神的才能有天国,哀而神的能享天慰。诚然,使人生活的是神,肉一无所用(若六:63) 由神而贫的人,必为寻求天国和它的义德而抛弃一切(玛六33;十九21),决不贪财,为财而丧失生命(玛十六:26);同样,由神而哀的人,必为穷困堪怜的人生而痛哭,决不以贫苦哀伤来换取现世要变为哭泣的欢笑(路六21;24;25)。 神贫的人舍弃钱财,因为钱财今人骄奢淫逸,远离天主而自绝于天国(玛六24;十三22;十九23;);神哀的人谢绝福乐,因为世福世乐不但空虚易逝(若壹一;16-17),而且终归给人招来痛苦(路十六23-26;雅4:9--10) 神贫的人知道自己原一无所有,神贫的人知道原只有罪过。神贫的人承认自己一无所有,才有天主为他的万有;神家的人承认自己只有罪过,才有天主作他的安慰。是以神贫的人是富有万有,神哀的有是长享安慰;使人能作出这番自认自讼的,还是人由于接受福音而获致主的神。主的神使人知贫知哀,而化贫为富,化哀为慰;不但已富己慰,而且使人富人慰。 圣保禄甚具有主的神,分看来像是优苦的,却常常喜乐,像是贫困的,却使许多的富足,像是一无所有的细〔小穷人〕圣方济各亦深具有主的神而酷爱神贫。他常常痛哭流泪,悔恨自己的罪,哀伤世的不知对天主以爱还爱;但分却常常喜乐。百病缠身,苦不堪言,人不堪其苦时,他反召分的子弟来为分高歌奏乐。快将死时,自己引吭吟咏,来宣传他心内不可言传的安慰和喜乐,在歌声中,由现世的天国进入了永生的国。 基督传授给我们的福音,不是什么理想,而是实际的生活,他生活于前,我们继之于后,那我们也必如圣方济各一样,歌声欢迎今人生可悲可哀的死亡。死亡且不可悲,人生还什么可悲!
由四旬期谈到耶稣的哀恸
我们打开全部新约,找不到一处记载耶稣笑了;可是我们可以找到耶稣哭了的记载。新约中明明记载,耶稣至少哭过三次。 第一次,按圣路加的记载:耶稣临近耶京的时侯,望见京城,便哀哭她说:恨不能在这一天,你也知道有关你平安的事,但这事如今在你眼前是隐藏的。的确,日子将临于你,你的仇敌要在你的四周筑起壁垒,包围你,四面窘困你,又要荡平你,及在你内的子民,在你内决不会一块石头在另一块石头上因为你没有认识眷顾你的时期。(路19:41--44)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你常残杀先知,用石头砸死那些派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少次愿意聚集你的子女,的如母鸡把自已的幼雏聚集在翅膀底下,但你却不愿意。(玛27:37) 耶稣为什么要哭耶路撒冷? 第一:因为耶稣看见耶路撒冷辜负了天主多少特恩殊宠!自从撒罗满完成天主的圣殿后,天主赐给了耶路撒冷多少若大的因惠,尤其耶稣公开讲道后,在耶京讲了多少道理,显了多少神迹,但耶京都毫无回心转意之情,这怎能不使耶稣悲从心来,流泪痛哭呢? 并且耶稣自比作母鸡,又比得多么亲切动人!天下的母亲哪有不爱护自已子女的,但他们伸手护卫护子女的姿态,总不如母鸡伸翼护雏,奋不顾身的姿态,显得真切动人!耶稣这样爱护了耶路撒冷,可是她偏不愿意悔改,接受耶稣的爱护,这怎能不使耶稣伤心流泪?在这里我们应反省,回顾一下我们一生的历史,这是否也是我们灵魂的切实写照? 第二:耶稣之所以哭耶路撒冷,不但是为了耶路撒冷忘恩负义,并且还预先见到,过几天之后,她还要犯一个滔天的大罪,即杀害天主子,钉死救世主的大罪犯一个滔天的大罪,既杀害天主子,钉死救世主的大罪。因此,天主必要报复,将她撤低破坏,将其中的居民完全歼灭。耶稣预见他心爱的圣城,要受到如此民凄惨的浩劫,他怎能不大动慈心,高声痛哭呢? 耶稣第二次流泪,是在他复活拉匝禄时。(若11:1--44)当时耶稣正在约旦河东岸传教,玛尔大和玛利亚派人去报告耶稣说:主啊!你所爱的病了!当耶稣到伯达尼时,拉匝禄已死了四天。玛尔大听说耶稣来近了村庄,便前去迎接他。以后又回家叫玛利亚来见耶稣。那时耶稣看见她哭泣,还有同她一起来的犹太人也在哭泣,便心神感伤,难过起来,还说:你们把他安放在哪里?她们回答说:主,你来看吧!耶稣流泪了,于是犹太人说:看,他多么爱他啊!耶稣为什么在拉匝禄的坟旁流泪痛哭?是因为他所爱的人死了!耶稣固然是永不改变的天主,但他也是有灵魂有肉身的人,和我们一样,自然也有喜怒哀乐爱恶欲的感觉。他现在看到这两个哭不成声的姊妹,和前来吊丧的亲友都在哭哭啼啼,触景生情,不免伤感难过,一时悲从中来,眼泪夺眶而出。 我是否是耶稣所爱的人?我在主前是否也已死了?是否也已臭了?是否也惹得主耶稣在我灵魂的墓旁流泪痛哭?这是我们在此应反省的课题。 耶稣第三次流泪痛哭是在山园祈祷时。虽然前三圣史都给我们记载了耶稣在山园中忧闷得要死,但没有记载他曾哭过,只是路加记载了:他的汗如血珠,滴在地上(路廿二44) 。可是圣保禄宗徒明明记载说:当他还在血肉之身时,以大声哀号和眼泪,向那能救他脱离死亡的天主,献上了祈祷和恳求(希五7)。这明显是指示耶稣在山园祈祷时痛哭流泪的情形。 耶稣在山园祈祷时为什么痛哭?我们可以断定决不是因为他怕死,因为他早已多次预言过自己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难,被人杀害,并且他自己还说过:我要为羊舍掉我的性命,谁也不能夺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愿舍掉它(若十18)。 我们了可以断定,耶稣之所以痛哭,决不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失败,前途没有了希望。因为他早已多次预言过自己死后,第三日必复活,而再三告诉宗徒们说: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但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粒来。又说: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时,便要吸引众人归向我(若十二24-32)。 耶稣在山园祈祷中放声痛哭,是因为他看见了将有许多人要辜负他所流的圣血,是因为他看见了许多人竟拒绝他以自己死亡,为他们挣得恩宠,是因为他看见了将有许多他所爱的人,就是你和我,仍要刺透他的圣心!就是这位流泪满面的耶稣在山中圣训是曾说过:哀恸 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安慰。
真福八端之三 温良的人是有福的, 因为他们要承受土地
这是真福的第三端:温良。 上工期真福八端之二已提及本端拉 作第三端。 真福三端因与第一端文意相似,又因拉丁译本作第二端,为此有些学者以为是第一端的注脚。原文按照玛窦福音的规律,都以七种事项为一组,如祖谱以七代为一组,(共四小组,两大组)天主经七个祈求,七个天国的比喻,七个祸哉,真福似乎也应为七端。但教会很早以来,即有真福八端的传授。七端之说提出来供读者参考。 温良一词在旧约:玛5温良的原文PRAUS,旧约七十贤士希腊文,此字多由希伯来文哈纳维木译出,温良的意义是哈纳维木一词引申而来的,因为哈纳维木原文的意义,是指那 在社会上处于贫困和微贱状况中的人,他们奉行天主的安排,随遇而安,处之泰然,因此这些人成为温顺谦和、善良的人。 公元前八——七世纪的先知们,时常指摘富人压榨穷人的罪行,以后的经书进而论这些善良的穷苦老百姓,必要承受天主的恩许(咏三十七:11、22、29、34),因为他们是承行天主旨意,遵守诫命的谦逊小民(索二:3 三:12)。他们在恶劣的充军时代,做帝国的奴隶,受各种折磨虐待,但全心全意却逆来顺受,认为这一些痛苦是天主加于他们应赔补的罪债(依四十:2、3)。旧约时代的人之所以能在苦难压迫中,处之泰然,是因为他们对天主的信赖,期待天主的拯救,以及对天主即许必践的信念:〔上主将谦逊(〔哈纳维木〕希腊译文作〔温良〕)扶起〕(咏一四七:6),亦参阅咏三七。 旧约晚期的作者以为那些窝藏小民,若仰望上主而坚持到底,天主必把许于亚巴朗和他的后代子孙的福地许给他们,因此圣咏的作者赋诗说:“温良的人(原文作哈纳木)将继承乐土,必将享平安幸福。”(咏三七:11又本篇9、22、29、34等节)。 二、〔温良〕在玛窦福音 〔温良〕一词在玛窦福音,共享了三次。第一次为耶稣在真福第三端所用。〔温良〕最好的解说,莫过于耶稣在玛窦五:38——42所说:〔你们一向听说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我却对你们说:不要抵抗恶人;而且,若有人掌击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 圣经学者有的认为温良的人,是当时社会低级的人(耶城法译本),亦即旧约和耶稣当时的哈纳维木人。此与真福第一端神贫和第二端哀恸的人是同样的人。耶稣用了另一个不同的形容词,形容同样的人,讲明天国的包罗万象,天国的幸福也多彩多姿。事实上,希腊七十贤士译者有时将哈纳维木译为温良的人,( 37:11)亦有时译为贫穷的人,(依61:1)作者听信默西亚喜讯成为默西亚来临的讯号。(玛10:5) 第二次是耶稣将温良一词用于自已说:你们跟我学吧,因为我是良善心谦的… …(玛11:28—30)由耶稣自已讲的这句话,可知到世界上来,住在贫苦的老百姓中,帮助那些受痛苦,受折磨的人,可以说他是最良善谦和的人,才能给予负重担的人安息和慰籍。 第三次是玛窦视耶稣荣进耶京的事,(21:1—11)是应验了匝加利亚先知论和平良善的默西亚预言的,(9:9)默西亚的立国以及使天下臣服的政策,非用武力,而是用谦和、善良和爱心的态度,叫人心服意服,臣服默西亚为仁爱的君王。 三、 承受土地,是第三端预许的真福,此语出于咏37:11善良的人承受乐土。 承受亦作继承或承嗣,旧约中此语运用很多,常指以工作、承嗣、预许或抽签得产业(户52──56)但亦指继承的人物,甚至指天主(申10:9)。新约中承受一语多每时承受永生、天国或天国的恩宠。(玛19:29;25:34;路10:25;18:18;格前6:9-10;希1:4-14) 土地原意是指天主许于以色列人的巴力斯坦地方(肋十:24、申四:1),广义是指天主赏赐那些占领巴力斯坦地方的人,各种物质和精神的幸福。但是这块预许之地是耶稣建立的神国的预象,因而土地在真福第三端是指天国和天国的一切神恩。因此真福第三端所指,无非也是真福第一端所指的。
何为温良
第三真福是温良。这一真福与第一真福的意义更为接近,以致有些抄本将这端真福与第一真福直接相连,而成为第二真福:以温良是出于神贫,以土地是指天国。根据旧约的经意(尤其申四1咏三七11)作上述解释,固言之成理。不过,其理未明,今愿略加陈述如后。 温良的人,原文作HOI PRAEIS,是以形容词当作名词用,泛指温良的人。按此字的语源,根据语言学者的考据,原有友爱之意,所谓温良是指朋友爱人彼此间所有的态度,换言之,即朋友爱人彼此间相爱的表现:人越彼此相爱,就越彼此温良。 但此字在圣经中的含意,却与希腊七十贤士译文,多以此字来表贫苦谦卑的人。因而使此字也有谦和之意。也即由朋友彼此相处的态度,引申至一般待人接物谦和的态度。也正因此,不少解经学者,以本端真福温良是第一段神贫的一个注释。不过这是就字意所作的一小区别。 从事实上来说,温良是一美德,正如希腊原文所含有友爱之意,在与人来往接触时,使人感到温暖。不自私自利,而且慷慨大方,乐于助人。温良之反面,即是残暴,残暴的意义,最先是毫不讲理,按着是自私自利,只知有自已而全不顾及他人。为了彻底明了温良的真谛,不必太费心思,只默观耶稣的言行,即可达到目的。因为耶稣实要是温良的典型说明。 耶稣是如何的温良,不只从福音上得知,如耶稣说:你们凡劳苦和负重担的,都到我跟前来,我要使你们安息。(玛12:28)听了耶稣这句话,我们的心感到多大的舒畅温暖,而且远要旧约里,为预备耶稣—-默西亚-—的来临时,早已以温良来作默西亚的标志。如依42:2—3所载:他不呼喊,不喧嚷……破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熄的灯心,他不吹灭……又依53:3—6他受尽了侮辱,我们都以他不算什么,然而他所背负的,是我们的疾苦,担负的是我们的疼痛……他被 透是因为我们的悖逆,他被打伤,是因了我们折罪恶……(参阅依53章全章)上述依撒意亚先知的话,哪一句没在耶稣身上兑现?即完全应验?再看匝9:9 熙雍女子,你应尽量喜乐,耶路撒冷女子你应该欢呼!看,你的君王,他是正义的,胜利的,谦逊的,骑在驴上,骑在驴驹上。好一幅温良君王的画像!耶稣荣进耶京时,不也一字一句的应验了吗?虽然先知称他为君王,而且是正义的,胜利的君王,但他却谦逊的骑着驴驹进了他的京城。一位胜利的君王,骑在驴上进首都,千古只怕有耶稣!啊,温良的耶稣!是因我们毫不必惊奇,耶稣给我们所说的:你们跟我学吧!因不我是良善心谦的。(玛12:29) 我们在何为神贫一文中,曾说过,神贫即是福音,福音也是神贫,这里我们虽不能说,温良即是福音,但我们的确可说,温良是福音的表现。我们不妨仍以亚西西小穷人圣方济的生活来予以证明。圣方济所度的神贫生活,也即福音的生活。他所度即是福音的生活,也就不能不将福音生活表现于外:温良。圣方济怎样表现了这温良之德,如读者读过圣方济行传,就知道圣人不但把三个强盗归化成了方济的热心徒弟,甚至使古标城外区残的野狼,转化为一只柔顺的绵羊。不禁想起主耶稣派遣宗徒出外传教的话:你们去吧!看,我派遣你们犹如羔羊往狼群中!(路10:3)赶羊入狼群,为羊还有活命吗?但耶稣的确这样向宗徒们说了。而我们也知道,耶稣是行先后教,他要人行的,他必早已自已先行过了。是的,耶稣,如若翰指着他说:看,天主的羔羊!(若1:29)那么,耶稣进入世界传扬天父的旨意,周围于经师与法利塞人之间,的确如羔羊周旋于狼群中。今耶稣派遣他的门徒外出传教,仍是如此。至于野狼是否能变为羔羊,那在乎你是否会真地度福音生活。倘若你真的度福音生活,也即以温良自处,温良待人,那你四周的狼群,不久就会变作羔羊,也即接受福音,按福音生活,成为耶稣基督---天主的羔羊---的弟子。即身为耶稣基督羔羊的弟子,那自然要和耶稣一起,承受天国为产业。这就是真福二端温良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承受土地的真谛了,
耶稣的温良
熙雍女子,你应尽量喜乐!耶路撒冷女子,你应该欢呼!看,你的君王到你这里来,温和良善的骑在一匹驴上,一匹母驴的驴驹上。贺撒纳!达味之子!因上主名而来的,当受赞颂!(匝9:9;玛21:59) 我们读---这两段经文,很容易联想到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一幕。当时无数的人群拥挤着耶稣,因为当时正逢逾越节的前五天,各地来京朝圣的人都由耶里哥前往耶路撒冷过节。由耶里哥至耶京这条路上,来京朝圣过节的人,络绎不绝,其中自然不少是来自加里肋亚的人,他们很希望耶稣在京城发挥自已的威能,也给同乡增光,所以都很乐意同他一起进京。同时我们也可以想见宗徒们多兴高采烈,耀武扬威的在耶稣两旁,护送前行。他们久已抑在心头求荣的欲望热忱,再也不能抑制,就乘这机会发泄出来,欢呼若狂。在前的脱下外衣铺在路上,其余的人或伸手,或上树折下树枝,撒在地上,或拿在手中摇晃,齐声高呼:贺撒纳达味之子,即是说:达味之子君王万岁!这一片声响撤了整个橄榄山,弥漫了整个克德龙谷,震捍了全耶路撒冷城。城中的百姓,听见了这呼声,便出来观望,知道是耶稣要进城来,便前去迎接,夹道欢呼,因为耶稣最近复活了拉匝禄,他的名声已轰动全城(若12:17、18)。耶稣就这样被夹在前呼后拥的人群中,浩荡地进入了耶路撒冷。显然,耶稣好象一位奏凯的君王一样入了京城。的确,耶稣是一位君王,先知早已预言了;然而他所骑的,并不是一匹高头大马,而是一匹温良的小毛驴,拥护在他前后的,并不是持戟荷剑的勇士,而是象征和平的棕榀枝(若12:13),为他慈祥良善吸引的老百姓。的确,耶稣这一次是受到了光荣,只一次受到了他一生应得的光荣,因为耶稣是天上地下的大主,天上地下的君王,一生本应常受到这样的光荣才是! 可是五天以后,我们见到同样的人群,同样人在喊叫,但所喊的,并不是达味之子,而是除掉他、除掉他!钉他在十字架上!(若19:15)看!这是人心,这样变化无常的人心! 当耶稣受鞭打以后,全身已变成一团模糊的血肉。头上戴两寸长的茨冠,连教外人比们多看见了耶稣的可怜相,都动了慈心,叫犹太人:看,这个人!可是当比拉多把可怜的耶稣领到凉台上说:看,这个人时,日前高喊贺撒纳的人群,如今却毫不同情的高喊:钉死他、钉死他、钉他在十字架上!当比拉多说:看,你们的君王时,他们却喊说:除掉他、除掉他、钉他在十字架上!除了西泽以外,我们没有君王!(若19:14--15)一心反抗罗马大帝国的犹太人,如今却甘心做亡国奴,只认西泽为王!这是多大的讽刺! 耶稣头戴茨冠,血流满面,身披紫红袍,手中拿着芦苇,站在那里,温良慈善的一言不发。耶稣面对这些群众无话可说吗?耶稣不难发一次天主性的威严,使他们应声倒地吗?(若18:1--6)耶稣不能使大地裂开,将这些天良尽失的恶人吞下去吗?(见 16:25--33)耶稣为何一言不发,温良的站在那里呢?看依撒意亚先知关于基督的苦难是怎样预言的:他的容貌损伤的已不像人,他的形状已不像人子……他没有俊美,也没有华丽,可使我们瞻仰;他没有仪容可使我们恋慕。他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他真是个苦人,熟悉病苦,他好象一个人们掩面不顾的人;他受尽了侮辱,因而我们都不以他算什么。然而他所背负的,是我们的疾苦,担负的,是我们的疼痛;我们还以为他受了惩罚,为天主所击伤,和受贬抑的人。可是他被刺透,是因了我们的悖逆,他被打伤是因为我们的罪恶,因他受了惩罚,我们便得了安全,因他受了伤,我们便得了痊愈……他受虐待,仍然谦逊忍受,总不开口,如同被牵去待宰杀的羔羊;又像母羊在剪毛的人前不出声,他也不开口。他受了不义的审判而被除掉,有谁怀念他的命运?其实他从活人的地上被剪除,受难致死,是为了我们的罪过……(依52:14----53章) 耶稣一生给我们立了许多榜样,但他唯要求我们学习他的良善;他说:你们跟我学吧!因为我是良善心谦的。(玛11:29)就是这位良善的耶稣在宣布他的天国政纲时说:温良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承受土地,(玛5:5)
真福八端之四 饥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得饱饫
获得前三端真福的三种人,按照前三期本刊所有的解释,都是指生活贫穷,社会低级的人。他们自然不是丰衣足食的人,反而常是受饥饿痛苦的人。因此按照 路加六:21所载,耶稣指着门徒和听众说:你们现今饥饿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你们将得饱饫。路加所论的实在是那号寒的人;他们虽然如此,却不怨天尤人,也不反抗社会不公道的现象,只仰赖天主的帮助,就好似耶稣比喻中所述那乞丐拉匝禄,死后天使送他到亚巴怀里。(路十六:19—31) 但在真福八端中着重以精神为重要条件的玛窦,以为生活只是贫穷,或只是忍饥受 ,不是应受真福赏报的充分条件,同时也必须向往精神的幸福,才是获得真福的充分条件。因此玛窦说:饥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 饥渴之与精神食粮 人饥饿了想吃东西,渴了想喝水,是人生理上的需要。人若长久不吃不喝,必定饥渴而死;受饥渴的煎熬慢慢死去的人,所受的痛苦,非亲身经历的人,是难以形容的。耶稣在富翁和穷人拉匝禄的比喻中,略提到富人身后受的口渴之苦,是怎样难忍(路16:24)。 饥渴的人想吃喝,他生理的需要是万分迫切火 的。圣经中多次以此来形容人对精的神食粮,也当有同样的饥渴。因为人不只有肉身,而也有灵魂。肉身有它的记载,见于圣经者例举如下: 一、申命纪八:3—4:上主籍梅瑟训示以色列人说:天主领他们到旷野中,要叫他们忍饥受饿;天主因此由天降下玛纳,叫他们充饥,使他们的肉身不但获得好处,而同时也教训他们,人生活不只靠食物,也靠天主口中发出的话。 耶稣禁食之后四十天饿了,试探者叫耶稣变 为饼充饥,但耶稣引用了申八:4的话斥退了试探者。 二、若望四章:耶稣在息加尔井边以天主恩赐表示活水,而教诲了撒玛利雅妇人之后,他的门徒拿食物给他吃,他却回答说:我已有食物吃,那是你们所不知道的。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程。(若4:32—34) 耶稣身显十字架快要死时说:我渴。非仅指他的口渴,而是他渴望完成父交托他的工程。(若19:28) 三、若望六章:耶稣说自已是天降的真食粮,到他那里的,永不会饥饿,永不会渴。他所赐的饮食,就是他的肉和血,谁吃了喝了,必生活到永远。 四、玛窦五:6:慕义如饥似渴的人,才是有福的。这种如饥似渴的比喻,意指我们对义的寻求,如人饿了想吃,渴了想喝的那么迫切。耶稣也说:对义如此渴望的人,必定满足所渴求的。 在福音中耶稣多次称赞那些为自已或为他人急需寻求解决的人,也让他们获得所求的。 至少有两次在旷野之中有四五千静听耶稣讲道的人,听道人如此有兴趣,而忘了吃喝。耶稣显了两次奇迹,用少许的饼和鱼,让他们吃饱了(玛14:13—21;15:32—39)。 路加记载耶稣怎样赞美那些穿透屋顶,求他治活瘫子的事(15:18—19),又一次称赞夜半为来访的友人求食的人(11:5—8), 他保证那些求恩的人,必获得所求的(11:9—13)。 义的意思 按义一词,在圣经中的意义最为广泛。玛窦为犹太人撰著了福音,义一词的含义,亦即旧约中的公义,公道、公平、正义,如云正义的事,公义的天主,义人等,都是出于同一字源。 诺厄称为正义齐全的人,因为常与天主往来,是说他的思言行为没有违背天主,没有伤害过人。( 6:9)谨守一切法律就是义德,(申6:25)也成为义人。正称的人必行公道正义的事。(则18:5)申32称上主对人行事,公平正直。 福音中正义一词,与旧约中的意义相同。照上主一切诫命和教规行事的人,如匝加利亚和依撒伯尔,即称为义人。(路1:6) 圣经中正义、公平的意思,与中国经书与字书解释义字的意思大致相同。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释名)义者,事之宜也。 义在玛窦福音 综合玛窦在三:15、五—七章,义、义德、仁义(原文DIKAOSYNE==JUSTITIA)的含意,是指基督徒的生活和行为合乎法律和道德标准的要求,也是一个基督徒追求的理想。兹将玛窦福音义字的意思,略加解释于下:玛3:15:若翰拒绝给耶稣受洗,但耶稣要他从命,给他付洗,以完全成义。全义是说每一个义德行为,既然是好的,耶稣在世上就要去做。玛5:20:耶稣在山中圣训中告诉他的门徒:除非你们的义德超过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义德,你们决进不了天国。义德不仅是指遵守法律和教规的行为,而也指遵守法律和教规的态度。耶稣对他的门徒要求的,不仅只是外面的遵守法律,而外守法律的态度和动机。耶稣在5:21—48、6:1—17:具体地指出古人(亦即经师及法利赛人)在遵守法律上,所犯的过失,因而耶稣矫正正他们说:我却对你们说。遂指出他新约的精神应注意的是什么。如5:21—26耶稣不但禁止杀人,而也禁止引起杀机的行为,像辱骂和愤怒。又如5:27—32一段,不但禁止第六诫外在行为,也禁止淫意淫念等。玛6:1耶稣劝门徒不要在人前行仁义。所谓仁义或义德,是指施舍、祈祷、禁食等善工。(6:2—18)玛6:33你们先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义德即天国和属于天国子民应具有 法和守法的德行,亦即山中圣训所述天国的子民应有的各种守法的态度。 按照上边论义的所有的解释,即真福第四端慕义:天国子民最高的理想,要走基督在山中圣训所指出的道路与最高的理想:你们应当是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齐全的一样。(玛5:48)天国的子民理当对这最高的理想和齐全之路,如饥如渴的去仰慕。他们也应当准备着,为了达成这个理想,接受任何的迫害。(玛5:10) 渴慕此义德的天国子民,有如真福前三端所说的那些卑微贫穷的人,天国必举扬他们,使饥饿者饱飨美物(路1:53)
何为饥渴慕义
这一真福的内容,似乎比家用易较明了,因为比较具体。所谓具体,是谓人对于饥渴有过切身的感觉。没有人不感到饥渴,饥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有吃有喝,生命才可保全,生活才有幸福;一日三餐不保,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天国子民的生活也类乎此,要有吃有喝,只是吃喝的不是饮食饮品,而是正义。这并非说在世的天国的子民不食僮烟火,而是如主所说,人该先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吃喝穿戴,人生的急需,天主自会加给人,因为天主知道人需要这一切,所以不必忧虑,(玛6:24--34)要忧虑的是天主要人追求正义。人如饥如渴追求正义,才能配做天国的子民,才能获享永不饥饿,永不渴的饱饫。现在我们要问什么是正认?如不明了什么是正义,又怎能如饥如渴的去追求? 什么是正义?颇不容易解释。正义原文作:DIKAIOSYNE。希伯来文与之相对的字是:ZEDEQ。此字及由此字衍生出来的字,常见于新旧约,意义甚为繁复,为圣经中不易诠释的术语之一。惟其如此,所以对于此处所谓正义究向所指,实难确定。依我的意见,此处正义是指天主,意谓人追求天主,应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天主是人的食粮,没有天主,人就饿死渴死;有了天主,人就有饱饫。正如智15:3所说:实在,认识你,就是完美的正义;承认你的王权,就是不死不灭的根源。(参耶9:23)认识天主就是承认天主的主权,完美的正交就是不死不灭的根源,因为正义是不死不灭的,(智1:15)不死不灭即是实在的饱饫。 天主是正义,基督,由于天主,也成了我们的正义,(格前1:30;参见耶23:5--6)所以我们应依照他行的而行(若一2:6)。他在世常说,他认识父,以执行父的旨意为他的饮食,为他降来人世的目的;(若4:34;6:38;希10:5--7)没有父的旨意,他什么也不作(若5:30)。他更声明说,他就是从天降下来的食粮,谁吃了谁就不死;就如生活的父派遣他来世,他因父而生活;照样,那吃他的人,也因他而生活。(若6:49、57)父的旨意:是凡看见子,而信从子的必获得永生,子在末日必要使他复活。(若6:40)为此,他劝人应劳碌追求的,是存留至永远,为父所印证证的食粮(若6:27),吃了这食粮就永不会饥渴:长享饱饫,长生不死。(若6:35、50、51)其所以如此的原因,是因为父爱他,子也爱他,且要将自已显示给他,使他感到满足。(若14:8—11、20、21) 天主造了世界是为人,造民人却是为自已,赋予了他自已的生命,人活的是天主的生命,(创2:7)要以天主来作自已的养命神。世界,天主是赐给了人,(创1:16)至于自已,人不追求,天主是不愿将自已显示给人的。固然天主将自已的生命赋给了人,同时也赋给了人追求自已的愿望,照自已的肖像造了人,且尽已所能协助人追求自已,满足这一愿望,但仍愿尊敬人的自由,愿人自动追求,满足这一愿望。在旧约时代,天主藉先知教导人类追求正义阐明他与人的这一关系,在新约时代,天主藉自已的儿子显示他自已为正义,指给人这一关系。(若4:13、14;6:38) 要想如饥如渴追求为正义的天主,就该以天主为自已的万有,即该有神贫的精神,有了神贫为根,才能结出慕义如饥如渴的花朵。第一真福是以钱财为喻,第四真福是以饥渴为喻。神贫有天国为宝藏,饥渴慕义有永生作饱饫,天国的宝藏即是永生的饱饫。真福八端是人与天主生活的八种方式,争取天主为自已有的八种门路。这八种总归于有天主就有一切,没有天主即一无所有。为此,福音要求人牺牲一切为争取天主;但人为争取天主牺牲,终归在天主内找到他所牺牲的,只有在天主内找到他实有的价值。所以,凡实践福音而获享八式真福的人,都是实践有了天主即有了万有人,其中最杰出的是亚西西小穷人圣方济。他毕生德,成已成人的秘决是:我的天主,我的万有;他修神贫固有的特色是慕义如饥如渴,时时事事寻求天主,时时事事也找到了天主,有天主作他的饱饫,所以他常感到满足,常常喜乐:自已喜乐,也使人喜乐。我们要事事感到心满意足,就如饥如渴追求正义,就该以天主为自已的万有。舍此别无他途。
耶稣的饥渴
你若是天主子,就命这些石头变成饼吧!(玛4:3)我们一读这节经文,即该可以联想到,耶稣受诱惑的那一幕。按圣玛窦的记载:他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后来就饿了。(4:2)圣路加记载:耶稣;四十天四十夜什么也没有吃,过了那日期就饿了。(4:2)耶稣能受饥饿?圣奥思定注释到这里说:若耶稣四十天四十夜之久,什么也没有吃,过了这日期就饿了,显然耶稣是真人;可是四十天四十夜没什么也没有吃,什么也滑喝,但没有饿死渴死,显然耶稣不只是人,而且也真是天主。天主是不会饥渴的,可是我们的主耶正在四十日夜之后才饿了,显然他所受的饥饿,并不是普通的饥饿,而是饥饿从速实行天父的旨意,从速打倒魔,的势力,从速拯救人灵。这可由耶稣退诱惑时说的话得到证明: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玛4:4)这说明人不止只有一张肚皮,而且还有一个灵魂。灵魂的饥饿应以天主的言语去得饱饫。肚子吃饱了才得舒服;同样,灵魂执行了天主的圣德才得满足。正如圣保禄宗徒引用圣咏第四十篇的话说:基督一进世界便说:牺牲与素祭,已非你所要,却给我预备了一个身体,全燔祭和赎罪祭,已非你所喜,于是我说:看,我已来到,关于我,书卷上已有记载:天主,我来为承行你的旨意。(希10:5--7)什么是天主的旨意?天主的旨意即是在世实行他施救的计划,换句话说,即是拯救人类。所以耶稣在此感到的饥渴,是人灵成义的渴望。 我们人从这一幕走到耶稣受饥渴的另一幕,即耶稣在息哈尔向撒玛黎雅妇人求水喝的那一幕。(若4:1--42)耶稣向撒玛黎雅妇人虽然由水讲到活水,由活水讲到救恩,由救恩讲到默西亚,以致讲到那妇人撇下了自已的水罐,往城里去向人传报默西亚的喜讯,但耶稣末曾得到一滴水喝。而且宗徒们从城里买回了食物归来以后,请求耶稣吃饭的时侯,耶稣却说:我已有了食物吃,那是你偿所不知道的。宗徒们便彼此说:难道有人给他送来了吃的吗?耶稣向他们说: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来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程。(若4:31--34)由此可见,耶稣的饥渴,又是渴望实行天父的旨意,渴望拯救人灵。 如今我们走向耶稣受饥渴的第三幕: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之后,大声喊说:我渴。(若19:28)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犯人,因流血过多,自然感到口渴。尤其耶稣受了一夜的鞭打、头戴茨冠等刑罚,更免不了感到口渴异常。但按若望圣史的记载:当时有一个好心的士兵听到耶稣大喊我渴,便用海绵浸满了士兵们喝的醋,绑在长枪上,送到耶稣口边给他喝。耶稣只尝了一尝,并没有喝。(若19:29、30)显然这里记载的耶稣的口渴,又是渴望人类的得救,渴望人类的爱情。 就是这位一心渴望人类得救的耶稣,在真福八端中的第四端中说:饥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得饱饫。(玛5:6)
真福八端之五 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
怜悯的意义 怜悯新约希腊文为ELEEO,是动词,可译作:怜悯、怜恤、可怜等。出于动词的名词为RLEEMOSYNE,可译作施舍、慈善事等。新约各书中,怜悯一词是用于对贫穷、疾病、盲哑、麻疯病等人的怜悯之心,且不仅表示的慈怀,而也有积极的形动,对他们伸出援助的手。如玛9:27:两个瞎子要求耶稣可怜,玛15:22客纳罕妇人要求耶稣可怜被魔纠缠的女儿,玛17:15有人求耶稣可怜患癫痫病的少年人,耶稣都一一治好了他们。亦参阅玛18:22;谷5:19;路16:24、17:13等处。 由怜悯动词而来的名词ELEEMOSYNE,是怜悯的形为,即施舍,见玛6:2—4,路11:44。伯多禄和若望进圣殿时,没有金钱向乞食的人行施舍。(宗3:2、3、10)初期的基督徒 耶稣怜悯人的教训,实行了乐善、好施的德行。(宗9:37;10:2、4、21) 宗徒们多次论及怜悯人的心应表现于外,不然仁爱慈悲就是假的。(若一3:17—17;雅2:13等)善良的撒玛黎雅的被誉为犹太人的模范,因为他怜悯了遭难的人。(路10:17) 旧约中慈悲的天主 一 教友对旧约中记述的天主,多认为天主是冷酷可怕的,因为人在犯罪之后,多立即 天主的严罚:这种想法是对圣经不甚了解的原故。原来天主是一位慈父,(咏103:13)但是对忤逆背命的人却是严父,因为上主谴责他所爱的。(箴3:12) 天主对背叛命令的亚当厄娃,以及杀弟的加音,立即寻找他们,使他们认罪悔改。又如洪水灭绝人类,或用别种惩罚罚人,目的如圣伯多禄所说:是为将人领回到天主前;就肉身说因受罚而死,但灵魂却获得生活……这些灵魂原先在诺厄建造方舟之日,天主耐心等待之时,原是不信的。(伯前3:18—21)天主的救恩,是要人获得身后的永生;至于人现世的性命和肉身,只是超渡到来世的媒介。天主多次容许人在世界上吃许多苦,是为超渡人获得永生:这就是天主在旧约中用事实作为爱人的记号。 天主同以色列人缔造盟约的时侯,向梅瑟启示了他对穷人是慈悲的(出22:26)。又说雅威是慈悲宽仁的天主,缓于发怒,富于慈爱忠诚,对万代的人保持仁爱,宽赦罪过。(出34:6—7) 当先知时代为叫以色列人了解,天主怎样仁爱慈悲,多以丈夫对妻子的爱,说明天主对人的爱。欧瑟亚以圣淫妇的象征行为,表示天主(丈夫)对叛离自已崇拜偶像的以色列人(淫妇),所怀的爱并末消失,常是希望他们回心转意。 厄则克尔先知(16章)也用了类似的爱情故事,说明天主忘恩负义的以色列人,用了各种方法使他们认清他对他们的爱。 依撒意亚(40—66章)又称安慰书,就是向受尽充军之苦的以色列人,说宽慰他们心神话。 充军后的一伟大诗人,集旧约天主爱人事例之大成,以寓意的诗,咏述天主对选民的 大爱情:这就是雅歌的来历。 耶稣的慈悲仁爱 天主对人的爱和怜悯,活现在降生成人的耶稣身上了。圣若望宗徒说:天主对我们的爱在这事上已显出来,就是天主把独生子打发到世界上来……为我们做赎罪祭。(若一4:9;4:10;亦参阅若三:16) 默西亚降生的征兆,就是他慈悲为怀的行为:治好许多患有病痛和疾苦的,并附有恶魔的人,又恩许多瞎子见……(路7:21—22)玛尔谷记载耶稣见了有病的人,以及无牧之羊的群众,常动怜悯之伸出援助的手。(谷1:41;6:34等)。他同人们视为罪人的税吏做朋友(路7:34),救了要被人用石头打死的淫妇(若8:11),让城中有臭名的罪妇来亲进自己,获得罪赦(路7:36-50)。他讲的寻觅亡羊、寻找矢钱、荡子回头等比喻,说明自己对罪人怎样急切地寻觅,以及对悔改的人怎样慈悲怜悯!因此,希伯来书(2:17)称耶稣为(怜悯人的大司祭)。 真福第五端的意义 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不仅将来蒙受怜悯的时侯,而是在他施行怜悯善工的时侯,已 觉荣幸快乐,因为他能使受怜悯的人获得安慰,圣保禄劝导厄 所的长老们扶助病弱者,叫他们记住主耶稣说的一句话:施予比领受更为有福。(宗20:35) 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他们所获得的真福,是获得天主的怜悯,就如耶稣在公审判时,向那些给了他饭吃,给了他水喝,收留他住宿,患病坐监时,探望了他的人说:我父所祝福的,你们来承受自创世以来给你们预备的国度吧!(玛25:31—36) 他们要受怜悯一语,出于欧2:25,按上下文义是指以色列人蒙受天主怜悯和宠爱。圣保禄在罗9:15、11:30,圣伯多禄在伯前2:10征引欧瑟亚先知的话,常是指蒙受天主的慈爱照顾,亦参阅格前7:25;格后4:1;弟前1:13、16等处。
何为怜悯
何为怜悯?想来,不难明了罢。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有恻隐之心,即怀有怜悯之意。怜悯是对痛苦而言。人生既充满了痛苦,人生就应该充满了怜悯。人受苦,总希望有人怜悯,为此,施怜悯,受怜悯,为人该是一件乐事。谓怜悯人的有福,又何难明白之有?但真福八端所谓怜悯福,果真只是如此吗?怕不尽然罢。 所谓真福必须直溯至福的源头,否则便不算是真福。第五端真福是在于怜悯人的必受怜悯;受谁的怜悯?自然是受天主的怜悯。受天主的怜悯岂不是实在有福。 人受苦希望怜悯而不常得到怜悯;人受苦,人应怜悯而不常怜悯。有情人终成无情人;应充满人情的世界而竟成了无情的世界,甚至有不少的人以别人的痛苦来解除自已的痛苦。这样的脱苦法只有增加人的痛苦,使人更无情。真福八端的第五端真福,即在于解救人,不以人的痛苦来解除自已的痛苦,反而以自已的痛苦解除人的痕苦,去换取人的福乐,使自已和他人都获得化苦为乐的真福。其中秘决即在于天主自已将要怜悯那些怜悯人的人。 怜悯人的人原文只是一个字,作ELEEMONES,是出自动词ELEEO的复数形容词,指一般心地善良而实际怜悯人的人,与此字相对的希伯来字是HESED。希伯来文此字是指人与人由于特殊关系而有的义务和由这义务诚于中而形于外的恳切作为。圣经上龙以此字指天主与以民双方因结盟所有的义务,和这义务双方应有的作为。天主与以民结约是于他的慈爱;以民毁约,天主却始终守约,这更显出他的慈爱,惟其如此,此字就专用来指天主的恩宠、慈爱、仁慈、怜悯。以民遭群难,每次都恳求天主忆盟哀怜施救,天主也实在念盟约垂怜施援,使以民化险为夷,复苏更新。天主与以民结盟的要求,守盟施救的条件,常是要求以民以天主对待他们的态度和作风来对待人:仁慈、怜悯、推已及人。旧约字里行间充斥着这一字眼,又何足为奇;以这一观念去阅读旧约,又何难之有。旧约即 ,新约继立,更显示天主的无限慈怜。旧约是法律,要求人怜悯人,新约是恩宠,逼迫人怜悯人。(若1:17;若一4:11;5:12)天主子降生,亲自以他的人生使人认识天主是仁、是慈、是爱、是恕;要求人因他是人子对人仁、对人慈、对人爱、对人恕。他怜悯人,以自已的血建立了新约,使人与天主重归于好,获得了天主的慈爱。(哥1:14、20)由新约现时来的新义务,新要求,新诫命,是要人如他一样爱天主爱人,怜悯宽恕人;(玛18:32--35)否则便不是天主的子女和他的门徒。不怜悯现时献的祭献,天主也不悦纳;旧约如此、新约更是如此。(欧6:6;亚5:21—24;玛5:23—24、9:13)新约是恩宠,恩宠的法律是怜悯,依照这法律新约子民接受审判。(雅2:13) 真福八端是福音总纲,以神贫为本,以怜悯为心,所以神贫居首,怜悯居中,为真福八端的枢纽。读者不妨以怜悯真福去衡量上四下三其余七端真福。 福音给人带来的真福是人身受天主怜悯而获救(铎2:5)。天主不怜悯,人就无法得救;人要获得天主怜悯,自己就该怜悯人,怎样怜悯人,就如天主怎样怜悯了自己:这是基督的福音,救世的福音。诚然只有如此,人与世界才能获救,因为人权,人性的尊严,只有由于出自福音的怜悯精神才能获得确认和保障。现代人由于以福音为耻,视怜悯为辱,自己不愿接受怜悯,出不愿怜悯人,惟独发奋图强,以求适者生存。武力竞争,暴力横行,势力不可遏,还提倡什么人权,人性尊严。视胎生婴儿为赘肉,视伤残老弱为废物,除留任人取决,还誉之曰人道毁灭。世道人心需要怜悯,莫此为甚。要天主怜悯世界,人该自知怜悯人,过福音生活,如同亚西西小穷人圣方济各,在有仇恨的地方播种仁爱,在有残害的地方播种宽恕。由播种的仁爱宽恕才能收获正义和平。获致正义和平之道只能求之于怜悯。信从福音的基督徒该怀有天主和基督的思想(斐2:1—5),以怜悯人为自己的义务,只求怜悯人,不求人怜悯,使人间充满了怜悯,才算是信从福音的基督徒;否则便是自己所信从的福音的叛徒,不但不能获得天主的怜悯,反而有天主的义怒常存留在他身上(若3:36),因为他全不肖似他那以怜悯为己任的在天大父——天主。
耶稣动了怜悯的心
你们去!把你们所见所闻的报告给若翰:瞎子看见瘸子行走,癞病人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贫穷人听到喜讯(路7:22)。我们读了这段话,便可想起这是耶稣叫若翰所打发来的两个门徒,回报给若翰所问的“你就是要来的那位吗”的问题。耶稣没有直接回答:他就是那位要来的默西亚,他只以依撒意亚先知对将要来的默西亚的慈悲所发的预言,以及默西亚所应负的使命,来提示若翰,要他知道,他即是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那位默西亚(依29:18—19,35:5—6,61:1—3)。耶稣在纳匝肋会堂里讲道时,也引用了这段话(路4:16—22),以证明他就是慈悲为怀以拯救人类的默西亚。 本来耶稣所显的每个奇迹,都是出于他慈悲的心肠,怜悯人的情怀;不过,福音中曾有三、四次明言“耶稣动了怜悯的心”。 谷6:30—44曾记载:“宗徒们聚集到耶稣跟前,将他们所作所教的一切,都报告给耶稣。耶稣向他们说:“你们来,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休息一会儿!”这是因为来往的人很多,以致他们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他们便乘船私下往茺野里去了。人看见他们走了。许多人知道他们要去的地方,便从各城徒步,一起往那里奔走,且在他们以先到了,耶稣一下船,看见一大群人,就对他们动了怜悯的心,因为他们好象没有牧人的羊,遂开口教训他们许多事……以后耶稣以五饼二鱼显了增饼的大奇迹,使五千余人得到饱饫。(再见谷八1-10)耶稣动了怜悯的心,不但使群众得到精神的食粮,并且也使他们的肚腹得到饱满,耶稣首先衽了他在山中圣训的教训: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六33)。 路七11-17给我们记载了:耶稣往一座名叫纳因的城去,他的门徒和许多群众与他同行。临近城门的时,看,正抬出一个死人,他是母亲的独生子,母亲又是寡妇;且有本城的一大伙人陪着他。主一看见他,就对她动了怜悯的心,向她说:不要哭了!遂上前按住棺材,抬棺材的人就站住了。他说:青年人,我对你说:起来吧!那死者便坐起来,并开口说话耶稣便把他交给了他的母亲。……路虽在此只用了几节即将这一奇迹的前后光景描写得淋漓尽致。纳因就像古代其它的城市一样,有垣墙环绕。耶稣临近城门时,正有一个死者由城门抬出来,此时两伙人在此彼此相遇:一伙是耶稣和门徒以及跟随耶稣来的人,另一伙是出殡的仪仗 ,即死者的邻舍亲友。死者的母亲哭恸欲绝,因为她是寡妇,死者又是她的独生子,因而这座小城中有许多来送殡致哀。耶稣目触这种情形我,遂大动慈心,显了使死者复生的奇迹。耶稣此次所显现的奇迹,不但彰显了他对谦虚忧苦的人是怎样的慈悲,并且初次表现了他是生命和死亡的最高主宰。 玛窦福音廿29-34记载:他们由耶里哥出来时,有许多群众跟随耶稣。有两个瞎子坐在路旁,听说耶稣路过,就喊叫说:主,达 之子,可怜我们吧!民众斥责他们,叫他们不要作声;他们反而更喊叫说:主达味之子,可怜我们吧!耶稣就站住,叫过他们来,说:你们愿意我给你们作什么? 他们说:主叫我们的眼睛开开吧!耶稣动了慈心,摸了摸他们的眼睛就立刻看见了,也跟着他去了。人们越不叫他们喊叫,他们越发喊叫,可见他们深信耶稣是默西亚,能使 他们复明,耶稣风他们的信德如此坚强,心为之大动,遂显了这个使瞎子复明的大奇迹。 就是这位满怀慈悲,时时怜悯人的耶稣,在真福八端第五端说: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玛五7)。
真福八端之六 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见天主
一提到心里洁净一语,可能即刻联想到贞洁,指一个人没有违犯第六诫和第九诫。但耶稣讲的这句话,却不只这个意思。他所说:心里洁净的是指一个人纯洁无罪,正直诚恳,如咏36:11心地正直的人,咏24:4那手洁心清……的人,咏73:1心里洁净的人。 洁净是指一物或纯正无疵,在道德上一个人没有手病罪过。心里洁净的心字与神贫的神字,按造句与意义,两处颇相类似。一个人洁净无罪,应是发自内心的。因此耶稣斥责当时的犹太人,太着重法律和传统所规定的外表洁净的事.耶稣遂教训他们说:从口里出来的,都是心里发出来的,这些才使人污秽,因为由心里发出来的是恶念、凶杀、奸淫、邪淫……这些都使人污秽;至于不洗手吃饭,并不能使人污秽。(玛15:18—20;又参 同章1—17;谷7:1—23) 圣经中的心字,本意是指人身体上的一种重要器 ,但大多数此字含义有寓意,是指人的思想,因为心是人智能、 、记忆和决定事情的 。因此在圣经文学中,是指品格和内在生活的中心。比如说: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玛6:21)又说:心里充 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玛12:34) 心里洁净是指一个人,诚心渴望爱天主,事奉天主。一个人欲全心爱天主,也必然寻求爱天主和事奉天主的事。耶稣对这样寻求的人,劝告他们必须一心一意地去走那条路,不可以分身或分心。福音记载:耶稣同宗徒一起走路的时侯,有一个的对耶稣说:你不论往哪里去,我要跟随你。耶稣好似对那人说;你知道跟随我有什么意吗?跟随我不是去旅游。狐狸有穴,天上的飞鸟有巢,但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我不是要人说好听的话,而是要那些做他门徒的人走他所走的路。因此他说:手扶犁而往后看的人,不适合于天主的国。(路9:57--62) 扶犁往后看,就是指三心二意的人。 三心二意与心里洁净有相对立的意思。因为圣雅各布伯警告三心二意的人,要他们洁净自已的心,一心一意事奉天主(雅4:7--8) 第六端所许的真福是看见天主。所说看见天主,是现在呢,还是在来世呢?乍一看上下文,好象是指在来世。又按照圣经的传统思想,人在现世是不能够看见天主的;谁若看见了天主,必定死亡。(出24—34:20)因为天主住于不于接近的光中,没有人看见过,人也不能看见。(前6:16)圣若望宗徒也说:从来没有人看见过天主。(若1:18)圣保禄说:人在现世只是凭信德生活度日,并非凭目睹。(格后5:7) 因此,人要看见天主的事,照圣经上所说的是人在现世所不能实现的,而是在来世享受的福乐,这福乐就是瞻望天主的容貌,(默22:4)就是看见天主实在怎样。(若一1:2) 身后在天上永远看见天主面,神学上称:荣福直观。(VISIO BEATIFICE)人观看全美全善的天主,是人所享真福的物件与实质。 一个心地洁净的人,也必定是一个属神的人,他相信天主绝对的存在;也相信他亲 人间,接近我们而在我们中间;对这个事实,心地洁净的人,看世上的一切都是天上的影子。原来天主已将自已显示给人了。其实,自从天主创世以来,他那看不见的美善,即他永远的大能,和他为神的本性,都可凭他所造的万物,辨认洞察出来。(罗1:19--20) 照保禄所说,心地正直的人,必能由天地万物,得见天主的美丽,因为人不只有感官,也有理智,推论天主的存在,推论大自然是天主的显示。 一个心地纯正,且具有神眼的人,看见是天主的肖像,是天主的儿女,是耶稣的兄弟姐妹。具有如此神眼的人,会享受天主临在的幸福。 今引用薛拉诺论圣方济各的一段话为本篇的结论:方济由受造之物看见到的一切,而归之于造物主。他观察上主所造的化工,而感到喜乐,凡人呈现他眼前的,都是美丽可爱的,且因此而看到万有之源。由美丽之物认识最美丽者,一切美善都向他喊说:创造我们的,是最美善的。天主在万物上印有的痕迹,他都对他所爱者一步一趋的随着走,使一切做为升到他座前的阶梯。他用不可见的奉献和爱情把万物收敛在心中,向万物论述上主,要求万物爱他。
何谓心净
第六真福是:心净。心净就是心里洁净。心里洁净人的福气是看见天主。看见天主即是认识天主;认识天主才能享有天主;享有天主者,天主方能属自己。为此,也可把这一真福 用另句话来说:心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主是他们的。 何谓心净?首先让我们来说心,然后让我们来释净。 圣经以人为一单独的整体,对人本质成分的分法不是没有,但每一成分都代表整个人,不以之独立成分。人的各部分是浑然成为一体。这一观念是出于希伯来人以人是照天主自己的肖像造的,天主的本体不可分割,人的本体亦不可分割。凡本质属于天主的指整体天主,凡本质属于人的亦指整个人。圣经以属于人而足代表整个人的是心;就如属于天主而足以代表整个天主的是圣,心居人体中心,为人的一切生活及活动的出处和枢纽。情出于心,所以有心伤心悦;理出于心,所以有心领心明;意出于心,所以有心愿心肯;甚至人的善恶功过,也要以心来 别,所以有心善心恶,有心无心。心即是性,明心见性,见性知人。圣经言及心的地方,往往都可代以人,心怀即人坏,心善即人善;那么,心净即人净,整个人洁净。 至于“净”,圣经上提到净,有物理和伦理两种意义。物理的净指无罪,两者之间具有象征的意义,所以圣经常以物理的净来提示伦理的净,劝人注重前一净而确保后一净。为此,圣经论及洁与不洁,不论其涉及人身或人心,都与天主的“圣”有关。人是照天主的肖像造的,所以人,整个人,对天主该是圣洁的。由人身而来的不洁,固然要涤除,但并不污及人性人心,因为是出于自然,天主不以之算为人的不洁。惟出于人心的不洁,人为的邪恶,才污及人性人心,亵渎天主的神圣受造---人(玛15:1—20,谷7:1—23)这一不洁人不涤除,虽然外面洁净,充其量也不过只是白面黑心,有如刷白的坟墓。 何以“心净”就能扑看见天主?心是人的一切内在活动场所,也是天主对人的一切内kan 在活动的场所,为此,心是人与天主,天主与人相会相遇的地点。人心不净,天主无法进入,人也无法见到天主。人心净如明镜,人才能由净如明镜的心见到天主。天主是光(若1:4—5)为光的天主照明人心(格后4:6,伯前2:9)人才由天诬蔑一照明的心见到天主,而由此得知自己如何肖似天主(弗1:18,格后3:18)。人心是人内在灵性生活的眼睛。眼睛有了障碍,看物就 不明;眼睛如失明,人就葬身黑暗。眼之于人的外在生活,就如心之于人的内在生活。主耶稣对人眼所说:“你的眼睛就是身体的灯:几时你的眼睛纯洁,你的全身就光明,但如果邪恶,你全身就黑暗”,实是指人心而言,因为主接着说:“为此你要小心,不要叫你内里的光成了黑暗。(路:十一34──36、玛六21──23)。内里的光即是心明,内里的光成了黑暗即是心盲,心盲的人不能辨识主的存在,不能认识他的宝藏的所在。 平常提到心净,就联想到情欲色欲。情欲色欲固然能污心,担物欲又何独不然。其实色即是物,而且是龙物。亚西西小穷人亲自对这真福作过一番解释。他说:心净的人是那些轻视世上事物,寻求天上事物,时时不断,怀着净心纯意,朝拜瞻生活真实上主天主的人。(见劝言16或忠告16)这一解释是小穷人生活经验之谈。就他的解释来说,心净就是神贫。心净是出于心的净,犹之乎神贫是出于神的贫。神贫是一无所有只有天主;心净是一无所见而只见天主;但有了天主亦即有了万有;见了天主亦即见了万有。福音只所以为福音,即在于教人,使人享有天主,享见天主。享有享见虽是一事的两面,可以互相并存,但先得有,而后才看见。所以欲见天主,必须先有天主。为此,人欲心交净,心须先欲心贫;心贫而后心净,心净而后才可以看到由心贫而获得的天主。你要心净吗?神而贫罢!那么,天主是你的,你必见到天主。世上见到,天上见到,时时处处见到。天国是你的,因为天主是你的。
你们中谁能指证我有罪
你们中谁能指证我有罪?这句话是耶稣向敌对凶的犹太人而以的,因而更为有力。无怪乎希伯来书的作者在描写基督为大司祭时,曾写说:我他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他弱点的大司祭,而是一位在各方面与我们相似,受过试探,只是没有罪过。(希4:15) 当耶稣在罗马总督比拉多前受审时,按路加福音的记载:比拉多曾三次声明耶稣无罪,于是他们全体起来,把耶稣押送到比拉多面前,开始控告他说:我们查得这人煽惑我们的民族,阻止给西泽纳税,且自称为默西亚君王。比拉多遂问耶稣说:你是犹太人的君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比拉多对司祭长及群众说:我在这人身上查不出什么罪状来…… 比拉多召集司祭长、官吏及人民来,对他们说:你们给我送这个人来,好象是一个煽惑群众的人。看,我在这人自上并查不出一条来,而且,黑落德也没有查出,因而又把他解回到我们这里来,足见他没有做过应死的事。所以,我惩冶他以后,便释放他。查不出罪状来,随便打人,真是岂有此理! 比拉多第三次对他们说:这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我在他自上查不出应死的罪状来。所以我惩治他以后,便释放他。但是他们仍历声逼迫,要求钉他在十字架上。(路23:1--25)耶稣无罪而被钉在十字架上,因为他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应是无瑕疵的,无残疾的,无缺陷的。(肋22:17--25) 耶稣不但自已清洁无罪,也在跟随他的人清洁无罪,尤其心里的洁净。当时的法利塞人所最顾忌的,即是外面的一些小法律,外面的洁净;对于内心,凶们却不闻不问。耶稣一生最讨厌的,即是这些只顾外表面不顾内心的法利塞人。有一次,法利塞人和一些从耶路撒冷来的经师,聚集到耶稣跟前,他们曾看到他的几个门徒用不洁的手,就是用没洗过的手吃饭。……法利塞人和经师就问耶稣说:你的门徒为什么不遵守先人的传授,而用不洁的手吃饭?耶稣对他们说:依撒意亚论你们这些假善人预言的真好,正如所记载的:这民族用嘴唇来恭敬我,他们的心却远离我。他们恭敬我,也是虚伪的,因为他们所讲授的教义,是人的规律。你们离弃天主的诫命,而祗拘守人的传授……耶稣又叫过群众来,对他们说:你们都要听我,且要明白!不是从人外面进入他们的,能污秽人,而是人里面出来的,才污秽人。凡有耳的,听吧!……耶稣又说:凡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使人污秽,因为从里面,从人心里出来的,是些邪恶、邪淫、盗窃、凶杀、奸淫、贪吝、毒辣、诡诈、放荡、嫉妒、诽谤、骄傲、愚妄:这一切恶事,都是从内里出来的,并且使人污秽。(谷7:1--23)怪不得耶稣骂那些法利塞人,祸哉!你们经师和法利塞假善人,因为你们洗擦杯盘的外面,里面却满是劫夺和贪欲。祸哉!你们经师及法利塞假善人!因为你们好象用石灰刷白的坟墓:外面看来到华丽,里面却满是死者的骨骸和各样的污秽。同样,你们外面叫人看来倒像义人,你们里面却满是虚伪和不法。(玛23:25--28) 就是这位无罪的耶稣,要求内心洁净的耶稣,在真福八端第六端说: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玛5:8)
真福八端之七 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称为天主的子女
和平的意义 和平、平安、太平等同意名词,在中文内视上下文和文意,用起来稍有不同,担意义却无大出入。它的希腊原文EIRENE,也随着上下文,意义也略有不同,有时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路14:32)有时指一个国家内的太平,(宗24:3)有的地方指人与人的平安。(罗14:17)在新约书信的开端,用为请安问侯的祝词,如罗1:7、格前1:3、默1:4等处,并且平安常与恩宠连用,是指天主赐给的神恩之一。亦见路25:36;若20:19、26。 耶稣在最后晚餐中留给宗徒们的平安,是天主借着他给人的一种恩宠,是人透过基督享受同天主结合的幸福。(若14:27、参阅格后5:18—21)这个平安的幸福,已由基督的诞生开始,世人已与天主共享。(路2:14) 平安以及和平,不拘由哪方面说,是十分可贵的,是任何人渴望获得的。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是一个社团,或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团体,无不以过太平日子,为最大的幸福之一。 但是这个太平日子,往往为一些穷兵黩武的人所扰 乱、所破坏。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侵略另一个国家,多次是杀人盈野、血流成河,却还是两不相让,最后只有两败俱伤。有时在一个国家内,多次发生内战,也不过是为两派人士的争权夺利,而兵连祸结。人民涂炭。一个好好的社团或一个美满的家庭,有时也为了争名争利,而斗殴杀伤,虽亲如父子兄弟,却视同世仇。甚至亲如骨肉人,只应相爱的夫妻,有的却同床异梦,进而至于分居,离婚,牺牲的是下一代的子女,多少悲剧都是由于缺乏平安而致。 造成以上这些不平安的原因,是人骄傲、贪心、自私等等的罪恶。人犯罪就是脱离天主;人一脱离天主,就失掉了平安,外面虽然还是过着平安的日子,也有钱财,也有势力,但内心却无平安巨龙现了钱财,还想更多的钱财;有了势力,还想再把比他高的人压下去,为了争名争利,日夜镇营,没有平安的一天。 二、缔造和平 缔造和平:按保禄在格后五18所说的,天主将这个责任赐给了做基督徒的人;他们要成为基督和平的使者;要消弭战争,恢复友谊,使人和平相处。 保禄此处所论的和平,首先不是致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平安,而是先让人与天主和好,就是说使人在基督内与天主和好。因为人不拘犯了什么罪,都是得罪了立法者天主,招致他的义怒,而引起对人的严罚。 致力和平的人,欲达到真正的和平,必须自己是一个与天主和好,而内心享有平安的人。(迦5:22; 3:18)然后他才有信心周旋于两造之间:奔走在战火里,来往于动乱中,实地观察动乱的所在。在他认清是非曲直之后,不是以和事老、两面具滑的态度,而是以福音的精神,主持公道,是就说是,非就说非。(玛5:37)不阿谀权势,亦不偏袒一方,必据理力争,不达到和平的目的,而不罢休,并且有时为了获致和平,情愿牺牲一己。 基督委托我们致力和平的责任,首先是在我们的家庭、社团和教会中致力和平。但在致力和平之时,首先要产除的是:唯我独尊以及自以为义的心理,其次是戒避在社团和教会中因种族和地域发生的分裂,以及彼此间诽谤和迫斥等事:这些不消除,在我们所处的家庭、社团和教会中,便难有平安。 三、称为天主的子女 致力和平的人称为天主的子女;按希伯来人的语法,称为也有是的意思,就是他们是天主的子女。这样的人成了天主家庭的一份子,因为天主圣三的家庭,是最和谐、最平安的家庭。圣保禄多次称天主为平安的天主,(格后13:11)或称为赐人平安的天主。(罗15:33;得前5:23) 以色列人用儿子或子女一词,不但指亲生的子女,而也指分沾某种特长的人,如智慧之子,或光明之子等。致力和平的人,称为天主的子女,因为他们与天主相像,他们行天主所行的。所以他们应该效法天主,如同蒙爱的儿女一样。( 5:1)
何为缔造和平
第七真福是编写造和平。这一真福,自不待言,与前六端真福是互相关连。这一真福却也与有前六真福不同的独特点。这一真福是人不但指人不独享,而有是与人共享的真福,它本笛即有社会性,更富有福音的色彩,因福音原是属于人类的福音。(路2:10、11;罗1:16) 在此,我们不必解释和平在圣经内的种种意义,在此,也不必解释缔造和平的意义。谁不知和平为何物?谁不知和平之可 ?谁又不知缔造和平即是维持和平,使之永存不 ?在此,我们只力永指出这一真福的关健,即何以缔造和平就使人称为而且就实在是天主的子女。 这一真福的关键,即在于天主是缔造和平的天主,与天主发生关系,即是缔造和平。不缔造和平即不能与天主发生关系,越与天主发生关系就越缔造和平。与天主发生关系的莫过于天主子,缔造和平的也莫过于天主子。他不但缔造和平,而且是和平。子之所以为子,即在于继承父志,实践父志,所以凡在天主子内实践天主父志,缔造和平的,必也在天主子内称为,且成为天主的子女。 这一真福的关键,即在于天主是缔造和平 的天主,与天主发生关系,即是缔造和平。不缔造和平即不能与天主发生关系,越与天主发生关系就越缔造和平。与天主发生关系的莫过于天主子。他不但缔造和平,而且是和平。子之所以为子,即在于继承 志,实践父志,所以凡在天主子内实践天主父志,缔造和平的,必也在天主子内称为,且成为天主的子女。 和平只能出于天主,也只能在天主内缔造维持和平,因为天主是和平的天主:在那里有天主,在那里就有和平(格前14:33,格后13:11)。福音给我们启示了天主的内在生活,知道天主是一体三位的天主,三位共有一体,同有一个意愿,从永远直到永远,同度着爱的和平生活。父所原的,亦即子与圣神所愿的。天主是爱,天主亦即是和平的。创造是天主向外的爱的表现,使在他以外有受造物,分享他的爱,他的和平:爱他所爱,愿他之所愿。受造物并非与天主同体,更非与天主有同一意愿;但受造物既是由天主所造,且是天主照自己肖像所造,就应力求自己之所愿,合乎天主的所愿:存在他的爱内,分享他的和平。若受造 物不愿天主之所愿而且竟与天主作对,因而罪恶产生了,天是和平就自然丧失了。罪恶是受造 物的产品,不是由天主所造。天主不能由自己创造出什么来反对自己的意愿,他不能否认自己:愿意又不愿意。为此,天主是和平,对外也只有创造和平。 天主藉子向外缔造和平。天主藉子创造了世界(若1:3,格前8:6,哥1:16、17)样样都好(创1:31),一切和平共存,宇宙是一乐园。但自从人犯了命,不愿天主所愿,罪恶由人产生了以后,世界因人的罪恶成了可诅咒的世界,因而原为乐园的宇宙,一变而成为了流离之所。天主在世上见到了可之物,不能与世界再和平共存;世界没有了和平。于是天主再藉子重这个世界,缔造了和平(哥1:20)。天主子由父所得的生命,就是和平,天主子由天父派遣赤世的使命,即是缔造和平。他一诞生,天使便向世界宣告和平(路1:13、14),他在世宣讲和平(路10:5、6,若14:27,16:33),他因死而复活,颁赐和平(若20:19),如父派遣了他同样他派遣他的人去宣讲缔造和平(若20:21)。诚然,如要以一字来代替〖 福音〗,那便只有〖和平〗;人若认得了和平,便也了解了福音。福音是和平,宣讲福音是宣讲和平,福音生活是生活于和平。这一生活,天主子以他在世的言行作证,只在乎完全仰承实践天父的旨意,不折不扣地依照遵行(若4:34,5:30,6:38,8:28、29)。由此,他是天主圣父赏心悦目的爱子(玛3:17)。为此,天主圣父要人听从他(玛17:5),他自己也明明当众指出人只能同他一样奉行父的旨意,才能是他的兄弟姐妹,天主的子女(谷3:33-35)。 在这一真福的观点下,是没有仇恨可言的。福音之所以为福音就在于恕仇,爱仇。缔造和平即在消灭仇恨,不容仇恨存在。在这一点上,父的爱,子的爱,最为突出,最为耀眼。天主父为爱原与自己为仇的世界,竟赐下(罗5:6-11)。天主既这样表示了自己的正义,为追求正光和平,还有什么仇恨可言,还有什么不可为仇而牺牲的呢。这是天主父的独特处,也是天主子的独特处,更是我们以天主为父,以天主为兄的,应具有的独特处。(玛5:43--48) 福音由于逼人恕仇爱仇,化干 为玉帛,不能不与社会发生关系。福音是有它的社会观的。福音的社会观,不受文物史观,而是天主的意愿史观。在这一史观下,孝究天主如何缔造和平,以及他的受造在他的推助下如何缔造和平。这一点由于篇幅,无法在此详为发挥,但不妨总结一句:天主是爱,(若一4:8、16)一切法律的满全是爱,(罗13:10)而爱的满全却是缔造和平。 为解释每端真福,我们都提出了一实例,这次也了例外。实例仍是亚西西小穷人圣方济。由于他以福音为生,他的生活自必反映福音,反映福音的实际生活。由他的生活,我们可以体会到八端的实在处,和它们彼此间的关连,不难觉察到前六端真福实有助于导致缔造和平,尤其神贫为然。因为没有比神贫的人,更实得 承奉行天父的旨意,因为比神贫的人,更明认福音 来的幸福是和平。和平幸福就自然而然成了亚西西小穷人的一生口号,座右铭,祝福词。此外,我们 ,我们 常所念的方济的和平祷词,其中的含义不外是真福八端。这点只要把方济的和平祷词与真福八端作一对比,便可一目了然。 总之,缔造和平即是称为,而且也实在是成为天主子女的条件,我们怎能不缔造和平!缔造和平的关健,即在于奉行天主的旨意,我们又怎能不奉行天主的旨意!但目前世界上几乎全没有幸福和平而言,这是否由于称为天主子民的基督徒,不奉行天父的旨意缔造和平?果真如此,那基督徒就成了世界没有和平幸福的罪人,哪里还配为天主的子民。深愿我们身为基督徒的,加以猛省,不惜牺牲一切代价,努力奉行天主的绋意,以缔造和平,使全人类安享和平的幸福,共成为天主的子民。
圣诞节谈缔造和平的基督 天主受享荣福于高天,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
这两句歌词是圣诞节其中任何人都会唱的圣歌中的语句。这两句话并非出于人间,而是来自上天,出于天使的口。当耶稣诞生在白冷的时候,天使报告给当地露宿的牧童说:不要害怕,看,我给你们报告一个为全民族的大喜讯,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主,他是主默西亚,这是给你们的记号,你们将要看见一个婴儿,裹着襁褓,躺在马槽里。按路加福音的记载,继承写说:忽有一大队天军,同那天使一起赞颂天主说:天主受享荣福于高天,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路2:10--14) 的确,天主子耶稣基督的诞生,打通了天主与人之间的亲密往来,在天主与人间又建立起最初的友谊,缔造了天主与人间的和平。因为所有的人都犯了罪,都失掉了天主的恩宠,在耶稣基督内蒙救 ,成为义人。(罗3:23--24)因为天主乐意使整个的圆满居在他内,并藉他使万有,无论是地上的,是天上的,都与自己重归于好,因着他十字架的血立定了和平。连你们从前也与天主隔绝,并因 恶一形为在心意上与他为敌;可是现今天主以他血肉的身体,借着死亡使你们与自己和好了,把你们呈现在他跟前,成为圣洁、无暇和无可指摘的。(哥1:19--22) 天主子耶稣基督的诞生,不但在天主与人间建立了和平,而且也在人与人之间诛灭了仇恨,建立了真正的和平:你们生来从前本是外邦人……对恩许的盟约是局外人,在这世界上没有希望,没有天主。但是现今在基督耶稣内,你们从前远离天主的人,借着基督的血,成了亲近的了。因为基督是我们的和平,他使双方合而为一,他以自己的肉身,拆毁了中间阻隔的墙壁,就是双方的仇恨,并 除了由规条命令所组成的法律,为把双方在自己身上造成一个新人,而成就和平。他以十字架诛灭了仇恨,也以十字架使双方合为一体,与天主和好。所以他来,向你们远离的人抟布了福音,也向那亲近的人抟布了和平,我们双方在一个圣神内,才得以进到父面前。(弗2:11--18) 就是这位一出世,即在天主与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缔造和平的耶稣,在真福八端的第七端说: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称为天主的子女。(玛5:9)
真福八端之八 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真福八端的经文之后,接着有两节经文,引申本端真福的意义。这 经文即:几时人为了我而辱骂迫害你们, 造一切坏诽谤你们,你们是有福的。你们欢喜勇跃吧!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报是丰厚的,因为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曾这样迫害过他们。此 经文与路6:22、23所记载的真福,颇为相 ,字句上的不同,可作为彼此补充和解释。 若15:18—20记述耶稣所讲基督徒何以受迫害的缘故:世界若恨你们,你们该知道,在你们以前,它已恨了我。若是你们属于世界,世界必喜爱你们,有如属于自己的人。但因为你们不属于世界,……为此世界才恨你们,……如果人迫害了我,也要迫害你们。 关于基督的门徒要受迫害的事,是耶稣再三预言言过的,参见玛10:16—42、谷13:9—13、路31:12—19等处。 为义而受迫害 义字与真福第四端饥渴慕义的义字,意义相同。义指所有真、善、美、圣,和一般德行,以及对天主的圣善行为。 基督徒为何为了义而受人迫害呢?是因为义人正义、圣善的行为,在不断控诉和指摘恶人不义不善的行为。耶稣说:凡作恶的,都恨光明,也不就光明,怕自己的形为彰显出来。(若3:20)若望宗徒也说:加音究竟为什么杀了自己的弟弟?因为他自己的形为是 恶的,而他兄弟的形为是正义的。(若一3:12) 其次,基督徒受人辱骂、迫害和毁谤,是为了我,即为了人子的缘故。(路6:22)犹太人把指摘他们罪恶的耶稣,处以极刑,他们对跟随耶稣的人同样加以迫害。世世代代的基督徒,如果真正遵守他们师父的教训,也一定受他们师父所受的难为。因为代耶稣在世界行道的圣神,要指证世界关于罪恶、正义和审判所犯的罪过。(若16:8)如此,必与世人发生冲突,而受他们的迫害。 苦难的奥意 耶稣奉天主的命令降生救世,宣扬福音,但他的下场却受极刑而死;他也叫自己的门徒遭受同样的命运:这是为一般信友难以了解的道理。 耶稣三年传教之中曾多次预言,他应该受苦受难,被人杀害,但第三天要复活。门徒们听了耶稣的这种话,却难以接受,更不明白。及至耶稣真地受苦受难死了,也复活了,还是在想耶稣要恢复以色列国,要作他们光荣的君王。(路24:2;宗1:6)因此,受迫害受苦难却变为有福的道理,实在是一端不易了解的道理。 这端道理在圣神降临之后,又由于宗徒们亲身遭遇了苦难的迫害,才慢慢了解苦难的真谛,也喜欢为耶稣受苦。(宗5:41) 圣保禄在皈依之前,向主的门徒口吐恐吓和凶杀之气,(宗9:1)迫害信主的门徒,置于死地,不论男女,逮捕捆绑了送入狱中。他临近大马士革曾听见一个声音说:扫禄,扫禄!你为什么迫害我……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稣。(宗22:4--8) 因此在世界被迫害的教会,也就是耶稣自己在受迫害:这端道理深深印在圣保禄心中。为此,他一生为基督受百般苦难,觉得是他的光荣与夸耀;(格后11:21--27)同样为基督身体----教会,迫害也是需要的。(哥1:24) 受迫害为教会的特征 宗徒们一个个都为宣扬福音而殉难。初期的教会在各处也都忍受了严历的迫害(希10:32)。按希伯来书的作者所说:整个教会由埃布尔尔起,直到圣祖、民长、先知、烈士所受的种种苦难,(希11章)都是为了基督受的。(希11:49) 默示录(全书的论题)十二章用异像和象征的语句,叙述教会的头在未有诞生之前,在他诞生的时侯,以及诞生之后,和他创立的教会,不受撒殚的迫害。但是撒殚和它的帮凶,虽然时时处处迫害教会的头和他的肢体,天主却从旁不端加以庇护,使教会在各种危险中成长。 撒殚所发动的迫害,世世代代常要攻击教会,到末日更变本加厉。因此今日教会在世界各地受到迫害,是丝毫不足为奇的。原来教会的头在苦难中救 了人类,代基督在世上分施救恩的教会,也要踏着他们师付的脚步前行。 你们欢喜勇跃罢 受迫害的报酬是天国,与真福第一端一样。这个酬报可以说是最在的了,因为他们成为天国的子民和天主的家人, 没有比做天主的子民和家人更有福份的了。这个酬报不仅在来世,而在今世已成了天主的人。 受迫害的人应该欢喜的原因是三: 1、为是为了基督,如此才与受苦的基督被宰杀的羔羊相似。宗徒们喜喜欢欢低由公教会前出来,因为他们配为耶稣的名字受侮辱。(宗5:41)也是因为分受了基督的苦难。(伯前4:12-13) 圣保禄认为:不只信仰基督是天主的恩赐,而且为他受苦难,也是天主的恩赐(斐1:29)。这就是受迫害的基督徒应喜欢的原因。 2、因为与殉道的先知们相似:旧约时代的先知由依撒意亚、耶肋米亚,一直到若翰洗者,都受过迫害,有的殉了难;与他们相似,是最光荣可喜的事。 3、因为他们必获得天上永远的厚报。 何谓为义而受迫害
最后压尾的真福是为义而受迫害。这端真福既压尾救有它殿后督队的意义。这双层意义在结构上亦不难见到。八端真福是以神贫尾首,以慕义为心,以为义而受迫害为尾。首尾相顾,起以天国是神贫的人的,结以在国是为义而受迫害的人的,两者所以得以天国,因为两者同是居心慕义,由神贫而慕义,由慕义而受迫害。神贫、慕义、为义而受迫害,三而一,一而三,是真福八端的起点、中心和终点。八端真福实是享有天国,成为天国子同的真福的八面或八角。 第四真福慕义的义,与第八端真福为义的义,原文用的同是DIKAIOSYNE。此字的含义在第四真福已有所解释,读者可以参考。受迫害的人原文作:DEDIOGMENOI,是动词DIOKO的被动语态完成式分词,作形容词用,指常受迫害的人。迫害一词原意有尾随、追踪之意。尾随或出于善意,或出于恶意,出于善意者是追求,出于恶意者便是迫害。圣经是两义兼用,至于究属何意,由上下文可以辩别,但在新约内,此字多指后意,即迫害。 义是谓正义。在第四端真福内,正义是指天主。在这端真福内,为义的义也是指天主。为交即是为天主。天国,天主的国即是正义的国,天主为王,正义为王的国。追求天主的国即是追求天主的正义。(玛6:33)谁有正义,谁就有天主, 是天国的子民。 受迫害本是苦而不是福,但为交而受迫害反是福而不是苦。人而义不怕迫害就如金不怕火炼。其实每端真福都是出于为义:为义而神贫才富有天国,为义而哀恸才获得安慰,为义而温良才承受乐土,为义而饥渴才得享饱饫,为义而受怜悯才自受怜悯,为义而心净才见到天主,为义而和平才成为天主的子民,为义而受迫害,才享有天国。八端真福既都出于为义,就都有其为义而受迫害,然而这即是真福所在。因此,为义而受迫害不但督导真福真福,而且奠定真福 真福八端是福音的精神,是由福音而成立的天国的政纲。争取八端真福,历行天国政纲的天国子民的身分即是为义。为义不只是说为了天主正义,而且也是说为了天主而行义。为了义而行义才是天国子民的固有身分发;为了义行义而受迫害,才证实天国子民享有自己的身分。受迫害遂成了天国子民的证(谷10:29,30,弟后3:12)。这一点说来话长,但也不能不长话短说。 首先我们得注意,主基督讲真福八端,每端只说出了它的理由,并未加以解释,惟独对这最后一端,除说出了理由之外。还加以解释,而且相当详细,声明新约是继旧约而来,同为在世建立天国,拓展正义;新约天国的子民仍如旧约天国的子民要为义而受迫害。主基督乃以真福叙说央总结旧约,而开创新约。 其次我们须明了:何以为义而行义要遭受迫害,理由只在于正义与邪恶,犹如光明与黑暗势不两立的。世界是邪恶的(若一5:19),恨光明而爱黑暗(若1:5-9),凡爱而接受光明的(若1:12-13,哥1:13)就不属于世界,世界必恼恨他,迫害他,因为他们证明世界的作为是邪恶的;所以谁越充满光明越为世界所憎恨,谁越接近光明越为世界所不容 。世界恼恨身为光明的基督在先,世界也必恼恨跟随 基督,作光明之子的基督徒(若8:12,15:18-19),因而世界的恼恨,世界的迫害就成了身为光明 的基督徒,接近光明的光度表。越受迫越证明他是跟随光明,在光明中行走的基督徒,迫害的程度恰与真正的身分成正比。 世界是邪恶的,但在世界上并不是没有光明,没有正义,否则邪恶的世界就没有所恼恨的,所迫害的。世界原藉光明,为光明而受造,只是世界没有认识光明(若1:9-10),而变成了二元的:有黑暗料有光明,有邪恶衣正义。天主是光明,在他内没有一点黑暗(若一1:5-6)。光明进入了世界,证明世界上原有不义。 基督是世界的光(若1:4-5,9:9)。他的生,他的死,他的复活,他的升天他派遣真理之神来世,都证明世界有罪,不站在真理之上(若16:8-11)。世界越迫害真理,越证明正义存在。天国已存世界同,只是不属于世界(若18:36-37)。天国是属于为真理作证,为义而受迫害的人的。主耶稣不求父将2他们由世界撤离,只求父保全他们脱免邪恶,如他一样以真理祝圣自己,为正义而受迫害,这是他来世的使命,也是他们存在世上的使命(若17:14-19,18:37)。为此,我们不难明白总结旧约而开创新约的真福八端的总结,该是为义而受迫害,因为新约是赖基督的血而建立的(玛26:24-28),新约子民生活的是死而复活的生命(罗6:3-4),这一生命的表现即是为义而受迫害(格后4:10-11,斐1:29-30)。 既然如此,我们身为基督徒的何能怕迫害,何能不贪求迫害如贪求追求幸福。亚细细小穷人圣方济。由于他富有基督的神,深切领悟神贫,以一切正义出乎反乎光明之父天主,慕义而只寻求天主的光荣,以为此而牺牲一切,遭受迫害为自己莫大的幸福。这样,他在世拓展了天国,维护单显了正义。我们该做的是效法他,如同他效法了基督,以甘贫,慕义和遭受迫害,来表明我们身为基督徒和身分,以拓展在世为义为爱的天国。自身享受真福,也使人享受真福。
反对的记号人人都是生而为生,虽然逃脱不了死亡的定律,唯独耶稣是生而为死,因为经上说:基督一进入世界便说:牺牲与素祭,已非你所要,却给我预备了一个身体;全燔祭和赎罪祭,已非你所喜,于是我说:看,我已来到,关于我,书卷上已有记载:天主我来为承行你的旨意……(咏40:7--9)我们就是因这旨意,藉耶稣基督的身体,一次而为永远的奉献,得到了圣化。(希10:5--10) 当耶稣诞生之后,天使向牧童报喜讯时说:不要害怕,看,我给你们报告一个为全民族的大喜讯,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主,他是主默西亚。这是给你们的记号,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儿,躺在马槽里。(路过:10--12)这里的救世主的默西亚又暗示着耶稣将受苦受死为完成凶救赎人类的使命。(参阅依52:13--53) 耶稣诞生按法律第八天受割损时,老年人西默盎将耶稣抱在怀中时曾说:看,这孩子已被立定,为使以色列许多人跌倒和复起,并成为反对的记号……(路2:34--35)的确,耶稣降来人世,本为救人:为信他的人,不用说,是要得救;但为那些不信他的人,默西亚将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因而也成为他们丧亡的起因。所以耶稣来世,将人类划分为二:信者与不信者,善者与恶者,信者爱之,不信者反之。 当黑落德由贤士口中得知新的犹太人的君王诞生在白冷之后,即刻差人将白冷及其周围境内所有两岁及两岁以下的婴儿杀死,(玛2:16)但上主的天使托梦显现给若瑟说:起来,带着婴儿和他的母亲逃往埃及去,住在那里,直到在通知你。因为黑落德即将寻找这婴儿,把他杀掉。若瑟便起来,星夜带了婴儿和他的母亲,退避到埃及去了。留在那里,直到黑落德死去。(玛2:13--15)耶稣刚出世不久,即为黑落德所迫害。 当耶稣开始传扬天国的福音,甚至惹起了会堂中听众的反感,起来把他赶出城外,领他到山崖上,要把他推下。(详见路4:16--30)这是耶稣的同乡迫害他的例证。 当耶稣开始召收门徒时,按玛尔谷福音的记载:有一次,耶稣从麦田里路过,他的门徒在行路时掐了把麦穗。法利塞人向耶稣说:你看,他们为什么做安息日不许做的事?(谷2:23--24)这一短短的记载,已证明法利塞人在听到耶稣地召收门徒,即刻便窥视耶稣的行动,找机会来反对他,想办法来产除他。再按谷3:1—6的继续记载,当耶稣在安息日在会堂中医好了那个桔手的人以后,法利 塞人一出去,立刻便与黑落德党人作陷害耶稣的商讨,不除灭他。当知道:法利塞党与黑落德党本是势不两立的敌对党,但为迫害耶稣却合作无间。 按若望福音的记载,当耶稣医好了那曾患病三十八年的瘫子之后,犹太人便开始迫害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作这样的事。耶稣遂向他们说:我父到现在一直工作,我也应该工作。为此犹太人越发想要杀害他,因为他不但犯了安息日,而且又称天主是自己的父,使自己与天主平等(详见5:1—18)。若7:25—30又记载说:于是有几个耶路撒冷人说:这不是人们所要图谋杀害的人吗?看,他放胆地讲论,而没有人对他说什么,难道首长们也确认这人就是默西亚吗?……他们想捉捉但没有人向他下手,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但当耶稣复活了拉匝禄之后公议会遂决议要杀害耶稣:司祭长和法利塞人召集了会议说:这人行了许多奇迹,我们怎么办呢?如果让他这样,众人都会信从他,罗马人必要来,连我们的圣殿和民族都要除掉。他们中有一个叫盖法的,正是那一年的大司祭,对他们说:你们什么都不懂,也不想想:叫一个人替百姓一死,以免全民族灭亡,这为你们多么有利……从那一天起,他们就议决要杀害耶稣(若11:47—53)。 当公议会把耶稣解送到比拉多那里受审时,比拉多虽曾三次明言我在这人身上查不出什么罪来(见路23:4,14,22),但仍宣判了耶稣的死刑,将他钉在十字架上。耶稣身悬十字架上,仍向圣父求情说:父啊!宽赦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路23:34)。就是这位一生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