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传统的十一月,是以与诸圣共融开始,纪念亡者及准备净化一己心灵进入将临期。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去年的诸圣节,提醒信众“诸圣相通”是“美丽而又给人带来慰藉”的祈祷,在其中“我们永远不是孤独的”。
今年诸圣节前夕,两宗令人振奋的事件,显出各方对生命的执意及承担,人不再孤单软弱。
十月中,在智利被困地下矿坑近七十天的三十三名矿工逐一升井,在地面与家人拥抱,喜极而泣,又高声欢呼智利及感谢天主。这让全球观众都为他们重见天日而喝采。他们凭藉什么度过这些日子?
人在危难之时,总怕被丢下。矿工领袖在井下七百米深处,与地面拯救人员有过这段严肃对话:“不要丢下我们不管……我希望智利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力量,把我们从这地狱般的矿井中救出去。”当时在现场的总统立刻答道:“你们不会被丢下的。你们从不孤单,政府一直和你们在一起,整个国家都和你们在一起。”总统又愿意“承担营救矿工的全部责任……我们许下诺言,要像对待自己儿子那样照顾这些矿工”。
这份承担,使各方怀有希望。矿工在这两个多月的黑暗日子里,他们靠着祈祷及家人,坚持生存的意志,“为了家人,要生存下去”。
教宗本笃两度为矿工祈祷,藉此事指出保护环境就有和平;人有义务交给新一代一个可以合乎尊严的生活的地球。这次矿难促使智利政府下令关闭一批不安全矿井,并改善劳工待遇,以创造尊重劳动者生命、健康和尊严的工作环境。
近日能使港人会心微笑的,莫过于马尼拉事件受创的Jason终于叫了一声“妈咪”!梁太的释然,也是众人的释然。梁太的祈祷、Jason的坚持、医护人员和市民的支持慰问,俨如家人喜见新生婴儿,都在欣赏生命的美善。
今天,不时听闻家庭离异、青少年动辄寻死或者伤害自己,也许这两宗事件叫人反思生命的真正意义。一个人终其一生,家庭是生命的摇篮,不受周遭虚度事物的侵害,在建立生命文化上,家庭具有无可取代的角色。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强调生命文化的可贵,尊重生命,有所承担。
“承担”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勇气,需要转化和放下。这是对生命和环境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