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神学哲学 > 信理 > 教会学

圣统、修会、教友在地方教会中的角色

时间:2007-12-02  来源:神学论集  作者:李震 点击:

一、 对于建设地方教会的一些反省
亚洲主教会议协会第一届大会宣言对地方教会的解释是这样的∶“所谓地方教会,即指深入某民族及其文化中的本地团体……教会应在亚洲各民族的各种生活现实中生根植基,并乐于把这些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变成自己的所有物,分享真正属于这些民族的一切。”
“传教法令”二十节曾指出∶地方教会,即深入当地文化的教会团体所应具备的一些条件∶
1. 拥有一些本籍的传教人员和教友。
2. 在本籍主教的领导之下,具备必须的机构及工作,以维持、发展天主子民的生活。
3. 教友团体日益成熟,并自觉地变成信德、礼仪及爱德的团体。
4. 教友以其公民及使徒身份,在社会上建设爱德正义的秩序,适当地运用大众传播工具。
5. 家庭日益基督化,成为圣召的发源地。
6. 创作适合当地需要的教理课本,以利福音的传扬。
7. 透过适合民族性的礼仪,表达信仰。
8. 藉适度的规范,使信仰与当地的优良制度及风俗结合。
这几点足够说明,一个地方教会,本身应具备名一些基本条件,为发展天主子民的生活;又应具备相当的人力和工具,为执行牧灵及传教的工作,并使福音在当地社会中生根。
基督降生成人,于是天主的生命进入了世界。基督又藉十字架的赎罪祭,战胜罪恶,克服死亡,使人与天主和好,出死入生,分享复活的光荣。降生的奥迹与逾越奥迹是分不开的。
地方教会的建立,也要经历由生到死,由死到复活的三部曲。福音在此时此地,在一个固定民族及文化中的降生、生根,包括“把这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变成自己的,分享真正属于这民族的一切”,也就是使福音与当地文化结不解之缘。如何完成?福音是神圣的,是属于天主的,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传统的、现代的、宗教的、世俗的、精神的、物质的种种成份,是属于人的。因此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善良的一面,也有罪恶的一面;而且在历史过程中继续演变,时常受到外在和内在的冲击。
一个有生命的文化,本身会自觉到净化自己,超升自己的需要,而基督的福音,不但能够消除一个文化的罪污,改正它的缺点,补助它的不足,而且提供有效的方法,满足它内在的渴望-对天人合一之崇高理想的渴望。
就如一个人,如欲藉信仰分享天主的生活,必须超升自己,由生入死,与主同死,放弃属于罪恶的一切,圣化美好的一切,才能出死入生,变成新人进入复活的境地。地方教会的建立,有模拟的情况。一个民族或文化,如欲接受信仰的洗礼,与福音结缘,必须净化自己,超升自己。坏的消除,好的保留、加强、圣化。地方教会的建设,即是使一个固定的民族或文化参与降生和逾越奥迹。
为了解一个民族的特征,分辨它的优长和缺陷,必须深入它的生活和历史,分享它的命运,与它交谈,亚洲主教会议协会第一届大会特别强调与各大传统宗教交谈的重要。“与东方民族的各大宗教交谈是在亚洲传剔福音异常重要的任务……唯有在交谈中,我们才会发现它们身上有‘天主圣言的种子’。这种交谈,使得我们接触到它们最深的自我表达,也会使我们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表达基督信仰的途径。”
为建设地方教会,时空两个范畴非常重要。圣若望谈到降生的圣言时说∶“这普照每一个人的真光,正在进入世界”〈若一9〉。圣若望写福音时,基督已经诞生了将近百年,为什幺说他正在进入世界呢?这句话用来形容基督第一次来临和第二次来临之间的世代非常合适。在他第一次来临和第二次来临之间,他借着教会,借着基督徒,进入每一个世代。他在人类历史的过程中,继续降生在世界上,而真正地进入世界,是进入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天主圣子为降生成人,也选择了一个地方。甚至把他活动的范围也局限在巴勒斯坦。福音随着使徒的脚步,逐渐深入每一个地方。地方教会的建立对天主神国的拓展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天主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方,继续把自己启示给人类,为使人获得救恩。房志荣神父写道∶“地方教会的建立是天主启示的一个要求。因为启示不是天主单独说话,人只消极地予以接受。启示是天主与人在历史中互相交谈,人的反应,人的答复,人的信或不信是这交谈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是构成启示的因素之一。这交谈不是在天主的永恒中,而是在人的历史里发生,并继续进行。每人有每人的历史,每个民族文化有每个民族文化的历史,不是他人或其它民族文化所能代替的。外籍传教士能给天主的话作见证,能激发本地人答复天主的话,但不能代替本地人与天主交谈。这是天主的启示及人的信仰的一个特性∶经过各种言词和见证,最后要人从自己的内心,要每一个文化从自己的根底去答复天主。”〈注一〉
我们在致力于建设中国地方教会的时候,必须把握住时间和空间的因素。在时间方面,我们建设的不再是大公会议以前的教会,更不是中世纪的教会,而是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教会。我们固然不能忽视传统,更不能忽视中国文化的演变,社.会的快速发展,思想与生活态度的趋势,否则年轻的一代不会感到兴趣。要;建设合乎现代需要的教会,必须研究并把握未来。
在空间方面,我们今天的处境也有它的特色,从现实的一方面看,中国教会目前局限在台湾,这当然要重视。然而也不能忽略其潜在的一面,即在台湾的教会对海外华侨和中国大陆的影响。只要我们能提供良好的服务,海外的中国教友,包括香港、澳门、都会欣然接受。我们在研究设计建设中国地方教会的蓝图时,绝对不能忘记未来中国大陆的需要,因为将来在大陆上复兴与建设中国教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这个工作现在即应开始。
最后略提一句地方教会与普世教会的关系∶为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从行政观点去看,而必须从宣剔福音的使命去看。否则很容易把地方教会当作普世教会的一个行政机构,或者把普世教会看作地方教会的总和或联邦。
教宗保禄六世在“传报福音”通谕〈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八日〉〈注二〉趋向于把普遍教会与个别教会看成同一个整体的两面或两极。他说∶“普遍教会实际是降生在个别教会中。”“我们要非常小心,别把普遍教会看作一个总和或是一种不寻常的联邦。在主的心目中,教会在它的圣召及使命方面是普遍的,但是当它在文化、社会等条件不同的地区生根时,它会透过不同的外在表达方式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同时这传遍全球的教会,如果不透过个别教会而获取形体及生命,将变得抽象。只有在我们不断地注意到教会的两极时,我们才会了解普遍教会之间的关系,能产生多幺丰富的资源。”
 
二、圣统    
1. 一个大前提
我们把圣统.修会、教友分开来讲,其目的在了解它们扮演的特殊角色。虽然三者各有各的特殊使命和作证,但是同属一个团体-基督的教会。没有教会,不会有圣统,也不会有修会,也不会有教友,因为基督希望教友的信仰生活在团体里发展。我们过去谈到教区和修会团体时,往往重分不重合。现在我们应该更重视合,至少共同负责与特殊作证应该相提并论。为此加强加深团体意识和团体爱是非常重要的。
教会是由天主子民所构成的大团体、大家庭,在人类历史中继续发展,直到新天地的出现。在这子民中基督赋予不同的使命,圣神分施不同的奇恩。有人直接负起建设、发展教会的责任,为全部天主子民服务,有人借着参与人世活动,把福音带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责任不同,使命不同,作证的方式不同,目标却在建设同一个教会。
这个教会是基督的奥体,基督在达玛士革的路上启示给保禄,他不只与普世教会一体,而且与每一个地方教会一体,与在达玛士革的教会一体。这个奥体固然有不同的机能、器官等等,但是大家共同维护、发展同一个生命,这个生命就如人的生命,有活力充沛的时候,也有衰老软弱的时候;有健康,也有疾病;有喜乐,也有痛苦。但是由于它的头是基督,生命原理是圣神,又有圣母做它的母亲,它会在种种考验中继续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方降生、成长、发展并传授下去。他始终是主角,我们是工具,我们必须按他的旨意,使教会成为生活的、爱德的、服务的、听从圣神领导的团体。因此团队精神的发挥,不只要重视横的方向,即在神父当中,教友当中等等,也要重视纵的发挥,即在圣统、修会、教友当中。
我们必须注意几种破坏团队精神的危险〈注三〉:
(1) 法律主义:把法律、条文、制度等看得比牧灵的使命,团体生活的发展更重要。
(2) 教条主义:把过时的,不合时代需要的,对启示的解释,看得比生活的天主的言语更重要。
(3) 老大主义:把名分和地位,即“我们当中谁是老大?”看得比服务,即“我来是为服侍别人!”更重要。
(4) 个人主义和门户主义∶把个人的野心和事业看得比团体更重要;把小团体的事业和成就看得比教会更重要。
所谓加强团体及共同负责的意识,不只是由于外在的需要-即在我们的时代,不发挥团体的力量,任何事业都无法成就,包括建设地方教会,而且由于体验到内在的迫切要求,即基督的教会自本质去看,就与团体性分不开。
2. 圣统与圣神
圣统是教会的领导阶层,在建设地方教会的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提到圣统,很容易令人想到阶级、集权、制度、法律、封闭等观念,这是不正确的。教宗保禄六世“传报福音”通谕中强调教宗权力的牧灵和宣讲的性质〈六十七节〉,这也应该适用于整个圣统。
首先必须强调圣统也是神恩性现实,并注意从这方面去了解它的特殊使命及作证。就如圣子降生是藉圣神的能力,在约但河圣神降临在耶稣身上,与圣父共同主持救世工程的开幕礼。同样教会是基督的延续及圣事,自始即由圣神所建立,在五旬节是圣神领导教会公开地进入世界。
西方神学有一种趋势∶认为基督建立教会,然后圣神使它活起来,因此圣神只占次要地位,这是不正确的。基督与圣神共同建立教会,没有时间的先后。圣依来内说得好∶“那里有教会,就有圣神;那里有圣神,就有教会。”〈参阅“神恩革新运动的神学、牧灵方向”〉〈注四〉。
圣神在教会内,有如常期的五旬节,为使教会成为天主的子民,基督的奥体,自己的圣殿,使之充满自己的活力,不断地革新它,召唤它承认耶稣是主,为光荣天上的父。是天主圣神领导圣统,在牧灵宣讲方面管理教会。圣统应该服从圣神的领导,并推动教会在圣神的领导下发展,使天主的救恩进入人类。
3. 圣统与权威
圣统是服务的团体,圣统的权威是为服务,为完成使命而设立的。圣统的权威来自基督,是爱与服务的表达方式之一,因此不应成为满足野心,制造权力、功名、地位、财富的工具,更不能把它变成制造恐惧和奴隶的工具。权威施行之处,见到的该是开放、交谈、关怀、祥和的精神、民立的作风、是促进天主子民间的平等,激发人自由地听从圣神引导的力量,而不是对努力追随圣神的人或团体投以怀疑的眼光,甚或以法律主义精神去阻碍天主圣神的吹拂。
圣统的组织与机构,是为发展天主子民的生活,为宣剔福音,建立教会而设立的,因此必须有弹性,以适应不同的需要,社会的演变,人类的发展等等。统一与多元并行,才更有利于维护教会的至公与活力。外在的制度不应妨碍内在的灵活,如果圣统自身抵制改变,它将无力刺激世界的改变及革新,建设地方教会的工作势将受到阻碍。因此圣统应重视个人的、各层面团体的发展,避免制度的官僚化及僵化,否则它会不自觉地把别人看作统计上的数字。而合宜的组织及制度会协助教会成为爱德的、生活的、自由的、向往圣神领导的团体。
4. 一些具体的问题
在建设地方教会的呼声中,为适应各种需要,主教团本身的组织必须日益加强。为充实秘书处及各委员会的阵容,应广泛地自各教区,男女修会和教友中物色工作人员,参与研究、计划、和推动各种工作的任务。
主教团应积极加强教区主教、男女修会会长的团结与合作,共同负起领导全国教务的责任。应寻求有效途径,关怀、鼓励、支持所有传教人员,教友团体,推动各层面的连系与合作。
为顺利推展地方教会建设的工作,主教团应检讨并加强与圣座的关系,依第四届全球主教会议的建议,要求教廷尊重地方教会应有的主权,即尽速实现“共同负责”与“权力分化”两项原则。尤其在与我国有关的重要问题上,如派选教区主教、驻华使节、主教团及教区组织的适应性、共产主义的影响等问题,必须促使教廷听取主教团的意见,以利中国地方教会的建设和当地天主子民的益处。
加强对其他地方教会,尤其亚洲教会的连系及服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义务。透过不同地方教会的共融,更能体验到每一个地方教会与普世教会的密切关系。尤其在文化方面,中国对亚洲许多地区,有着深厚的影响,因此中国教会在建设自己的神学、哲学、伦理学、神修学等所作的努力,对于许多亚洲的地方教会,将有很大的帮助。

三、修会团体 
1. 修会的特殊作证
“建设中国地方教会草案”谈到男女修会时说∶“修会生活多彩多姿的神恩和精神力量,在地方教会的建设上能有其特殊的贡献,而他们多元化的宗徒事业,在教会宣剔福音的努力中,也是不可少的一部分。”
今天大家很喜欢强调修会是神恩性的团体,这是非常正确的。但这并非说修会团体是与圣统对立的,前面提过,圣统也是神恩性的团体,只不过由于使命及责任的不同,修会团体更能表现神恩的灵活性、适应性及机动性。
圣统为了维护启示的完整,信仰的基础和统一,必须谨慎从事,自然而然地趋向于不变及保守;反之,修会团体本身即是由天主圣神所引发和推动,为适应教会在历史的演变中,所遭遇到的需要而产生的。过去许多修会团体,曾以其独特的精神及活力,为传剔福音提供了伟大的贡献,为教会解决了许多难题,正可以补圣统之不足,今后的趋势大致如此。
没有人能否认男女修会会士特殊作证的重要。教宗保禄六世在“传报福音”通谕中特别强修会团体的重要∶“在他们存在的深处,有一种对教会生命之活力的向往,此即对神性绝对存在的饥渴,他们是特选为追寻圣德的人。”又说∶“他们的生命是全部奉献给天主、教会、弟兄的标记。”〈六十九节〉他们透过福音劝谕-三愿的实践,毫不保留地为降生、逾越奥迹,为宣剔天主的国而作证。
2. 共同负责
教宗又继续说∶“他们的传教工作,显然与圣统有关连〈分不开〉,必须与圣统的牧灵计划相配合。”〈六十九节〉
显然建设中国地方教会的工作,不只是圣统的职责,也应该是修会团体最关心的工作。尤其在目前,男女会士占全部传教人员百分之八十的情况下,修会的工作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区层面,修会与教区的合作,在全国层面,修会与主教团的合作,成为大家非常关怀的问题。
梵二大公会议特别从共同铎职方面,强调修会与主教的关系∶“所有司铎,无论其为教区的或教会的,都和主教分享并执行基督的独一铎品,所以是主教品位的当然助手。”〈主教牧职法令,二十八节〉“其它会士,无论男女,他们亦特别属于教区的大家庭,亦能对神职界有极大的贡献,并因日益增加的宗徒事业的需要,他们能够也应该作更大的贡献。”〈同上,三十五节〉
在建设中国地方教会的目标下,修会团体的“特殊作证”及其与教会其它层面的“共同负责”是分不开的,是同一使命的两面。
3. 一些具体的问题
在上述原则下,主教团、教区及教友团体,应重视会士的工作,并协助他们发挥本有的弹性和适应性,以及来自其内在精神的活力和革新力量。修会团体透过福音劝谕的澈底实践,透过全部的奉献,给天主圣神制造有利的环境,让祂的风吹遍每一个角落,领导我们去完成建设中国地方教会的使命。
修会团体必须保有自己的特色,但它的活动也不能忽略建设中国地方教会的共同目标,否则对传剔福音将不会持久的效果。修会团体应特别防范门户主义或小圈子主义,那是一种恶性竞争,在教会内不应该存在。
“建设中国地方教会草案”特别指出一些具体问题∶“目前在教区内,双方在许多方面的合作似乎需要加强,例如界限不必划分的太严,传教事业之兴办,应注意到全教区的利益;会士们应多参与教区性工作或活动;教区方面作计划时,亦应鼓励会士参与。有共同的计划,才能有合作与共同负责的精神。
在经济方面的合作也是一样,如果教区拿不出明朗的、持久的工作计划来,而只报怨修会不支持,是不合理的。
在建设中国教会的过程中,对神学、神修、牧灵、社会、心理,甚至政经方面的专门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而在目前,修会在人力物力方面都远超过教区。因此在为建设中国教会培植人才方面,修会也应更加努力,更有计划。如果教区与男女修会能够通力合作,定会获得普遍的支持与敬佩,台湾牧灵研习中心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建设中国地方教会的工作中,不能不强调修女的重要,她们在人数上占全部传教人员百分之六十以上,在平均年龄比神父低了十岁,在圣召方面比司铎、修士圣召多,她们在积极提高教育水平,培植特殊人才……这些条件都提醒我们在许多工作上应与修女合作,鼓励她们参与更多更重要的工作,包括主教团的工作。

四、教友    
1. 教友的特殊作证
教宗在“传报福音”的通谕中说∶“在俗教友的特殊圣召使之生活在世界中,从事各种不同的现世工作,因此他们可以运用极特殊的方式去传报福音。
他们的基本和直接任务,不是建立及发展教会团体-这是牧者的特殊任务-而是推动每一个教友,运用每一个传福音的可能性,参与世界的事务,这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艺术、国际生活大众传播。”〈七十节〉
梵二大公会议早己强调教友的特殊地位及神恩。教友以其特有的方式,分享基督的司祭职、先知职及君王〈教会宪章十-十三节〉,由此可见,其地位和使命是非常崇高的。“再者,同一圣神不仅用圣事及职务圣化、领导天主的子民,并以圣德装饰它,而且把自己的恩宠‘随其所欲,分配给每一个人’(格前十二11)。在各阶层的教友中,也分施特别的圣宠,使他们能够爽快地进行各种事业或职务,以利教会的革新与扩展,即所谓‘圣神在每人身上的表现,全是为了公益’〈格前十二7〉……”〈教会宪章十二节〉
教会牧职宪章又说∶“普通信友在整个教会生活中,既负有积极任务,故他们不独应以基督精神熏陶世界,而且特殊使命,便是在一切事上,尤其在社会生活中,为基督作证。”〈四十三节〉
我们应该注意,在强调教友的使命及地位时,不只要强调它们的时代意义,即在今天,如果没有教友主动参加传教工作,神父、修女将不足应付各种需要。我们更应强调教友使命的圣事意义,即来自圣洗和坚振的责任,是直接从基督来的,是别人无法取代的。
2. 共同负责
教友的特殊使命作证必须受到教会各个层面的重视,才能互相密切地交谈与合作,共同负起建设地方教会的责任。“教友可以感到自己被召与牧者合作,为教会体服务,为了它的生长和生命。依焄上主赐予的圣宠及神恩,推动不同的工作。”“传报福音通谕”〈七十五节〉
“建设中国地方教会草案”中写道∶“加强教友对堂区、教区、全国及普世教会的意义,以及交谈与共同负责的精神。
今天的传教及牧灵工作,是一个整体工作,传教人员与教友必须在交谈及共融的精神内,分工合作,互相协调,共同负责,才能顺利达成任务。例如在堂区内,必须经济公开,传教人员与教友代表共同研究,订定自养计划,共同负起推动及管理的职责,堂区的自养才能顺利推展。”
主教团、教区、传教人员一方面应深深体验到教友的使命、特殊作证及独立性应受到重视,另一方面也应负起训练及辅导的责任。去年五月主教团改组后,又增设了教友传教委员会,加强辅导及连系的工作,但是另一方面又希望某些全国性的教友团体,不必直属主教团的委员会,例如全国教务协进会,为的是它们能更自由地,更自动自发地发展并推动工作。适当的独立性有助于传剔福音的工作,而且是与整体性分不开的。
3. 一些具体的问题
主教团和修会团体应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推动各种基督徒团体,日渐成长,走向成熟的境地。教友信仰生活的成熟是构成地方教会的基本因素。“除了“传教法令”第十九条所描写的,“建设中国地方教会草案”对于成熟的教友团体还补充了一些∶“它对祈祷、礼仪生活、神修生活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团体意识及团队精神越来越深。它对社会的责任感越来越重。它是一个有创造性的、充满动力的团体。它必然会重视地方教会的独立性或自主,但这种自主的要求,不只是为使传剔福音的工作,在本国更能顺利发展,实在地渗透到当地文化里去,也是为给邻近的兄弟教会及普世教会,提供更大更多的服务。因此合理的自主不但不破坏普遍的合一,而且有助于建立一个在信仰上合一而又充满活力的教会。”
此外训练教友领袖,也是迫切的问题。在质与量双方面培养教友人才,尤其年轻一代的人才,才能强化教友组织,才能适应在快速工业化的社会中传剔音的需要。
真正地方教会的建立,必须逐渐达到自养和自传的目标。真正的自养必须由本国教友来完成,而自传的实现需要大量的圣召。教友家庭必须藉基督化的生活,变成男女圣召的发源地。
共产主义及共匪政权对自由中国,对教会都是祸害,与我们的信仰和国策都是势不两立的,教友反共,不仅是维护国策,对国家尽忠,也是为维护信仰,宣剔福音必须采取的行动。同时在日益工业化,物质化的社会上,抑止极端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劳动阶层谋福利,实践爱德和正义的原则,也是在建设中国地方教会的呼声中、中国教友义不容辞的使命及责任。
近几年来,中国教会已逐渐注意到社会服务的重要,建设地方教会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配合,并透过信仰、爱德、正义的服务,推动当地社会及人世活动向超越的方向发展。目前教会能够用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人力物力实在不够,如果没有教友慷慨地参与,很难发生普遍而深远的影响。

 

注一∶见神学论集第廿七号页廿五。
注二∶见“在新世界中传福音”,刘鸿译,台南闻道出版社,民六五年三月。
注三∶见张春申着“教会的自我反省”,民国六四年台中光启出版社,页三一,教会面临的诱惑。
注四∶见铎声第十四卷第一期〈六五年一月〉,页三六。

上一篇:地方教会与普世教会下一篇:圣经中的地方教会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