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圣经园地 > 圣经神学

“现代世界的传播福音”之讨论

时间:2007-11-02  来源:  作者:张春申 点击:
本文是笔者在嘉义教区的演讲记录,又经自己修改,在此谢谢几位记录员。由于原稿是演讲体裁,所以有些地方不免重复,但是想来还容易阅读。至于思想方面,有的出于当代一些神学家,有的是个人的反省;所以可能不完全被接受,因此只能作为一种讨论性的文章。

 

今年在罗马召开的全球主教大会的主题是“现代世界的传播福音”。为了使整个教会准备这会议,罗马筹备大会发出了一项文件,这只是一个讨论的基础,并未解答很多问题;相反地,却提出了许多问题,交给各地方的主教团讨论,以便代表去开会时,能反映出该地方教会对“现代世界传播福音”的反应。这文件的译文已刊在铎声第一二八期。文件分为三部份。第二部份较富神学性,包括三节,第一节是关于传播福音的神学原则。至于第二、三节,提出了梵二大公会议文献以及神学观点,好像给传播福音带来的“对立”因素;不过文件自身并没有解答那些“对立”因素。如在第二节里提出有些神学家所谓的“无名的信友”,或者“不需要福音的救恩”,在此情形下,我们传播福音的热忱是否与之对立,不能协调。第三节也提出,今天许多神学家主张,在当地纯正的宗教里亦能得到救恩;在此思想下,我们的教会的超越性与绝对性,究竟与非基督教亦能得救的说法如何配合。总之,在第二、三节里,有很多如此“对立”的因素。今天我按照个人的兴趣,着重在此文件的第二部份,稍微做一些神学反省与解释,把文件中看来似乎“对立”的因素做一综合。这是今天我讲本题目的目的。我的演讲共分为三段:第一段即传播福音所假定的“得救的概念”;很显然的,我们传播福音常与得救的概念相连,故先提出“得救的概念”。第二段问究竟得救之道为何。第三段,假定了我前面所讲的两部分,然后就此文件中某些对立的因素做一解答。最后提出结论,即实际上我们传播福音的人,在这样解答之后,该有如何的态度。

一、传播福音假定的得救概念
世界上一切的宗教所讨论的都是得救的问题,无论是佛教、道教、印度教、回教皆然。我们是基督的宗教,也有我们在信仰中得救的概念。对此概念,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向来讲,一是从上到下,一是由下到上。两个方向,事实上是一个因素。从上而下的解释,却是我们所说的文件的第二部分第一节所讲的。现在我简单提出来。从上而下论,我们的得救是来自天主圣三,即天主父、子及圣神。天主把我们人提升到天主圣三的平面上,分享天主的生命,这基本上便是得救。可是我们的得救不是抽象地分享天主的生命,而是降生成人的主耶稣基督内分享天主的生命。在耶稣基督内的得救是有历史性的,因此有了整个的救恩史。在耶稣基督以前,人类在准备祂的来临中得到救恩。在耶稣基督以后,人类是因了他的降生与救赎在他内分享天主的生命。这是得救概念的历史幅度。分享天主圣三的生命具体是在历史中间,降生成人的基督内的。不过,我们讲论在基督内得救的概念,还要加上一个幅度,因为耶稣基督不只是一个个体,而也是一个奥体,因为在基督内,人要成为一个团体,这团体叫做教会。为此,得救与教会常有密切关系。总之,这个从上到下的得救概念,为我们信仰耶稣的人,是在基督内分享天主圣三的生命。在基督外,人是不能得救的。同时,这个概念上还有一个教会的幅度,即得救的人常常在某一形式下,跟教会有关系,因为耶稣基督在历史上的延长是教会。故此,由上至下的得救概念,是天主圣三型、基督型和教会型的。这是一般对得救最基本的解释。
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尤其为了讨论那文件,我想不能不加上由下而上的得救概念的说明。基本上,与从上到下的概念是同一内容,只是观点不同。从下到上的得救概念,是由具体的人性出发,加以解释。在基督信仰中,我们知道人类是天主在耶稣基督内创造与救援的,所以人性是以耶稣基督为中心。假如人有任何人性上的进步,或人性上的圆满,那是在耶稣基督内,是因着耶稣基督降生与救赎的能力,否则是不可能的。人性,不管它是在消极方面,摆脱了罪的势力,从不自由与不正义中获得解脱,消除了罪恶,这一切在我们的信仰了解上,都是因了耶稣基督。同样,假如人在物质文明方面,在精神生活方面有了按照人性的进步,这也是因着耶稣基督。这是我们对基督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的信仰。因此,我们人类,不管个人或团体,不管消极的或积极的,只要人性实地走向成全、达到圆满,这常常不是中性的,不是与得救没有关系的。因为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宇宙中,人类按照人性的进步,常常是在得救的道上,也在得救上有了它的作用的。这种具体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宇宙次序中,说明一切人类按照人性的进步常与得救有关的概念,我称之为自下而上的得救概念。这个从下到上得救概念的解释,基本上把人性的进步与成全放在耶稣基督内,因此有了基督的幅度,那幺也有了天主圣三的幅度以及教会的幅度,因为基督导致人进入天主圣三的生活,也开启人在他内的教会生活。
得救概念,由上到下,或自下而上讲,具体地是同一个得救现实。一面是人走向耶稣基督,走向天主,走向教会;另一面是天主在基督内,提升人进入自己的生命,也使人合为一个教会团体。但是讲完了得救概念,我马上要加上两点补充:第一,所谓得救有程度上的深浅,不管个人或团体,在历史中,得救虽然是来自天主的恩惠,也是我们个人或团体的答复;个人与团体的答复有深度的,故得救常有程度上的深浅,在历史中某一阶段,得救性可能浓厚,在另一段可能衰落。第二,在得救的概念上,须分清得救生活的现实、内容与方式、表达。得救的现实、内容,就是天主给的生命具体在耶稣基督内的完成。但是得救生活的内容、现实在人类历史中是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的。人类历史中可分为耶稣基督以前的民族与耶稣基督以后的民族。假如我们相信天主在耶稣基督内的救恩是为整个人类的,得救的内容是整个人类可能得到的,那幺我们应当承认,得救生活的现实与方式具有差别。在基督以前的人,或是在教会内的人,得救的内容只有一个,就是天主圣三在耶稣基督内所给我们的生命。这生命为得救的人,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的。可是同一生命的内容是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的。如果原始民族能得救,是他们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度了得救生活的内容。因此,可见得救的内容与方式有了区别。同样地,在历史中,以色列民族是天主特选的民族,他们也有了来自亚巴郎、梅瑟及先知宣讲的得救生活方式。此外,历史上也有印度、埃及和巴比伦等古老民族,假使他们也包括在天主的救恩计划内,那幺他们为得救是度怎样的一个生活方式呢?当然是在他们自己的文化、宗教形式里的一个得救的生活方式。虽然基本上都是同一个得救的现实,只是表达得救的方式不同而已。这区分甚至在耶稣基督来临以后的世代,还是存在着。可能至今尚有些民族未听过天主圣三、耶稣基督和教会的名称,但实际上他们度着得救的生活;耶稣基督的降生救赎,提升他们的生命到圣三的平面上,召叫他们走向教会中的满。但是他们度的这得救的生活,是按照他们自己民族的文化与宗教而表现出来。
可能有人会问,究竟我们在教会内度得救生活的方式与别的民族的文化中的方式,如印度、埃及、中华民族所度的得救生活的方式有何不同?在教会内,生活方式的来源非人的创造,而是来自耶稣基督,来自天主的启示,他用不能错误的启示告诉我们如何度得救的生活。他确定地给我们救恩,即圣事的生活。他建立一特殊的机构,即教会。在此一切中,能更圆满,更成全地度得救的生活。我们承认得救生活有不同的方式,但教会在得救的方式上有其特点。这是来自耶稣基督,他给了我们这样的生活方式。在此生活方式上,天主给了我们一个印证、记号,即在此生活方式中,一定能最好地实现救恩的现实。但并不否认,在教会外,也能有其它的方式度救恩的生活。

二、得救之道
第一段已提出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得救概念,同时我们也分辨了得救生活的内容与得救生活的表达方式。现在我们在第二段中讨论得救之道,即天主给人救恩的方法。基本上我们可以分教会性的得救之道与非教会性的得救之道。所谓教会性的得救之道,也便是全球主教会议的文件在第二部份第一节特别提出来的。即教会来自耶稣基督的得救方法。他告诉我们福音宣讲的内容,他建立礼仪的行动,因此天主的救恩确定性地临在着。他创立教会团体使人实地分享天主的救恩。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传播福音。这是教会性的得救之道,我们献身教会的人传播福音,就是把来自耶稣基督的救恩通传给人类。
不过,此外我们也当承认非教会性的得救之道。所谓非教会性的得救之道,一般说来便是在某些地区没有福音的传播,没有聆听到耶稣基督的地方,没有教会有形影响的地方,他们在天主计划中得到救恩的方法。人类的得救常不只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常在团体中,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在不同民族中,他们的文化与宗教,往往实地提出来一些按照人性使人成全的方法。譬如对神(不论清楚与否)有某种朝拜、敬礼的态度,以及在精神与伦理生活上走向至善。总之,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宗教,主要是使团体或个人在人性平面上,消极方面:罪恶消失,罪势力的降低和不公义与不正道的除掉;樍极方面:使人性在精神与物质上成全。最后实在是要叫人按照实的人性,在个人与团体方面走向成全圆满。但是我们在第一段里已提到,人类不可能在人性的平面上有实的进步、成全和圆满,除非它是在耶稣基督内。因此,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与宗教里,人性的发展不是中立性的行为,而是在耶稣基督内的生命。虽然他们没有听过耶稣基督的名字,他们已是走向天主圣三的生活。虽然他们还没有听过教会的名称,他们已经在度某种教会性的生命。因此,在我们教会性的得救之道以外,还有非教会性的得救之道。天主的救恩,能通过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宗教,达到团体与个人。
非教会性的得救之道,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可以表达。不但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与宗教里,事实上,近代所谓的发展世界以及社会工作等等,在这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宇宙中,实在也是为了人性的成全,因此与得救不是没有关系的。由此可见,在我们所说的文件中,对传播福音的意义有四种解释。第一、是按照造物主及救世主天主的意旨,以任何一种方式来改造这个世界。第二、按照基督的心意,建起教会的司祭、先知和君王的行动,带给人类进步。第三、在宣讲中将福音带给世人。第四、限于对非基督徒的初次宣讲福音、激发信德。故此文件给了四种不同意义的传播福音,都是带给人类救恩的。而在第一个解释上,不说因着耶稣基督的意愿,而是因着创造与救世的天主的意愿,可见一般改良世界的工作也能带给人类救恩,所以也称为传播福音。有很多人努力地使世界进步,他们或者明显地、或者隐暗地按照创造与救世天主的意愿,这在人性的平面上使人得到实的进步与圆满。这种进步与圆满已经是在耶稣基督的影响下了,已经是走向天主圣三的生活了,已经走向教会,所以已经是救恩。
讲了教会性的得救之道与非教会性的得救之道之后,就引起一个问题:既然得救有了教会性与非教会性的,则教会性的得救之道究有何特点?教会性的得救之道是来自耶稣基督,他进入人类历史中启示我们,故在教会性得救之道上,有了耶稣基督的印证。在宣讲福音中不能错误地告诉人类得救究竟是什幺;在圣事生活中确定地分施天主圣三的生活;在教会团体中,人实地最能圆满的度此生活,找到天主的救恩。教会性的得救之道,有此印证。至于非教会性的得救之道,就不能这样说了。他们的得救之道,是天主可以通过这文化与宗教使人得救,但他们没有我们教会来自耶稣基督的印证。其次,这些民族的文化与宗教既然来自一批人,来自团体的经验,我们应该承认,我们是有罪的人类。许多的宗教与文化有它的实性与纯正性,但还当承认,在许多文化与宗教里,也搀杂了一些不纯正的因素,有的行动表现的不是正的人性。在人类历史的文化宗教里,常有这些因素,因此教会性的与非教会性的得救之道有了这样大的区别。
最后,这些非教会性的得救之道,追求的生活还是在耶稣基督内,在天主圣三内,走向教会内。他们的救恩现实还是圣三型、教会型和基督型的。为此这许多非教会性的得救之道,在整个的救恩史中,也有等待福音来临的因素。一切非教会性的得救之道,不是最完满的或成全的。只有来自耶稣基督的教会性的得救之道,最能叫人更圆满地度救恩的内容。我们应该讲,这些不同的文化民族,在救恩的历史中间,都是等待着教会性的得救之道来临。而基督的福音并非来取消它,而是提升它、净化它。如此,一切实的宗教因素中与耶稣基督的得救之道配合。

三、解释文件中某些“对立”的因素
文件的第二部份的第二、三节、提出一连串好像“对立”的因素。这些因素在文件中没有综合,只有供给主教团作为讨论。现在我试把第二、三节里某些因素做一综合工作。有些因素不能根据我上面的解释来做综合。
(一)
今日某些神学家承认“无名的信友”以及“不需要福音的救恩”。在此概念中是否会影响我们教会内传播福音的热忱?我认为这样的对立,可由我上面所讲的、我们得救之道可以分为得救之道的现实内容与表达方式来综合。
“无名的信友”虽然无教会性的得救生活的表达,可是还能有得救生活的内容。但承认了这一点,并不会消失我们传播福音的热忱,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传播福音究竟给的是什幺,它是一个来自耶稣基督得救生活的方式,有了不能错误解释的方式,有了最可靠的圣事形式的救恩,有了最圆满的团体生活。假如我们知道教会得救的生活方式是这样的,能这样丰富的给予;那幺虽然“无名的信友”也能得救,但我认为在教会内,还应充满传播福音的热忱,因为如同耶稣在若望福音中说的:“我来,为叫他们获得生命,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若十10)。虽然他们有了得救生活的现实,我们还应当充满了热忱、把我们得救生活的方式传给他们,让他们把得救生活的现实活得更好、更丰富、更有意思。所以我们认为在此没有“对立”,而是可以综合的。
(二)
我们传播福音,是否对于人类的自由有了冲突?我认为这样的“对立”可由从下到上和从上到下两种得救概念来解释。传播福音是把来自耶稣基督的救恩,把天主圣三的生活通传给人。这一现实是从上到下给人得救。可是既然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的得救是一个现实的两面,那幺从上到下提升人的得救,一定也是从下到上的人性的成全与圆满的得救。人性的成全与圆满是使人更为自由;因此,传播福音实在是叫人更成为人。愈是基督徒,愈是人。所以把福音传给人,其实是给人最大的自由,使人性的自由更是圆满。
(三)
有人承认非基督的文化有得救的可能,甚至其本身也带给人救恩,这是否与我们教会内传播福音的特点有冲突?按照我的想象,如果我们承认教会性的得救之道与非教会性的得救之道的可能,后者亦能分施基督的救恩,虽然它没有不能错误的方法。承认这点与承认教会的特点,与教会的绝对救恩性丝毫没有冲突。因为教会的得救之道,来自耶稣基督的启示;非教会性的得救之道是来自各种不同民族的文化,故看不出它的“对立”性。相反地,教会传播的福音能使各种宗教与文化更为净化。我们的教会是到每一地区,吸收当地的文化中纯正的因素,在基督内成为一体。耶稣针对古经说:“我来不是为废除,而是为成全”(玛五17)。其实不只是对以色列民族,对其他任何地方的文化讲来,他不是来废除,而是来成全。我们教会把各地方的民族,如同花瓣一样,以耶稣基督为中心,形成一美丽的花。最后,天主是在一切中的一切。
(四)
传播福音是否在于客观理的宣讲,或在信友宗教生活的显示?两者是否具有某种“对立”?其实在教会内,我们的得救之道所要表达的是得救生活的内容。耶稣启示的理不能错误地表达出得救的生活。所以当我们传播福音,或者举行礼仪时是要使人经验到救恩的生活。为此,两者不该“对立”;正的困难恐怕是我们传播福音时所用的语言,常是不被现代人所了解,或者是我们当地教会的生活没有实的内容。
(五)
我们传播福音究竟是使人得救?还是要建立教会?这两者之间是否有了“对立”?我认为没有“对立”。因为按上面的解释,得救的概念能有从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两面。当我们到某地宣传福音、建立教会,即是使人性在耶稣基督内更圆满。所以人类得救与教会的建立只是一个得救现实的两面。这样我也看不出有何“对立”性。

四、结论
最后,在上面三段比较理论的解释之后,我愿具体地针对在传播福音的人提出三点结论:
第一、我认为传播福音的人,在此文件的启示下,应当充满了传播福音的热忱。虽然我们不否认“无名的信友”与“不需要福音的救恩”,可是我们实在相信耶稣基督带给我们实的具有天主印证的得救之道。假如我们意识到,在教会内可能度最完满丰富的生命,我们应当充满热忱,把基督的福音带给人。因此今天在教会里,虽然有些言论使人觉得无需传播福音,其实这是不对的。
第二、传播福音与中国固有的文化与宗教有关:
A、来自耶稣基督的福音能带给当地的文化某种净化。我们都承认东方的伦理道德是多幺高尚,它的宗教生活有很大的价值,可是还能有某些需要净化的因素,为此教会对当地的文化该是一大贡献。
B、另一方面,我们要把当地的文化、宗教的纯正因素吸收在传播福音中,“我是来完成,不是来废除”。
第三、我们传播福音,对整个人类而论,实在有很大的贡献。很多人以为我们传播福音好像是在另外一个世界中,与这个世界没有关系。事实上,按照上面的解释,传播福音建立教会与人类得救是同一现实。我们传播福音是带给人正的幸福与自由。为此我们不须在传播福音时有任何自卑感,认为对于国家、或社会没有贡献。

上一篇:旧约神学 (注)下一篇:圣化与俗化倾向在圣经中的交替 (注)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