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圣经园地 > 圣经神学

读圣经谈团体

时间:2007-11-02  来源:  作者:斐林丰 点击:

神思 第二期 一九八九年

 

摘要
本文详述团体的圣经基础。
**********
 
(1)个人与团体
“上主天主说:‘人单独不好。’(创2:18)
“天主于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男女”(创1:27)
人从受造之初,就是团体的成员。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团体,开始于两个人,即一男一女的结合。个人与团体不能分离,开始是如此,永远是如此。在探讨团体时,这是应该首先掌握的启示真理。人必须在团体内生存,是一件不能抹煞的事实,也是人的一个基本特征。个人与团体同是造物主智慧的结晶。
阅读创世纪第二章,亚当似乎曾有一个时间,只是单独一人,没有团体生活。创世纪固然叙述天主先造了男人,后来再造女人。但是这先后的差别,显然只是叙述的次序,不应视作叙述的目标。因为创世纪第二第三章是一个寓意的故事,说故事需要按步就班,需要描写情节。这些过程和情节,是否属于故事的主题,要从上下文中去决定。创世纪第一章说天主造了人,造了男女,同时创造的意义是相当清楚的。故第二章中的先后次序,不会是故事的寓意;若有人更因此而认为男人超越女人,就错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论“妇女地位”的通论中,摈弃这个说法。
创世纪启示的另一端真理是,人类的团体是由个人组成的,而个人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创世纪第二章说每一个人是由天主逐一造成的。因此,每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取代的。这便是个人尊严的基础。
“天主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造了男女”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以独立的个体来说,是天主的肖像;人就团体的成员来说,也是天主的肖像。人既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同时也是团体的成员,这是人性的特色。“天主创造个人”和“天主创立团体”实际上是同一个创造的行动。没有团体就没有个人,没有个人也就没有团体。
(2)团体生活与互相授受
“天主于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男女。”(创1:27)
这段文字不但指出了天主创立团体,也说明了什么是团体。“照天主的肖像”之后,紧接“造了人,造了男女”。这表示了不但人单独一人的时候,肖似天主;男女两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也肖似天主。
我们更可进一步说,人之所以肖似天主,首要的理由,不是他/她的独立个性,而是他/她的二元特色。所谓二元的特色,就是男女需要互相补足;没有了他/她,相对的一方总是不完满的,总觉有所欠缺。
因此,双方都该甘心奉献自己,同时也应乐意接受对方。这要求,第2章24节表达得十分有力:
“为此,人应离开自己的父母,依俯自己的妻子,二人成为一体。”(创2:24)所以二元的特色是补足对方,是走向合一。这样,双方才能达到圆满的境界。人不是一个孤岛,人唯有在人际关系中发展成长,在互相授受中实现自我。人是群居的动物,因此,他/她有奉献自我和接受对方的本能和需要;这本能和需要所产生的冲击,便是一个团体欣欣向荣的动力。
人在互相授受中肖似天主,因为天主圣三的内在生活,便是不可言喻的互相授受:圣父是无限无量的授与,圣子是无限无量的领受,圣神是无限无量的赠礼。创世纪所叙述的互相授受,在圣三奥迹中达到极致。
(3)团体生活的四个幅度
创世纪用十分具体的措词描写人类团体的结构,人际关系便是这结构的骨架。我们在此借用圣保禄宗徒的说法,来谈谈团体生活的高、深、广、宽四个幅度。
团体生活的高度是人与天主的关系。天主说:“让我们照我们的肖像,按照我们的模样造人。”创(1:26)
人既然是天主的肖像,他/她就根本向往与天主结合。他/她越接近天主,也越显示人的真正面貌;他/她越分享圣三的圣爱生命,也越实现人的群居天性。
团体生活的深度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这关系在怀感激的心情,接受自己,如一件珍贵的礼物:
“天主看了祂造的一切,认为样样都很好。”(创l:31)
“我称谢你,你神奇地把我创造。”(咏139:l4)
自我接受是自我奉献的先决条件。
团体生活的广度是人与他人的关系。譬如在家庭中:夫妇的关系,父母儿女的关系,兄弟姊妹的关系等。
“我要给他造一个与他相称的助手”(创2:l8)
“你们要生育繁殖。”(创1:28)
人类的团体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扩展和增长的,因此,时间和空间的因素很重要,它们能严重影响人间的接触和交流。
团体生活的宽度是人与环境的关系:
“你们要充满大地,治理大地,管理各种在地上爬行的生物。”(创1:28)
宇宙是人类的居所,人在宇宙中应如在自己家中一般,感到安全舒适。很有趣的是依照创世纪第一章的说法,人和飞禽走兽都是素食者。
“看!全地面上结种子的各种蔬菜,在果内含有种子的各种果树,我都给你们当食物;至于地上的各种野兽,天空中的各种飞鸟,在地上爬行有生魂的各种动物,我把一切青草给它们作食物。”(创:29-30)
在天主创造的计划中,人类和所有的受造物和平相处,连没有理性的动物也不例外。
这就是团体生活的四个幅度,它囊括一切。一个完整的团体生活必须同时顾到这四个幅度,如果忽略了任何一个,团体生活就要失去平衡。
(4)人无能度团体的生活
这的确令人震惊,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天主所造的人,虽是“群居的动物”,却显示出无能度团体的生活。是天主创造时犯了错吗?不是的。是人在运用自由时犯了错,搅乱了天主的计划。创世纪第三章讲了这不幸的事件:原祖妄用自由,违抗了天主的命令。这一行动的第一后果,便是破坏了团体的生活,就是破坏了高、深、广、宽四个幅度的正常关系。人与天主的关系:人害怕天主(创3:8,10,24);人与自己的关系:人感到羞耻(实113:7,10);人与他人的关系:指控他人(创3:12,16);人与璟境的关系:人要遭受天灾人祸,最后还要死亡(创3:16-19)。
关系虽然破坏了,人性却没有改变,仍向往团体生活的理想,同时又无能实现这个理想,这就是人的悲剧。创世纪的其余章节,以及整部圣经,充满了这个悲剧故事:加音谋杀胞弟,洪水淹没大地,巴贝耳塔......
罪恶又产生死亡:
“你既是灰土,你还要归于灰土。”(创3:19)
这死亡是度团体生活的最大阻碍。人在一生中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各种关系,死亡在刹那之间把它们全部摧毁。组成团体的个人一旦死亡,团体也要随之消失,这是无可避免的结局,因为众人都隶属于死亡法律的权下。
罪恶的另一个后果是失去自尊和轻视他人。这也是一个团体生活的阻碍。互相授受团体生活的基础,因此而受到侵蚀,失去光泽。所授予的不再是全部的“我”,所领受的也不再是完整的“你”。
一方面团体生活是人自我实现的条件,另方面人却无能度团体的生活。因此,我们要问:人是否还有希望能够跨出这不幸的困境?
(5)人度团体生活,唯有依赖天主
人丧失了度团体生活的能力之后,如果只依靠人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补救的。但是天主是团体生活的典型和根源,因此,我们看看在人的团体受到破坏之后,天主作出了怎样的反应。
有人把巴贝耳塔的故事(创11:6-8),解释为天主妒忌人类的团体生活,显然是误解了:因为我们确实知到天主喜爱团体生活。这故事的真正寓意是,借用对立的说法,指出人若不和天主!联合在一起,不能维持真正的团体生活,这正是圣咏127首所表达的思想:
“若不是上主兴工建屋,
建筑的人是徒然劳苦;
若不是上主在护守城堡,
守城的人白白儆醒护守。”(咏l27:1)
人既然不能度完整的伦理生活,更不能从死亡的权下挣脱出来,若要恢复美满的团体生活,就需要天主出来重建人类的团体。谁浏览圣经,都可见到,有两部历史并行发展:一部是人类破坏了团体的历史,另一部是天主重建团体的历史。
在创世纪第三章里,我们已经见到天主怎样弥补原祖所造成的损害:
“天主为亚当和他的妻子做了件皮衣,给他们穿上。”(创3:21;参阅3:15)
创世纪在讲述加音出生时,强调了天主在人类家庭延续的过程中所占的角色:
“亚当认识了自己的妻子厄娃,厄娃怀了孕,生了加音,说:‘我赖上主获得了一个人。’”(创4:1)
创世纪叙述洪水灭世的悲剧时,同时也谈到了天主与诺厄立的约:
“看,我现在与你们和你们未来的后裔立约......”,(创9:9)
我们可以从圣经中,举出更多的例子。总之一句,在圣经的叙述中,人类破坏性的作为,与天主重建性的行动,常常混杂在一起。
(6)重建团体过程中的矛盾现象
巴贝耳塔的故事还没有了结,亚巴郎的故事就开始了(创11:26)。随亚巴郎的出现,天主重建人类团体的工程,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说起来真是矛盾,这个重建团体工程的新阶段,是由拆散团体开始的:
“上主对亚巴郎说:‘离开你的故乡,你的家族和父家,往我指给你的地方去。我要使你成为一个大民族......地上万民都要因你而获得祝福。’”(创l2:l-3)
亚巴郎和妻子撒辣依的处境,与上主的许诺,也同样的矛盾:
“亚巴郎的妻子撒辣依,没有给他生孩子。”(创16:1)
从上面两个矛盾的例子中,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看到:重建团体的工程,不是由人类自己策动的,而是由天主主动肇始的;完满的团体生活,并非人类努力的结果,而是天主赏赐的恩典。离开故乡家族,将兴起另一个民族;年高的亚巴郎和不育的撒辣依,将要生一个孩子;亚巴郎改名为亚巴辣罕,撒辣依改名为撒辣;这些彻底的改变,都是由天主一手完成的。
随圣经逐页读下去,越来越清楚看到天主是那么心爱团体,好像舍不得把它交在人的手里。甚至可以说,天主坚持要作为团体生活的泉源,并愿意受到普遍的承认:
“上天下地的一切家族,都是由祂而得名的。”(弗3:l5)
一般而论,天主重建团体所采用的方式,都具有似非而是的矛盾特色。例如:天主重建团体是为了全人类,但只给少数人建立了团体;天主愿意所有人与自己合作,却只召唤几个人直接参与祂的工程。
天主用祂的大能,从万民中兴起以色列民族,作为祂自己的团体,成为:
“司祭的国家,圣洁国民。”(见出19:5-6)
天主在以色列民族中所进行的工程,在这里开始显示了它的路线,就是天主要这个民族,在天主和其它民族之间,任桥梁的角色。司祭的首要职务就是作天人之间的桥梁。天主在塑造以色列民族的时候,并不忘记其它民族。整个人类实是天主重建工程的最终目标,然而是一个间接的目标。以色列民族执行司祭的使命则在于遵守西乃山的盟约。这个盟约从重建团体的角度来说,就是:天主制定了一个团体的蓝图,要求以色列人民当作祂的礼物来接受它。他们接受了,盟约就成立了,新的团体也开始了。
总说起来,在天主重建团体的工程中,有以下几个似非而是的矛盾:
天主直接与少数人重操作,间接为整个人类效劳。
新团体的形成,始于旧团体的拆散。
任用无能建立团体的人物,负起建立团体的使命。(流浪的亚巴郎,不育的撒辣依,顽固的以色列人民,便是这类人物。)
团体虽是天主的白赐恩典,却又需要人类的自由合作。
(7)天主临在人间,重建人的团体
结约之柜──天主临在的宝座,是新兴以色列民族的心脏。(见出40:34-38)。天主临在以色列是以民统一的基础,也是以民生命的动力;以民的拔营或安营,都以天主的临在为依据。“在你们中的圣者”(欧11:9)是以色列团体的角石。以民进入福地之后,在民长时代,天主亲自拣选了一批英雄豪杰,并赋给他们奇异的能力,指派他们做以民的领袖:他们都是天主临在的化身。后来到了君王时代,虽然有君王统治以民,但天主仍是以色列民族的主宰:
上主对我主起誓说:
“你坐在我的右边。”(咏l10:l)
以色列的君王坐在天主的右边,而天主则占正座。象征天主宝座的是会幕,后来是圣般。
云彩、会幕、圣般是天主临在的有形记号,而法律则是天主临在以民日常生活中的媒介(见申4:7-8)。所有以色列子民都应遵守法律。君王也不例外。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王达味触犯了法律,他因此而受到惩罚。纳堂先知的神谕(见撒下7:5-l7)是圣经中最清楚的宣言:宣告天主是一切事务的策动者,而君王只占次要的地位。
从纳堂先知的神谕中,以民渐渐认清自己的使命;他们之所以蒙选为天主的子民,是为了准备天主重建人类团体的工程;这工程将由一位天主的受傅者,即默西亚,奠定基础。以色列民族将通过这位默西亚达成桥梁的使命,使万民走向圆满的共融,就是万民与天主间的共融,以及民族与民族间的共融。
以色列的大小先知更相继宣告了默西亚将要来临,并描写了他的重建工程和新的团体。这个新团体若与以色列的团体相比,也是面目全新的。
(8)远眺重建工程的蓝图
天主借着先知,再三再四重申祂的诺言:祂不因人类犯罪而放弃人类,反而许下要重建人类的团体;事实上,这重建工作在原祖犯罪后已经开始了,而且从来没有间断过。(参阅依54:10;49:15-18)
先知纳堂的神论:
“......我必在你以后兴起一个后裔......我必巩固他的王权。是他要为我的名建立殿宇;我要巩固他的王位直到永远。我要作他的父亲,他要作我的儿子......你的家室和王权,在我面前永远存在,你的王位也永远坚定不移。”(撒下7:12-16)
但是达味的许多后裔都不称职,都没有应验先知纳堂的神谕。这个事实反而揭示了神谕的真正意义:天主的许诺实际上超越了达味王朝的政治幅度。日后的先知们,在圣神的启示下,更深入纳堂神谕的奥秘,在达味之子身上,见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一道浩光......你加强了他们的快乐,扩大了他们的欢喜......因为你折断了他们所负的重轭,他们肩上的横木,以及压迫他们的短棍,有如在米德杨那天一样......因为有一个婴孩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他肩上负担着王权,他的名字称为‘神奇的谋士,强有力的天主,永远之父,和平之王’。他的王权是伟大的,达味的御座和他王国的平安是无限的;他将以正义与公平对王国加以巩固与保持,从今时直到永远:万军上主的热诚必要完成这事。”(依9:1-6)
“由叶瑟的树干将生出一个嫩枝,由它根上将发生一个幼芽。上主的神,智慧和聪敏的神,超见和刚毅的神,明达和敬畏上主的神,将住在他内。他将以敬畏上主为快慰,他必不照他眼见的施行审讯,也不按他耳闻的执行判断。他将以正义审讯微贱者,以公理判断世上的谦卑者......正义将是他腰间的束带,忠诚将是他胁下的佩带。豺狠将与羔羊共处,虎豹将与小山羊同宿;牛犊和幼狮一同饲养,一个幼童即可带领它们。母牛和母熊将一起牧放,它们的幼雏将一同伏卧,狮子将与牛一样吃草......在我整个的圣山上,再没有谁作恶,也没有谁害人,因为大地充满了对上主的认识,有如海洋满溢海水。”(依11:1-9)
用这样生动感人的措词来描写理想的团体,还是第一次,恐怕也是最后一次。这正是天主预许给祂的民族和全球人类要实现的计划。这计划的实现有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人内心的蜕变:请听先知耶肋米亚的神谕:
“我愿在那些时日后,与以色列家订立的盟约──上主的断语──就是:我要将我的法律放在他们的肺俯里,写在他们的心头上;我要作他们的天主,他们要作我的人民。”(耶31:33)
第二个要素是某个人的媒介:这个神秘莫测的人物将亲自承担以色列和全人类的命运。先知依撒意亚曾用了惊心动魄的诗句歌咏了他:
“请看,我的仆人......”(见依52:l3-53:1-ll)
借着上主的仆人,重建人类团体的工程进入了最后的阶段。这工程首先集中在亚巴郎一人身上,再推展到整个以色列民族;现在再次集中在上主的仆人一人身上,再推展到全球人类。重建工程中那种矛盾的现象,在上主的仆人身上,也达到了巅峰。
(9)耶稣基督是新团体的角石
先知预告的厄玛努耳──天主与我们同在──在耶稣身上应验了。祂是天主卓越的独子,又是上主谦卑的仆人。祂降生为人,人性因此得以再造,新的团体由此得以产生。耶稣宣布说:
“时期巳满,天主的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罢!”(谷1:15)
天主的国就是天主与祂的子民同在,也就是天主为祂的子民所接受。耶稣不但报导了天主的国,祂自己就是天主的国,因为祂就是厄玛奴耳──天主与我们同在。
说耶稣是天主的国,即是说祂就是新团体的角石、心脏、首脑和活力的泉源,而祂也足以完成这任务,因为祂如天主一样超越万有:
“那由上而来的,超越一切......那自天上而来的,超越万有之上......”(若3:31)
“父爱子,并把一切交在祂手中。”(若3:35)
“我与父同是一体。”(若l0:30)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条;那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的,他就结许多的果实,因为离了我,你们什么也不能作。”(若15:5;参阅哥1:15-20)
从此以后,离了基督而谈团体生活是没有意义的。谁要建立真正的团体,唯有依赖基督。基督是团体的基础,团体的架构,团体的装璜,总之,祂是团体的一切。只有在基督内,人类才能够超越所有的差异,扫除种种的不平等,达成完满的团结合一。(见哥3:l0-l1)。这团结合一是如此的彻底,甚至超越了男女两性的原始区别。(见迦3:27-28)。后面我们还要把这突出的创新提出来讨论,目前我们在此只指出一点:
在基督内,独身者,不论是男性或女性,度完满的生活是可能的,只要他/她选择独身是为了天主的国(玛l9:12)。就是说,只要他/她完全献身于基督。因此,在基督再造的新天地内,单一的男性团体和单一的女性团体都是正常的。在创世纪的世界里,人要健全地成长,度完满的团体生活,男女两性需要互相补足;在新的天地内,却并不一定需要如此,因为最健全的成长和最完满的生活是:
“达到基督圆满年龄的程度。”(弗4:13)
而这成长又始于超越性别的再生:
“不是由血气,也不是由肉欲,也不是由男欲,而是由天主而生的。”(若1:13)
这再生超越人间所有的差异,但不减损个人的尊严,反更加强了它。每一个人都可以借用保禄的话,炫耀自己的尊严说:
“天主子爱了我,且为我舍弃了自己。”(迦2:20)
(10)矛盾中的矛盾:生命出自死亡
重建团体过程中似非而是矛盾现象,在耶稣身上达到了巅峰。由于一个人受到隔绝抛弃,不容于团体,全人类得以再次互相接纳,集合起来,度团体的生活。耶稣被悬在十字架上,喊道:
“厄罗依,厄罗依,肋玛撒巴黑塔尼?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为什么舍弃了我?”(谷15:34)
耶稣为使我们了解这矛盾中的矛盾,给我们讲了三个常被引用的比喻:
“你们没有读过这段经文吗?‘匠人弃而不用的石头,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那是上主的所作所为,在我们眼中神妙莫测”。(谷12:10-11)
“妇女生产的时候,感到忧苦,因为她的时辰来到了;既生了孩子,因了喜乐再不记忆那苦楚了,因为一个人巳生在世上了。”(若16-21)
“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若12:24)
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的现象呢?我们还是让耶稣自己来解释罢!祂说:
“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若15:13)
在这个被罪恶污染了的世界上,为所爱的人受苦,是爱的可靠记号;苦莫大乎死亡,因此,死亡是爱的最出色标记。在自然界中,生命的传授律是“生命产生生命”;但是在新的团体中,生命的传授律却是:“死亡产生生命”。
耶稣受难之前,大司祭盖法在无意中道出了这端奥妙的真理:
“你们什么都不懂,也不想想:叫一个人替百姓死,以免全民族灭亡:这为你们多么有利。”(若11:49-50)
这正与耶稣所说的不谋而合:
“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若12:32)
这股吸引人归向祂的力量,在耶稣断气之后,就产生了效果:阿黎玛特雅人若瑟,那个因怕犹太人暗中作了耶稣门徒的公议会会员,以及尼苛德摩,那个在夜间来拜访耶稣的犹太人领袖,他们两人就在耶稣死亡后,勇敢地站了起来,用实际的行动公然表示了自己是耶稣的门徒。
“经上另一句说:‘他们要瞻望他们所刺透的。’”(若19:37)
从被刺的肋膀中所产生的团体,将永远带这原始的印记。这团体的活力不来自“坚强的右手和伸展的手臂”,而来自“上主仆人的谦卑”。十字架的软弱成了新生命的力量。新的团体是在贫困、苦辱、无权无势的境况中茁壮成长的。(见格前1:26-29)。它可以和保禄一起欢呼:
“我几时软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时候。”(格后12:10)
它也可以与耶稣的母亲同声高唱“祂从高座上推下权势者,却举扬了卑微贫穷的人。祂曾使饥饿者饱飨美物,反使那富有者空手而去。”(路1:52-53)
(11)新郎与新娘
在基督内固然没有男女尊卑的区别,但在以基督为首的团体里,却分明有男性和女性两个层面。当我们谈论基督为元首,为新郎时,我们是在谈论男性的层面;当我们谈论基督的肢体和新娘时,我们是在谈论女性的层面。
区分这两个层面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伟大的奥迹”(见弗5:31-32)。因此,容我们再回到新团体诞生的时刻,为观察两性的特色。
在耶稣复活那天,分散了的门徒团体,开始重建起来。在重建的过程中,妇女担任着主要的角色。依照若望福音的描写,基督和玛达肋纳的相遇,无异是新亚当和新厄娃的相遇,周围又充满了“雅歌”的气氛;在十字架上,从被刺透的肋膀中,随血和水流出来的新团体,在复活节的早晨,开始显示于人间,同时也表露了男性和女性两个层面,新约的新郎和新娘都登场了。这两个层面,原是人类团体的要素。在旧约时代,虽不甚显著,但仍隐约可见;当天主干预以民的历史时,多次通过女性,例如;三松和撒慕尔两位民长的母亲。但是当天主与全人类谛约时,则只通过男性,例如:诺厄,亚巴耶和梅瑟。在新约时代,男女两性的层面却非常明显。在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位女人:纳匝肋的童贞女;在空墓前,首先出现的,也是几位妇女。马尔谷和若望两部福音,在记述复活早晨的事迹时,都强调了玛达肋纳的角色,她是耶稣复活之后第一个见到主的人,因此而被称为“宗徒们的宗徒”。(见“妇女的地位”通谕:11,l6)。
若望福音在讲述逾越奥迹时,曾两次提到耶稣把自己的团体委托给一个人:第一次,委托给一个女人,就是祂的母亲玛利亚;第二次,委托给一个男人,就是祂的门徒伯多禄。第19章25至27节记述了第一次委托。耶稣的爱徒显然代表耶稣的团体。耶稣把它委托给玛利亚,是要她做这个新团体的母亲。
第21章l5至19节记述了第二次委托。在伯多禄三度表明自己爱耶稣时,耶稣三度把自己的团体委托给他。”
在委托给圣母的时后,耶稣不必问圣母是否爱祂,因为没有儿子问母亲是否爱自己。但是在委托给伯多禄的时后,耶稣必须肯定伯多禄是否爱祂,因为爱统率团体的生活。这双重的委托,表示了团体生活中的两种爱情:父爱和母爱,男性的爱和女性的爱。
这男女两性的区分和合一,这男性和女性的两个层面,是基督团体──教会的重要特色,它已反映在原始的基督徒团体中,就是路加所描写的那120人。
宗徒大事录第1章12至14节把教会中男性和女性的两个层面描写得很深刻。在这个团体中,有宗徒和他们的首领伯多禄,也有妇女和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以及祂的兄弟;因此具有伯多禄(男性)的,和玛利亚(女性)的两个层面。伯多禄的层面由宗徒团所组成,而玛利亚的层面则由其它的信徒所组成,其中也包括耶稣的兄弟们。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论“妇女地位”的通谕中,发挥了这两个层面的特色,并作出了一些出色的结论。(“妇女地位”:29及注55)。
在讲论基督团体时,人们多次过分着重男性的层面,以致忽视了女性的层面。譬如:重视明察善辨的头脑,胜过热诚温柔的心脏;称颂有声有色的办事才能,胜过默默无闻的谦卑服务。但是,不论怎么讲,女性的层面,在团体生活里,却似乎占首要的位置。所有修会的会祖,不论是女修会的,或者是(尤其是)男修会的,都教导自己的修女或会士,要以孺子亲切的情怀,敬爱耶稣基督的母亲,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此外,以个体来说,他/她也需要具备某一程度的她/他。这是说,每一个教会的成员都应该同时有伯多禄和玛利亚层面的气质。教会的圣统制度,在两性上,是泾渭分明的,这是因为基督这样建立了:祂决定了只由男性以教会的名义来执行伯多禄层面的公务。然而宗徒也是基督奥体的肢体,也分享教会是基督净配的身份;因此,他们和他们的继任者,都应该培养和发挥玛利亚层面的特色。
所谓玛利亚层面的特色,就是那些女性特有的气质,如:为爱而完全奉献自己,能够忍受剧烈的痛苦,赤胆忠心地工作,不知厌倦的操劳,能够直觉地了解别人的需要,并说出支持和鼓舞人心的话等等(“救世之母”:46)。
在家庭中,父母的结合,产生孩子;同样,在教会中,两性层面的整合,产生新的生命。我们这个世代最严重的疾病是失去了团结合一。教会在世界中则是团结合一的圣事。
(12)新剆赠给新娘的婚礼
婚礼之一:合一之恩
“耶稣向圣父祈祷说:‘我不但为他们(宗徒)祈求,而且也为那些因他们的话而信从我的人祈求。愿众人都合而为一。父啊!愿他们在我们内合而为一,就如你在我内,我在你内,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若17:20-21)
从耶稣的祷词中,我们知道祂的重建工程是否产生效果,要看它是否促进人类的团结合一。当福音渐渐传杨开来,结出果实的时候,宗徒们体验到耶稣的祈祷是有效的。他们也明白了,消除人间的藩篱,建立共融的团体,原是福音的精髓。(见弗2:11-22)。
福音是耶稣留给基督团体的珍贵宝藏,为了维护它的纯净完整,团体的成员应该准备作最大的牺牲。圣保禄宗徒给了我们出色的表样。当福音的真理受到威胁时,他毫不犹豫地“当面反对了他(伯多禄)”(迦2:11)。但是在遵守福音的实际行动上,他却乐意放弃个人的做法,听从雅各布伯和耶路撒冷长老的指示(见宗21:23-24,26)。为保禄来说,这是个很大很难的牺牲,但是为了教会的团结合一,他甘心接受了。
基督徒间的四分五裂,是件不幸的事。但是,我们不可因此忘记,团体合一是基督赠给教会的珍贵婚礼,是教会的遗产;它和“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同是教会的标记。耶稣穿的那件无缝长袍(若19:23),便是合一的象征;伯多禄的那张鱼网,虽然装满了超重的大鱼,却没有破裂(若21:l1),也是合一的象征。
合一是初时基督徒团体的最明显标记,信徒的团结那么彻底,以致他们彼此分享财富:
“众信徒都一心一意,凡各人所有的,没有人说是自己的。”(宗4:32)
“有位若瑟......他有田地,卖了以后,也把银钱带来,放在宗徒脚前。”(宗4:36-37)
合一也是所有真正基督徒团体的要素和标记。
教会依赖这合一的恩赐,做促进人类团结合一的仆人。耶稣升天前给宗徒的最后命令,就是到天下海角去传播福音,建立信者的团体(见玛28:18-20)。传播福音即是分施合一的恩宠。因此,耶稣派遣门徒出去宣讲福音,以两个人为一组(见路10:l)。两个人就是一个团体。他们双双出去,以团体建立团体。这样,伯多禄和若望两个人一同下到撒玛黎雅(见宗8:14);同样保禄和巴尔纳伯也是两个人一同出去宣讲福音的。(见宗13:2)。
但是,实际上他们不只是两个人,而是三个人,因为还有耶稣和他们同在:
“那里有两个或三个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玛18:20)
这批小小的报讯小组,走遍大城小村,大声疾呼,邀请所有的人接受合一的恩宠,度团体的生活。因为天主的国已经来临了,没有人被排拒在天国的门外,不必再度落落寡合的生活了。
婚礼之二:圣爱之神
耶稣基督把自身的生命,用明确的措词,传授给祂的门徒,祂说:
“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若13:14-15)
“如同我爱了你们”这句话,不但指爱的典范,也是指爱的动力。这条新的命令同时也是新的恩赐。
基督若不赋给人什么,也不要求人什么。如果耶稣要求我们爱人,因为祂给了我们爱的能力。新的命令要求我们彼此相爱,不只效法祂的榜样,更要依赖祂的恩赐。
这爱的恩赐就是天主圣神,祂是圣爱之神,爱的气息。当耶稣在十字架上交付了灵魂,吐出了最后一口气息(若19:30),圣神便运行在万物之上,再造万物。耶稣复活当天晚上,祂显现给宗徒,
“祂向他们嘘了一口气说:‘你们领受圣神罢!’”(若20:22)
“这圣爱之神,在领洗的时候,己倾注在我们心中了。”(见罗5:2,5)
圣神所燃起的爱,是一条“更高超的道路”(格前l2:31),它是由基督为教会所开创的;因此,耶稣就是我们的道路(若14:6);它的路标清楚而明确:
“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格前13:4-8)
这爱是新团体的起点,也是终点。爱集合个人结为团体,而团体又助长个人的爱。依照基督的启示,团体是神圣的,而个体也是不可侵犯的。表面上,团体与个体分立;实际上,却是同一件事的两面:因为团体的功能是保证个体的成长,而个体的成长正在于投入团体。在新的团体里,行动的最高依据不只是“可行不可行”,而更是“有益抑无益”。保禄说:
“‘凡事都可行’,但不全有益;‘凡事都可行’,但不全助人建树。不要只求自己的利益,但也该求别人的利益。”(格前10:23-24)
依据这个原则,应有的态度不是:对的,我去做,不对的,我不去做;而是:在对的前题之下,有益于建树团体的,我去做,无益于建树团体的,我不去做。
自由是可贵的,但它应该为爱服务。保禄说:
“你们(有知识的人)要谨慎,免得你们这自由的抉择成了软弱人的绊脚石。”(格前8:9)
如果一个人,以他的自由抉择导致软弱的人失足,他就不能推卸责任。保禄接说:
“这软弱的人,基督为他而死的弟兄,也就因了你的知识而丧亡!你们这样得罪了弟兄们,伤了他们软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格前8:11-l2)
伤了软弱的人,就是得罪基督,因为基督爱他们,并视他们为自己的化身:
“祂按名字呼唤自己的羊。”(若l0:3)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
一个人如果燃着了基督的爱,他必然十分关怀团体;弟兄若有要求,他也乐意牺牲自己的权利。圣保禄就是这样的人:
“我们没有用过应有的权利,反倒忍受了一切,免得基督的福音受到妨碍”(格前9:12;参阅10:19,22-23,33;11:1)
一旦基督的爱进入了人际的场合中,人际关系就从内部发生变化。费肋孟的一个逃奴与他主人的关系,就是一个出色的例子(见圣保禄宗徒致费肋孟书)。另一个更重要的例子是:奴隶制度的观念从人类的意识中逐渐消失。
婚礼之三:苦中之乐
人耕耘获得丰收,或抗争得到胜利,就会高兴喜乐。保禄在痛苦中感到喜乐(见格后7:4),因为他相信人在痛苦中会有丰收。他不但相信麦子死了可以结实的寓意,他更要有许多次的亲身经验: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时常为耶稣的缘故被交于死亡,为使耶稣的生活也彰显在我们有死的肉身上。这样看来,死亡施展在我们身上,生活却施展在你们身上。”(格后,4:11-l2)。
精明的政治家,能干组织家,口若悬河的雄辩家,都不是建树团体的功臣;真正的功臣却是那些为了团结合一而受迫害的人,为了真理仁爱而遭磨难的人。圣保禄感到他被投入狱比公开宣讲更能建树教会(见斐1:12-14)。一个宣讲福音的人倒下去,便有更多的人站起来取代他。保禄见到了他的痛苦能结出如此丰富的果实,禁不住欢呼说:
“为此(锁链和烦恼),如今我喜欢,将来我仍然要喜欢。”(斐1:18)
在基督徒团体里,新的成员不断增加,他们是由“首先在默西亚内怀着希望的人”(弗:1-l2),在痛苦中产生的。他们固然是由天主而生的。但天主给人生命,常通过人的管道,就是通过已经领受了信德恩宠的人,借着分担基督的苦难,给信德和爱德的团体,产生新的成员:
“如今我在为你们受苦,反觉高兴,因为这样我可以在我的肉身上为基督的身体──教会,补充基督的苦难所欠缺的。”(哥1:24)
新的成员一经产生之后,仍需要其它团员,在痛苦中协助他们逐渐成长:
“我的孩子们,我愿为你们再受产痛,直到基督在你们形成为止。”(迦4:19)
最后,这些新的成员也蒙召分担基督的苦难,并用痛苦来多结美好的果实:
“为了基督的缘故,赐给你们的恩赐,不但是为相信祂,而且也是为祂受苦。”(斐l:29)
要知道一个团体是否成熟,最可靠的记号是:这个团体能够在痛苦中产生新的生命。在基督的团体中,痛苦是多产的,也是喜乐的泉源。痛苦原是新郎基督赠给新娘教会的珍贵婚礼!
结论
所有的团体,如果它们的理想不以天主作为基础,是注定要失败的。在人类的历史中,满是这种失败的伤痕,真是人类的一大不幸。我们这个世代,曾尝试采用种种理想立国结社,只因排除了天主,使近代史蒙上了层层灰暗。因此,我们能够给人类的最大的贡献,应该是坚定人们的信仰;在圣神内信仰耶稣基督的父。在这信仰中,人类智慧所提供的种种理想,即使是最渺茫的,最大胆的,我们也可找到应有的价值。例如:儒家“世界大同”的理想(礼记礼运篇),道家“小国寡民”的理想(道德经第八十章),甚至马克斯在宣言第二章中所标榜的理想: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基督第二次于光荣中来临之前,人间所有的团体都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连基督的团体也不例外。因此,基督爱的另一个特色是有耐心和容忍的胸襟(格前13:4,7)。目前,任劳任怨是爱的王道。我们都渴望完满的团体,但如果有人许下说他能够在现世建立理想的团体,他是在讲大话:因为美满无缺的团体只有在救恩历史圆满的时刻,才能成为事实。
圣保禄宗徒说:
“我们在此没有常存的城邑,而是寻求那将来的城邑。”(希13:14)
但是,我们如果现在不积极建树美好的团体,空等着理想团体来临,就犯了严重的错误。我们应爱护自己所属的团体,我们要不断改善团体的生活,使它更充满基督的精神,更富有教会的特色,这才是等待理想团体实现最健康的态度。

上一篇:谈Serenity下一篇:耶稣复活奥迹与信证神学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