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被召唤追随福音劝谕,并忠信实践的人们,纵然他们各有不同的恩赐,然而都是将自己特别献于天主,以跟随那冰清玉洁而一贫如洗、服从而死于十字架上,救赎并圣化了人类的基督。这样,由于圣神倾注于他们心中的爱情,所催促他们日甚一日地为基督及其奥体教会而生活。”(修会生活革新法令1号) “忠于自己圣愿的会士,为基督摈弃一切,跟随基督,以祂为惟一的需要,听他的话,关心祂的一切。” 为这缘故,每个修会的会士,在一切之先,该专一寻找天主,努力使默视祈祷与使徒热爱紧相结合,前者使人心神契合天主,后者使人参与救赎工程,并努力拓展天国。”(仝上5号) 每一教友生来即为作默观的人,藉着圣洗之奉献作一个结合天主的人;他在一生的岁月中设法加强这种结合,他希望在天堂所度的完美生活,在今世即开始热切地全心贯注,即是常常不离天主,密切地同祂结合,永无休止地,合心全意地,在爱中认识祂。当教友进了修会时,誓许追求这种基督徒的至宝(默观祈祷),并如火如荼地展开。 圣道明竭尽所能生活于这种标准之中。他是伟大的基督徒,又是一位伟大的默观者。历史的记录告诉我们:这默观的因素在圣人生涯的初期而已放射出光芒。当圣人在西班牙奥斯玛(Osma)主教座堂作咏经司铎时,天主的上智即使他作了十年彻底的初学修士,为准备他成一位使徒,以及宣道修会的奠基人。撒克逊若堂为圣人传记的第一位作者,告诉我们说:“圣道明白天、黑夜都在不停地祈祷,利用空闲专务默观生活。他很少走出修院。”依照日课经的说法,正是这种默观生活使他生了一位使徒:“他以坦诚的心,追随圣奥斯定典规,最后他由一位咏经员,变成了一位使徒。”(见日保诵读第四对经)。若堂特别指出圣人的默观日深一日,而他那类似基督的精神日益加强。 “他不断地,而且特别地祈祷天主赏赐他热爱,这种热爱在他殚心竭虑致力于救人灵魂上发生了很大的作用。圣人觉得:只有当他整个地牺牲了自己,尽心竭力地拯救人灵,效法那为救人欲整个牺牲一已的主耶稣--人类的救主时,他才真是基督的门徒。” “天主又赏赐圣人一项奇恩,即是为众人,为可怜人以及不幸的人痛苦流泪,在他同情人的心里,圣人尝到他们的苦痛。”(参阅若堂着道明小传) 即使是圣人在法国南部开始宣道的生涯时,于一二0六年秋季,圣道明仍继续自己的默观祈祷,并将全部精力灌注在使徒工作上。圣人的朋友,杜鲁斯地方圣保禄隐修院院长拜尔(Abbar William Peyse),在此数年间亦居法国,当圣人列品案件进修时,他出面作证说:“我从未见过有一个人祈祷这样多,流泪这样多。当他祈祷时,他要呼喊出来,附近的人都能听到,在他的呼喊声中,圣人常说:“啊,主!请你怜悯你的子民、众人的遭遇将如何?。”这样,圣人为他人的罪恶恳求,祈祷,在祈祷中度过一夜。”(参阅列品案件18号) 圣人将自己经验之所得,都溶冶于他建立的修会中。他将道明会每一件事都建立在默观的基础上。他所拟定的会宪建起一种环境,使圣神能生活并工作于其中,并使耶稣亦能作生活的中心。他将真正基督徒的弟兄友爱实现出来,将一个亲如手足的团体在寻求天主中结合在一起。精神方面的和谐悟道这团体的显明特征。这种崇高的生活建立在以默观的方式法爱天主并爱近人,其明文载在圣奥斯定典规的卷首语,这即是宣道弟兄会的基础:“可爱的弟兄在诸多之前,我们应该爱天主,也该爱众人。”这几句话将基督徒的基本法律放在道明会士眼前,该法律乃是福音中两条大诫命:“你应全心,全灵,全意爱你的主,天主。这是最大,的也是第一条诫命。第二条和第一条相似:你当爱你的近人,如同你自己。全部法律和先知书即系于这两条法律。”(玛廿二37-39)圣奥斯定典规只是在解释这两条基本诫命,按“可爱的弟兄!在诸多之前,我们应该爱天主”这是默观;而“也当爱众人”句,则指使徒工作。整个的道明会生活以及使徒事业都系于这条诫命。圣奥斯定为证明各条会规的合理合情,在他典规内不断地援用爱德为根据。 圣奥斯定所拟订的原始典型修道生活,乃是仿效初期教友在耶路撒冷和犹太所成立的团体。基督徒当时所实践的生活方式既属默观又是使徒性的。这种福音神修起初是在晚餐内发展,的在那里使徒会同圣母,以及门徒,还有一些热心出众的妇女,在耶稣升天后九天内曾共同实习过基督原来把祂对圣父之热爱,与其礼仪以及个人的祈祷的专一生活,连结起来。从这基督生活的摇篮发展出耶路撒冷和犹太教会,该教会的突出标志,乃是弟兄式的一心一德,安贫乐道和不断的举行礼仪及个人祈祷。按圣经的记载这些初期教友: “他们专心听取宗徒的训诲,时常团聚,擘饼,祈祷。…….凡信了的人,常齐集一起,一切所有皆为公用。他们把产业和财物变卖,照每人的需要分配。每天都成群结队地前往圣殿,也挨户擘饼,忙着欢乐和诚实的心一起进食。他们常赞颂天主,也获得了全民众的爱载。”(宗二42-47) 使徒们将天主圣言带到晚餐厅的外边:“使徒们以大德能作证主耶稣基督的复活,他们在众人前大受爱戴。”(宗四33)但是当使徒们看到自己每天在关心瞻养增加的民众,对自己的任务有危害时,于是指定七个执事,“派他们管这要务。至于我们,我们要专务祈祷,并为真道服役。”(宗六4)以后,当科尔乃略的仆人来到约培,寻找伯多禄,而后者当时住在一位名叫西瑞的皮匠家里,且在房顶上祈祷。而科尔乃略的使者站在门口求见伯多禄时,在祈祷中他正看到神视,圣神即吩咐他从屋顶下来“看!有三个人找你。起来,下去,同他们一起去吧!不要疑惑,因为是我打发他们来的。”(宗十) 初期基督徒团体的这种默观兼传教的生活,乃是圣道明一意一心设法在自己修会内要复制的生活。圣人透过当时最大的一派神职修会,即清规咏经团(Canan-segulaz),特别是布勒蒙修会,从初期教会中采取了他的默观生活理想。在一切清规咏经团中所特别着重的乃是礼仪中的默观祈祷,这乃是教会所订定的正式祈祷。咏经团之产生,正是给基督信仰地区的主教座堂,以及堂区提供天主子民每日隆重的祈祷,并在主教座堂或堂区内执行牧灵的任务。咏经团员除了这修道生活中主要的公祷外,又加上他们爱团体的强烈情感。他们亲如手足的谐和精神滋养他们的公共祈祷。圣奥斯定,这位创规者在会规开始曾锦上添花以地写出了这几句话“你们之所以集合成一个团体,其主要理由乃是,弟兄和谐共处,在主一心一德。”当咏经员每日站在圣体龛座前,领用同样的精神食粮,并每日在主要的定时内,大家共聚于歌咏席,共同为了主赐大恩赞颂天主,那时他们彼此间之心投意合,水乳交融,更表现的淋漓尽致。 虽然圣道明将自己的修会建立在清规修会生活的基础上和制度上,但是他却加以发发光大,又增添上普遍宣扬福音的目标。道明会士不该因身于单一堂区,又不该偏限于堂区的工作,而是将福音讯息,弟兄友爱和祈祷的精神,传播普世。不过,圣道明虽然改变了修会的重心,而道明会院生活也围绕着这重心旋转,但是他们的成望目标并无丝毫改变。圣道明之先见,意在建立气氛,协助他的子女,使之转变成专务默观,致力于同天主结合的人。守规的原意,也是在排除分心,提共兴奋剂,以钻研基督奥迹的潜在意义,如此,这些超然真理逐渐提升他们的精神,影响他们的思想,光照他们的讲道。在圣道明的思想里,会规概包含默观和使徒两项任务。在圣堂的礼仪中,在共唱日课中以及在严守“修院专地”中,修士要亲身体验并学到真理,以便向世人去传布。 3.默观式的使徒工作初期的道明会士领悟圣道明行动的深意,也通晓圣人的主要理想。洪培德是圣道明精神的第一流解释人,当他给道明会宪作注解时,显然也彻底了解圣道明的基本精神,其中曾有这一段话: “修士身份是一个默观者的身份。所宣讲的一切事理,都是在默观中学到的……宣道士的职份在一方面是专心于默观天主的事理,另一方面是致力于行动,谋取众人的利益……他应专务行动生活,又当注意默观生活。但是,因为每人首先对个人负责,故此宣道者应当多专务默观,胜通其他外表行动的工作。”(洪氏道明会规注解卷一) 启发洪氏这种思想的,乃是圣道明本身的榜样。在圣道明宣道的年月里,凡熟识他的男女,对他祈祷的印象,远超过他的使徒工作。最底限度,他们屡屡所谈起的也是这一点。若堂继圣道明之位,作总会长,曾主动地将圣人的生活作一概要: “白画他与众人周旋,而将黑夜奉献于天主,每天夜晚他继续他的祈祷,警醒不寐,一直到软弱的身体不能支持。当睡魔征服他的疲惫身体和厌卷的精神时,他要将头触依在祭台前的石头上……在休息片刻之后,重振精神,复继续他那热诚的祈祷。”(若堂着道明小传) 证人按踵而至,都如此谈。斯德望曾报导说:“圣人的习惯是,常常谈论天主,或同天主密谈。他不论是在会内,或会外,或是行路时,都这样做。圣人并苦口婆心地劝自己的弟兄效法,并吩咐将这种实习载入会宪内。(列品案件37号)圣人的劝告现存于会宪中,自一二二0年以后,每本会宪都能看到。今日的会宪仍在谈我们宣讲福音,为拯救人魂:“我们应追随的目标即是:从默观生活的丰盈满溢中,去宣讲福音并教导众人,以步舞会祖圣道明的后尘,他习惯只同天主密谈,或是谈论天主,为拯救人魂。圣道茂将这些原则作成公式,概括修会愿人达成的一切:“默观、默观所得公施人间。”(参阅神学大全:二-二188第六节)。不久,维乔里若堂(Bl John of Vezolli)继承洪培德作总会长,又重复圣道茂之思想道:“为能将一已捐出,以拯救人群,宣道士应该日夜警醒,并由圣经的长河中吸取活水。”(公函汇编第一二一页) 在道明会生活中的默观因素,完全将注意力集中于天主爱的临在,可由多方面去观察。首先它是属于客观的,或环境方面的那即是建立一种气氛,会士们在其中对基督的爱的认识得以加强。会宪且设想周到,如果真正遵照实行,则在圣道明会院里会建立一种默观气氛,使会院变成一个祈祷,研读和使徒活动的处所。会宪还建立静然的环境,弟兄式团体在其中生活,行动并存在。为准备展开使徒工作,不拘道明会士是在祈祷或是在研读,时间和地方都不停地召唤他,向生活的天主伸开其心门。时间和空间都号召个人和众人努力,像一个单独的道明会奥体,同心合意地奔向天主。时空还号召每一个体,时时敞开,迎接天主不断的邀请。这种将自己的全幅精神屈服于会院的默观环境的影响,而能使之开放,接受圣宠和真理的感化,并使之置身在心里默观状态中。如是一切具备,只等天父遣发圣神。将他提升到一种被动的默观高峰(神魂超拔)---这种非由已动而获的圣宠,非常接近永远的福乐。也就是这种圣宠唤起宣传福音热忱,使道明会士甘愿为同胞弟兄的神道而忍辱负重。 4.默观兼使徒工作的时代性我们廿世纪的人为寻求默观生活,在失望之余而徘徊岐路。需要一些有先见之明,又能在默观的日光下明察秋毫的人。当这些人走出修院大门对外界的基督内之弟兄传播福音时,他们要像献身于天主和服务人群者。他们要到一个世界,该世界失落了天主,而仍在急切地寻找,但不知道自己需要天主。它好像一个堕于五里雾中的人,伸手想摸到天主。它又像在寻找人,而不知此人为谁。它像是愿意到一处,而又不知此处为何处。这些迷失方向的人在修院的四周,到处都有他们发出悲痛的呼声,为觅得这素不相识而又慈悲为怀的基督。祂曾发表了真福八端,这是新福音的精华。但是福音在能救赎混乱的世界以前,却需要广事宣传。那只是良善、贫穷、谦虚又“嗜义如饥渴的人,直接明白世局的严重之后,才能缓和社会的紧张,在不义的患处撒布芳香并包扎种族怨恨的伤口,而这些伤口都已被残酷冷漠以及刻薄无情者,搞的惨不忍睹,因无情者常说:“这些事情我们且慢慢地办。” 只有那生活在静默,收心和默观的环境中的人,才知道透视那稳藏在自己本性内的潜在的恶,并向天主圣神的功化开放自己,在圣神的影响下看到自己---看到了自己“忿恨私欲”的可能性。当他控制了在自己身上的邪恶,他才能出去包扎世界的创伤。可是在他出去作善意的撒玛利亚人时,他不会离开天主,而要在一个新境界内,在一个实际存在的境遇内找到天主。在其中每一人,每一事,芸之众生都在给他重述:“天主起初将人安置在伊甸的乐园内,叫他耕种,看守乐园。”天主又对他说:“你的兄弟在那里?”(参阅:二,15;四,9)。只有默观的人,才是以体察入微明了上项信息的迫切真实性,而由其中获取神益。 道明会生活是由圣道明藉着圣德所赏给他的远见而拟定的,旨在造就这样的深思和默观的人。圣道明并非先知,但在每一时代,不管技艺多进步,文化多发展,教育臻于何等完美境地,但愚昧无知仍该排除,而圣人则能寻到良药。他的修会也旨在供应世界那些藉默观生活所陶成的福音使徒,而默观生活则能使他们潜沉于个人的心灵深处,在那里建起基督的精神神---“基督的饮食,即是承行天父的圣意。”“祂来到世界,为寻找迷失的山羊”,并为精神饥渴的人分施福音真理的食粮。 道明会士之圣召即是延续上项使命。他应该抵制法利塞人伪善的诱惑,否则他总不会出门去冒险,反在完美的颂主歌声中,在浑浑噩噩的静默中,并在时常参与一切退省中而孤芳自赏。另一方面,他应战胜行动主义的诱惑,否则他会与祈祷绝缘。如选择后者,则他要切望常常奔波劳碌,永远在外边寻找近人。这样他要消弱自己的锐气,因为他不容许天主在他的心灵深处管束他。假如他有甘愿奉献的爱德,也会有始无终,而不能贯彻。他认为自己要当廿世纪使徒之缩影,实际上则是一个到处摸索,在讲台自我吹嘘的人。 道明会生活里的默观因素,特别是今日所需要的。世界原是一片混乱,分崩离析,动荡不安,它需要默观的使徒,给目盲者带来光明,给分裂者带来团结,给摇动者带来稳定力。道明会士应给世界指出天主的需要,使它觉悟它的无神思想;又该给世界指出:扰嚷的下里巴人之音没有“爱”的生命。作一个默观者,道明会士还应当藉自己的生活显示出:并不是企业钜子,青云直上的政治家以及多次结婚的明星,或英雄。道明会士应当表现自己是天主的穷苦人,可怜人,生活艰苦者,不离天主的人,他本身和天主相依为命者,藉以证明:世界所最需要的就是天主。当道明会士变成了他所要宣讲的“信息本身”时,世界上的人都要止步静听,“因为只有生活着的信仰,方有吸引他人的力量。(希肋见士Sckillebeeckx宣,道与牧灵杂志,一九六五、五月号)。当道明会士生活于自己的信仰,届时他即变成了一位取法圣伯多禄圣保禄和圣道明的使徒。真正的使徒工作乃由人与天主的爱情交流并不断地与救主谈话而显露出来。每一个真实的道理原在报导人所见和所默观的真理。圣道明如此订出修会方向,致使凡接受它引导的人,不但倾听到天主与他谈话,而且也了解天主谈话的真义,他的人再不坚硬如铁。道明会生活的衰退可由明显的史实证明,其原因不外乎默观生活的无起色。为此,道明会的革新应尽一切的努力去恢复对默观生活的看重。凡贬低道明会默观生活的其他因素,都应扬弃。道明会士应欢迎这种改善,因为它能加强而不毁灭道明会生活的本质。 默观生活的革新为道明会士是不可旁贷的责任,并且也是教会的要求。当每一修会卫护本身的特色和精华时,很能解救教会的急难。而道明会则是在天主圣神的领导下建立的,旨在解救教会的急难。梵二大公会议的礼仪宪章发出号召,要在基督徒团体成员的心中加强默观的精神。教会在礼仪宪章的每页中唤起信友,注意听生活的天主藉着基督说话。惟有专务礼仪中默观价值的团体,才能响起号角,号召基督徒返回基督生活的核心---默观。为能响起这号角,他们自己不但在天主前作祈祷交谈的须臾时间内,找寻天主,而且也在生活中的每一时刻内,在会院祈祷的气氛内,在他们心灵深处,特别是在与同胞晤面时,也该找寻天主。 圣道明的默观方法的有效性,由于梵二大公会议的警告更加显著,凡不与默观生活相结的使徒工作,势必徒劳无功: “……为此当切实思考,会士们要充沛‘精神革新’,即使在推行外面事业上,亦当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否则,针对现代需要所作的最好的适应,也不会产生效果。”(修会2号) 如果想更明显地指出道明会革新所应采取之路线,则实在难而又难,舍了这条传统的路线,别无他途:“默观!默观所得分施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