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像是指十字架上悬着耶稣手足被钉的身体。这在天主教教堂里很容易见到,但在基督教任何教派的教堂里是难得一见的。他们只挂十字架,不附加耶稣的身体,大概跟他们严格遵守不朝拜偶像的信念有关。天主教则认为既然天主圣言取了血肉之躯,圣言就有了人的身体,这身体就不再是偶像,而是圣事,是天人之间的桥梁,我们瞻仰这受苦的身体,能激发感恩报爱之情,日益领悟到这天人的交往与媾和不是没有代价的。
苦像的构思、绘制,或造型,曾有过一段漫长的历史,在此不妨略加回顾,在回顾中也许可以发现,十字架的历史,或苦像的历史就是我们每个基督徒的救恩史。君士坦丁大帝建造了耶路撒冷圣墓大殿(公元三三五年九月十三日祝圣启用),他的母亲赫琳娜传说发现了耶稣被钉的原十字架,由之引发的对十字架及对圣地的敬礼,逐渐地促使人摸索着用图像表达出耶稣被钉十字架情况。
第一幅以写实格调表达的被钉十字架的像保存在罗马的圣撒比纳圣堂的木制大门上,是第五世纪罗马乡间的作品:基督在木刻浮雕的中间,左右各一个强盗,背景是耶路撒冷城门。耶稣伸开双臂作祈祷状,双手被钉在两块木板上形成十字形,耶稣的面孔是东方人、长须、长发,两眼睁得大大的,以表达基督的死战胜了死亡。这一胜利的基督在另一座罗马古圣堂里表达的更加隆重:这里首次把圣母和若望画在十字架脚下。
第九世纪,君士坦丁堡的一部圣咏集里又有不同的基督被钉画像。那是为了抵制第八世纪初良三世皇帝所发动的〈破坏圣像〉运动而着意绘制的基督像,不仅有钉十字架的〈胜利基督〉,还有死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闭着双眼,垂着头。这一〈受苦基督〉像以后在东方流传甚广。一○五四年东西教会分裂时,罗马教会正式地不赞成基督的这种死像。到了十二世纪的下半叶,在亚细细的圣大弥安堂有一本笃传统的托斯卡纳式胜利基督苦像,除了张着双眼等细节外,基督头顶上还有复活像,由十位天使左右环绕,双臂下圣母和若望以外还立着三位哀悼的妇女。这是有名的给五伤方济说话的苦像。
方济会第一任总会长曾请G. Pisano绘制苦像,这位艺术家留下的几尊苦像都是死在十字架上的基督,不是胜利的,虽死犹生的基督,这样使基督的被钉而死及十字架的意义都改观了。Pisano把东方的苦像与方济会的灵修结合起来,使得受苦的、死去的,甚至在死亡中继续受苦的基督,带上方济会默想苦难、深表同情的色彩。随着方济会的迅速扩展,苦像的用途也大大推广了,十三世纪已大批生产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苦像。
方济会越发达,用来默观耶稣被钉死的苦像越普遍被人运用,这并不难了解,因为圣方济身上就印着耶稣的五伤,同情受苦受难的基督,就该学习像他一样地受苦。从此方济会的苦像取替了本笃传统的胜利基督的苦像,直至今日。(取材Betendes Gottes Volk 19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