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分类 > 灵修谈从 > 灵修天地

修女独身圣召的培育

时间:2011-06-01  来源:神思 第五九期 二零零三年 65-77页  作者:李碧圆 点击:

1. 前言

Heinrich Zimmer 说:“最美好的事情是无法谈论的”,次等好的事则常常被误解,因为我们通常只能用象征、图像或比喻等来表达那美好的事。为此,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常花费大部分的时间来谈论第三等好的事,因为我们需要谈论,也渴望去了解。

自古至今,无论是公开或私底下,人们最爱谈论的八卦新闻莫过于“情感”问题。虽然你我都深知人内心最隐密处的情感是奥秘的,它既具有吸引力,但又令人恐慌,然而人却爱谈论它。

现代是一个“情感力量”(情欲)的时代,而这个力量与人性最深的渴望是相连在一起的。在任何无情的、不快乐的或恶意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对爱的呼求。其实,爱才是你、我所需要的。通常人只有置身于亲密的安全感中,自卫才可以撤除,如此他(她)才敢冒险在当下与自己的心连线,及聆听内在的声音。

这篇文章是要谈论修女的独身贞洁愿,它有很多幅度可以谈,但在这里,我只从我的培育经验中把独身生活的核心问题提出,而不引证圣经或探讨在独身或贞洁愿用语之分别。不管是用“独身”或“贞洁”,这两个辞都有它们的相同内涵,亦有它们不同的强调之处。

 

2. 建立情感的自我

修女独身(或贞洁愿),最根本的焦点是来自人类对亲密、情感、自我肯定和爱的需求。很少妇女在刚进入修会时,情感是“成熟的”。我这里所指的情感发展和成熟的标帜是,能够不自我中心或自怜地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能够不做作或将情感发泄在周围人身上。其实情感的发展成熟是一个历程,我们都会成长,变老,但不一定会有相称的成熟度。有时修会的生活不但不使人更成熟,相反的,有时反而使人停留在小女孩的心态而不自觉。在婚姻生活中,因着承担孩子、家庭的责任而会迫使人成熟的更多。一般说来,情感是女人的全部,而为男人,只是他生命的一部份。

此外,我们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多少承受了一些有形或无形的伤害。而大部分的人,尤其是亚洲、东方妇女受到社会文化传统之影响,在情感上都有受伤或尚未成熟的状况。我们的情绪较压抑、含蓄,加上西方教会传统之理性主义、父权思想、二元论等,使得我们的理性变得很发达,而情感却被压抑或忽略。可是这样的压抑容易养成“低自尊”人格。有位知见心理学家Lency Spezzano说:“只有当一个人学会‘承认’并‘尊重’感情上的自我,并做她(他)真正想做(发自内心深处的渴望)的事时,她(他)将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对周围的人安全而无伤害。”一个人若没有建立感情上的自我,容易形成低自尊的女人或男人,而低自尊的人最会给别人制造问题。人类必须先肯定自我,才不再折磨自己与别人。因此,没有感情上的自我的人无法真正爱人。

 

3. 爱的召唤

修女独身(贞洁愿)的圣召,基本上是一个爱的召唤,是一个与人建立关系的愿,一种爱人的方式。Henry Ward Becher 曾经写道:“除非我懂得爱,不然我就不懂得朝拜”(I never know how to worship until I know how to love)。如果我们不能爱那看得见的人,我怎能爱那看不见的天主呢?我们的独身贞洁愿是为自己或是为别人,为社会?如果我们的独身贞洁愿只是为压抑性欲,这世界不需要它,因为压抑只会造成一个蓄势待发的火山,岂不更加可怕?所以,独身贞洁愿不是“禁欲”而已,而更是犹如圣女贞德的心所燃烧的那股爱的“火焰”! Leonard Cohen 写的《贞德的诗歌》

喔,当贞德骑马穿过黑夜时,

有一股火焰尾随着她,

没有月光照亮她的盔甲,

没有男人带她穿过黑暗,

她说:我对战事厌倦了,

我渴望回去我以前的工作,穿上白色的婚纱……

你是谁? 我是火!……

若你是火,我就必须是木头……

在今天充满强暴、性泛滥、人性放纵、性别歧视、人性匮乏的世界中,独身生活的修道人应该发出一股比毫无生气的禁欲更热情的精神。这样的圣召虽然并非更完美或更好,但却是源自基督那无可言喻的爱的动力,事实上,只有爱才是人所需要的。当我们面对攻击时,我们需要极大的智慧,才能记得:爱才是最伟大的治疗者。

修女独身圣召是学习不断无私地去爱人。爱的热情有千种表达方式,有危险的只有一种,就是“过份”,但人常怕“过份”,所以宁可选择逃避去爱人。独身贞洁愿与我们的情绪很有关系。而表达情绪的能力是一份恩赐。若常常压抑某一种情绪,就等于压抑全部的情绪。那些从未体验过爱的人,也无法体会到喜乐的高峰。一个独身修道者应是能爱人的人。John Reilly 神父曾在一次避静中说:你们中谁若没有爱过人,最好出去结婚。因为你爱过一个人而死比从来没爱过任何人而死还要有价值。所以他开玩笑说:你若是三十岁而没爱过人,最好出去嫁给第二等男人,这比躲在修院而不会爱人好。若是四十岁而没爱过人,最好出去嫁给第三等男人……事实上,真正度独身贞洁愿,会使人的情绪导向宽宏大量,使人更真实,更自由,也更有交付生命的能量。

 

4. 独身贞洁愿与团体生活

独身贞洁愿是一个与人建立关系的愿,是一种爱人的方式。有时修院生活变得很沉重,是因为大家注重效率多过效果。把时间看的比人更重要。例如:

-准时吃饭比接待来访的客人更重要……

-“应付祈祷”比回电话更“必要”(imperative)

-准时或早点上床睡觉,比陪伴别人的痛苦,与别人一同庆祝喜悦和聆听别人的故事或痛苦更重要!

我们的生活常常只变成应付每天的规矩(本份),却让灵性日渐枯萎,而失去了生命的智慧,也失去了爱的能量,对别人也没有用心……

梵二以前独身贞洁愿强调像是天使,没有身体般的纯洁,因此造成压抑感觉。有时,在修会团体中不敢爱真正同会姊妹,因为怕被人误会为同性恋,因而独身修女多时在会外找友谊而在会内反而没有朋友。她们亦害怕真实的爱男性,因怕陷入情感而难以自拔或怕别人说话。有时不知不觉成为一个死寂而没有活力的修女。她们只能守独身贞洁愿而非活出独身贞洁愿。独身贞洁愿本是一种爱人的方式,有时我们为了顾及纯洁而变得更自私与骄傲,因为自认不需要别人。很多人以为纯洁就是没有性的感觉。其实只要是真正的人就会有感受直到生命的末刻。一切的感觉是为叫人走向别人与人分享、爱别人的信号。如果把感觉转向自己、满足自己,就是不纯洁。我们的感觉是提醒我们要爱别人,为别人的时候。独身贞洁愿让我们常常以一颗开放的心去接纳任何人,尤其是不喜欢的人。我们不能只爱一个人,而是要爱一切的人。当我们有性的感觉时,我们得感谢天主赐给我们身为女人的恩典,并以女人的方式去分享生命与爱。

独身贞洁愿是一个每天挣扎奋斗的历程,而不是一个事件。初期教会的教父戴都良说:“没有人在50岁以前会是贞洁的,因为贞洁愿的历程与我们的身体、心理、生理及灵修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人通常到了50岁时身体、心理及生命经验、自我认识及灵修深度才会达到某一境界。才能活得越来越真实,较能无私地去爱人……。”

任何团体都应当有友谊的温暖、接纳和深情;然而要产生这温暖、接纳和深情,免不了要付出寂寞和孤独的代价。寂寞和孤独是自我接受和自我超越的据点,而寂寞和孤独也是友谊的痛苦和死亡的一面,寂寞、孤独和友谊、爱情的关系,无异于生命上的呼与吸的关系。多时只有在我们实存的情态上,真正体验到绝对的孤独时,我们才能体验到与“天主同在”的美味。在修会团体中,姊妹们若能常常彼此分享心灵旅程,陪伴彼此的心路……,将有助于健康的独身生活。我们的感受是天主的语言,不断的深入聆听,我们将会听到天主的声音。一个健康的独身者会随时聆听别人,也会与人建立真正的友谊。

 

5. 独身贞洁与性

独身贞洁并非禁止有关性的思想或行动,而是在每天生活中面对挣扎和挑战,好能在真实的性与关系上成长。我们全身都有性,一辈子都有性。要认清真相,自我接受,并在交付给天主的历程中,不断地跌跌撞撞,跌倒后再站起来……这就是爱的历程。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重要的是清醒地意识到这一切,虚心地信靠天主并在朴实无华的心态中为别人服务。其实在这条路上的跌倒和失败,并不会使人失去恩宠,这过程是必经之路,是一条灵修的路,其中最糟的是“放弃努力”,而进入自我满足。若是如此,这才是最没有贞洁的人。事实上,不会爱人的人是最不贞洁的人。有一次大家为庆祝一位修女的50岁生日,有一位神父就送了一朵玫瑰花给这修女,这位修女由于太兴奋、太意外,就不自觉地伸开双手拥抱了神父,而这位神父却一下子不见了,这位修女事后觉得自己的举动也许有些过份而不好意思……,想跟神父说明一下,但找不到,不久,看见他就问他:“你刚刚去了哪?”,他很不好意思地说:“我去花园找第二朵玫瑰花。”表面上看来,他们似乎“不那么贞洁”(less chastity),但他们不是更真实吗?更可爱吗?有谁不需要爱?问题是“恰当”、“合宜”否?独身贞洁愿是一种爱的艺术。是叫人从自私的心态转变到有责任感的亲密 ( responsible intimacy)。

Oscar Wilde说:“我们的心被造是为了被擘开,而不是为封闭的。”(Our hearts are made to be broken, but never to the closed)然而,最令人难过的是那些心灵受伤的人,此后就关闭自己的心而不再向任何人开放。一个真正献身独身生活的人,不必做到从来不对热情和亲密的渴望投降,而是在每天生活的挣扎中,活出更有创意,更有爱的生命。而就是在这样的挣扎中,我们进入生命的深处。若没有这样的挣扎,我们不可能奢望与那不断降生的基督相遇。持守贞洁愿与活出贞洁愿是截然不同的。持守贞洁愿通常是对世界的实况保持距离,并强调伦理道德的幅度。而活出贞洁愿是包括个人、人际间和社会方面的幅度,是整个人活出爱的生命。

天主从起初就设计了“性意识”的根本目标,及其在人性、地球、宇宙、阴阳能量运行中不能分开的关系。《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以我们的性别是我们身份的本质。这性别使我们有能力与人建立关系,而在人际互动中,进入身而为人的核心经验里。其实这性意识比其他任何因素更能建立我们人性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每个男人和女人都有阳刚及阴柔的部分,问题是如何整合与平衡我们每个人内在与外在的阴阳运行。

一般宗教都认为天主与性没什么关系,天主也反对性,认为性比任何事更使人与天主疏离。一神论的宗教中的神是尤其反“性”的神。性别所代表的人格必须与感受、情绪的热情、乐趣摆在一起。因此在我们的宗教容易以逃避的心态来表达,而只是在头脑上作理性的发挥,想像力常被否认或推翻,因此不奇怪,几百年来以舞蹈、音乐来朝拜天主,表达天人间奥秘的热情,在一般宗教里都逐渐予以制度化,把人的感受、情欲及真实的人性意义隔离起来,这也难怪人们已逐渐放弃了这些呆板的礼仪。其实我们的“性”是一种心理能量,它常常寻求表达与沟通。在我们集体文化中被压抑的性别能量,几乎投射显示在使用战争武器和集体毁灭的行径上。许多人只认同阳性身份,因此,我们会听到在每个现代战争中发生集体强暴无辜妇女的事件。

 

6. 人类性意识的神圣性(The Holiness of Human Sexuality)

神的化身 (Embodied Spirit)

神魔均知我们才开始觉察,力量一直隐藏在软弱中,而奥迹常被冠上错误的面具。(Power has been hidden in weakness, mystery has been masked as a mistake) 天主知道只有谦逊的易受伤者才可以被托付圣神的力量,因此,天主隐藏这奥迹,而把这个宝藏放在耶稣的身体里(弗3:5,9 / 格前2:7,10 /1:26)“我的能力是在软弱中”,因此保禄说:“我夸耀我的软弱,因为在软弱中,天主的能力彰显出来。”格后12:9-10“身体尤其软弱……”德日进说:“通常我们会努力的把逃避冒险犯罪的事看得比为天主而去处理件困难的事来的更重要。”其实这才是害死我们的事。在人类有限的过渡世界中,没有什么是纯粹世俗或纯粹神圣的事,神魔共存在我们中间,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我们必须承认,在生活中所产生出来的张力,就是我们在灵修旅程中所要找出它能量和力量的地方,其他的一切全是幻想。所谓恩宠就是集合这些相反的力量,而在彼此互动过程中产生新的生命力,而非死亡,我们称这样的力量为“圣”。

性意识更是一个进入内在黑暗的旅程而不是去否认它。(Sexuality is much more a journey into the inner darkness than a denial of it.)甚至那些在恋爱中的人,所呈现的痛苦表情和呻吟所彰显的真理就是:我们仍是孤独的(I am still alone)(潜意识中的感觉)。一个让自己成长的人,会努力为天主,为别人付出,虽然会跌倒,或犯错,但在犯错中仍信赖自己;依靠天主,在改变中再度成长……但可能又犯错……等。唯有透过意识到我们人性的脆弱性,及易受伤性,我们的修道生活才能让人类对无瑕疵的人性幻想破除!例如在某个修院里传说的故事:有个访客问年长的隐修士:“你们在修道院里都在做些什么呢?”这位长者回答说:“喔!我们跌倒了,爬起来,我们跌倒了,又爬起来,我们跌倒了,又爬起来!”所以修道生活不是为完美的人而设的完美生活,而是一种必须努力并经历失败的脆弱人性的生活。但在这样的恩宠中,会深度经验到天人共融的本质。一个人一旦有这种经验,生理上的“性”永远是相对的。一个人越有深度的人性经验,也就越深的有天人共融的经验,她(他)就不会成为瞬间仪式的奴隶。这就是福音的自由!这也就是人的性别意识的积极特性。

性意识是我们对生命和沟通的能量,(This is sexuality. It is our energy for life and for communication)没有它,我们会度一个冷漠和冷酷的生活。这样,人只有自己,而没有任何怜悯之心可言。所以性意识是圣神的恒常表达。(Sexuality is a constant expression of the Spirit)

天主似乎以各种冒险方式来使我们不会失去一件必要的事:我们必须不断地走出自我,我们不能指望自我满足,很重要的是我们是不完全的,是需要别人的,其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天主必须在我们内创造一股生命力,而这股生命力是不能沉默的,一直到死后10分钟为止。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此时此刻所发生的一切都是重要的,且是令人愉悦的,因为我是有性别的--这性别就是使我有吸引力,而且是不断地吸引的。

性这个字的字根“Sex”,是来自拉丁的动词,secare。意思是“切”或“分开”,其原始意思是“被分开之处”,如今渴望再合起来,意即“被分开,而渴望再结合”,但这种结合基本上是“差异(不同上)的结合及互补”,这就是性别意识的力量和能量。它是相反(对立)的力量和某种对立的能量。性是一个阴、阳两极充满连续的吸引力。而身份的对立,是在性别意识上达到圆满的创造。

 

7. 生理的性与性意识

在反省人类的性意识时,我们必须先区分性意识和生殖的性,(Sexuality and genitality)许多人都混淆两者,而造成永远的神秘而无法沟通。性意识是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敏感,一种生活的节奏及思考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上的态度,及接触的方式。更是一种力量,是自我的象征,是万物生命网的互动关系中的能量。我们的生命是破碎而有限的,然而它已是一个更大整体的一部份,并不断的渴望更大的整合。生殖上的性是性别自我的一种特殊表达。这种性的结合是要释放彼此的张力。

真正的性意识的相遇过程是一个灵修,是一个成长和悔改的历程。不少人只停留在生殖器上的性交流,因而避免了圆满的性相遇所带来的悔改历程。生殖上的性(genitality)是一种仪式,而性的亲密 (Sexual intimacy)是实相(reality)。在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深度关系中,有一项事实可以为个人带来极大的满足,那就是所谓的“超越”。这是一种将自我扩大的意识,以及与所有其他在以往曾共同生活过,相爱过和痛苦过的人,无论是我们的父母或历史上的古人,结为一体的感觉。一个人若不能做到这一点,就难免会有空虚及不满足的感觉。其实人必需让天主先接触人分裂的内部,才能经验到自己是一个“新的创造”,此时,人不但对自己有统一的感觉,同时对他所属的宇宙也有统一的觉知。在今天的世界,要实现一切爱是危险的,爱对我们既存的世界观和我们眼前的自我界限具威胁性的,然而爱却是我们最根本的需要。要达到无私的、不占有的爱是一个神修的历程。

 

8. 性意识的神修

教会最重要的领域就是神修,是教会最真实的家人,而神修最具体的表达就是性意识。她最软弱的部分就是她最坚强的部分。我们通常以为我们可以在纸上和正当、好的行为上遇见天主,然而事实上,多时我们在特别去面对自己的罪恶时,与天主相遇。圣经中的模式是在自己的历史中遇见天主,尤其是在面对自己的罪恶时。

基督,降生成人,“肉身的携带者”,是我们的引导,在耶稣内,我们看见天主圣三是完全的交流。(Perfect exchanger)在Rosemary Hanghtons的圣三论中所采用的图像:耶稣毫无保留的给予祂,第一次所收到的;因此他也是完全的接受者和给予者。如此,生命的泉源--父,使祂的儿子成为生命的泉源。天主圣三是三位的关系之互动交流,而圣神就是在个人或个人关系这样易受伤交流的结果。(The Spirit is the personal and personalizing result of such vulnerable exchange) 所谓的罪就是拒绝去交流,亦即不接受!也不给予回报。罪常是宣称自己的“独立拥有”或“私人权利”。(Sin is the refusal to exchange either to receive or to give back. Sin is to claim the self as an independent possession or as a private right.)罪也常是一种自我专注(Self-absorption)的形成。而圣神常是将一切的破碎、分裂予以和好。祂提醒我们全部的真理是:我们原是一体的,而不是许多分裂的个体。圣神叫人团结,但罪恶却叫人分裂,天主的工程是全然的和好,耶稣基督降生成人,祂的伟大是他彻底的接受成为人的限度和软弱,而我们的问题常是不接受我们作为人的限度和软弱,我们常反抗或否认自己的有限与软弱……Michael Buckly, S.J.曾经对那些刚要从事牧灵工作的年轻神父们说:“你们当中,谁够软弱成为牧人呢?在社会中对人的评价是看人的才干、学历……,但在牧灵工作领域中,谁越觉察自己的软弱,谁就越会在全然的信靠天主中成为真正有人性的牧人。”因为在匮乏和不足中生活是我们独身圣召的一部份。天主的方式就是软弱的方式。福音最大的喜讯,就是天主成了低微和易受伤者。

 

9. 独身生活与默观

默观是独身圣召的核心和动力。它是一条描述耶稣在旷野中所过的生活方式。旷野不是一个使人学些什么或不学什么的地方,也不是给人解释一切事情之处,而是要人“拒绝太快去下判断”,好能全然先安静下来觉察并净炼自己。因为一旦表达自己赞成或不赞成时,你会太在里头以致无法客观的了解真相。在默观生活中,每一个矛盾,无论是内在或外在的,大的或小的事,都可看作是冰山的一角,底下是更深、更大的范围,我们必须用爱来探索隐藏在我们身上的一举一动、思想、感受表层下的东西。然后放下自己所执着的,如此真相方能呈现在我们眼前,尤其是绝对的真相--天主,所以默观是自我舍弃最彻底的方式。爱的伟大记号之一是:你虽然感受到分离的痛苦,但仍能带着微笑对所爱的人说再见,因为你是真实的人。

爱与知识是绝然不同的。知识通常意谓着“操纵”。当我有知识时……我就有理……也就会有控制……,而不一定是爱。Max Beerlohm 说:“幼时的我,谦和、愉快,是牛津大学使我变得不近人情”。女性运动前驱Gloria说:“有时受高等教育越久,女性越看不见自己,也越不能做自己”。一个修道生活若想要在一个文化中发挥感染力、效果,就必须要有真诚的身份( genuine identity),即:不只是被人视为一个没有婚姻的独身者、或一个提供劳务者,而必须是一个能无限去爱的人,一个在爱的承诺中,为别人交付生命更胜于那爱我的人,一个能鼓起勇气,能承担被拒绝的痛苦的人,这是一个“真实的默观者”。

 

10. 结语

走出自我才是性别的意义。独身生活承诺的真正核心是“超越自我”。默观者的力量是来自于天主的持续催促。在这样一个受伤和被遗弃的世界里,需要那怀着来自天主那种疯狂的爱心来爱别人的人。这世界上需要过独身生活的人活出真实的人性,除了失望以外,在每一件事上和一般人一样,热忱地带给别人希望、帮助别人,犹如耶稣基督带给人更丰富的生命。

所以培育独身者在深度默观的祈祷中,以爱来注视“实相”(reality),活在当下,并去感受那真实的刹那,我们就会在意想不到的路上遇见基督,并体会那圆满之喜悦。修女独身圣召的培育,基本上是爱的能力的培育。真正的爱是存在在人心底深处,多时,我们的爱被一些不太正确的想法、作法或心态所覆盖。而爱不是从外面引进的,也不是商场上买来的商品。事实上,爱只是需要被释放出来,它是生命的流溢。

 

 

参考书目

1. CHITTISTER, Joan , OSBThe Fire in the Ashes.

2. ROHR, Richard, OFM Near Occasions of Grace.

3.O’MURCHU, DiarmuidPoverty, Celibacy and Obedience.

上一篇:满有喜乐下一篇:购买天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