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北欧人说澳门的冬天比北欧更难抵受。近日的阴湿冷,弄得我要在美好的假期中在家跟流感大搏斗。在室内外的一片沉郁之中,最适宜以笔解闷。
在丹麦这文明的国度里,一小镇内有一位受人敬重的幼儿园男教师。虽然他为人含蓄,但也有一群如大细路的朋友为伴,一起打腊、跳湖、喝酒。跟其中一位深交更像一家人般互相看待。他早上回校时,小朋友总是四处埋伏,等他踏进校门即发动攻势。而他也扮猩猩去反击,这种乐透的时光,本来可持续在园内享有。
深交的女儿是他的学生,有时他会顺道带她步行返学。小女孩人细鬼大,慢慢对男老师倾慕起来。在一次的游戏中,小女生偷偷吻了老师的嘴巴。老师感到不对劲,即教导她这种吻应该是给父母的。小女孩自尊心受损,魔鬼就在这刻进入了她的心。
后来她向校长诬告老师来报复,说男老师向她露体。事件一发不可收拾,累得老师受到全镇人杯葛、如过街老鼠般受人唾弃、甚至暴力对待。即使后来因罪证不足而获释,但仍丝毫不改群众对他的私审判;超市再也不做他的生意、暴力冲突、爱犬被杀,他根本再没有在小镇生存的空间,这种集体暴力是整件事最令人毛骨悚然之处。
以上其实是丹麦电影「诬网」的故事线。可讨论的地方有很多,但我有兴趣在这里聚焦在群众及主角身上。
剧情中本来主角可以有两次沉冤得雪的机会。第一次是当小女生知道事情搞大了,先后几次放弃向老师的指控。但就是这班自以为做对事的成年人,集体没理性地认定男主角性侵女孩,生将一个善良的人推向绝路。那么为何镇上的居民会发生这样一致的行为呢?
社会心理学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从众的本质。一方面是当人们处于模糊的情境时,因没有充分的信息来出作正确的行动或思考,可能会视他人为较正确的信息来源而跟从,这谓之信息式社会影响(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是群体生活的,建立人际关系是基本的人生需求,所以一般也会遵循团体规范以获得别人的接纳,这谓之规范式社会影响(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男主角触犯性侵与否,其实非警方调查不可。镇上左邻右里的七嘴八舌,各自都以为别人更了解实情,就会加大互相盲目附和的机会,最后形成一致的看法。而小镇内人脉关系紧密,大家都不想在言行上成为异类,就容易遵从别人;那怕是错误的意见。二千年前群众举着棕榈枝欢迎他们期待中的政治领袖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几天以后,又是一大批群众高喊「钉死他」。大概当时犹太人只是在猜这位懂行奇迹的耶稣会否作他们的君王,在互相依赖别人的判断下,信息式社会影响产生了作用,以致群众在一念之间,由呼叫贺三纳转变为钉死他!
话说回来,虽然从众行为可以恶化成悲剧,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去看,镇上只要有一个立场相同的「盟友」愿意为无辜者辩白抱不平,是有机会化解这邪恶的社会影响的。片中主角儿子的契爷,在镇上有钱有地位,也同情主角的遭遇,是盟友的最佳人选。故事发展大家也可估计,这位契爷没有这份力排众议的勇气。当年的般雀比拉多,也相信耶稣是无罪的。但是可能担心释放一个被群众认为是颠覆国家的「犹独」份子会被传到中央(若19:12)而乌纱不保,加上在群情汹涌的压力下,那个早上,比拉多站在内心交战的阳台上,上望本是晴空万里,他却顺应了从下而上的喧嚣,最终放弃了为无罪的耶稣主持公道(路23:13-24)。
至于男主角身上,我甚至看到耶稣的踪影。他受人陷害,却没有歇斯底里为自己辩护。即使被迫入穷途、房子窗户被投石、甚至以杀害小狗来威吓,他也没有以暴易暴。耶稣在受难前夕,亦不会调动十二军的天使来摧毁作恶的人。在平安夜上,女生的父亲终于肯承认其好友的清白,静悄悄带着酒与食物,去找躲在漆黑家里的男主角。善良的他,竟轻易接受了整件恶事的关键人物的道歉。后来主角跟小女生相遇,他也一如以往善待她。彷如耶稣被钉在十字架后,也求父宽赦钉死他的人(路23:34)。
「主耶稣,我们对不起袮,从众而有害他人的行为和思想,我们也很容易在不知不觉间做了。在职场、团体或社会上,当我们不懂怎么做时,没有看袮的意愿,而去参考及跟随别人。也可能因为我们害怕与别不同而被别人嘲笑及排挤。其实我们没有重视自己拥有天主子女的身份,而只着眼于与大众保持唯唯诺诺。我们也经常为求自保,愿意在职场上满足上司的要求而做了一些违心的工作。我们忘记袮的话才是真理,因为我们无信,平时又懒于研读圣经。求袮赐给我们信德及明辩是非的能力,常以袮为我们生活的重心,有勇气为正义、为受迫害的人而发声。也祈求主耶稣让电影中起初幼儿园内的欢笑声散布在每个人的心中,亚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