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书展於七月十八至廿四日假湾仔会展举行,有教会人士指这一代青年仍喜欢阅读,但坊间针对青年喜好的好书不多,有关方面应把握这培育机会。
公教进行社总经理刘慧玲七月十日对本报说,本地教会需要出版更多书籍去响应青年需要,以提升阅读风气。她指信徒「从书本认识信仰,才能认清召叫,好能宣讲及福传」,这为青年以至其他年纪的信徒的培育亦然。
公进社总经理:坊间书籍少照顾青年
「教会内外的书籍都能照顾儿童及成年人需要,但缺少一些针对青年的书籍。」刘慧玲说,青年有时嫌书籍太浅或太艰深,她期望出版社能多照顾青年。
谈到本地的信仰书籍,她指大部份都是翻译作品,而近期由本地修道人撰写的小故事《我的天使.我的Teens》(公教真理学会)备受欢迎,公教进行社至今已售出约一千六百本。她指这反映读者需要本地作品,期望未来有更多本地信徒和修道人写书。
刘慧玲指除了书籍素质外,社交话题亦能带动读者兴趣,经神父修女推介的书籍固然较受欢迎;舆论亦能牵读者的求知欲,如去年电影《沉默》的观众会留意新书《沉默以后》。
谈到畅销书,刘慧玲指近年每日圣言、有关教宗及通谕书较受欢迎;英文儿童书一直较中文的多,反应亦比中文的好;近年清泉出版社和教友总会推出愈来愈多中文儿童书,令情况有所改善。
天主教展区本年设于会展3号展馆(心灵书区3G、D、E),其中十八至廿三日设置「天主是爱小讲场」,邀请教会人士谈阅读、流行文化和信仰等课题,不少讲题都带出相关好书。
公教校长唐庆强:成功经验鼓励青年阅读
圣伯多禄中学唐庆强校长七月十日对本报说,虽然有指现今青年较少阅读,但只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仍可以提升他们的阅读风气。
「不少文学作品都很吸引,视乎学校能否唤起青年兴趣。」他指圣伯多禄中学把阅读融入不同科目当中,其中学生透过中文科校本评核的作业,培养出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对于推动全校阅读,他指校内每年举办书展,并为学生购买电子书版权。
本身是教区青年牧民委员会委员的唐庆强认为,青年信仰培育可配合阅读,而高中伦宗科若趋成熟,也能鼓励青年多看宗教书。
书店负责人:阅读需要放缓脚步
对比书展的繁忙急速,锦田「书式驿站」在乡郊让人放慢脚步阅读。该书店创办人黄义天七月十日对本报说,他希望提供宽阔与放慢的环境,让人分享生活和对生命的看法。
书式驿站于去年八月成立,主要售卖文史哲和信仰书籍,同时售卖圣物及工艺品,也放置教会活动单张,天主教徒黄义天期望借此福传,他又认为书店应成为分享的园地,故此不时让主日学、善会、幼稚团及青年到来举办活动,特别希望鼓励青年阅读,也让原居民和游客来到看书和分享人生,他说:「虽然难赚钱,但希望为兴趣而坚持。」
他强调「书本是个分享的载体」,「实体书才能让人慢下来,写下感悟,或彼此分享」,电子书难以做到。
至于港人的阅读习惯,香港出版学会四月发表的调查发现,年轻受访者(四十岁以下)有较高的阅读比例,维持约七至八成人有阅读实体印刷书,之后逐渐下降;同时愈来愈多青年阅读电子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