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 这是我的第一次神学作业,弟兄姊妹多多指点:) 最近在研读彼得前书,个人觉得彼得前书对于我们现在所处的大环境有莫大的益处,是我们当存记在心,认真思想的。我们会从自己的理性去争辩什么,但是主的话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12:19)"所以,那照着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为善,将自己灵魂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之主。"(彼前4:19)神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祂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我们的本分就是”服在祂大能的手下“,而神奇妙的能力要彰显,”到了时候,祂必叫你们升高“。基督徒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软弱的一群,他们不为自己争什么,但是他们却是最刚强的一群,因为他们的主为他们争。还有不多的时候,“圣洁真实的主”就要为他们“伸那流血的冤”了(启6:10)。
主后六十四年,罗马皇帝尼禄在罗马大肆残害基督徒,这个事件震动了当时整个罗马帝国。很有可能更大范围的逼迫会临到各地的基督徒。基督的教会开始于基督升天后,五旬节圣灵的降临,大概是在主后三十年。即使三十年的发展,当时的基督徒团体还是属于弱势群体,况且他们深深的知道不能组织起来反抗当时的政府,因为这样会破坏他们和平服从政府的原则,并且只会带来更多不利的控诉。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形,他们如何去外面的世界现在给他们带来的毁谤和诬赖(彼前2:12,3:16)?又如何去面对可能会临到的灾难呢(彼前4:12)?使徒彼得作为教会的领袖写了这封信鼓励他们,坚固他们,使他们能在神的恩典中站立得住(彼前5:12)! 作者根据当时教会最基本的教导写下这封书信,似乎没有什么新颖特殊的地方,但作者将他的神学思想融入信徒所处的情境中,做出实际的劝勉。这给我们现在的牧会事奉带来很多的借鉴之处。 按照原文,“基督”这个词出现了22次,其中9次与“耶稣”并陈,但“耶稣”一词从未单独出现(和合本彼前3:22节, “耶稣”应为“基督”或者“耶稣基督”),显然作者是从复活之后的观点来看主耶稣的。我们从福音书可以知道,耶稣的复活事件带给彼得信仰上是多么大的复兴!可以说,没有耶稣的复活,就没有后来的彼得。所以,彼得是完全的从耶稣复活的角度来阐述他的基督论的。本文要从作者对基督的称谓、基督的生平、基督带来的救赎三个方面来看整卷彼得前书为我们呈现出来的基督论,并分析作者是如何把他的这些信息应用到对信徒实际的教导当中。 一、基督的称谓 1、耶稣 耶稣,在希伯来文称作“约书亚”,意思是“耶和华是救恩”或“救主”;在当时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很多人用。这表明我们所信的基督是在历史当中出现的活生生的一个人,祂的名字叫耶稣。 2、基督 基督,是希腊文Christos的音译,而这又是希伯来文mashiah(中文音译:弥赛亚)的翻译,其字根的意思是“受膏者”。虽然以色列人也膏先知和祭司,但这名词主要是指君王的受膏。膏立-就是将橄榄油抹(或倒)在人身上-是公开表明:这个人为神所拣选、担负君王的责任。 这个名词与以色列未来的盼望相连,他们期待的焦点,是一位新王的出现,他能象大卫一样,治理神更新的子民。这种期待在罗马统治时期达到新的高潮,国家主义的感情和弥赛亚的期待结合在一起。到了耶稣的时候,犹太人所期待的是一个政治上的荣耀的得胜的“弥撒亚君王”,期待弥赛亚君王能够带领他们脱离罗马的统治,建立和平的国度。在第一世纪的巴勒斯坦,若称某个人为“弥撒亚”,乃是强有力的肯定那个人的重要性。 而我们看到新约书信,无一例外的把“基督”、“弥赛亚”的头衔用在了这位拿撒勒人耶稣的身上,就是宣告说,耶稣实现了犹太人自古以来的期待,他就是旧约圣经所预言、所期待、所指向的 “那一位王”。 新约使徒的宣告,是耶稣复活,升天得荣耀之后,五旬节圣灵降临,如此应验了旧约约珥书的预言,使徒彼得在耶稣的受死复活当中看见了神旨意的成就,就宣告说:钉在十字架的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徒2:36)。彼得使用基督的头衔告诉当时的读者,耶稣就是神所拣选要赐给人的王,祂要带领神的百姓,建立神的国度,并且神要透过祂治理统治万民,而神的百姓都要听从祂并且跟随祂。彼得在一开始坚固信徒,看清楚他们在神眼中的地位,他们因为耶稣基督已经成了“被拣选的族类、有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国度、属神的子民”(彼前2:9),使用“基督”这样的称谓也鼓励当时的信徒,要效法基督的苦难,因为基督就是神国度的君王。 “耶稣是基督是主”是初期教会最重要的信仰告白。接下来我们要来思想“主”这个称谓。 3、主 在希伯来文中,代表神的圣名的四个希伯来字母,即英文的YHWH,中文和合本译作“耶和华”。犹太人认为不宜说出神在名字,就用“主”adonai这个字来代替。在旧约七十士译本中,希腊文相当于“主”的字Kyrios被用来作“耶和华”的译词。所以,当新约的作者无一例外的宣告耶稣基督是主的时候,他们是把耶稣与神认同,用来印证耶稣的神性。 彼得前书也是把“主”这个称谓用在耶稣基督的身上,正如彼得在一开始的宣告一样,这是我们信仰的根基,告诉告诉当时的读者神要在耶稣基督里施行祂的统治。并且,在关于彼前3:22耶稣基督升天的经文中,让他们看见,“耶稣基督坐在天父的右边,众天使和有权柄的,并有能力的,都服从了祂”。耶稣已经掌权,祂配得一切的尊贵、权柄、能力!基督是主,是神,已经掌权,这样的信息对当时的读者肯定是一个很大的坚固,让他们能够持守信仰,在患难中还能站立得住。 4、牧人、监督、牧长 牧长,本意就是牧人,只是在第五章为了区分长老,就加了一个前缀,就像在来13:20一样,称耶稣为“大牧人”。作者在这里称呼耶稣基督为牧人、为监督、为牧长,就如耶稣祂自己说的那样,“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约10:11)。彼得对牧人的关注,或许源于主耶稣升天之前把牧养信徒的使命托付给他(约21:15-19)。这里带给当时的读者安慰,耶稣作他们灵魂的牧人和监督就是要牧养他们的灵魂,要供应他们的需要,并且要保护他们脱离那恶者,使他们得着那永不衰残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和荣耀的冠冕(彼前1:4,5:4)。 作者没有太多的笔墨来描述耶稣基督与神的关系,但在彼前1:3用了一个很重要的片语:主耶稣基督的父神。在旧约时代神透过与祂的先知、以色列民的关系彰显祂自己,所以神被称作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被称作 “以利亚的神”,被称作“以色列的神”。到了新约,神是透过耶稣基督来彰显祂自己。神在耶稣基督里赐下祂终极的最高的启示,就是“神在肉身显现”。现在,神是主耶稣基督所敬拜的神,是用大能使主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的神;主耶稣基督是神完全的彰显,神是在主耶稣基督里的神;神是主耶稣基督的父。我们要透过耶稣基督的救赎来和这位神建立关系,来认识这位神;也只有透过耶稣基督。这个片语再一次让我们看到,耶稣基督与神那个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就是一。教会就是透过耶稣基督而被父神拣选而成为神的新子民的。 二、基督的生平 基督的生平,让读者看到耶稣就是神所预先知道的那一位,让我们看到祂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要跟随效法的。 1、先知的预言 彼前1:10-12,指出:在先知之中基督的灵指示他们有关弥赛亚的受苦和后来得荣耀这件事。先知们详细的寻求考察关乎弥赛亚的事是指着谁说的,是在什么时候,而在考察的过程中,他们知道这些关于弥赛亚降临的事并不是在他们的时代发生,也不是为着他们。而他们所预言要显明出来的救恩,就是指着现今我们所听见的福音。彼得似乎很看重先知的预言,他在彼得后书又再一次的提到“先知更确的预言”(彼后1:19)。 在彼前1:20,作者更是直接的告诉我们说基督是神所预先知道的。在这里特别提到救恩是神旨意中的事,并且有那么多的先知考察盼望,终不能得。如今,却是让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得到了,不是因为我们够好,而是因为神把我们放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为要得到神的恩典,而这恩典也是神早已经预备好了的。彼得勉励当时的读者,既已经知道这恩典的宝贵,就当“谨慎自守,专心盼望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所要带来的给你们的恩”(彼前1:13),这恩典要更大更完全。 2、受苦 彼得特别的提到了基督的受苦。基督的苦,是代替性的:“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彼前2:21);也是救赎性的:“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彼前3:18);基督的苦是亲身经历的:“基督既在肉身受苦”(彼前4:1)。面对信徒所遭受的苦难,作者给出的答案就是基督也受过苦难。基督的苦难使信徒所承受的苦难有了意义和价值,“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彼前4:13),“作基督受苦的见证” (彼前5:1),并且神的恩典在苦难中是托住信徒的,“因为神荣耀的灵常住在你们身上”。彼得的意思是说,那位被神所拣选、所膏立的要成为君王的基督都要这样受苦,那么我们这些蒙神拣选成为神子民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受苦,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所以,基督的苦难,就给信徒留下了榜样,叫我们可以“跟随祂的脚踪行”。彼得很特别的,把苦难和基督的称谓连在一起,这是彼得前书非常特别的地方,彼得似乎在极力的宣告,我们所信的主基督,那位神的受膏者,就是那位为我们受苦的基督。既然我们的主受苦,那么我们这些跟随祂的人岂不应该象祂一样忍耐受苦吗?我们不应该逃避,而要效法我们的主基督,受苦忍耐。 但是我们肉体的软弱,使我们很难去承担这个现世的苦难,而作者不断的谈到了基督的死而复活,这是我们的盼望。 3、死里复活 基督受苦以至于死,十字架的死是苦难的高峰;同时也是苦难的终结。但是,“神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叫祂复活”(徒2:24)。基督的复活事件,在彼得的信仰生命中是那么的重要,可以说,“没有复活就没有写彼得前书的彼得”。复活显明神的大能,叫我们因信有我们永活的盼望, “祂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彼前1:3,新译本译作:有永活的盼望)”,并且叫你们“信那叫祂从死里复活、有给祂荣耀的神,叫你们的信心和盼望都在乎神”(彼前1:21)。 也使苦难和十字架的死产生真正救赎的果效,知道“你们得赎……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关于救赎的问题,将在以后的论述中再提及。 4、升天 五旬节圣灵的降临,被认为是基督被父神高举得荣耀的明证。彼得在五旬节的那次讲道说,“祂既被神的右手高举,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基督的升天得荣也是初期教会很重要的信仰告白,彼前3:22说:耶稣已经进入天堂,在神的右边。众天使和有权柄的,并有能力的,都服从了他。而耶稣在高天掌权,祂超过了天上一切属灵的权柄,更是胜过了地上一切的权柄,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这个信息带给信徒承受苦难以积极稳固的信心和盼望;而这样一位最后如此荣耀的基督也是在肉身受过苦的,保罗说,如果我们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荣耀(罗8:17);并且在苦难中还可以欢喜快乐(彼前4:13)。 5、再来 不仅是基督的升天得荣耀,带给信徒很大的鼓励和盼望。主耶稣基督有一天还要在荣耀中显现,带来更大更丰富的恩典,并且要赏赐祂的仆人(彼前5:4),更是带给患难中的信徒以鼓励和盼望。作者不断的坚固信徒,要谨慎自守持守这样的盼望,专心盼望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彼前1:13)。似乎在彼得的心目中,神在基督里的启示,祂的再来显现,是我们要等候的那更大的启示;而且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就好像以前的众先知预先证明,也等候基督的降临一样。彼得不断的鼓励信徒坚定的盼望那个时候,因为那个时候神要赐下更大更完全的恩典和祝福,这恩典和祝福信徒在现世的生活中已经体验到了,“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彼前1:8),那个盼望也是看不见,但是在信心里彼得却是那样的确信,神必要在那个时候,赏赐那忠心的人,“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彼前5:4)。彼得鼓励信徒也来持守如此真实的属灵的盼望,以至于能面对苦难的时候依然欢喜快乐(彼前4:13)。而对再来的盼望的强调,使彼得前书本身充满了末世性的意味。 作者论到基督的生平,让我们看到在世上生活了三十三年半,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位耶稣,而后复活的耶稣,就是旧约预言的基督,并且如今“神已经立祂为主为王了”,这一点在祂再来的时候,要完全的显明出来。信靠而忍耐受苦的人有福了!而这一切的开始都是基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在世上的工作为我们所成就的救赎恩典。这也是本文下面要讨论的。 三、基督的救恩 1、救赎的代价 我们从罪恶中被买赎回来,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赎价是神的羔羊耶稣,祂是无瑕疵、无玷污的(彼前1:19);祂没有罪,是圣洁的(彼前2:22)。我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藉着神活泼长存的道,这道就是神藉耶稣基督救赎我们的福音(彼前1:23,25)。 2、救赎的解释 1)担当 “祂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彼前2:24),担当,将祭牲带到祭坛上的意思。这里指我们的罪带来的惩罚祂为我们担当了,我们犯罪而带来的咒诅,耶稣在木头上也为我们担当了,因为那挂在木头上的是受咒诅的(加3:13),以至于我们能够在“罪上死,在义上活”(彼前2:24),因着这样,我们这些不算子民的,成了子民;不蒙怜恤的,蒙了怜恤(彼前2:9)。 2)代替 “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受苦,新译本译作:受死。不管怎样,基督的救赎是一种代替性的。完全圣洁的祂代替我们了堕落污秽的我们,祂的圣洁成了我们的圣洁,祂的义成了我们的义;而我们的罪成了祂的罪,我们该受的咒诅成了祂的咒诅,以至于祂代替我们钉在了十字架上。于是,我们能够坦然无惧的来到神面前,因为有耶稣的义遮盖我们。耶稣基督代替我们受了这么大的苦,目的就是要将我们引导神面前,这么大的恩典,我们不能随便的轻忽;而要坚定的持守。 担当和代替,都让我们看见,我们能有一个不能朽坏的生命并有将来永活的盼望都开始于耶稣基督一次性的为我们献上自己,代替我们受了罪的审判,好可以使我们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因为耶稣的这种代替,使神得以重生我们,并使我们因着圣灵得成圣洁,脱离以往的罪,活在神的面前。 这样我们看到,作者在基督论的阐述中,是以基督的受苦(包含了死)为中心主题,勉励那些在困苦中的信徒,仰望耶稣,效法基督,“跟随祂的脚踪”,一心遵行神的旨意,继续为善,将自己的灵魂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之主(彼前4:19)。并且要在对主耶稣基督显现的荣耀盼望中,预备自己的心面对那个可能来到的更大的试验;即使这样,也要欢喜快乐(彼前4:13)。 参考书籍: 1、 活泉新约希腊文原文解经──彼得前书,Archibald T. Robertson,美国活 泉,1998 2、 天道圣经注释──彼得前书,张永信,天道书楼,2000 3、 基督教神学手册,麦葛福,校园书房,2003 4、 认识基督教教义,米尔恩,校园书房,2003 5、 新约综览,藤慕理,宣道出版社,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