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神学哲学 > 资讯

《沟通与发展》四十年后回顾

时间:2011-07-01  来源:鼎  作者:切利总主教 点击: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四日,费利齐(Pericle Felici)总主教在教宗保禄六世面前,宣读一千九百六十位大公会议与会神长通过的《大众传播工具》法令(Inter Mirifica以下简称《大众》法令)。该份文献概述各项指导教会如何评论传媒、如何与传媒协作的原则。一九七一年三月廿三日,教会按《大众》法令的要求,颁布《沟通与发展》牧民训示(Communio et Progressio, 以下简称《沟通》文告),更详尽阐明各项指导教会传播工作的见解。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四十年来文告中许多课题在随后的教宗训导中不断出现。

        梵二会议之后,每位教宗都以关切和重视的态度应对其时代的传媒。这与我们所看到初期教会的趋向一样,就是采纳新兴的传播方法。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代表这旅程中关键的一步。教宗若望廿三世于一九五九年一月廿五日宣布召开会议,讨论人类在现代面对的种种问题,并重新发现福音讯息。一九六零年代的深刻特征,就是社会正在变化;而且当时由于科技革新,传媒越来越重要,其覆盖范围不断扩展,并在全球社会产生无所不在的影响。

        在梵二大公会议上,与会神长有清晰明确的目的,就是建立共识,将教会理解为一个团体;与人类同行在旅途上,并投身于对话及互相了解。至于传播工作方面,教会希望面对当时新媒体出现的挑战。当时的传媒甚至改变人们获得资讯,以及建立舆论的方法。

        因此,在讨论传媒问题时,有必要恰当地考虑这些传播方法,好能在这个新时代作一个知情的参与者。在这新时代中,报刊、电台、电影和电视对众人的日常生活带来日益强大的影响力。

        内容更为详细的《沟通》文告,是在大公会议后发表的,但绝对忠于大公会议的训导和洞见。文告所关注的,是理解传媒和传播方法如何可以促进教会的使命和全人类的益处。纪念此文告颁布四十周年,让我们有机会回顾教会的训导随后的发展,尤其考虑到传媒在这期间已发生巨大的转变:社交媒体的出现、无线和流动通讯、全天候新闻报导、网志、网络,这一切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份,而且应该受到人类学和伦理的考虑。

        《沟通》文告透过传播的角度来察看救恩史。指示指出每个人的圣召就是寻求真理,而真理的高峰就是当“基督启示自己为完美的传播者。”(《沟通》,11)“传播显然超越意念和情感的表达。其最深入的层次就是在爱中交付自己。”(《沟通》,11)这完全在基督身上实现;祂降生成人,承担了祂愿意沟通的人的状况。因此,人类的传播在基督之内有了意义、价值和目标。

        传播工作的神学基础在于常常指向与天主共融,指向我们在耶稣基督内共通的人性,并与邀请到教会的团体。因此,凡是能够帮助我们在真正共融中成长的传播,都是积极的,必须比任何消极的传播得到更多支持,因为后者导向不和及分裂。

        我们身为基督徒的生活因而可以用传播来定义。因此,即使在初期,培育已被视为关键的元素:“正如上文所解释,培训人以各项支配人类社会传媒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依据,现今对众人显然是必要的。”(《沟通》,64)。培育传递资讯者及接受资讯者是必要的,以便学习如何以具辨别力和创意的方法使用传媒,好能服务人的位格:“社会传播的媒体是为人类,传播者应该满怀服务人类的渴望。如果他们真正认识和爱人,才可以达到这目的。”(《沟通》,72)

        文告的结语仿佛预见我们本身的时代:“天主子民在历史中行走。他们基本上既是传播者也是接受者,随着与自己的时代并进,他们怀着信心,甚至满怀热诚期望传播在太空时代的发展可能提供的一切。”(《沟通》,187)

        我们必须紧记教会在过去四十年来面对社会传播演变带来的挑战,以便好好地校正教会福传的方法,但不是校正福传的内容。因此之故,教宗保禄六世于一九七五年谈及传媒时说: “一旦利用这些工具为福音服务,则将会无限度地扩展宣传天主圣言的范围,也可使亿万的人听到福音。教会如果不利用人的技巧每天改进的有力工具,她在主前罪不可逭。”(《在新世界中传福音》,45)

        这些主题和新观点在《沟通》文告二十周年得以进一步阐述。一九九二年二月廿二日,宗座社会传播委员会发表《新世纪》(Aetatis Novae)牧民训示。按照现行的发展来看,《新世纪》牧民训示包含另外一种“先知的”手法,因为这些发展曾几何时几乎是难以置信的。

        传播被视作为福传服务,但除了这个观点外,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大众》法令,考虑到传播服务公益个宗旨,它得到更广泛和越来越正面的理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这样总结:“现代的第一个阿勒约帕哥是传播界,它连结人类,使人类成为所谓的‘地球村’。”(《救主的使命》,通谕37c)

        《新世纪》牧民训示牢记那个意识,进入一个传播越来越迅速,传播范围有待重新拟订的时代。这时刻只标志着一个过程的开始:重新定义全球社会的语言,甚至文化,但不是牧民训示所强调天主-人类-传播的深入关系:“在此,圣言成了血肉,天主的自我通传是决定性的。藉着耶稣的言行,圣言为全人类是解放的、救赎的。天主爱的自我启示,与人对信仰的回应结合,构成深度的对话。人类历史和所有人类关系都存在于天主在基督身上自我通传所建立的架构之内。历史本身是指向成为一种天主的话,它也是人类圣召的一部份,透过具创造性的新方法,持续地、无限地传播天主的和好之爱,从而促成这召叫的实现。”(《新世纪》,6)

        若望保禄二世在二零零五年一月廿四日颁布的《迅速发展》(The Rapid Development)宗座牧函中,肯定教会在传播方面的手法,考虑到科技所带来不可思议的发展,也考虑需要强调基本的伦理和道德幅度。“不要害怕新科技!这些‘惊人的技术发明’,是天主让我们随意发现,使用和传达真理,还有关于我们的尊严、关于我们身为祂的子女、永恒王国的继承人的真理。不要害怕遭到世界反对!耶稣已向我们保证 :‘我已战胜了世界!’(若16:33)甚至不要害怕你本身的软弱和不足!师傅说:‘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28:20)。传播基督的希望、恩宠和爱的讯息,在这逝去的世界里,时常保持天堂的永恒观点;这观点是任何传播媒界都不能够直接传递的,‘天主为爱衪的人所准备的,是眼所未见,耳所未闻,心所未想到的。’(格前2:9)”(《迅速发展》,14)

        近期有关传播的反省的主要洞见是:传播的迅速转变基本上不是科技的转变,而更加是传播文化的转变。新科技容许我们更迅速地传播,跨越更大的距离、更便宜的成本、更多的资讯。然而,最重要的结果是传播的现象本身带来的改变。新科技已改变学习、搜集新闻、传播和培育舆论的模式。若望保禄二世凭直觉知道这些改变,他如先知般地说:“也需要把此讯息整合于现代传播的‘新文化’中。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新文化’并不仅源出于最终表达的任何内涵,而且由于有新的传播方法、新的言语、新的技术和新的心理学。”(《救主的使命》,37c)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最近的反省中,一贯地回到传播的文化幅度。他在《第四十二届世界传播日(二零零八年)》文告中写道:“媒体在社会中所担当的角色,已被视为‘人?学’问题?可少的部分,成?第三个千?的重大的挑战。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同样都牵涉到人及与人有关真?的基本问题”(第4节)。重要的是,教宗强调传媒的重大责任:“促进人认?有关人性的真?,驳斥那些企图否认或毁灭这些真?的人。我们甚至可以?,大众媒体的首要使命,就是寻求和表达关于人的真?。”(第5节)

        教宗本笃十六世要求那些在传媒这多元世界工作的人,不但要努力保持专业并尊重伦理准则,而且持守种种道德和理智的美德;这些美德在个人与传媒及与传播之间的错纵关系中,特别显得重要。换句话说,教宗在仔细反省传媒的科技幅度,以及传播重整人际交往的时空幅度的能力时,呼吁我们不要忽略,传媒会为人带来经验、知识和传递文化方面的新现实。

        教宗心怀全人类,但他特别注意儿童和青年;他们是这背景下的“数码土著”(digital natives)。因此,他指出:“今天教育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常常与目前世界上颇为普遍的媒体影响力息息相关。”(参阅《第四十一届世界传播日(二零零七年)》文告)他清楚地概述复杂的教育全貌,并要求培养集体责任感。

        同时,他并不排除教会及其牧者的责任,却想起“新兴科技的发展和巨大的数位化世界代表着一个由人为整体的和对每个个体而设的巨大的资源,他能成为刺激冲突和对话的媒体。但这个发展同样代表一个巨大的机会给那些信者。没有一个因着基督的名并与被高举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紧密团结的人会被关在门外。所有司铎在使用新媒体提供更新的和更远的福传可能性,激励他们……与教会的普世福传紧密联合起来。”(参阅《第四十四届世界传播日(二零一零年)》文告)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的地理和文化背景倾向融会,但“数码鸿沟”(digital divide)这重大挑战仍存在。因此,教宗本笃说:“因此,我们要设法确保这些网路得以建?的数码世界,能真正开放给所有人享用。假?经济较差和被社会排挤的人,无法享用这些?快和?有效分享知识和资讯的新媒体,或这些媒体只加深?穷人与那些促进人类社交和资讯的新网路的差距,那将会是人类未?的一大?幸。”(参阅《第四十三届世界传播日(二零零九年)》文告))

        除了纵观有关传播的教会文件外,考虑到这些著作(除了它们的历史背景外)也包含一些永恒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教会与传播方法的关系;这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且继续透过开放的对话而演变。福音的宣讲是基本幅度,这讯息普遍为众人是有实际重要性的。考虑到不断改变的文化背景和科技趋向正迈向传媒汇合,而以任何适用于修道者、平信徒、生产者及消费者的方法支援培育工作,都非常重要。

        自从人类开始出现以来,传播一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部份,因为人最基本的需要,就是向别人表达自己,突破孤立的世界,克服种种障碍,并与别人沟通,分享人按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的内在存有。

        原始人把他的山洞的墙壁刻上岩画,现代人则在网志撰文,在两者之间有一种延续。众人都受到同一的渴望推动,那就是表达自己。不同的年代的人因着对友谊的同一需要而聚集,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参阅“第四十三届世界传播节(二零零九年)文告”不论是年轻人,或是不太年青的人,本能上已发现这需要。旅程仍未结束,而且很可能会无限期地继续,但是,传播的教会已在旅途上,并继续与人类一起上路。

        笔者希望以一些特别与亚洲相关的反省作总结。对于那些参与教会传播使命的人来说,其中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成为天主圣言的声音。这不是容易的挑战,因为它要求认真反省,如何最能使圣言在亚洲这个截然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中引起共鸣。不用说,在宣讲时必须怀着尊重和一种充满宗教交谈的洞见的精神--不容肤浅而不负责任的改变宗教。然而,应该完全宣讲福音,并意识到在天主圣言内,才找到对人类最深渴望的圆满回应。

        天主对众人的爱透过耶稣基督的生活、死亡和复活中表达出来。这个喜讯的传播统一教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并弄清它们的意义。这尤其适用于福传:传播工作不仅是福传的一个幅度;没有传播,根本不能有福传。

        当拉丁美洲主教团在阿帕雷兹达朝圣地承诺要作一个“恒常处于传教状态的”教会时,正好强有力地表达出教会是福传的媒介。这种自我了解无须局限于拉丁美洲的教会,并有益于我们众人,不论我们身在何方。他们提出的定义同样普遍应用于宣讲福音的意义: “宣讲福音就是邀请在欣赏那赋予生命的天主之爱中成长;这份爱是藉着死而复活的基督赐予我们。这是我们必须宣告的首个真理,自己也要再聆听,好使这份恩宠在基督徒生命,以及教会的一切福传努力中享有绝对优次。因天主的恩宠,我成为今日的我。(格前15:10)”

        教会在传播方面的努力,清楚地服务它作“拯救普世的圣事”(教会宪章48)的使命,并向那从没有听过耶稣的名字的人宣讲福音。此外,我们的传播担当一个特别的角色,就是支持那些生活在基督徒属少数族裔的文化环境中的信徒的信仰和归属感,他们在表达和庆祝信仰时面对特别挑战。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一九九五年向“亚洲真理电台”发表演说,涉及所有促成教会在亚洲传播推广的人士。他说:“我在此必须感谢你们,因为你们的广播已为沉默的教会,以及为所有因忠于基督立为教会合一的可见基础的那一位而经已受苦并继续受苦的基督徒带来安慰和力量。”

        《沟通》文告在一个非常独特的背景下成文,其使命亦受到那个文化背景影响。今天,我们必须同样关注到我们正在更大的背景下运作。这背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全球化的出现作为全世界的现象,然而,它对亚洲的影响尤其强大。面对这背景,最好是想起众人都蒙召组成一个人类大家庭,而那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必须获承认享有同一的基本尊严,也享有同一权利--这个普遍真理也应在亚洲得以维护。我们在反省全球化的时候,往往集中于经济、技术和金融动态,但我们也应该关注与全球化现象相关的人性、文化和属灵的后果。

        亚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离开家园,在新建立的工业中心找工作;由这变化所带来的种种改变已影响到家庭,以及长期建立的社区生活模式。有时候,在某些经济模式里,竞争风气很强,使人类没有团结的余地。新的经济体系可能为某些人提供很多机会,但是,穷人和环境却要付出沉重代价。我们必须要问的是,新经济模式对人类生命会带来(如果不是强加)哪些新的理解。如果仅仅以物质富裕和消费主义来衡量人类进步,是否会有危险?有没有给信仰或给内在或精神价值留有余地?教会的传播者可以为人类大家庭的益处作出庞大贡献,对抗那些贬低人的意义并否认人的圆满身份和尊严的哲学。至于人类文化方面,这同样是真的--在一个更全球化的世界所提议的一些价值观,正威胁部份丰富和高尚的亚洲古老文化传统的兴盛。正如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说:“全球化不可以是殖民主义的新版本。它必须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因为民族之间的普遍和谐中,文化是演绎生命的钥匙。尤其是,它不可剥削穷人最珍贵的东西,包括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因为真正的宗教信念最能清晰地展现人的自由。”(“宗座社会科学学院演讲”,2001年4月27日)

        教会的传播者忠于《沟通》文告,尤其参与了促进社会正义、人类和尊严、公平的发展形式,以及爱护地球。教会就这些议题的声音已让我们得到很多非基督信徒和积极份子的尊重。他们对这讯息所持的开放态度应理不会使我们惊讶。重要的是,在表达这训导时,我们要承认它深深植根于耶稣的训诲。天主教社会训导不仅是另一种“启蒙思想”,而是最终以耶稣的言行为基础。耶稣以祂的生命和死亡体现了一种服务和爱的方法,继续给我们的世界带来希望。基督徒的纲要--善心的撒玛黎雅人的纲要,耶稣的纲要--是“一颗不断察看世界的心”。这这颗心可以看到哪里需要爱,就采取相应行动。(参考《天主是爱》通谕)

        在尝试寻找方法谈论耶稣(祂的精神赋予我们的社会训导生命和意义)和尊重其他宗教传统或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的自由之间寻求平衡时,我们可以受益于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话: “爱德不应该成为今天所说的宗教扩张主义的工具。爱是无偿的,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实行。可是这并不意谓着爱德行为应该将天主和基督放在一边。爱德常是全人的行为。很多时候,痛苦的最深根源正是没有天主的临在。以教会的名义实行爱德从来不应该将教会的信德强加给别人。我们会意识到在其纯洁与无偿中,爱是天主最好的见证,我们相信天主,是他推动我们去爱。基督徒知道什么时候适合应该去谈论天主,什么时候应该沉默,只让爱来讲话。”(《天主是爱》,31) 

上一篇:意大利哲学家谈教宗本笃十六世强调合乎真理的良心的重要性下一篇:教会传播大宪章《沟通与发展》四十年庆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