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神学哲学 > 私家见解

儒家文明影响下的中国伊斯兰教与基督教

时间:2009-01-18  来源:  作者: 点击:
( 作者: 伍贻业 来自:中国民族报 ) 2008年4月28日 佛学研究网 人们常说的西方文明其实就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加上基督教。其实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和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也有着不解之缘。伊斯兰教是一种宽容的宗教,也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文明。中世纪,希腊的欧几米德几何学、托勒密天文学和阿基米德物理学都有不止一种阿拉伯文译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其他哲人的各类哲学、伦理学、修辞学、逻辑学著作,都有着经过阿拉伯人考证、校勘和诠释的各类译本。特别是柏拉图和新柏拉图思想对伊斯兰教经训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阿拉伯穆斯林学者认为,他们的学术成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向希腊人学来的;另一部分则是自己发明创造的。可见希腊文化在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中的地位。伊斯兰教最著名的经训学者艾什尔里(?-936年)在他的著作《宗教基础》里,就曾借鉴希腊罗马哲学和逻辑学的精华,通过严密的分析、准确的论证,以“希(腊)为伊(斯兰)用”建立了伊斯兰教正统派教义学的完备体系。另一位伟大的伊斯兰教思想家伊玛目安萨里(1058一1111年),把希腊哲学和逻辑学加以改造并与伊斯兰教结合起来,最终完成了伊斯兰教正统派教义学体系,他的不朽名著《宗教学科的复兴》和《脱离迷误》就从不排斥希腊和印度典籍,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伊斯兰文化。 最近我学习了《新约·启示录》章节,深深认识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确有若干相异之处,有些地方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但是,通过学习我也发现并深信:两个宗教共同、共通的地方要远远大于不同之处。因为同是人类历史上两大优秀文明,而优秀的文明不应该、也不会对立。 我赞赏丁光训主教对《圣经》的诠释:上帝是爱,上帝爱世人、爱信者、也爱与自己信仰不同的别人,爱是宇宙中最主要的事实。其实在我们伊斯兰教看来,爱也是永恒的主题。“他们的主宰是独一的主,除他是普慈特慈者外,再无主。”('2 : 163)在真主赐予我们的真经里,有114章经文,其中113章是这样起首的:“奉普慈特慈真主之命”。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领悟和诠释“普慈”—他是真主99个美名之一,在“特慈”之后,位居第二。“普慈”经文叫做“拉合曼尼”(Ar-Rahim ),就是真主的仁慈惠及今世的一切生命,无论人或物,也无论其信与否。普慈的德行体现了真主对人类同伴的关爱和穆斯林敬主爱人的价值。中国清初著名伊斯兰教经学家、思想家马注(1640一1711年)在其名著《清真指南))中阐述了“普慈”的观念,他将普慈的善行分作四类:能慈骨肉者,能慈同教者,能慈外教者,能慈禽兽、昆虫、草木者。对于能慈“外教者”他称之为“公善”。善且冠之以公,善之大者也。这是何等崇高至仁的境界。伊斯兰教的“普慈”和基督教的“博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我们称慈,他们称爱而已,但都是教导我们要慈爱一切生命。 其实,世界文化是一条长长的溪流,这条溪水来源于古代埃及、巴比伦、腓尼基和希伯来。溪水流淌注人了希腊、罗马,然后以希腊罗马文化形式流人近东;再以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的形式,通过西班牙和地中海的阿拉伯人,又重新流回欧洲。欧洲的文艺复兴接受了这种滋养,而现代西方—欧美又接受了文艺复兴滋养。并且,在这条溪水流淌的同时,并行着一条流之不竭的中华传统文化。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太赞同“文明冲突”的提法,文明与文明之间只存在差异,不存在对抗性的冲突,否则,人类世界便只有战祸绵延,永无安宁之日了。当前世界确实存在着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文明的冲突,这就更需要两种文明相互沟通、相互了解。我认为中国儒家文明的介入,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和而不同以及和合共生的文化可以直接充当两者间的“媒合剂”。 中国人是主张和而不同哲学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如同做一盘美羹,由水同鱼、肉、盐、醢共烹而成,其味新鲜。如果“以水济水,谁能食之?”(《左传·昭二十》)《中庸》上还有一句名言:“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类如果做到了中和,则天地万物各在其位,各守其责,绵延万世,永无了绝。但什么是中和呢?《中庸》又解释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就叫中,这还不够,等到人将喜怒哀乐表达出来,而且合乎节度,符合礼尚、常情,这才叫和。和是更高境界。中是人性,是人之本,而和则是循性,顺着人性去做。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在今天全球多元化的世界里是值得提倡、效法的。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只有“至诚”,就是说让大家拿出诚心来,才会拥有一个和谐的世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孟子说“反求诸己”,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换位思考”,’时时站在对立方思考问题,问题就能解决。我们不仅需要了解自己,更需要了解别人。人和人之间应该存在理解、宽容和至爱。 在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上,伊斯兰教有很好的、值得借鉴的经验。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作为一种新宗教,随着“丝绸之路”,同许多西亚、中亚穆斯林一道来到了中国。我国的西部从陆上来的,东南沿海从海上来的,许多城市都有他们的踪迹。那时,人们叫他们“蕃人”,住的区域叫“蕃坊”,他们信仰的宗教自然是“蕃教”了—外邦人的宗教。唐宋五六百年间,他们同中国公民基本上相安无事,其中不少人还在中国娶妻育子,科举成名。从侨民成为中国公民。后来蒙古人来到了中原大地,建立了蒙元帝国,它的许多士兵—色目人,叫探马赤军,多数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打仗时,上马征战;和平时,下马屯田。“(元时)回回遍天下,目今回回皆以中原为家,江南尤多。”(周密:《癸辛杂识)))蒙古人失败以后,色目人的军队却留在了中国大地,这样不仅在城市,而且在乡村也有着大量的穆斯林。明清时期,中国的伊斯兰教逐渐成熟起来。色目人也不再是仅次于蒙古人的第二等公民,他们都要奉公守法地接受中原文化的洗礼。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世世代代的通婚也使得他们一步步融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合局面。各地穆斯林在伊斯兰信仰的基础上形成了共同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精神情操。他们信仰的是伊斯兰教,但他们是道道地地的中国人。特别是17世纪在文化经济发展的江南,出现了既有着根深蒂固的伊斯兰教精神,又接受很好的儒家文化教育的“儒回”,我们称作“金陵学派”。他们将伊斯兰教教义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经诠儒,以儒诠经,发扬伊斯兰教真谛,阐述伊斯兰教教义,这是伊斯兰教进人中国以后,一次真正的护教图存运动,一次真正的归化鼎新运动。伊斯兰的真正精神保存了下来,中国优秀的文化被审慎地吸收进去。这段历史很值得人们深思、借鉴、发扬。 人类必须接受多元文化共存的客观事实,人必须学会拥抱别人,尊重别人。世界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花园里开放着各种色彩鲜艳美丽的花朵,千姿百态。你喜欢红色的,而他却钟爱蓝色或白色,君子不夺人所爱,爱吾爱以及人之爱,花吾花以及人之花。这样,世界就和睦了。(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
上一篇:上帝中国行带来的思考下一篇:西方、汉语和学术神学传统的糅合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