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神学哲学 > 私家见解

基督徒如何对待清明祭祖

时间:2009-01-18  来源:  作者: 赵慧利 点击:4982

                   
   

          节日风俗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和积累,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一种意识形态和习惯。除非基督教思想能融入中国,在大众的生活文化里生根,否则就仍然不能在黄土地上深入人心,基督教就只能永远处在整个社会的边缘,将被视为一种社会次文化。我们作为神学生,对教会实情了解甚是不足的情况下,面对如此巨大的话题,只能以自己狭小的眼光看待,说一下自我的简单看法,反思和考虑之后,找出一些力所能及的对策。。 

           我们不是要信主之人脱离社会的传统文化,不食人间烟火,和非信徒划清界限,完全把中国人的传统放在一边。那样还如何传福音,且会被别人视为另类。耶稣和众使徒为我们做出了美好的榜样。太(315)记载耶稣去接受施洗约翰的洗礼。耶稣本是新约的大祭司,是上帝的独生子,有神的形象,约翰也称自己要去受他的洗。原来耶稣为要尽诸般的义(或作礼仪)。这是犹太人的一个规矩。利(86)大祭司亚伦和他儿子上任前,神命摩西用水洗他们。耶稣基督完成了旧约中的礼仪,尊重犹太人的习惯,在非原则性的礼仪上顺服。保罗开始给外邦人传福音时,犹太人坚持要作基督徒先要作犹太人,也要守割礼。但是耶路撒冷会议决定,外邦信徒可以不守割礼。尊重了外邦人的礼仪和习惯。马礼逊来华传教能够比较顺利也是因为他尊重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传中国服装,在祭拜祖先的事上持宽容态度。而相反康熙时的礼仪之争却使得福音的大门被关闭达许久。如果当时能持宽容态度,中国基督教的历史将被改写。 

这样基督徒面对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祭祖,而是怎样祭祖?怎样让祭祖具有新意,成为基督教信仰文化承载的有效媒介。如果我们教会能设计有基督教特色的祭祖仪式,来转化社会风俗,从根本上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将人类群体文化的重心转向神。使之即符合基督教信仰,又表达对中华民族慎思追远的优良传统,才是长远大计。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思和探索。 

             一、坚持信仰,反对拜偶像。      

我们所信的神是独一的真神,是忌邪的神,十诫第一戒就告诉我们,除他以外别无真神,不可制造、跪拜偶像?什么是偶像?任何人或物在人心中取代了神的地位,就是偶像。拜偶像不一定表现为外在的礼仪。在丧礼上、追悼会上向死者遗像鞠躬行礼,甚至跪拜大礼,如果只是表示对死者的敬意和追念,向死者献花以示尊重,都不是拜偶像。我们的祭祖虽然最起始的意念是要追本求始,孔子t推崇祭祖是想通过此活动培养孝道,但是不可不承认今日的祭祀活动带有很浓的宗教味道和迷信色彩,有意无意要通过对祖先的祭拜以求得某种护庇和赐福。从此意义上来说,我们必须要坚持原则,坚决反对。神是活人的神,不是死人的神。上帝是赐福的源头,而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十字架的救赎已经成就了神人之间的和好,我们可以借着这位中保直接来到神的面前。在某些地区,宗教色彩特别浓,所有向死者表示敬意的礼仪,都会被人认定是向死者祈求保护与赐福。为免造成误解或绊倒弟兄姐妹,要谨慎,用行动表明身份和态度。[]祖就是本的意思,所以祖宗就是根本。那么人类的根本才算是祖宗。这个根本指第一根本,包含着聪慧而来的意思。职是之故,生我者父母也,生父者公也,生公者祖先也,生祖者太祖也。由此而推衍,最终必致开辟之始祖--天父。天父才是人类之根本,乃祖宗之祖宗,所以奉天父者,真所谓丰祖宗也。”本,乃祖宗之祖宗,所以奉天父者,真所谓丰祖宗也。[]因此 中国基督徒除致力于革除祭祖仪式中混杂的迷信成分,将孝的心意重置于正确的地位外,我们同样要从基督徒的立场,提出基督教不仅教导人孝顺父母,亦必需根本地去敬拜信仰的中心:上帝。 

     

 

 二、真孝代替假孝 

十诫中惟一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就是孝敬父母。基督教导我们要爱人如己,尽心尽神。不爱看见的弟兄,怎能爱不见的上帝 ?更何况是生我养我教导我的父母。基督徒的孝是父母长辈在世时养其身、悦其心。有一位母亲对自己信基督的儿子非常满意,他信主后对老人的态度有很大改变。但有一点让老人家甚是难过,就是基督徒在父母去世后,不烧纸不上供。一日老人正在午休,儿子买回她爱吃的羊肉汤放于床前,等老人醒来,汤凉肉冷。老人好不埋怨儿子为何不叫醒自己。 

儿子说:“我以为你闻到味自然会起来。”老人大骂,说自己睡着了,怎会知道。还没骂完,顿时恍然大悟,和儿子一起受洗归主。是啊,人入睡尚且无知无觉,何况死去。献上贡品,生前不孝等老人不在了再大办特办,基督教外的这种做法,本来就是非常虚伪,人人皆知的没有意义。我们基督徒需要在生活中,从小事作起,真正的孝敬老人。开封某村支书归主,就是因为一位姐妹的生活见证。老人患瘫痪怔卧病在床,作为儿媳的她十几年如一日,在方圆左近引起很大震动。[]正如朱杏舟所说:“祭祖不过是虚假的行为而已,父母即逝,安得与我相接。先人即不能接受饮食更不能接受跪拜。因此子女对父母的尽孝,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实意,而非外表的虚情假意。至于借此展示家道丰厚,炫耀一番就更是大逆不道。因次我们不但要在口头上提倡孝敬父母,更要在行动上真正孝敬老人,荣耀主名。 

         

三、纪念代替祭祀  

基督徒也有对前辈祖先的纪念方式,并不是忘本忘记历史。在西方教堂后面往往会有墓地,人去世后也有他们表达纪念的方式,我们也可以。比如: 

           1 通过纪念活动怀念先祖与前辈,学习其优秀品德和经验教训,更好的服务国家、人民和社会。 

           2、我们可以在清明期间组织人力物力接济孤寡老人、残疾人、贫穷者等有需要的人,多参与一些社会公益事业有的教会出资修桥铺路,为民造福,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祭祀的文、武“八佾”舞(64人组成的 古代天子专用的舞蹈),清乾隆七年额定地坛设文、武、乐舞生480人,执事生90人,人数众多,耗资巨大,铺张浪费。有的老人去世要烧纸车纸房 

纸电视,更可恶的是烧二奶。怕老人在阴间受罪,烧很多冥币甚至银行卡。他还要你供给,怎能保佑你呢?有的地方举行祭祀活动,组织者会逼迫教会或信徒捐钱捐物,如果不从,则被视为大逆不道,不尊祖宗。    

           3 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的爱国精神和为和平所付出的代价,使我们更珍惜和感恩。踏青扫墓,提倡孝敬先人,纪念前辈,用献花代替贡品,烧香和烧纸。让社会知道基督教的信徒也是中国人,教会也是中国人自己的,决不是数典忘祖,不是洋教。到大屠杀纪念馆思想国耻民恨,激发爱国热情,奋发图强,爱国爱教,努力参与国家建设。 

           其实大部分人提倡兴起祭祀者,目的在于促进文化交流,增长经济发展,团结海外同胞。大部分参与者不明就里,纯粹看热闹或好奇。我们可以去掉其中迷信的成分,把祭祖变成健康的,积极的社会活动,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四、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因为人的软弱,常常会留下破口,为免得自己受亏损,在这方面还是保守一点,该不看的不要看;该不作的不去作。但是对于初信者的要求可以因人有所不同。保罗关于吃拜偶像之物的教导,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各人凭信心去做。如果作了会不平安 就要谨慎不要去做。对于初信者可以适当宽容一点。有的信徒在信仰原则和社会风俗时间把握不好分寸,不小心做错了,要存着爱心帮助他,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对于自以为犯了错误的信徒,帮助他认罪悔改,且相信耶稣基督必饶恕赦免,向前活着,如果一味埋怨自责,活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就中了魔鬼的诡计。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八章第一节中告诉我们: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    

       五、学习先知,代民认罪。 

          中华民族离开上帝的时间太久太久,同胞中归主的才约二千万左右,仅占总人口的七十五分之一左右。有很多人说自己没有信仰,实际上是以自己为偶像,也有人拜其他偶像。在圣经中拜偶像的罪是最让上帝不悦的。以色列的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不变不争的真理,亲近神得福,离弃神转向偶像便被神离弃。 

耶利米书中也同样描述了他们离弃神之后的残状。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甚至慈心的妇人亲手煮自己所生的儿女。 耶利米先知为民的罪过流泪,甚至说:我眼睛流泪,以致失明。"他不断的流泪为同胞认罪祷告。我们也当为其他同胞真拜偶像的行为献上认罪的祷告。          以斯拉先知在带领虏民回归后,听说民与异族通婚,撕裂衣服和外袍,拔掉头发和胡须,惊惧忧闷而坐,直到献晚祭的时候。献晚祭的时候,起来心中愁苦,穿着撕裂的衣服和外袍,双膝跪下向耶和华神举手,说:“我的神,我抱愧蒙羞,不敢向我神仰面,因为我们的罪恶滔天。甚至不能吃喝。”当他这样做的时候神就激动众民悔改,其他同工也出来协助,使得全民一致作出前无先例,后无同事的行动:全民离弃所娶外邦之妻和所生的儿女。在人看来真是不可思议也不太可能,但是神却真实的成就。我们基督徒作为新时代的光和盐,也当为自己的同胞在上帝面前祷告,求神饶恕他们的罪,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当我们这样作的时候神就做他奇妙的工作。 

最后,我们要摈弃一种旧的观念或传统,先要提供一种可选择的积极的优秀的健康的形式予以替换,当福音被大众接受时,基督教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时,这些问题自然就会消失。传福音是我们每个基督徒的大使命,也是我们生命的价值所在。要象保罗一样,常存亏欠的心。我欠了中国人福音的债,上帝让我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就对这些灵魂有祷告和引他归主的责任。我不传福音就有祸了。关键是我们有圣灵的引导和带领,我们的神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他会和我们同工 ,随时随地,直到永远。我们只管作自己可以作的,其他的交给上帝,让他负我们完全的责任。路还很远,但不用惧怕。前途一片光明,就等你我一起发现和参与。 

    相信我们这样的思考和调查,只是一个开始。借着这样的活动必能使我们重视此问题,也提醒我们不能只在象牙塔里作学问,要溶入社会,忧民之所忧,虑民之所虑。同中国教会和中国人民一起面对生活和信仰的各种问题。 

  

    

     

  

  



[①]刑增福,基督徒与中国文化研究丛书2文化适应与中国基督徒,宣道出版社 

 

[]孙守一《论为何不敬拜祖宗》    《万国公报》,x499,第八册,页6777a5255  

 

[] 《文化适应与中国基督徒》,刑增福,宣道出版社。

 

上一篇:论“儒家的基督徒”下一篇:书评:宗教多元主义之后?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4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本站网友 匿名
2010-07-29 07:28:43 发表 [4 楼]
天主教祭祖暂行礼规(台湾)
(为堂区及教友家庭用)
第一条:宗旨
本规范一下列宗旨而订定:
一、为重申天主诫命“孝敬父母”的基本精神,激发教友孝亲之情,从而增进其孝爱天主之德。
二、为澄清国人对我教会“信天主而忘祖宗”的误会,并使教外人士,对我圣教友正确观感。
三、为复兴中华文化,崇尚孝道与“慎终追远”的美德,使天主的福音得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合。
四、为规正教友“祭祖”的正常发展,破除其迷信色彩。
第二条:总则
一、祭祀祖先,报答祖先恩情,要常为他们祈祷献祭,祈主早赐升天享福以尽为人子者的孝道。
二、祭祀祖先,不得把祖先视为神明,顾不可焚烧冥币,其祭礼可按照我国传统习俗,加以教会礼仪融合施行。
三、基于以上原则,各堂区(包括堂区、会院、教会机关团体)之圣堂暨教友家庭之庙堂,均得于适当处所(以不与圣体、苦像、圣像混合一处为妥)设置祖先牌位及香案,做为感恩颂德和激励孝思的象征。
第三条:规格
祖先灵位之规格,为堂区用户,可按以下第四页之图案统一制造,为教友家庭使用者,亦可仿照该图案自行订制使用。
第四条:礼仪
祭祀祖先礼仪,分圣堂与家庭两种如后:
一、圣堂祭祖仪式(圣堂祭祖仪式参照我国现行国民礼仪范例第三十八条办理):
每当我国农历春节、清明节及教会所订诸圣节、追思已亡节等,由主任司铎宣告教友参与弥撒为之厘重献祭外,并得于弥撒后换着中国礼服(长袍),并由辅祭二人陪同至祖先牌位前,举行祭礼。仪式如后:
1、祭祖典礼开始(由辅祭或另请成年教友一人任司仪辅助进行)。
2、全体肃立。
3、主祭就位(由主任神父或由教友代表任主祭)。
4、奏乐(不用乐者省,也可以唱圣歌代替)。
5、鸣炮。
6、读经:(德训篇,四四,1-15。或由神父任选适当经文,由辅祭或教友朗读,教友落座)。
恭读德训篇:
    现在让我们来颂扬那些著名的伟人,和我们历代的祖先:上主在他们身上,做出许多光耀的事,自太古就对他们显示了自己的伟大。他们中,有在自己国内为王的,有因自己的能干而闻名天下的;有因自己的明智而做参议的,有因自己的先知任务而明察一切的;有因自己的决策和明智,而作当时民众领袖的;有以自己贤明的训言,教导民众的学者;有因其所长,创作乐曲的,有写作叙事诗的;有的是富而有权势的人,有的爱好美术,在自己家中,过着安静的生活。这一切人,在自己的民族中,历代受人尊敬,他们在世时,就被人夸赞。他们中有的已留名于后世,使人赞颂不已;我所要称扬的人,都是宽大为怀的人,他们的义举,不会被人遗忘;他们的善行与子孙同存,他们的后裔,保有这善行的产业;他们的子孙履行盟约,他们的子女,因了他们,也是如此:子子孙孙,永世常存;他们的光荣,绝不会泯灭,他们的名业必留于永世;民众必称述他们的智慧,集会必传扬他们的美德。││以上是天主的圣训
众:感谢天主。
7、讲道 (由主祭讲解经义及当日祭祖之意义与关系)
8、上香 (教友起立)。
由司仪将线香三炷点燃,双手捧交主祭,主祭接过以双手举香齐额致敬后,将香分三次插入香炉中央。又香炉通常设于香案之前中央。
  用乳香提炉奉献亦可。
9、祭献品。
(1)献花:司仪将花一束捧交主祭,主祭接过以双手举香齐额致敬后,插入花瓶中。花瓶通常摆于祖先牌位左右侧,与点燃之红色蜡烛平排。
(2)献酒:司仪将酒壶捧交主祭,主祭双手举壶致敬后,酌酒三杯,酒杯摆于祖先牌位之最近前排。
(3)献果:司仪将水果盘捧交主祭,主祭双手举果盘齐头致敬后,放在酒杯左右。
10、鞠躬礼。(向祖先牌位行三鞠躬礼,司仪呼一、再、三鞠躬时,主祭及全体教友均皆行礼)
11、信友祷词。
主祭:各位教友:天主的诫命要我们孝敬父母,追念祖先;今天我们怀着对先祖感恩的心情,也特别为他们向天父祈祷。
领一:请为我们的祖先和所有故去的亲友祈祷,求主恩赐他们都能在天国团聚,共享永生的福乐。我们同声祈祷。
众:求主俯听我们。
领二:请为所有去世而无人追念的先人祈祷,求主向他们广施仁慈,恩赐他们都能进入天国,参加天主子女的行列。我们同声祈祷。
众:求主俯听我们。
领三:请为所有作子女的祈祷,求主使他们常感念父母养育之恩,而都能善尽孝道。我们同声祈祷。
众:求主俯听我们。
领四:请为我们堂区所有家庭祈祷,求主恩赐我们在现世能和平相处,精诚团结,使我们日后都能到天上与我们的祖先和亲友团聚。我们同声祈祷。
众:求主俯听我们。
    (可加添其他意向)
主祭:仁慈的天父!祢是亚巴郎、亚格伯的天主,也是我们祖先的天主,求祢俯听我们这个大家庭的祈祷,使我们的祖先也都安息在祢的怀内,分享祢的慈爱。因我们的主基督。
众:阿们。
12、奏乐 (奏哀乐或唱圣歌,不用乐者均省略)。
13、礼成
14、主祭告退 (主祭同辅祭向祖先牌位行一鞠躬礼先行告退,然后教友先向圣体行礼后,自行告退)。

二、家庭祭祖仪式
(简称家祭,其仪式参照国民礼仪范例第四十四条办理):
      每当我国民间流传,不含迷信色彩之年季节日,或家人老幼生日、结婚喜庆,以及亡者忌辰等,教友家庭均可酌情从俗,在家庭祖先牌位前,适时举行祭祖,以重孝道,其一般仪式如下:
1、        祭礼开始。
2、        全体肃立。
3、        主祭就位 (家长或长子任主祭) 。
4、        奏乐 (不用乐者省,此时可鸣炮)。
5、        读经 恭读圣德训篇(四四、1-15见以第2页,或任选经文,由主祭或家人朗读,并讲解当日祭祖之意义)。
6、        上香。
7、        献祭品 (献花、献酒、献果)。
8、        鞠躬礼 (向祖先牌位或遗像行三鞠躬礼)。
9、        恭读祖先遗训或报告祖先史迹(可省略)
10、为祖先祈祷。
主祭:天主愿意我们纪念祖先,追思已亡的亲友,现在我们为他们祈求天父,恩准他们进入天乡。
全体:我们的天父,愿祢的名受显扬,愿祢的国来临;愿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求祢今天赏赐我们日用的食粮;求祢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不要让我们陷于诱惑,但救我们免于凶恶。阿们。
主祭:最后我们为他们念圣三颂,求天主恩赐我们在天国与诸位神圣一齐歌颂天主圣三,分享天主的无限幸福。
全体:愿光荣归于父、及子及圣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远。阿们。
11、奏乐 (不用乐者省)。
12、礼成。
第五条:本礼规如有未尽事宜,由主教团适时修正或补充之。
第六条:本暂行礼规经主教团于民国六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核准施行。

附录:堂区暨教友家庭祭祖牌位图
一、堂区祭祖牌位图
堂区祭祖牌位说明:
一、        圣堂祖先灵位牌之高度为30公分,宽25公分。
二、        祖先灵位牌顶端之十字架宜用红色。
三、        十字架两旁雕刻双龙漆金色。
四、        其他则由各堂自行制定。
二、教友家庭祭祖牌位图
教友家庭祭祖牌说明
一、        教友家庭祭祖灵位牌之高度以20公分宽以17公分为原则,但教友可酌情缩小或放大。
二、        祖先灵位牌顶端之十字架宜用红色。
三、        十字架两旁雕刻双龙漆金色。
四、        其他则由各教友自行制定。


http://www.catholic.org.tw/theology/public/liyi/Rubics/Cath_AncestorWorship1.doc
请看
 
回复  支持[ 16 反对[ 13 ]
本站网友 匿名
2010-07-29 07:27:03 发表 [3 楼]
http://www.catholic.org.tw/theology/public/liyi/Rubics/Cath_AncestorWorship1.doc
请看
 
回复  支持[ 14 反对[ 13 ]
本站网友 匿名
2010-07-29 07:24:56 发表 [2 楼]
7、讲道 (由主祭讲解经义及当日祭祖之意义与关系)
8、上香 (教友起立)。
由司仪将线香三炷点燃,双手捧交主祭,主祭接过以双手举香齐额致敬后,将香分三次插入香炉中央。又香炉通常设于香案之前中央。
  用乳香提炉奉献亦可。
9、祭献品。
(1)献花:司仪将花一束捧交主祭,主祭接过以双手举香齐额致敬后,插入花瓶中。花瓶通常摆于祖先牌位左右侧,与点燃之红色蜡烛平排。
(2)献酒:司仪将酒壶捧交主祭,主祭双手举壶致敬后,酌酒三杯,酒杯摆于祖先牌位之最近前排。
(3)献果:司仪将水果盘捧交主祭,主祭双手举果盘齐头致敬后,放在酒杯左右。
10、鞠躬礼。(向祖先牌位行三鞠躬礼,司仪呼一、再、三鞠躬时,主祭及全体教友均皆行礼)
11、信友祷词。
主祭:各位教友:天主的诫命要我们孝敬父母,追念祖先;今天我们怀着对先祖感恩的心情,也特别为他们向天父祈祷。
领一:请为我们的祖先和所有故去的亲友祈祷,求主恩赐他们都能在天国团聚,共享永生的福乐。我们同声祈祷。
众:求主俯听我们。
领二:请为所有去世而无人追念的先人祈祷,求主向他们广施仁慈,恩赐他们都能进入天国,参加天主子女的行列。我们同声祈祷。
众:求主俯听我们。
领三:请为所有作子女的祈祷,求主使他们常感念父母养育之恩,而都能善尽孝道。我们同声祈祷。
众:求主俯听我们。
领四:请为我们堂区所有家庭祈祷,求主恩赐我们在现世能和平相处,精诚团结,使我们日后都能到天上与我们的祖先和亲友团聚。我们同声祈祷。
众:求主俯听我们。
    (可加添其他意向)
主祭:仁慈的天父!祢是亚巴郎、亚格伯的天主,也是我们祖先的天主,求祢俯听我们这个大家庭的祈祷,使我们的祖先也都安息在祢的怀内,分享祢的慈爱。因我们的主基督。
众:阿们。
12、奏乐 (奏哀乐或唱圣歌,不用乐者均省略)。
13、礼成
14、主祭告退 (主祭同辅祭向祖先牌位行一鞠躬礼先行告退,然后教友先向圣体行礼后,自行告退)。

二、家庭祭祖仪式
(简称家祭,其仪式参照国民礼仪范例第四十四条办理):
      每当我国民间流传,不含迷信色彩之年季节日,或家人老幼生日、结婚喜庆,以及亡者忌辰等,教友家庭均可酌情从俗,在家庭祖先牌位前,适时举行祭祖,以重孝道,其一般仪式如下:
1、        祭礼开始。
2、        全体肃立。
3、        主祭就位 (家长或长子任主祭) 。
4、        奏乐 (不用乐者省,此时可鸣炮)。
5、        读经 恭读圣德训篇(四四、1-15见以第2页,或任选经文,由主祭或家人朗读,并讲解当日祭祖之意义)。
6、        上香。
7、        献祭品 (献花、献酒、献果)。
8、        鞠躬礼 (向祖先牌位或遗像行三鞠躬礼)。
9、        恭读祖先遗训或报告祖先史迹(可省略)
10、为祖先祈祷。
主祭:天主愿意我们纪念祖先,追思已亡的亲友,现在我们为他们祈求天父,恩准他们进入天乡。
全体:我们的天父,愿祢的名受显扬,愿祢的国来临;愿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求祢今天赏赐我们日用的食粮;求祢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不要让我们陷于诱惑,但救我们免于凶恶。阿们。
主祭:最后我们为他们念圣三颂,求天主恩赐我们在天国与诸位神圣一齐歌颂天主圣三,分享天主的无限幸福。
全体:愿光荣归于父、及子及圣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远。阿们。
11、奏乐 (不用乐者省)。
12、礼成。
第五条:本礼规如有未尽事宜,由主教团适时修正或补充之。
第六条:本暂行礼规经主教团于民国六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核准施行。

附录:堂区暨教友家庭祭祖牌位图
一、堂区祭祖牌位图
堂区祭祖牌位说明:
一、        圣堂祖先灵位牌之高度为30公分,宽25公分。
二、        祖先灵位牌顶端之十字架宜用红色。
三、        十字架两旁雕刻双龙漆金色。
四、        其他则由各堂自行制定。
二、教友家庭祭祖牌位图
教友家庭祭祖牌说明
一、        教友家庭祭祖灵位牌之高度以20公分宽以17公分为原则,但教友可酌情缩小或放大。
二、        祖先灵位牌顶端之十字架宜用红色。
三、        十字架两旁雕刻双龙漆金色。
四、        其他则由各教友自行制定。
 
回复  支持[ 11 反对[ 8 ]
本站网友 匿名
2010-07-29 07:22:26 发表 [1 楼]
天主教祭祖暂行礼规(台湾)
(为堂区及教友家庭用)
第一条:宗旨
本规范一下列宗旨而订定:
一、为重申天主诫命“孝敬父母”的基本精神,激发教友孝亲之情,从而增进其孝爱天主之德。
二、为澄清国人对我教会“信天主而忘祖宗”的误会,并使教外人士,对我圣教友正确观感。
三、为复兴中华文化,崇尚孝道与“慎终追远”的美德,使天主的福音得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合。
四、为规正教友“祭祖”的正常发展,破除其迷信色彩。
第二条:总则
一、祭祀祖先,报答祖先恩情,要常为他们祈祷献祭,祈主早赐升天享福以尽为人子者的孝道。
二、祭祀祖先,不得把祖先视为神明,顾不可焚烧冥币,其祭礼可按照我国传统习俗,加以教会礼仪融合施行。
三、基于以上原则,各堂区(包括堂区、会院、教会机关团体)之圣堂暨教友家庭之庙堂,均得于适当处所(以不与圣体、苦像、圣像混合一处为妥)设置祖先牌位及香案,做为感恩颂德和激励孝思的象征。
第三条:规格
祖先灵位之规格,为堂区用户,可按以下第四页之图案统一制造,为教友家庭使用者,亦可仿照该图案自行订制使用。
第四条:礼仪
祭祀祖先礼仪,分圣堂与家庭两种如后:
一、圣堂祭祖仪式(圣堂祭祖仪式参照我国现行国民礼仪范例第三十八条办理):
每当我国农历春节、清明节及教会所订诸圣节、追思已亡节等,由主任司铎宣告教友参与弥撒为之厘重献祭外,并得于弥撒后换着中国礼服(长袍),并由辅祭二人陪同至祖先牌位前,举行祭礼。仪式如后:
1、祭祖典礼开始(由辅祭或另请成年教友一人任司仪辅助进行)。
2、全体肃立。
3、主祭就位(由主任神父或由教友代表任主祭)。
4、奏乐(不用乐者省,也可以唱圣歌代替)。
5、鸣炮。
6、读经:(德训篇,四四,1-15。或由神父任选适当经文,由辅祭或教友朗读,教友落座)。
恭读德训篇:
    现在让我们来颂扬那些著名的伟人,和我们历代的祖先:上主在他们身上,做出许多光耀的事,自太古就对他们显示了自己的伟大。他们中,有在自己国内为王的,有因自己的能干而闻名天下的;有因自己的明智而做参议的,有因自己的先知任务而明察一切的;有因自己的决策和明智,而作当时民众领袖的;有以自己贤明的训言,教导民众的学者;有因其所长,创作乐曲的,有写作叙事诗的;有的是富而有权势的人,有的爱好美术,在自己家中,过着安静的生活。这一切人,在自己的民族中,历代受人尊敬,他们在世时,就被人夸赞。他们中有的已留名于后世,使人赞颂不已;我所要称扬的人,都是宽大为怀的人,他们的义举,不会被人遗忘;他们的善行与子孙同存,他们的后裔,保有这善行的产业;他们的子孙履行盟约,他们的子女,因了他们,也是如此:子子孙孙,永世常存;他们的光荣,绝不会泯灭,他们的名业必留于永世;民众必称述他们的智慧,集会必传扬他们的美德。││以上是天主的圣训
众:感谢天主。
 
回复  支持[ 13 反对[ 10 ]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