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宗教多元主义之后? ──作为回应多元主义的比较神学 【潘凤娟女士/中华福音神学院信仰与文化研究中心 研究员】
-------------------------------------------------------------------------------- 评 J. L. Fredericks, Faith among Faiths: Christian Theology and No-Christian Religions (New York: Paulist, 1999)
廿世纪最后十年,欧美神学界因着多元主义的问题掀起广泛争论,探讨基督教在多元世界中所面对的挑战。宗教神学的建构也逐渐浮出台面。台湾的宗教多元现象是所有台湾基督徒共同面对的社会现实,然而这方面的讨论却不多见。本文期待藉由评论James L. Frederick 在1999年所出版的一本书略窥其堂奥。他任教洛杉矶的罗耀拉马里蒙大学(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课堂上来自不同宗教背景的学生齐聚一堂,实际经历不同宗教的对话。他也参与美国天主教神学协会的比较神学研讨会,与几位研究比较神学的学者,如Frank Clooney、 Paul Griffiths、 P. Knitter等共事,探讨神学对宗教多元的回应。并曾旅居日本及亚洲各国一年,访察亚洲的多元现象。本书是他多年的研究成果。
Frederick 此书试图超越宗教多元主义,提出比较神学作为响应。全书共分八章,从“多元主义之前”讨论到“多元主义之后”,第一章简介多元主义出现前的神学观,从第二章到第七章则介绍几位具代表性的多元主义神学家的神学,以希克(J. Hick)、尼特(P. Knitter)的神学为主要对象,并稍微介绍史密斯(C. W. Smith)和萨马塔(S. Samartha)。Frederick 的讨论以哲学式进路的代表希克神学的哥白尼革命作为出发点,历经实践性进路的代表尼特(P. Knitter)解放的宗教神学(Liberation Theology of Religions),最后一章:“多元主义之后”,则提出比较神学作为超越多元主义的方法。他认为,在多元主义之后,神学研究必须是比较的:不但学习有关(learning about)其它宗教的知识,也向其它宗教学习(learning from)。
1973年,希克在其God and the Universe of Faiths.一书中提出著名的“神学的哥白尼革命”,主张在面对基督教与世界上其它宗教传统之间的关系时,应该如同天文学的革命,从地球中心转向太阳中心一样,基督教神学也应该从基督教中心的排外主义,转向以上帝为中心的多元主义。希克进而主张一种上帝中心的宗教神学。Frederick 认为,这种多元主义的神学主张其实有两困难待解决:第一,他们假设自己比其它宗教信徒更了解对方的宗教,因此也没有需要向其它宗教学习。第二,多元主义者的主张无法被证明为假,因为那是他们的主张(assertion)而非科学假设(hypothesis),他们不用改变自己的思想。这种对其他宗教先入为主的主张不仅排除了他们向其它宗教学习的机会,甚至也没有响应宗教多元的机会,宗教多元主义实际上就是一种排外主义。
而尼特的解放的宗教神学则是接续希克那种哲学式、思辩性宗教神学的不足,进而转向信仰的实践面。他在No Other Name?一书中便开始跳出希克的框架,主张解放神学和宗教神学彼此互补,他认为救赎(soteria)才是中心。基督来了是要叫人得释放,他参与在百姓活生生的生活处境中,解放受苦的百姓。尼特因此认为信仰唯有在实践当中,解放受压迫的人民,建立公义社会,才是基督所宣告的上帝国,才是道成肉身这个秘思(myth)的真正实现。然而,Frederick 质疑尼特这种解放的宗教神学,将主体放在信仰的实践面,问题在于:“标准何在?”“公义等同救赎吗?” 而尼特将道成肉身视为一个秘思的做法合乎传统对此教义的诠释吗?针对上述三个问题,Frederick 认为:不同宗教信仰者相遇时,不是期待对方说自己想听的,而是想听对方说他对其信仰的真正理解为何;基督教的救赎不能和公义画上等号;而尼特对实践的强调也使信仰失去了判准。
为了超越多元主义的这些问题,Frederick 提出比较神学作为解决方法。他宣称:“比较神学并不是另一种宗教神学。所有宗教神学,无论是排外论、包容论或多元论,都存在理论上的困难。而比较神学是一个过程或一个实践,而不是一套理论。在基督徒完全了解自己其宗教在世界众多宗教历史中的角色之前,他们必须先学习有关非基督宗教的事物,此时比较神学才开始而已。然后基督徒才准备好向其它宗教学习。”(页9)他认为蕴藏在非基督宗教中的真理能够激发基督徒从新的问题意识和洞察力去省察自身的传统。比较神学可以带领基督徒将非基督宗教的挑战视为深深的祝福而不是威胁。藉由将自身的信仰和其它信仰的比较,基督徒能够深化自身的生命,进而更深认识福音真理。而且在比较的过程中基督徒也能真正欣赏其它宗教信仰。在与其它信仰的邻舍对话当中,基督徒不断练习和他们有创意和负责任的相处之道:这意味着对自己的传统尽责,以创意的眼光和角度去对待其它宗教传统的伟大。比较神学基本上是基督教内部的工作,其目的不是要找出一些不同宗教间抽象的、最起码的共通点,而是一些宗教普遍的理论,使用该宗教的语言,就该宗教的本像来认识她。(页167-168)
因此,Frederick 呼吁用比较的方法做神学(doing theology comparatively),他主张这种比较神学是宗教神学以外另一个选择,也唯有如此才能够超越宗教多元主义的死胡同。他认为比较神学超越宗教宽容:不是因为对方与我相似而尊重,而是单单因为彼此有差异。真正宗教的多元是需要去参与的而非去宽容。参与是平等的,宽容是上对下的。比较神学是一个希望的行动(act of hope),唯有负责任而且有创意的比较神学,能够真正帮助基督徒不仅认识其它宗教,并且向其它宗教学习,进而深化基督教自己,对福音认识更深,经历更深。
Frederick 的做法成功吗?笔者以为,他所提出的比较神学实际并未脱离宗教对话的框架。宗教对话的讨论早已超越宗教比较的限制,并且关怀的对象不局限在基督教。Frederick 所主张的比较神学,可以说是从基督教的立场讨论宗教对话的问题。在潘尼卡(R. Panikkar)的宗教对话理论中,已经区分了宗教内(intra-religious)对话,以及宗教际(inter-religious)对话(详阅拙文〈宗教内对话与宗教际对话:简介潘尼卡宗教会遇方法论〉,《神学论集》,第130期(2002),页1-20。)。“比较”作为一个方法,有其方法论上的限制。这个限制在比较宗教学的领域中已经有三十年的讨论,“对话”已经涵盖“比较”,甚至逐渐取而代之。然而,本书所主张的比较神学虽然是一种基督教内部(特别是神学圈内)对宗教多元主义的响应,他确实指出基督教过去在宣教上二元对立式的思考盲点。在众多信仰之中,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不仅应该学习认识有关其它宗教的内涵,并且应该向他们学习。并主张透过比较的方式达到这个目的。就这一点而言,是神学面对宗教问题的一大突破。
今日台湾基督徒,如何从西方拉丁神学的框架(俘虏)中走出,在台湾处境中做神学反省,摒除对其他宗教的成见,不在了解对方之前先入为主地论断、定罪,反而是去了解其它宗教深层内涵,甚至学习对方。这或许是台湾基督徒走出宣教困境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