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天主既早知犹达斯犯罪,为何还看着他丧亡? 《转载自公教报 2867期 31-1-1999》
蔡惠民神父答: 响应了谭神父的问题后,主编张先生希望我能循这方向再发挥一下,因为有些读者的反应是意犹未尽。 今次,我想从一些较具体的例子去阐释一下。根据若望福音记载,耶稣与门徒共进最后晚餐时,他已知道犹达斯将出卖他(13:21-30)。然而,耶稣并无揭发或阻止犹达斯这样做。结果犹达斯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上吊死了(玛27:3-5)。或许这不是一个完全贴切的例子,因为犹达斯最终亦有悔改,我们无法肯定他是否现正受地狱的永苦。不过,从这个例子我们或许可以引伸类似的问题∶耶稣作为天主子,他早知犹达斯将会犯罪而受罚,为什么他忍心要让这事发生,眼巴巴看着犹达斯丧亡。事实上,福音亦记载耶稣曾说过∶“那人(犹达斯)若没有生,为他更好。”(玛26:24)
首先,从这个例子,我们明白耶稣的“早知”,并没有抹煞犹达斯的自由意志。若果犹达斯出卖者的角色,完全是天主早已预定的,为使耶稣的十字架事件能顺利完成,那么,犹达斯只是天主救恩计划里的一个既定角色,与耶稣进耶路撒冷时骑过的驴子并无大分别,他并不需对耶稣的死负上任何伦理责任。但事实告诉我们,犹达斯却为背主而深深痛悔,可见他是在可以不为的情况下而为之。所以,天主的全知并不是一种机械式的预定论。祂虽然在创世之前,已预定了整个救恩计划,但祂却尊重人,邀请人与祂结盟,让人在自由中参与。
不过,旧约的历史告诉我们,因着这份真实的自由,人可以响应亦可以拒绝天主的邀请。结果,不但杀害先知的事件屡见不鲜,甚至降生成人的圣子亦遭同一命运。那么,难道天主预定的计划,只能被动地等候着人的响应,或因人的拒绝而告吹吗?十字架的事件清楚告诉我们,天主是全知的,当人绝对拒绝天主时,天主亦能独力完成祂预定的计划。
既然如此,天主为何不干脆独力去完成祂预定的计划?一方面不用费时失事,另一方面可免得人因妄用自由而丧亡。唯一能解答这问题的,只有天主自己。根据福音的揭示,天主的本性是爱。祂是含忍的、慈祥的,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格前13:4-7)。祂只会柔和地催迫我们,但从不一厢情愿地强加于人。祂宁愿眼巴巴看着我们妄用自由而痛在心里,但他仍要忠信于自己与人建立的盟约。天主的慈爱远远超出我们期待。人认为丰衣足食,万事如意或不失足犯罪便是天主的慈眷。但在天主的自我启示里,慈爱彰显于祂虽能弹指间改变世界,但却选择与人同行;祂虽具使世人光荣朝拜祂的权威,但却甘愿接受人背叛祂所带来的忧伤和疼痛。
所以,这位生活的天主给我们说明,在祂预定的计划里,祂切愿每人得救,但同时尊重我们的自由,因为救恩与自由是一体两面的。若人妄用这份自由而拒绝天主到底,天主亦不会反悔。不过,人愈是拒绝天主,愈是天主慈爱彰显的时候,因为那份爱,比福音里的慈父、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儿子拿着自己的家产离家远去,而自己又爱莫能助时的爱,来得更深刻。 问:天主早知谁要落地狱,为何要造他出世受永苦? 我晋铎以来不觉间已有五十余年了,同时传道讲解要理问答也是有同样的年日,在这些日子里对讲解要理问题,不但没有遇到难题,且很顺利,并熟能生巧,所谓教学相长,但最近有人对我提出一个从未有人问过的问题来,我无法给他们一个心满意足的答题,因此请求负责答难题的神父给予解释,等我向那位对我提出此难题的弟兄姐妹们一个圆满的答复,则感激不尽了。主佑! 蔡惠民神父答: 谭神父遇到的难题表面上是互相矛盾,但实际上并不然。只要我们能够分辨天主的内在生命和外在行动,彼此有分别而又一体,矛盾便可化解。 所谓天主的内在生命,即天主的本性。祂是宇宙的根源,万有的主宰。作为创造者,祂是绝对的,祂的属性也是绝对的。祂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至于天主的外在工程,即天主的行动。祂主动地进入人类历史,与人结盟。人虽然不断因罪恶而违背了盟约,但天主并无因此而撤回自己的许诺。反之,祂透过以色列民漫长的历史,最后藉祂圣子的降生,揭示了祂的忠信与慈爱。 所以,我会将全知视为天主的内在生命,慈爱则是祂的外在行动。依照天主教教理(236条)的看法,两者是有区别,但其实又是天主的一体两面。 透过“外在工程”,天主给我们启示了“内在生命”;但反过来说,在祂内在生命的奥秘的光照下,祂的一切工程都得以理解。同样,在人身上也有类似的情形。人可透过他的行为将自己显示出来,我们愈是认识一个人,就愈了解他的行为。 不过,在这种相互的关系上,我们要确认外在工程的优先性。首先是天主透过外在行动,揭示了自己的内在生命,然后人才从这些行动中推论出天主的本性。如果我们将这个秩序倒转,即首先是从天主的绝对性,超越性入手,然后才在历史痕迹提出印证,那么,我们所言述的天主,再不是那位自我通传的天主,而是一位哲学而又抽象的天主。 如果天主的全知与祂的仁慈互相矛盾,正因为我们先假定了天主的绝对不变本质,然后发现与祂的历史行动不相符。要解决这个矛盾,或许我们首先要注视福音所记载的耶稣,祂的一举手,一投足揭示了什么?祂清楚地指出,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生病的人;祂亦可以为寻找失落的一只羊而丢下其它九十九只。为什么天主本可以大公无私,处于整个人类历史以外,然而,最终又放弃这样做?我相信除了爱以外,再无其它更恰当的解释。 因此,天主的全知并不是抽象的,我们必须从耶稣所揭示的爱去理解。因着这份爱,祂自由地放下了自己的超越和不变,主动而冒险地与人交往。同样,因着同一份爱,人亦得以在自由中去回应天主。所以,这份爱的呼召与响应是不断开放的。若果天主是爱,祂肯定不愿见到任何一个人丧亡,祂期待我们每个人在自由中去体味祂的慈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