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今天,教会庆祝拉特朗大殿奉献日。
拉特朗大殿也称救世主大殿,是教宗的座堂。公元312年,君斯但丁大帝皈依圣教后,为了表达对天主的感恩,将拉特朗大殿敬献给教宗,并在殿旁建造一座圣堂。324年由教宗西尔物斯德肋祝圣后定名为“救世主大殿”。罗马教宗居住在该堂,历十世纪之久。
相传自十二世纪时,教会就在今天庆祝拉特朗大殿的祝圣周年。此项庆典最初只在罗马举行,后来为了尊重该座被称为“全城及全世教堂之母和首”的大殿,便推行到普世拉丁礼的教会,以作为各地教会对圣座敬爱和团结的象征,正如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爵所写的:圣座“在此爱德的整个团体(教会)中居首席地位”。
今天我们庆祝拉特朗大殿奉献日,一方面回顾旅途教会的信仰道路,一方面心怀感恩,一起到天主的圣殿里,向天主呈献我们的钦崇赞美之情,因为“天主是我们的救助和力量,是患难中最易寻到的保障。”(咏46:2)
一,远古的恩典,圣神的活泉
天主教会因圣神而传承有序,一如天主的恩典自古以来连绵不断,贯穿人类历史。
圣经希伯来书上开宗明义说:“天主在古时,曾多次并以多种方式,藉着先知对我们的祖先说过话。”(希1:1)
人类的原祖,曾在伊甸园,那个美好的地方,与天主在一起。直到他们违背了天主的命令,因罪而离开那里。从此,伊甸园成为先民心中永远的回忆、永远的痛和永远的期待之地。
这天主与人类同在的神圣之地,还能再找寻回来吗?人类是无能为力的了。可是,天主是全能的。祂已在人类历史之初,给我们计划好了一切,就是那被称为的“原始福音”:天主要让诱惑人类背命的恶魔的头颅,被人子踏碎。(创3:15)信心在,希望就在;希望常在,因为天主常在。
人类离开了伊甸园之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万物失落了那原初的和谐与美好。兄长佳音因嫉妒而杀害了弟弟亚伯尔,这是人类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件同胞之间的血腥事件。人类心中的神圣而和平的伊甸园似乎离人渐行渐远。
不过,天主没有舍弃人类。在亚当的子孙中,天主给他们兴起了一位义人——诺厄,又在诺厄的子孙中兴起了一位信德之父——亚巴郎。而他的信德,使他心中建筑了一座圣所,在那里,天主给他美好的许诺:“请你仰观苍天,数点星辰,你能够数清吗?你的后裔也将这样。”(参创15:1-5)由此,以色列成为一大民族。
天主的恩典显示在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中,并要藉着这个弱小的民族,向全世界显扬自己的救恩工程。于是,就在这个民族在埃及为奴、陷于危亡的时候,天主又给他们奇妙地兴起了一位盟约的见证着——梅瑟。在西奈山上,天主藉着梅瑟,给以色列民订立了盟约,就是我们至今遵循的天主十诫。以色列民把十诫安置在约柜中,约柜安置在帐幕里。这神圣的帐幕到哪里,以色列子民心目中的圣殿就在那里。
到了达味王的时代,他带领以色列人迎接约柜进入耶路撒冷城(撒下5:6-9;6:12)。他的儿子撒罗满王建造了美轮美奂的圣殿(列上6:1-38)。今天弥撒的第一篇读经中,先知描述圣殿的神圣与壮观,她带给人们生命之需:“看,有水从圣殿下面涌出,流向东方──因为圣殿正面朝东;水从圣殿的右边经圣殿经祭坛的南边流出……这河所流过的地方,凡蠕动的生物都得生活……各种果木树,枝叶总不凋零,果实决不匮乏……”(参则47:1-2,8-9,12)
如此辉煌的圣殿,却在历史上两次被毁。前一次是以色列国分裂为以色列和犹大南北两国后,耶路撒冷成为南国犹大的京都。巴比伦王进占犹大国,攻陷耶路撒冷,圣殿被焚。先知耶肋米亚曾为此写下著名的爱国诗篇──《耶肋米亚哀歌》。而圣咏137篇回忆了当时失落家园、圣殿被毁、流徙他乡、失去自由的犹太人对圣殿和故乡的深深怀念:“当我们坐在巴比伦河畔,一起想熙雍即泪流满面。在那地的杨柳间,挂起我们的琴弦。因那些俘虏我们的,要我们唱歌,那些迫害我们的,还要我们奏乐:快些来给我们唱一支熙雍的歌!但我们身处外乡异域,怎能讴唱上主的歌曲?”后一次便是耶稣曾预言的耶路撒冷城的劫难和圣殿的毁灭:门徒前来把圣殿的建筑指给祂看,耶稣回答他们说:“你们不是看见这一切吗?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这里决没有一块石头,留在另一块石头上,而不被拆毁的。”(玛24:1-2)
圣殿的毁灭,对以色列民而言,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痛苦了。
事实上,天主在以色列子民的历史中,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片时片刻。倒是以色列先民,时常表现出对天主小信德、耍小性子、抱怨。于是,天主又藉着历代的先知,不断安慰他们、鼓励他们,也提醒他们,并指责他们的不忠。天主要他们知道,盟约不只是刻在石板上,“应将我的诫命系在指间,刻在心上”。(箴7:3)
如果没有坚固的信德,如果心中没有刻上盟约的烙印,那么,那安置天主十诫的约柜和帐幕,甚至那座辉煌的圣殿,永远跟自己没有关系。
对天主的忠诚信仰,使我们有份于祂的恩宠与救援。
希伯来书说了“天主在古时,曾多次并以多种方式,藉着先知对我们的祖先说过话”之后,马上接着说:“但在这末期内,衪藉着自己的儿子对我们说了话。”(希1:2)
以色列先民虽然经历了诸多磨难,但他们还是有福的,因为天主藉着约柜和帐幕,以及辉煌的圣殿,与他们住在一起。不过,后代的我们,更为有福,因为耶稣基督降生了。祂如同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股清泉,贯穿了天人之间的沟堑,而使之成为通途。祂为我们每个人建造了一座新的圣殿,这圣殿永不会再毁,因为这圣殿就是祂自己。好使我们每个时代的人,都能与祂同在,而不再会分离。
二,主耶稣基督,永恒的圣殿
以色列先民曾走过的道路,像极了我们每位基督徒的信仰之路。
我们每个人的信仰,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从懵懂无知,到逐渐认识;从自以为是,到悔罪求恕;从信靠自己,到信靠天主;从寄望于世,到心向天国。
这个过程常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甚至会有反复。不仅是言行上会违背信仰,思想上也会犯错。我们会把信心专注于某些人、地、事物,而如果这些对象发生改变,我们就会有失落感,或者我们的信仰会觉得遭受到了打击。
有一位老教友跟我说起她的儿子,曾经很热心,经常到堂区参加团体的礼仪活动。但是,当他在事业和家庭上遇到不顺利的时候,他的信心动摇了。之后,去堂里越来越少,直至现在,几乎不再进堂了。母亲常常劝他,但收效甚微。她很无奈,请我特别为这个儿子祈祷。我安慰她不要失望,继续规劝,不懈祈祷。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愿天主赐给他恩宠,让他信仰的圣殿,牢固地建筑在心中。
我认识一位司铎弟兄,很是聪明能干。刚晋铎时,对于牧灵福传工作非常热忱。但是,在遇到一些与教区其他司铎弟兄之间的摩擦,以及在牧灵福传的理念上的不合时,他沮丧了,于是放弃了神父的神职,而去做社会工作了。我尊重他的选择,不过我一直为他祈祷,他跟我是同学,我们在修院里常畅谈教会的事业与理想。我衷心希望这教会理想的圣殿,还在他心中,不要磨灭。
圣殿若没有建筑在心中,而只是建筑在身外,那只是一座物质的殿宇,再辉煌雄伟,也有颓废倒坍之日。
今天弥撒福音中记载,耶稣基督清洁耶路撒冷圣殿:祂在殿院里,发现了卖牛、羊、鸽子的,和坐在钱庄上兑换银钱的人,就用绳索做了一条鞭子,把众人连羊带牛,从殿院都赶出去,倾倒了换钱者的银钱,推翻了他们的桌子;给卖鸽子的人说:“把这些东西从这里拿出去,不要使我父的殿宇成为商场。”(若2:14-16)
当天主的圣殿,不再是我们心中至圣的圣所,而沦为世俗的商场;不再是我们与天主交往的圣地,而是尔虞我诈、索求物质利益之地的时候,圣殿还是那远古美好的伊甸园吗?还是存有约柜的神圣帐幕吗?还是天主与我们同在标记吗?
难怪耶稣今天会生气地把不属于圣殿的一切,赶出圣殿。祂为世人缺乏信德而忧心如焚(若2:17),祂要我们每位基督徒省察自己的信仰生活,是否把天主的圣殿弄脏了、毁坏了、变质了、挪作他用了。
为此,祂要重建一座真正属神的殿宇,一座不会毁灭而永恒的殿宇。祂说:“你们拆毁这座圣殿,三天之内,我要把它重建起来。”(若2:19)起初人们完全不理解耶稣这句话的意思,犹太人就说:“这座圣殿建筑了四十六年,你在三天之内就会重建起它来吗?”(若2:20)直到祂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从死者中复活,门徒才恍然大悟:耶稣所提的圣所,是指他自己的身体。(若2:21)
这真是一个奇妙、但千真万确的事实:耶稣基督就是永恒的圣殿。一千七百年前,那座拉特朗大殿,教宗祝圣后定名为“救世主大殿”,绝不是随意为之。这座被称为“全城及全世教堂之母和首”的大殿,这座作为各地教会对圣座敬爱和团结之象征的大殿,给我们指示出了一切圣堂的意义所在,就是彰显出默西亚、救世主、天主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祂就是永恒的圣殿。而拉特朗大殿的次主保——圣若翰,也正是那位给我们指示出“祂就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的主耶稣基督的先驱。
保禄宗徒深谙这个道理,所以他说:“因为藉着祂,我们双方在一个圣神内,才得以进到父面前。所以你们已不再是外方人或旅客,而是圣徒的同胞,是天主的家人;已被建筑在宗徒和先知的基础上,而基督耶稣自己却是这建筑物的角石,靠着祂,整个建筑物结构紧凑,逐渐扩大,在主内成为一座圣殿;并且靠着祂,你们也一同被建筑,因着圣神,成为天主的住所。”(弗2:18-22)
伯多禄宗徒也说:“你们也就成了活石,建成一座属神的殿宇,成为一班圣洁的司祭,以奉献因耶稣基督而中悦天主的属神的祭品。”(伯前2:5)
耶稣基督是永恒的圣殿,而我们每一位基督徒都有幸因着祂而成为同一建筑上的活石。想想看,我们是多么有福气。
那么,我们该如何不辱这“活石”的称号与使命呢?
三,以心神真理,齐来朝拜父
若望福音中记载了主耶稣基督向一个外邦的撒玛黎雅妇人显示自己的事迹。耶稣对她说:“时候要到,且现在就是,那些真正朝拜的人,将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因为父就是寻找这样朝拜祂的人。天主是神,朝拜祂的人,应当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祂。”(若4:23-24)
基督徒信仰生活的中心是什么?就是爱天主、爱人。前两个主日的弥撒福音中耶稣基督回答法学士的问题时,告诉他说:“‘你应全心,全灵,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这是最大也是第一条诫命。”
“以心神来朝拜天主”的意思,就是怀着信心,到天主面前,由衷地、喜乐地赞美祂、敬拜祂、向祂祈祷。这一点常是我们基督徒疏忽的。我们许多时候到圣堂里去参加主日弥撒,并不是“以心神来朝拜天主”,而是去举行社交活动,为了弥撒结束后朋友们可以聚会;或是为了在教友中留下一个热心的好口碑;甚至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所以,弥撒时间如果稍长一些,主礼讲道如果稍多一些,我们就会在心里感到厌烦,似乎浪费了我们的宝贵时间,打乱了我们的计划安排,对此而忿忿不平。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斤斤计较呢?连主日在圣堂里参加弥撒的时间稍长一点点,就觉得自己受损失了?说到底,是我们对天主没有真情实感啊!我们陪朋友聊天,可以三、五个小时不嫌时间浪费;可是,敬拜天主,超过一个小时,就会怨声载道,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把天主放在了什么位置呢?我们彼此攀比花大价钱、造大圣堂,难道只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的成就感吗?心中没有天主,没有圣殿,就不会“以心神来朝拜天主。”
“以真理来朝拜天主”的意思,就是怀着真心和诚意,来到天主面前。我们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们的长处是什么,弱点在哪里,我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我们的人际关系如何,我们的内心世界又是怎么样的……这一切,我们都带到天主面前,诚实地向祂坦露。天主是全知的,祂洞察人心。路加福音记载,爱财的法利塞人嗤笑耶稣,耶稣向他们说:“你们在人前自充义人,但是,天主知道你们的心,因为在人前是崇高的事,在天主前却是可憎的。”(路16:15)这话很尖锐,但确是真话。心中没有耶稣基督,没有圣殿,纵使参加了外在的礼仪,内心不悔改,不追求真道,对他又有什么益处呢?圣咏上说:“谁能登上上主的圣山?谁能居留在祂的圣殿?是那手洁心清,不慕虚幻的人,是那不发假誓,不行欺骗的人。”(咏24:3-4)
“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要求我们每位基督徒热衷于爱天主的信仰生活,这生活的标记,或者说是见证,就是在心中、在言行上敬拜天主。如圣咏所言:“你们服役于上主圣殿的,你们侍立在我主前庭的,请赞颂上主,因为上主是美善的,歌咏祂的名,因祂的名是甘甜的。”(咏135:2-3)
堂区司铎,以及所有服务于教会各团体的修道者和教友们,其自我要求,就是依靠天主的恩宠,不断坚固和深化自己的信德。牧人们的职责和使命,催促他们培育教友们的信德。
有神父弟兄跟我说起,现在堂区很重视福传、教理讲授,为了方便慕道者前来参加教理课,每周开设了两三个慕道班,如此,每年都有不少慕道者领洗进教,但是,进教后流失率很大,有的甚至达到70%以上。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得采取一系列的办法。
一个是加强慕道班的教理讲授质量,让慕道者在教会的信仰知识上,打下尽可能扎实的基础。
然后,要尽力发挥代父母、慕道者陪伴员的力量。过去,很多堂区有一个陋习,就是每次慕道者领洗时,指定一两个代父、代母,负责几十个代子、代女,这样的结果是,代父母对代子女根本不认识,从而无法帮助代子女的信仰成长。现在,一些堂区不但重视代父母的责任,更在每一位慕道者身边,都安排了具体的陪伴员,在慕道和领洗后,继续陪伴和关心他们,这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好办法。
还有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组织再慕道班,让已经领洗的新教友,有机会进一步深入学习教会知识,如此,让信仰更加稳固扎实。
让新教友有教会归属感,这一点非常重要。老教友们在这时要充分展现自己的包容心,把新教友当成自己属灵的孩子来关心、疼爱,而不是对他们事事看不惯、处处设障碍、只顾自己的小圈子、把他们全都排除在外。这种思想和做法,实在要不得。老教友应该以自己的虔诚信仰、喜乐生活和活泼的爱德,做新教友的模范,带领他们一起“以心神以真理朝拜天主”。
堂区的各个小组,要尽量欢迎、吸纳新教友。他们都是堂区的新生血液、富有活力的细胞。一些小组如果人员已经满额,不妨再开设新的小组,如读经班、唱经班、礼仪组、接待组、爱心组等等。也可以根据教友居住地的具体情况,组合临近者成为小团体,开展信仰活动。这些小组,对一个向往发展的堂区而言,是永不嫌多的。
让更多的人,“以心神真理,齐来朝拜父”,想想看,那将是多么美好的景象。而天主圣殿之神圣精彩,即在与此。基督徒在努力实践这个美好愿景的同时,自己也就成了“活石”。
有一首常年期的《进堂咏》(《天路妙音》101#)很适合我们今天咏唱:
我们满心喜乐,因为我们要进入上主的圣殿。
我喜欢,因为有人对我说:我们要进入上主的圣殿!
耶路撒冷,我的双足,已经站立在你的门前。
请为耶路撒冷祈祷和平,愿爱慕你的人获享安宁。
愿在你的城垣内有平安,愿在你的堡垒中有安全。
为了我的弟兄和同伴,我要向你说:祝你平安!
为了上主、天主的殿宇,我为你祈祷:祝你幸福!
天主降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