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博文牧师的演讲已经给我们介绍了圣经中有关基督救援工程的信息。在本演讲里,我们将再次讲论基督的救恩。因为我们所谈论的主题必须以圣经为基础,所以,我们难免有所重复。但是,我们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讲论此探讨不尽的,基督徒以其为信仰中心的主题。我们尽力了解圣经中所用的有关基督救援工程的象征的正确意义和它的限度。我们也设法尽量了解有关基督救援喜讯极容易被人误解和歪曲其意义的几点。因此,我尝试综合为以下三点:(1)圣经借着不同的象征对基督的救援工程的教导;(2)有关天主我们所相信的;(3)我们所经验得到的。这是系统神学的任务,而我们相信只有当我们从第一个演讲,就是:“人对救恩的渴求”的角度探讨基督的救援工程,我们的这一任务才能顺利完成。 自从尼塞之后,教会一直宣信:“为了我们人类并为了我们的得救”圣言成了血肉。由此,基督的降生、死亡、和复活只能从祂与人对救恩的渴求的关系上去了解。为此我们问:在第一个演讲中所提出的人对救恩的渴求的看法,如何能够对了解基督宗教的基本信仰有所贡献? 我们有关人对救恩的渴求的探讨不能决定救恩究竟有没有赠给人的问题,于是,我们更不能谈及天主把救恩赠给人的方式。相反,我们在上面的演讲中指出了天主对救恩的给予或不给予是完全自由的,而人无能知道他是否能够得到圆满的救恩。但在第一个演讲中所讲解的对于人渴求救恩的看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基督宗教的中心信息:如果人真的渴求拥有神的生命、复活、以及罪赦作为他圆满的救恩,并且对得到此圆满救恩的可能性也渴求一个保证;又如果基督所赋予的救恩是人所渴求的救恩则“使人得到救恩的启示”必须是了解基督救援工程的基本的思想构架。 “假定信仰不是荒谬的,完全没有基础的,和没有意义的,则在纯粹理性和纯粹信仰的境况下必定含有一个使我们的信仰和我们的理性和谐一致的思想构架。”1因为我们相信基督是世界的真正救主,而且给人带来了人所需求的救恩。所以我认为:人对救恩的渴求的看法将供给我们一个了解基督救援工程的思想构架。“使人得到救恩的启示”(参阅若八、32)的这个构架不但能使我们明白基督救援工程的性质与意义,并能综合圣经和教会对基督救援工程的教导。 (壹) 人对救恩的渴求与圣经中有关基督救援工程的主要象征 在圣经中用了不同的象征来表达基督是世界的救主的信息。每一个象征都表达了基督救援工程的某一面,故此每一个象征都有它的正确意义,但也有它的限度。只有在“人对救恩的渴求”的背景中,我们才能了解每一个象征的意义;换言之,只有当我们牢记人寻求一种显示天主肯赐给人无限生命、复活、以及罪之赦免的启示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了解每一个象征的正确意义和限度。从人渴求救恩的背景看来,我们“解释早期基督徒对基督的宣讲如何可能以耶稣的生命为根据”2似乎是可能的事。 一、基督的救援工程是“解放”的工程 在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有关基督的救援工程的象征,要算是释放奴隶和以赎价来解救囚犯的象征(见玛廿28;谷十45)这个象征曾深深地影响了基督宗教的宗教用语以及神学反省。但是,这个象征只是为了要表达“解救”这个基本概念才用的,因为在新约中从未有任何地方提过那接受“赎价”者;他既不是天主,也不是魔鬼,或其它任何一个接受了代价而释放人的人。而且在新约中我们也不能找到天主要求人赔偿然后才解救人,或者是讨偿赔价的思想。救援的工程常常都是天主自动自发的爱的自由行动。 基督和初期教会之所以用“释放奴隶”的象征,是为了要指出“释放”的恩惠的伟大,此“释放”与“解救”为那些永远不能靠自己的努力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人,实在是一个料想不到的和白白赏赐的恩惠。 为了要指出基督如何完成祂的解救工程,我们将会简要地讨论圣经中有关基督把人从罪恶中和死亡中解救出来的信息的几个要点。当我们牢记寻求救恩的人是在寻求启示,以及当我们认定基督的救援工程是一个启示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正确地了解这个信息。 (一) 从罪恶中解救 圣经(例如:若八32、36;罗六11、18、22;八2)说基督从罪恶中解救了我们。可是,因为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生活都仍然充满着罪恶,所以我们不能不问:圣经的作者如何解释基督把人从罪恶中解救出来的救援工程? 圣保禄 (譬如在罗马人书第五和第七章中) 有时把“罪”人格化,把罪与奴役其子民的暴虐皇后相比。这种表达罪的方式可称之为神话性的表达方式;但无论如何,这种方式正确地表达了人对罪及其后果的经验;若我们真正了解罪的性质及后果,则可知由于罪的缘故人使自己进入一种不可逃避的境况中,因为人不能消灭他过去的行为,所以他也不能逃避罪的后果。人由于他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囚禁在罪恶当中而无能解救自己,因为“除了天主以外,谁能赦罪呢?”(谷二7)故此除非人确实得知天主的宽赦,他永远是“罪的奴隶”。 基督的确把人从罪恶的束缚中释放出来了,因为在祂的死亡和复活中,人可以看到天主愿意宽赦重罪的标记。基督的死亡、苦难、和复活是基督和天主宽恕罪人的明显标记;祂对待茹达斯、伯多禄罪人、士兵、和仇敌的态度都显示“祂来到世界不是为审判世界”(若三17),因为“祂受辱骂却不还骂,祂受虐待却不报复”(伯前二23)、复活以后,祂又回到曾经摈弃祂的宗徒当中,祂显现给曾经三次否认他的伯多禄;祂把“因祂的名向万邦宣讲悔改,以得罪之赦免”的使命托给宗徒(见路廿四47;宗二38;卡43),所以基督的死亡和复活的事件是天主愿意赐给人罪赦之恩的启示。在这些事件中显示“耶稣与天父并没有舍弃我们”3,因为“从最大的罪恶当中显示(天主)最大的爱”4。 (二) 从死亡中的解救 基督的救援工程把人从死亡中解救出来,是圣经中有关基督的救援信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从死亡中的解救也是礼仪中常常出现的主题。既然基督不把我们从肉身必然的死亡中解救出来,那幺,我们必须问:基督把我们从死亡中解救出来的意义是什幺?如何解救? 当我们了解基督的死亡和复活是一个表征死亡并非是摧残生命,而是使人进入永生并回归在死亡中迎接人的天父怀中的标记时,我们便会明白基督把我们从死亡中解救出来,意谓祂的死亡和复活启示了死亡不是把人丢入深沉的黑暗中,而是把人带到赐人生命的天父面前。基督接受死亡的方式以及祂复活的事实都启示那把我们从死亡的奴役和恐怖中解救出来的真理 (有关天主的爱以及人的死亡的真理)。为此,致希伯来人书第二章十四至十五节不说人是从死亡中被解救出来,却说人是从死亡的“恐怖”中被解救出来的。在耶稣的生命、死亡、和复活中,天主已经给予了寻求救恩的人所寻求的启示。对于死亡的问题,天主的启示是:祂把永远的生命赐给那些或生或死都是祂的子女的人。不论谁若相信这个启示,他就不再害怕死亡把人投入虚无和黑暗的深渊中,因而他也不再把生命视为无意义的;如此,他已经从死亡的黑暗中被解救出来,在基督的死亡和复活中,有关人的死亡和人的生命的意义的启示,把人从死亡窒息人的一切希望的限度中解救出来。 (三) 从一切权势中解救 以上述的解释方法为基础,我们也能了解基督战胜一切并把人从所有的主权和势力中解救出来的教导(见哥二15;伯前三22)。当基督徒了解了在基督的死亡和复活中的天主的话之后,死亡为他不再是恐怖的了,凡相信基督的死亡和复活已经启示了天主愿意赐给他们永生的人,不会受到世界上任何权势的威胁与恐吓,因为这些势力仅能以死亡来威胁人,为那些相信基督的人看来,地上的一切权势只能够杀害人的肉身,而不能杀害人的灵魂(见玛十28)。因此借着基督他们不再怕任何权势,他们是自由的。 (四) 撮要 在圣经中以释放囚犯和用赎价来解放奴隶的象征来描写基督的救援工程。为了能够正确地了解这象征的意义,我们必须先了解寻求救恩的人是追求一个天主愿意把罪赦和复活赐给人的启示,而基督的死亡和复活就是保证天主愿意给人罪赦和复活的启示。 二、基督的救援工程是“和好”的工程 在圣经中有时描写基督的救援工程是使人与天主以及与万物和好的工程。根据这个象征,基督消除了两个仇敌之间的仇恨。 (见罗五10f;格后五18~20;弗二16f;哥一19~22) 这个象征必须十分小心地予以解释,否则,它可能很容易被误解而歪曲了天主爱的工程的意义。以下我们将指出这象征的背景是:“人渴求救恩就是渴求启示”以及“基督的救援工程乃借着人所需求的启示而完成的”。 (一) 天主与人的和好 既然在 (罗五10f) 中曾论到天主与人之间的和好,这意谓在基督死亡以前,在天主与人之间有一种仇恨和隔离的境况存在;如果我们还记得我们在第一个演讲中所说的,则我们不难了解这个境况和基督的救援工程的性质。当我们完全察知我们是与一个充满罪恶 (例如:战争、压迫、和剥削等等) 的世界打成一片,而我们又无能去肯定我们这个“导向死亡的存在”以及我们这个世界究竟是否有意义时,我们人是很难与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统驭着我们的命运的神秘力量和解协调的,只要天主保持缄默,不对人启示祂的计划,人很容易陷入一种对天主-──万有之泉──敌视和隔离的态度中。 基督的血 (哥一20) 和死亡 (罗五10) 如何使人与天主和好?如果对罪和死亡我们要避免一切神话性的看法,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解释此圣经中的信息: 一切导致基督死亡以及在基督死亡之后的事件皆启示了天主对罪人的仁慈与宽恕。在基督的死亡中人类的首领或代表 (譬如:在政治上的比拉多、在宗教上的大司祭、在教会方面的伯多禄和其它宗徒)都曾舍弃或反对过天主子,可是,天主却没有向他们报复;相反,祂派遣了基督的宗徒到“耶路撒冷、全犹太、和撒玛黎雅,并直到地极”向一切人宣讲天主的和平与宽恕 (见宗一8) 。在基督的死亡和复活中,天主显示祂的无限仁慈超越了罪的无限严重的恶。同样地,基督的死亡和复活除去了死亡和痛若的苦难中,残酷的死亡和痛若打击了天主的爱子,由此可见痛苦、死亡和失败并不表示天主拒绝人;而且,基督的复活指出:即使在残酷的死亡、极度的贫困、和无意义的毁灭中,人仍是在赐给人生命的天主手里。 总而言之,由于罪恶、死亡、以及生命的意义的含糊不清,人与自己的生命也不能协调,而因此生活在一种与天主──万有之泉──隔离和为仇的境况中。但天主在祂的儿子的死亡中指出:罪可得赦免,那里有死亡和痛苦、那里同时也有天主的爱存在;死亡可以是走向永生之门户。因此,天主除去了一切愤恨而使人与自己的生命以及与天主和解协调。 (二) 与万物的和好 在哥罗森书第一章廿节中曾论到天主借着基督的血使天上和地下的“一切”重归于好。这段神妙的经文引起不少问题:在这段圣经中保禄是否正式教导了天上权柄的存在?抑或只是教导了有关基督的至高权威?这个“一切”是指物质的宇宙吗?那幺,它是如何与天主分裂的?它又如何藉基督的死亡与天主重归于好?在天上的都是好的天使吗?那幺,既然他们从来不仇恨天主又如何与天主好和呢?在天上的都是魔鬼吗?难道他们也与天主和好而得救吗?是否那些恶神因着基督的死亡而彼此休战? 既然我们相信这段神妙的经文为今天二十世纪的基督徒也表达一个重要的信息,所以,我们尽量尝试去解释它。相当明显,圣保禄并未得知基督的死亡是否影响了物质的宇宙与天主之间的关系。他也不知道自从基督死亡之后,精神和魔鬼的世界有何改变。他只是说出人在接受基督的救援以前和以后的经验。故;我们能够、也必须在人对救恩的渴求以及信仰对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影响的背景中去解释这段神妙的经文。 (1) 在和好以前的仇恨 人只能够在无限的“善”中才找到生命的圆满,然而,这个圆满的生命既不能在现世找到,也不能靠人的努力获得。由于人不可能不寻求神的无限生命,为此,人往往把有形的世界、人类的进展、科学、国家、阶级、和种族等视为是绝对的价值。于是,这些价值遂成为人所崇拜的“神”。可是,既然人在他内心的深处不能忘记那位真神,所以这些假神就在人心内反对真神,因为世界及其价值欲越俎代庖的要求有真神的属性和特权,职是之故,天主与宇宙遂变为“仇敌” (不是在天主与宇宙的本身,而是在人的心中) 。同时,这些价值也变成对人不利,它们向人要求无限的爱,但它们却不能遵守诺言给予人所必然寻求的和不朽的幸福。于是,这些“神”变为是以伟大的许诺引诱人但最后却使人失望的“恶魔”。既然这一切被人神化了的价值仍然是有限的,则它们常常互相敌对,因此在这些所谓绝对的“权力”、“荣耀”、“国家”和“民族”等等之间人本身内在地被分裂了! (2) 藉基督的死亡的和好 基督的死亡和复活如何消灭此种仇恨?如何使天主与世界和好?如何使人与一切权势,以及使权势与权势之间彼此协调?在述说这个真理的时候,我们再次尽力避免用神话性的解释,如基督与魔鬼和人格化的死亡在阴间打仗等说法。 人之所以把神的荣耀归于世界,是因为死亡和世界的罪恶使得天主及其意愿被掩盖于黑暗之中。在基督的死亡和复活中,天主显示了祂的仁慈和祂愿意宽恕罪人并赐生命给可朽坏的人的心意;当人接受这个爱的信息,渴望自我圆满实现的时候,人不再把世界神化,也不再视世界为站在真神之旁与真神竞争的“神”了,那时世界显出原形:它是受造物,是天主命人统治和生育繁殖遍布其间的大地家乡 (见创一28) 。因此这个被人所神化的世界,在基督的死亡和复活的吞示中得到与天主和好;基督的死亡和复活的启示之光揭开了恶魔的假面具,揭露出世界的一切权势与价值虽然是真实的,但却常常是有限的价值,它们该服务于人而不该统驭人。在此启示之光下,世界的一切仍不失去其价值,但却不能再拥有任何“绝对”的特性,因而它们彼此之间也不会再有绝对的冲突,也不会犹如敌对的恶魔一样使人分裂。总之,基督的死亡和复活使“一切”和好,因为它启示了天主愿意赐给人他所寻求的。接受此启示的人能够与世界及其价值和谐相处,平安生活,因为这个启示剥除了世界假神的虚荣而使它变回原来俗化的样子,并指出世界上没在任何事物值得受人崇拜的,反而它们都应当为人服务。 三、基督的救援工程是牺牲与祭献的工程 在新约中,常常把基督的死亡描写成为牺牲之祭。圣经的作者把基督比喻为羔羊 (见格前五7;若一29、36;伯前一18~19) ,并以亚巴郎的祭献 (罗八32) ,大司祭的祭献、 (见希九11~14) 盟约之血、以及上主仆人的死亡(见谷十45) 等等来述说基督的死亡。在这里,我们不可能去讨论这些或其它的经文是否确实把基督的死亡解释为牺牲与祭献,并在它们看来基督的死亡又属于那一种祭献的问题。事实上,我们也不必去讨论这类问题,因为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个“间接的方法”5来解决:由于圣经提及不同形式的祭献,又由于旧约的礼仪的严肃与十字架死刑的恐怖局面的莫大差别,清楚地显示出基督的死亡的确不是一个“礼仪的祭献”。再者,在圣经中证明基督的死亡是天主爱世人的“工程”,而不是天主爱世人的原因 (见格后五18;罗五10;若三16~17) 这一点也不容许我们把基督的死亡视为一个使神转怒为喜的祭献。 圣经中有关基督的死亡的这一象征,可用以下的方法来解释:基督在祂的死亡中以最高的方式实现了真正的祭献所包含的一切因素。祂的死亡是祂对父的一个钦崇的行为:祂自愿整个地屈服在天主的圣意之下,并且祂同意祂的死亡和命运的最后失败,应当成为天主启示祂愿意宽赦重罪,并从死亡中赐给人复活的标记。祂人性的意志同意丧失一切所有,因此,在人的可怜境况中祂整个人成为了天主对人的爱的标记。又因为祂“牺牲”了祂那渴求幸福、成功、被了解、和被接受的人性,而接纳了痛苦、死亡、失败、误解、和拒绝,藉此祂有分于人所需求的,能够把生命的意义带给人的启示,即在罪恶和死亡中天主仍与我们同在。祂不厌恶我们,也不以愤怒报复我们,反而引领我们相信天主的宽恕、永恒的许诺、以及复活的生命。为此,基督的生命与死亡实在是一个奉献与牺牲,祂把自己完全投顺于天主的圣意之下,牺生自己的幸福就如一个士兵牺牲他的性命;又如一位母亲为子女牺牲她的时间和安逸。可是,这牺牲并不是改变义怒的天主的心意,或藉奉献礼物而取悦天主的救援工程;而是祂在死亡中所完成的奉献和牺牲是一种拯救我们的工程,因为在基督的死亡和复活中,天主对人说出了那能够把人从罪恶和死亡的黑暗中解救出来的诺言。 (贰)人对救恩的渴求与基督救援工程的特征 我们就以“人寻求天主对罪人的爱的启示”以及“基督的救援工程就是此爱的启示”为基础,也能了解救援工程似乎矛盾的特性: 一、救援的事实、与天主和世界的不变的事实 根据第一个演讲,人追求救恩时是找寻一个担保他能得到永生的保证;能得到罪之赦免,以及肉身复活,而因此担保其“导向死亡的生命”有其永恒意义的保证。依据本演讲的第一部分说基督的救援工程即是启示的工程,按照此种解释,基督的救援工程并不改变天主或魔鬼对人的态度,基督的死亡并不是使天主息怒而赐给人罪赦的赎价或补偿;也不是基督与魔鬼打仗,结果基督战胜了世界的掌权者,推翻了魔鬼,在人类当中为天主重新取得“主”的地位。虽然,这些以及类似的说法可以在圣经和神学历史中找到,而且也指出了一些正确的神学所应该反省的因素。但是,这些说法和象征只是一种表达的“形式”而已,它们能够也必须与所表达的“内容”分开,它们仅为表明:借着基督的死亡和复活、人与天主、与世界、以及与万物的关系已经转好。一切的改变都是在人这方面的,当天主启示的话进入人心中并改变人的生命时,人与天主以及与万物的关系立即有所改变;故此,虽然基督并不消除世界上的痛苦与死亡,也不解答我们人生所有的问题,但祂实在是世界的真正救主。祂之所以是世界的救主!因为那些接受了天主的启示的人已经从罪恶和死亡的黑暗中被解救出来了。为相信此启示的人,一切都有了改变,因为基督的死亡和复活的启示已经解答了人“唯一重要”的问题,即我将何往?送我到此朝向死亡的世界中来的那一位的计划是什幺?当人开始相信那被钉死而又复活起来的纳匝助人耶稣对此问题所给与的答案:“父爱你们” (若十六26) 的时候,一切事物都从内部有所改变。当人相信:祂爱你,甚至当你三次否认祂时;祂爱你,甚至当你高呼:“我的天主、我的天主祢为何舍弃我”时;当人不但在快乐时,而且也在痛苦时敢因基督之名而放心大胆地说:“阿爸!父啊!”的时候,一切事物都会因着人与天主的友好关系,而由充满死亡和罪恶的深沉黑暗境况改变为充满永生希望的光明境况。 我们关于基督救援工程的这个解释完全配合信徒们的经验,就如出于真爱的一句话能够更新人的生命,也如一句憎恨和诅咒的话能够摧毁人的生命;同样,天主在基督身上的启示虽然不改变事物的外表,但实际上它使内部有所改变。人的生命有意义吗?是否一切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进展都只是一个最后仍归于虚无的无意义的延续?因为天主在基督身上的启示已经解答了此人生最大的问题,所以,人即使面对死亡与失败,他仍能在希望中生活下去。虽然天主启示的话并不改变事物的外表,但却使一切事物从内部起了变化。 二、救援工程已完成而又尚未完成的性质 人所寻求的启示已发生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事件中了,职是之故,我们可以说:基督的救援工程已经完成。可是,这个启示必须宣扬并被人接受,而且在它能够使人解脱死亡的奴役而得到自由之前,在它使人与天主和好之前,以及在基督奥体的成员能够制胜一切权势之前,它必须先深入人的生命中。由此,我们可以说:基督的救援工程尚未完成。 三、救恩是天主的工程,但要求人的参与 当我们探讨人对救恩的渴求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看到了人的得救全赖乎天主的工程;而且圣经也十分有力地强调人的得救全靠天主;另一方面,既然人只能在自己的活动中达到自我的圆满实现,所以真正救恩不可能是压抑人的自由和努力的。在圣经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强调人以他的悔改和爱德、善功来参与天主的工程的经文,尤其是信仰 (见格前十五2;若廿31) ,在人的得救上信仰占着很重要的地位。这个似乎矛盾的信息,可以在寻求救恩的人是寻求启示的背景中去了解:如果人是借着天主的启示而得救,则相当明显地人的得救全赖乎天主,因为只有天主能够揭示祂自己的计划;但另一方面,信仰实在是人得救的基本条件,因此,信仰不是一个外在附加的条件,而是内在于人的得救过程中的主要部分,因为只有当启示被人所相信,所接受时,它才是一种真实的启示;而人接受了真理之后的“工程”,并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救恩,而只是整个人对天主父爱之启示的答复。 四、人的救恩与宇宙的救恩 根据基督宗教的基本信仰,基督的生活、死亡、和复活都是“为了我们人类,并为了我们的得救”的,可是,新约告诉我们,基督的救援工程也影响了整个宇宙。依我们看来,“人渴求天主启示祂愿意把人所需求的自我圆满赐给人”,而“基督的救援工程就是这启示”这一点,能够解释基督救援工程中宇宙性的一面。在此基础上解释宇宙的救恩,我们不必说:人的堕落改变了世界的物理定律 (圣多玛斯认为这个意见毫无意义而摈弃之。见“神学大全” (卷一96 1,ad2) )。同样,我们也不必相信基督的救援工程使世界再次变好。对于这个圣经中的信息,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解释:天主的爱的言语以及祂赠予人复活和自我圆满的许诺改变人及其对世界的关系。虽然物质世界的外猊仍然没有改变,但是为那些已经了解他生存在世界上的意义的人,这个世界已有了不同,有了改变。 五、基督受苦和死亡的“必须”性 新约中的许多经文都论到了基督受苦和死亡的“必须” (见:苦难的预言和一切把基督的苦难视为是古经预言之实现的经文 (参阅格前十五3) )。对于这个“必须”曾经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譬如说因为人犯了罪,所以魔鬼有权使人变为它的奴隶;又譬如说:因为人犯了罪,侵犯了天主,所以必须向天主赔偿;又或者说:人的罪恶的无限性要求人而天主的耶稣基督替人受苦受死。 在我们看来,这个“必须”并非是一个平息天主的义怒或赔偿天主的“必须”,它渊源于人的基本需求中的“必须”。就人是可朽坏的并与充满罪恶的世界休戚相关的来看,人需要天主在此世界中显示祂的爱。当人渴求了解他自己这个朝向死亡而又充满罪恶之谜的存在的意义时,他寻求一句告诉他“甚至在极痛苦和无意义的境况中,我仍与你在一起,我对背叛我的人决不加以愤怒的报复”的爱的言语。只有是那人在这个充满罪恶和痛苦的世界中能听取的话,才是人所追求的答案,所以,基督必须死亡与受苦,基督死亡的必须性乃扎根在人的境况以及人的需要中的。 总之,从人切身的渴求以及从人的深层的需要来看,我们能了解一点点基督救恩的伟大,而体验到福音的不可测量的富饶。 (参阅弗三8) 批注: 1.Henri Dumery, quoted in: Henri Bouillard, Blondel and Christianity, trans. by James Mr Somerville (Washington, D.C.: Corpus Books, 1968), p. 203 2.Wolfhart Pannenberg, Jesus God and Man, trans. by Lewis L. Willins and Duane A. Priebe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68), p. 23 3.A New Catechism: Catholic Faith for Adults, trans. by Kevin Smyth (London: Burns & Oates, and New York: Herder & Herder, 1967), p.282 4.Ibid. 5.Karl Rahner, Schriften zur Theologie, vl. IX (Einsiedeln: Benziger Verlag, 1970), p. 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