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神学哲学 > 灵修

从神操中的对祷看基督徒的皈依

时间:2007-12-12  来源:神思  作者:梁宗溢 点击:

梁宗溢
神思 第六期 一九九零年

摘要
对祷可能在神操里不太引人注意,但作者却从神操中的对祷,看到基督徒的皈依及其真正的意义。
**********
(一)引言
神操是圣依纳爵灵修生活的精粹。在天主与他往还的过程中,他察觉到自己是一位罪人,但为天主所爱和召选。这一个信仰讯息,在神操第一周的操练中,信友可渐次地深刻去领会,从而更进一步以基督为其生活的根基和动力,参与衪的苦难和死亡,和复活的基督共同完成天父的创造。本文尝试从第一周的其中一段对祷,探索一下基督徒皈依的意义。
(二)对祷(神橾53号)
想象苦架上的我等主基督,浮现于我目前,郑重地权衡思量衪怎样以造物主的身份降凡成人,怎样怀着永远的生命而接受现时的死亡,为我众罪,不辞一死。于是再转眼看我自己:我为基督做了什么?我为基督在做什么?我为基督应做什么?最后,眼看衪这样高悬十字架上,便即景生情,让自己的心和口去说所要说的话。
对祷原就是晤谈,正如朋友之间或主仆之间的谈心、或求恩、或自讼、或陈情、或请教,无一不可。
这般对祷是在默思三种罪──恶神的罪、原祖的罪和人一条具体的罪──之后而作的对祷。在默思的过程中,人发现天主的爱,而人是由于这份爱而被造,更好说这份爱是每人生命的动力和泉源,但人也开始了解到罪是如何的破坏这动力,最后当然是破坏人的整个自己。这个发现引发出上述的对祷内容。当然能舒发出如此的对祷并不表示人已完成了皈依,但从中也可以看出皈依所涉及的要素。
(三)对皈依的一些误解
“你们悔改吧!因为天国临近了。”(玛3:2)悔改是皈依的一种表达,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转向归主,但人们往往只把生活外在的改变,或更改活动模式作为皈依的表示。因此,我认为基督徒的皈依:
(1)不单是加入教会的社会化过程──这里所指是一位没有信仰的人,从不认识宗教道理的情况,经过教理讲授,知道有关基督信仰的资料及内容,然后经过一些信仰人士大家认同的礼节、语言、行动、经文,加入教会,然后在以后的宗教活动中,重复某些宗教行为。
(2)不是纯粹寻求知识和经验──皈依不是单靠增取宗教知识和经验,有些人多方面地不停的去寻求宗教知识,报名这个课程,又参加那个培训班、研习营,对于不同类型的宗教小组分享也有兴趣。另外有些人则尽力去争取经验,例如参加祈祷聚会、退省、朝圣、甚至做神操等,但为他们来说,只是经历过、做过、知道是怎样一回事而已,没有多大触及内心的世界。
(3)不是守法规或行为的改变──有些人把守规诫作为皈依的表达。宗教规诫的要求,他们勉力做了,如福音中那位富有少年,诫命守好了,但他仍拥有很多,放不下来。至于守法的动机,也许来自怕惧,或是来自讨好,于是守法只不过是反映出心灵消极的一面。至于行为的改变,也许亦没有配合内在心灵的转化,例如一个愤怒的人可以借着压抑,改变成为无动于衷和沉默的人;性的表达方式及满足可以合乎伦理道德的规范,但感情生活、爱的能力或人际关系的内涵可能没有成熟地去发展。
(4)不是参加宗教活动或团体──有些人很活跃的参加宗教活动或团体,不过,其实是在于充塞生活空间或逃避那份孤独感。有些人甚至加入修道生活团体,其生活内容可能只是取得某些团体身份及认同,他们会跟随某些划一的思考模式、行为表现、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习惯,但是缺乏了与天主往还的体验而产生的独特和风格。
(四)朝向生命的完整牲是皈依的起步
当一株树若折断了一根枝条,新的枝桠就会生长出来。当人弄伤身体某部份,血液便会动员全身的力量,来愈合那个伤口,让它“完好”如初。从生理的角度看来,生物是趋向生命的完整性而成长的。至于灵性的层面,我相信人亦是朝向人之为人的那份完整性而前进的,即在于真、善、美和爱的拥有和发扬;身心方面的谐和;知、情、意、行四方面的整合:人与天主,人与万物,人与他人这三方面的协调沟通交往。这份自我完整的意识,如罗洛梅(RoIlo May)所说:是我们开始爱邻人,具有伦理感性,追寻真理,创造美感,为理想献身甚至殉身的基础。对生命完整的渴望和追寻引发出一份走出自己的动力,人是不甘于处在罪恶的局促之内,躲在内心恐惧之中,生活在身心支离破碎的残缺里。而天主的呼唤也邀请人看看他的处境。“上主天主呼唤亚当对他说:‘你在那里?’”(创3:9)
(五)皈依的倒退
很多时人还没有认真的去看看我究竟身处何种境况,去认识自己,便先想知道天主在那里,憧憬着在天主之内所获取的安稳和平安,他们还没有那份没执着的开放心灵,容许天主以衪的方式去与人接触及相遇,寻觅天主很多时会变成其实只是寻觅一个为满足自己的假象。昔日以色列人发觉在埃及过着奴隶的生活,失去自主和尊严,上主借着梅瑟带引他们出离埃及。他们渴望自由及向往福地,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其实旷野也就是天主与他们同在的地方和境况,他们以自己的需要为一切的中心。在旷野中,他们要食物、水与及心灵的安全,当他们没有食物吃,便来抱怨梅瑟和天主,想到重返埃及的肉锅旁和葬身地;当梅瑟离开他们去取约板时,他们为自己制造金牛以供膜拜。
天主按自己的肖像造了人,但人往往却以自己的形象去塑造天主。我们以自己的方式把天主定了型,我们渴望遇见一位我们心目中认为是如此这般的天主。那么,皈依的种籽便如撤在沙土上的种籽,虽然发了芽,但很快便会萎谢。下面的一首诗也可反映出如此的情况:
尽食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岭端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我们不断以自己认定的“春”去成为努力的目标,耗费精力,更甚者从而产生败兴、倦怠、失望以至沮丧的感受和心态。“归来偶把梅花嗅”,心路历程之难,难在“归”,归者不是重走旧路,而是归到内心深处,归到生命之源的天主。
(六)皈依的动力──耶稣基督的吸引
在对祷中,圣依纳爵让信友置身于一个境况──在眼前现出苦架上的耶稣基督。基督徒的皈依最终的指向是回归到耶稣基督,一位以苦难及死亡来显示出爱的天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我们看到矛盾:造物主的身份,但降凡成人;怀着永远的生命而接受现时的死亡。“当他还在血肉之身时,以大声哀号和眼泪,向那能救他脱离死亡的天主,献上了祈祷和恳求,就因他的虔敬而获得了俯允,他虽是天主子,却由所受的苦难,学习了服从。”(希5:7-8)耶稣基督经历那份心灵的张力,他体验那份连根拔起之痛。放弃的诱惑、心力交瘁的眼泪和哀号,处身于死亡边缘的怕惧,这是人生的经历,从中耶稣基督学习去聆听生命和开放自己,投向生命,衪以这份体验人生的情怀环抱世界和人类。在十字架上,衪邀请每一个人去分享衪向天父、向人类完全的交付,如在建立圣体时的许诺──“你们大家拿去吃,这就是我的身体,将为你们而牺牲”。衪愿意以衪的经验来与我们同行,让我们也可以接触自己如何渡过人生,去体验自身的价值和可爱,因为“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3:16)
(七)皈依的心灵状态
“眼看耶稣基督这样高悬十字架上,便即景生情,让自己的心和口去说要说的话。”(神操53号)圣依纳爵没有提议此时应该说些什么话,或者怎样说才适合,因为他相信人在投入与耶稣的交往关系之中,参与耶稣现身说法的苦难、死亡的奥迹之时,体验自身的被爱之后,自然或多或少会心移情动,亦自然会流露出相称的话语。这份心声是内心世界的反映,是愿意自己的生命被天主的生命,被真、善、美和爱所充盈、所滋养、所转化。“我还要赐给你们一颗新心,在你们五内放上一种新的精神,从你们的肉身内取去铁石的心,给你们换上一颗血肉的心。”(则36:26)免除一个铁石的心和一个麻木不仁的心是皈依的重要因素。铁石之心虽然没有受创伤的痛楚,但是只有冷漠,不能感受爱和情。相反,皈依是渴望获得一个与基督同甘苦、共患难的血肉之心,一个容许别人进入自己生命的心怀,一个可以受伤、被刺痛的心灵,因为它具有感情,可以容纳限制和不完整与可有勇气去哭泣。
有“心”才会产生“情”,与基督的交往并非单是理性上对衪的资料的认识,更是整个人活生生的真情的流露和交往,而有真情才能出现情趣。皈依并非是苦着脸的内心挣扎,到底我相信皈依是具有一番情趣的,因为我们是在天主之内去作出自我肯定,寻回生命的根源,拥有生命的活力和创造的丰盛,分享圣神的果实:“是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忠信、节制。”(迦5:22)
(八)皈依是一种具有真情实感的自我认识
默观看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于是再转眼看自己:我为基督做了什么?我为基督在做什么?”(神操53号)圣依纳爵虽然强调为天主、为教会作出彻底的献身服务,但这两条问题更好看成“我如何在过去和现在为基督,或在基督内过我的生活”。基督在苦难中的学习邀请我看看我生活的质素,去认识我是谁。“归来”是回归到自我的真实,我不再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不再把责任推诿于别人、环境、架构、制度和法规;我回归到天主在我心田中所播下的生命、希望和爱的种子;从各种角色、身份、面具、成就、外在的要求和期望之下去接触那位“真我”;我接碰到我生命的历史、习惯、性格、选择、感受、情绪、记忆、防卫、欲情和幻梦、倾向等;我拾回那遥远且陌生的孩童时代;我唤起心灵的光明与黑暗、自由与束缚、信心与自悲、开放与执着、可能与限制、协调与对立、勇气与怯懦、活泼与倦怠;我渴望获得心灵创伤的治疗;我发现那个躲在一旁,自惭形秽,觉得被人忽视,但极需安慰的“我”;我意识着“性别”所带来的需要、困惑和迷失;我回忆起天主进入我生命所引致的惊讶和满足;我体会到自己不冷不热,庸碌地过着硬化的生活,这一切是发自内心挣扎而来的对自己的认识;一种在基督之内,从罪恶、扭曲、不自由之中解脱出来的盼望;一个再不需要以“无花果叶蔽身”,(1)可诚挚无惧站在没判断我们的天主面前的赤裸裸的展露。
(九)皈依与使命
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仍然接受着诱惑,“默西亚,以色列的君王,现在从十字架上下来吧,叫我们看了好相信。”(谷15:32)基督没有下来。“他既然亲自经过试探受了苦,也必能扶助受试探的人。”(希2:18)伯多禄表面上的爱心试图阻止耶稣上耶路撒泠受死;山园中士兵捉拿耶稣时他拔剑保护耶稣,但鸡啼前的三次不认耶稣却完全暴露出伯多禄心底的脆弱、怕惧和自我中心。耶稣转身看他时的眼神,却使伯多禄看到了自己的真实,这是一个宽恕、接纳、包容和邀情的眼神,一个对伯多禄怀有信任、寄望和爱意的眼神,“我已为你祈求,为叫你的信德不至丧失,待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兄弟。”(路22:32)什么才可以坚固兄弟姊妹呢?相信便是那份在主内被转化的经验。在对祷中,人响应着十字架上耶稣基督的吸引,愿意重拾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向自己问“我应为基督做什么?”更好说:“将来我可以为基督如何生活?”能说“可以”表示出对生命的可能性的信念,相信现在的我跟以前的我是有分别的,因而自身变得可爱,更有能力可以去爱。去爱便是给与一个真实的自己,分享自我认识的历程和被基督的爱所治愈的经验。如此的呈露相信可启发出别人内在的真诚,补足彼此的贫乏,拉近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结语
“春在枝头已十分”,天主的气息和生机渗透着衪的创造。
这就是天主与人同在的帐幕,他要同他们住在一起,他们要作他的人民,他亲自要“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天主;他要拭去他们眼上的一切泪痕,以后再也没有死亡,再也没有悲伤,没有哀号,没有苦楚,因为先前的都已过去了。(默21:3-4)
 
注释
1. 原祖犯了罪,发现自己赤身露体,遂用无花果树叶,编了个裙子围身,之后更躲藏起来,怕见天主。(创3:7-8)

上一篇:优游于神操的天地下一篇:“原则与基础”:神操的“DNA”?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