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宗溢 神思 第五期 一九九零年 摘要 作者曾多次在公教夫妇恳谈会中担任辅导角色。根据这些经验,他提议基督徒如何在生活中超越障碍,达到沟通的效果。 ********** 有人说:结婚是恋爱的坟墓;恋爱时是谈心,结婚后便是谈判。又或说:当一位男子羸了女子的芳心后,他便输了他的一生。这些都是一些较消极的婚姻观,是因为缺乏爱的能力而产生的婚姻状况。不过,夫妇生活当然很多也是美满、幸福和融洽的,是双方爱的能力的表现和彼此互相接纳与学习的成果。 (一)基督徒婚姻的目标 创世纪第一章提到生命的出现,是天主本身生命的伸延和流溢;男女的被造,更承受着天主的祝福与使命。“你们要生育繁殖,充满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鱼、天空的飞鸟、各种在地上爬行的生物。”(创1:28)如此,男女两人就以其本身的独特和有限去互相配合,唤起爱的能力,使自己的生命更具生命力、更活泼,从而能够伸延自己、分施自己、触碰他人,在相互沟通和交流中去完成他人的生命,进而创造出更多新的生命,如此便是“生活”出婚姻的内涵。不过,如果相反这种“生活”,便开始进入罪恶中。(如果我们把英文字LIVE倒倒转过来写,便变为Evil。生活方向的倒转便产生出罪恶。)婚姻的生活一旦失去了完成天主的创造的目标,生育繁殖便只停留在性的活动中,利用对方去满足性欲和情欲的需要,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工作、娱乐等都是为充塞时间、填补精神和心灵的空虚而已。人与人的交往再不是彼此完成,顺应其生命的流动,实现其独特的真、善、美,而是互相牵制、控制和管制。 (二)基督徒婚姻生活中构通的重要因素 男女二人既被邀请,再不是孤独的一个,而是二人成为一体。这是一个彼此沟通互动的过程,其中包括一些基本因素。 (1)爱的给予──“天主既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3:16)天主的能力的表现在于衪的给予。在给予中,人体验自身充盈高涨的生命力。给予是把自己给予出去,把拥有中最珍贵的给予出去,把个人生命中活生生的东西──喜悦、兴趣、关怀、了解、知识、幽默、愁苦等,把活泼生命的一切表现,都愿意分施给予出去。在给予的行为中,新的事物和生命均可诞生,而参与给予的两个人共同欣赏和感谢为他们两者所创造出来的新生命。 (2)尊重──人与人的相处和交往很容易产生控制和占有。尊重并非出于畏惧对方的威胁,它是一种爱的能力。他人是什么样子,我就照他的样子来认识他,认识他独特的个人性,而不是我所认为应该的,符合我想象的他。尊重是我关怀对方,让他依照他自己的本然去生长、去发展,而不是要对方附应我的心意和想望,迎合我的需要,所以尊重含有我对他人没有侵占、剥夺的欲望。 (3)了解──了解是一份主动的投向,积极的进入他人的生命里,去探寻对方的心灵和生命的奥秘。当一个人超乎只对自己的关怀,才有能力以他人的处境去了解对方。当然,了解并不表示赞同及附和。了解是不只停留在表层的表达和现象而作出反应,甚至判断。例如我看到别人愤怒,我愿意更深刻一些去了解到他,我意会到他实际上是焦卢、是担忧,我也许了解到他感到孤独、有着困窘,他可能真实是个受苦的人,而不是个愤怒的人。 (三)基督徒婚姻的障碍 幸福的婚姻并不是双方结合后的必然成果,而是彼此以爱心互相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但在沟通中往往会遇上不同的障碍。 (1)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每人成多或少都肩负着很多外在而来的要求。家庭生活中的起居饮食、衣食住行、立身处世、人际交往里均有很多明文或不明文的规条和禁忌,我们皆被要求去遵守。父母对子女的关怀和期望也往往因为紧张、刻意及过度而演变成为要求。兄弟姊妹的关系中亦存在着很多的比较和竞争。我们的心灵和观念上充塞着各式各样的“一定”、“必须”、“应该”等,我们不自觉地成为不同程度的完美主体者或理想主体者。我们被别人要求,渐渐的对自己亦有严谨的要求,对他人也有所要求。心理上我们有着一种观念,如果没有要求、规条、应该等,我们便会没有上进心、会颓败下来。在夫妇生活中的沟通里,下意识的“要求”和“应该”很容易以不同的变相面貌表露出来,我们会用一些自认的“客观标准”套用在对方的思、言、行为上面,而并非面对对方此时此刻的具体真实情况,结果很多时是产生心理的负担、压力和情绪。 (2)童年成长时的创伤和欠缺也会构成沟通的障碍。孩童时的各种创伤也会造成性格上的消极性;对人对己不自觉的失去信心和怀疑,对事物的观点及感受存着歪曲性的偏差和凝固,心灵处于怯懦、自卑、退缩、依赖和贫乏的状态。欠缺父母亲切照顾的儿童长大后往往因为追求感情上的补偿,会过度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找着对方,要求着对方满足自己身心的需要。 (3)俗语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表面上合理的说法和原因往往不能解决沟通上的困难,反而会越弄越动怒生气,我们没有进入到需要及情绪及感受的层面去了解自己及对方。人在日常生活中因种种消极的因素引至积聚了很多恐惧、焦虑和愤怒,心灵已到了饱和的阶段,再不能盛载不合自己心意的说法、态度和行为。再者,当人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人、事、物的时候,我们便忽略了原来他人也需要被明白、体谅与关怀,结果自然产生距离甚至对立。 (四)讲通的障碍所形成的沟通形态 夫妇生活之中有矛盾及困难时,一种的反应是为着息事宁人,避免情况越加恶化,于是保持缄默,或者转个话题,避开冲突。其背后的心态是因为过往的创伤所带来的痛苦根本上未能治愈和超越,现在更不想自己再受新的伤害。另一些处理的手法是用理性去分析问题,提出一些理想或应该的说法和做法。也有把不满的情绪压下去,以讨好或自责的形态去抟取暂时的和谐、方便和益处。但是过久的压抑和怒气,终于亦会设法宣泄出来,作出消极性的反抗和不合作,或是攻击性的指责。对方接收上述的沟通形态时,亦因情况及不同性格的气质,同样也会作出讨好、指责或逃避的反应,如此恶世循环,非但不能面对真正的问题,反而更增添破坏性的因素。更有甚者,有些人相信别人是欺善怕恶的,因此便要使自己变为“恶”人,好等别人不能攻击、批评和接近。若果人要如此生存,确是可怖极了。 (五)障碍的超越 我们既知悉沟通上的障碍,当然尝试寻求解决的方法,但是障碍的超越不只是外表言语和行为的改变而己,而更是心灵的转化、态度和观念上的修正。 (1)从要求到邀请──圣经中启示天主跟人类的来往,例如天主在乐园中呼唤犯了罪的原祖;天主召叫亚巴郎离乡别井;圣母玛利亚的领报;以色列子民的出谷;基督门徒的召叫;基督的降生。这一切的奥迹皆显示出是一份邀请,而不是要求。在“沟通”内没有“应该”、“必须”这回事。邀请是去吸引而非勉强,是引导而非控制。邀请是一份心灵的开放,容许对方存有跟自己不同的响应、处理、理解和看法,而“规条”、“一定”、“应该”,都是把别人放在一些框围和规划之内,没有弹性与可能性,别人必须跟着固定的一套去生存。如果这观念和心态应用在人的成长过程和夫妇的沟通上,邀请所带来的感受是轻松的,没有压迫感,因为邀请是源于尊重和自由。婚姻本身就是一份邀请,彼此由于爱的吸引而自愿进入对方的生命中。在开放的心怀内,容许对方自由地以他自己的方式呈露出来,也邀请对方一起投向天主创造的广阔天地里,共同响应天主生命的邀请。 (2)独特与有限──创世纪第一章提到天主在创造之后,看到衪所造的都认为好。“认为好”便是欣赏及肯定的意思。上主欣赏及肯定每种受造物的独特性,而彼此的贡献及共融便产生整个创造的优美和丰盛。但有独特便必有限制,不能包括全部的完美。例如一位男土有其独持之性质及风格,就是因为他跟女性不同,他缺乏女性之特性。草不能同时也是花,草的限制是它不能是花。换句话说,不能接纳限制,便不能欣赏其独特性。丈夫及妻子的独特正好同时反映出其限制。夫妇彼此很多时只着眼理想中的对方,或选择要看的优长。真挚的沟通是包括肯定及接纳拥有其限制。美满的婚姻在乎双方能否在其限制及缺乏中互相配合补足分享。 (3)从被动到主动的自立、自爱──个人成长中的创伤及消极因素的影响是无可避免的,对健康的人格发展是有一定的影响。但人往往只归咎过往的环境和人物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或以一贯的反应方式去过现刻的生活,而不是以一个独立自主的我去响应此时此刻的生活情况及人际关系。天主邀请以色列子民从奴役之中去逾越,走向自由和自主。而耶稣与税吏、妓女、残疾的人相遇时,皆邀请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实现他的人格尊严,以更新及健康自由的心态去生活。也许人在孩童的时候,须要依赖着大人们的照顾,我们的能力有限,甚至无能为力,因此我们的生命很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他人,但长大后此时此刻的我相信已经是不同了,我肯定我有其基本的价值和尊严。这份自主及自我肯定的表现,取决于我是否愿意及如何去响应(而不是反应)目前的生活情况。反应通常是局限性的、惯性的、单元性的,而响应则是开放的、有可能性的,亦可以是多元性的。有回应RESPON才有责任RESPONSIBILITY。天主邀请人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而不是依赖别人或政容许他人和环境去决定我如何作为一个人。有能力以爱去响应自己的生命,才能够真正的自爱、自重和自我欣赏。能够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丈夫或妻子才能真实地去负责对方的生命、进入对方的生命中。 (4)从思维或表层现象进到感受──天主降生成人的奥迹表示天主愿意进入及参与人的生命和历史中。“我们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们弱点的大司祭,而是一位在各方面与我们相似、受过试探的。”(希4:15)耶稣与人的交往都能进到别人的情况和感受及经验中;衪看到人饥饿而动了慈心,看到拉匝禄的死亡而伤感。夫妇的沟通不单是用合理的理由去说服对方,去控制别人,而更是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去领会、探索出说话、理由及情绪背后所隐藏着的身心需要、渴望、焦虑、不安的恐惧、压抑的愤怒等。当两个人的内心深处的感觉都认出来,表达出来,正确的听到了,而且用了解和接受回答了的时候,沟通的功用才能强大。 (六)健康的沟通形态 天主经提醒信友与天主、万物、他人及自己的和谐关系,一方面的忽略和破坏,其它方面也会失去平衡。一位因生命指向天主而导致对自己的存在有所肯定、珍惜和欣赏的人,他已达到了以建设性为主的人格发展,他已脱出了依赖性,脱出了剥夺他人的欲念,在他内没有割裂。他是有能力去容纳他人的处境和感受、洞察和顾及环境事态的变化。换句话说,“自己”、“他人”、“环境”这三个因素皆包括在沟通的交往上。如此,人可以内外一致地表达和呈露自己,“是”就说“是”,“非”就说“非”,不流于讨好和指责,以自主开放的心态去迎接生活。基督徒夫妇不单只停留在彼此之间的沟通,更是共同向着无限的天主开放。人际健康的沟通有赖人与上主的紧密沟通。 结语 “我已将生命与死亡、祝福与诅咒,都摆在你面前;你要选择生命,为叫你和你的后裔得以生存;你应爱慕上主你的天主,听从他的话,完全依赖他,因为这样你才能生活,才能久存”。(申30:19-20)夫妇的结合往往不是很“匹配”的;背境、能力和兴趣各有不同,性格和气质更是各异。但愿在二人诚挚的彼此交付中,在坦诚的交谈里婚姻生活再不是悲剧,重担、解不开的谜,而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恩赐、赞歌,反映出上主的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