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神学哲学 > 牧灵

基督徒──教友──培育的梦想

时间:2007-12-04  来源:神学论集  作者:邝丽娟 点击:
前言
有人说:没有梦想的生活是淡然无味、毫无生气的。为“梦想”会带给人憧憬与希望、朝气和干劲,会推动人不断往前走,迈向理想的人生。教会生活何尝不需要梦想来支持、来策动?教会的第一个“大梦”当然是天国的实现,教会每天所殷切期待的就是天主救恩工程的圆满实现,教会每天的生活行动就是促进新天新地的早日临现。
在这最终的理想下,我们还有许许多多为达到这目标的小梦想。在这儿,我也有一个“梦”──面对明日的香港及其教会,我们需要什幺样的基督徒(教友)?
因为人是一个整体,在这整体内,一方面,人是在关系中的存有;另一方面,人也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所以在谈判到基督徒的培育时,我将从这两方面出发。人既是在关系中的人,人便能与别人沟通交流、分享共融,建立关系。在所有的关系中,最深、最根源的只是与造物主、生活的天主的来往,基督徒与生活的天主父子圣神的共融关系是其它一切关系的中心和出发点一个人愈是生活在圣三无限爱的关系中,就愈能与四周的人甚至与不相识的陌生人,建立亲如兄弟姊妹般的情谊。一个人愈能与周围的人相通,也就愈成为个体。因为在人不断自我给予的当儿,人才能真正回归自己,拥有自己;同样,只有成熟的个体,才能在真正的爱中与人交往。
在这前题下,我试图综合几个角度来描绘一张明日香港及其教会所需要的基督徒(教友)的面貌:
──人是在关系中的存有。
1.与教会内兄弟姊妹们的共融
2.与其它基督徒们的合一
3.能与无神论者交谈
4.愿与其它宗教信仰者沟通
──人是独立自主的个体
5.入世的生活灵修
6.成熟的人格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1)与教会内兄弟姊妹们的共融
第一个基督徒团体是耶稣在世时逐渐形成的,而在五旬节当天,在圣神的推动下,展开了耶稣托付给他们的使命:“从犹太……直到图地极,为我作证”(宗1:8)。他们意识到自已是一个宣讲福音、崇拜上主、为别人而活的团体。从一开始,因为主的圣神与他们同在,吸引了许多人的加入,“他们专心听取宗徒的训诲,时常团聚、擘饼、祈祷……赞颂天主”(宗2:42、47)。“众信徒都一心一意,凡各人所有,没有人说是自己的,一切都归公用”(宗4:32)。外在的迫害虽频频加诸其身,但抵挡不住他们心中的热情和喜乐,欣然为这道作证而受苦。
从宗徒大事录生动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一群信仰复活基督的人,一个由人组成的团体,免不了有纷争和冲突,但仍不失为一个互敬互爱的共融团体。并非许多人聚在一起,就成为团体,这些相聚的人,彼此间该有接触、来往、了解、接纳。不排除相互间有磨擦的可能,但基督徒团体的首要特征就是“彼此相爱”,团体的生命只有在爱中才会孕育成长。“感恩祭”不会诞生团体,它只是团体活动的高宰,是一个已诞生的团体力量的泉源。感恩祭是团体共融最美妙绝伦的表现,它加强团体的团结,也缓和了在团体生活中每次发生的困难和纠纷。“宽恕”就是建立团体,它会解除弟兄间的束缚。我们几时彼此宽恕,我们就是团体。“聆听”就是建立团体,虚心接受主的圣言和兄弟姊妹的心声,会使我们心灵息息相通成一体。“分享”就是建立团体,分享对圣神的体验和基督的信仰,还分享我们的服务、我们的时间、我们的所有、甚至我们的生命。没有真诚的分享不能成为团体。“聚会”就是建立团体,因主名而聚在一起感恩、朝拜、聆听、分享、宣讲和服务,就是主的团体,复活的基督是团体的动力和中心。为基督而活是团体所共同拥有的理想和目标。与基督的交往便是与弟兄合一共融的基础。(注1)
(2)与其它基督徒们的合一
我们的心神怀念着那些尚未与我们完整共融的弟兄,“因为只有昌一个身体,一个圣神,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希望一样,只有一个主,一个信德,一个洗礼,只有一个天主和众人之父,他超越众人,贯通众人,且在众人之内”(弗4:4-6)。基督所创立的教会是至一而唯一的,“分裂”明显地是违反了基督的旨意,一如基督自身被分裂了,并使向万民传播福音的工作遭受损害。基督徒的合一,是现代许多人,甚至不信仰基督的人,所期待及渴望的目标。这合一,在圣神的推动下,在真理及爱德中愈增进,就愈是全球团结与和平的吉兆。(注2)
今天,在世界各地已有许多基督徒意识到“基督徒合一”的需要,因而用祈祷和行动努力奋勉,以达成基督所愿望的圆满合一。教会的不断自我检讨和更新,将是这合一运动的基础,若缺乏内心的皈依,真正的大公精神就不会成为事实。我们应以兄弟般的敬爱看待这些好像分离的弟兄,以福音精神进行交谈,不是彼此对骂或为说服对方,而是真诚的交换意见。消除与事实不符的言语和判断行为,不把对方视作敌人,而是弟兄。怀着善意去暸解他们的心理,研究他们的道理、历史、神修及礼仪生活等。应记住,公教教义内存有一个“真理的层次”,应分辨何者为首要的信仰核心,何者为次要的,在合一交谈时,对不同层次的信仰真理,实有不同程度的处理。同时也应分辨什幺是信仰的表达方式,什幺是信仰真理的内容,二者不能混淆;应深刻而完整地陈述启示真理的内容,但对信仰的表达方式与措词,绝不应成为与兄弟们交谈时的阻碍。应欣然承认并珍视在分离弟兄中所存有的、属于基督的富藏。(注3)
面对世界,让我们一起走出自己,共同携手以行动作证,共同谋求人类的福利,推进正义与和平,以此宣示我们所共同信仰的三位一体的天主,圣三的奥迹是教会及人类合一的最高典范与根源,是“一”而又是“三”的天主,一个天主在三位内又是合一的。迎向未来,我们所展望的“大公教会”是一个“合一”而又“多元”的教会,是在“共融”中,又拥有多元“自由”的教会,她是一个能够包容一切正确差异的教会,这合一又多元的教会,不是正反映出天主圣三的富饶吗?
(3)能与无神论者交谈
今天,无神论的形式多不胜数,大概可归纳如下几种形式简略说明。无位格神的无神论:在宗教历史中是常见的,承认有一个最高的、无位格的原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俗化潮流中的道家和儒家都可找到这种痕迹。实践无神论:在实际生活中,生活得像一个无神论者。信仰对他的整个生活没有影响,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有神论者。宇宙无神论:世界是唯一的现实,由此原型所导引出的形式有泛神论、唯心论、唯物论,或视万物皆精神,或视一切皆物质。人文无神论:以人取代神,强调人的自由,人自身便是自己的目的,是自己历史唯一的创造者。宇宙间的一切都能以科学定律来解释,并将人生之解脱寄放在现世的经济与社会制度的改革上,以为天国、来世生命等都是骗人的神话,只叫人不努力于今生的建设。(注4)
面对明日的中国及香港的基督徒们,应努力设法了解不同形式的无神论者,深入无神论者的内心,寻出他们否认天主的隐密原因。尤其面对十亿同胞正生活在马克斯主义的体制里,我们怎能对它一无所知?K. Barth曾说:“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如果想要改善社会主义,就该先使自已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也许很多人对他这话不会予以苟同。我也不敢说:“一个基督徒如果想要和无神论交谈,就应该先使自己成为一个无神论者。”但我们至少应有开放的态度,聆听、了解、进行坦诚的交谈。我们应把无神论与无神论者分开,对无神论,我们可以做客观的批判,但对无神论者,我们应该尊重、关怀、接纳。因为他们为我们不只是无神论者,更是一个人,我们的弟兄。
事实上,人们否认神,我们有信仰的人也要负一部份责任,多次是由于我们的宗教教育不深,而对教义所作的虚妄解释,或是因我们在宗教、道德、社会生活的堕落,不仅没将天主和宗教的真面目揭示,反而加以掩蔽、扭曲。为此,若要与无神论者交谈,建立关系,除了要对教会的真理有正确的了解和适当的讲解,加速教会本位化的脚步外,还极需信仰与生活整合,在世人前为主作见证,信仰天主决不违反人性,反而予以完成,期待新天新地的希望不仅不削弱,而且应增进我们建设此世的心火,努力推进一个更合符人性的社会人类的大家庭。(注5)
(4)愿与其它宗教信仰者沟通
自古以来,各民族都已意识到有某种玄奥的力量或神明存在于宇宙事物之间及人生的种种事故里。那深深激动人心的人生之谜:人是什幺?人生的意义目的为何?什幺是善?什幺是罪?痛苦的由来与目的?如何能获得幸福?我们由何而来?又将往何处?……各宗教面对这些人生不解的哑谜,都尽量设法予以答复,也提供不同的教义、生活规诚、礼仪生活等作为方法,以期从各方面弥补人心的不安与追寻。
天主教绝不摒弃这些宗教里的真善美圣的因素,我们相信在他们中,有圣神的工作,也有圣言的种子。我们应怀诚恳的敬意、承认并维护他们所拥有的精神、道德、及社会文化的价值。教会劝勉我们应同其它宗教的信徒以手足相待,并以明智和爱德交谈与合作。
在进行交谈时,有几项原则是应该注意的:
1.一切宗教人都会对自已的信仰具有存在性的关心,承认自己的宗教是更好的,但也应同时承认自己的宗教还不是完美的。
2.推动彼此平等交谈,是因为意识到人类团体需要走向大同。在宗教真理上,大家都承认对神、对人生、对宇宙尚未澈底认识,都感到自己的宗教需要治疗。
3.不要求放弃自己的信仰,相反的,更要求人忠于自己的信仰,因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宗教不信服、不忠诚、根本无法交谈。
4.但应努力放弃自己的成见、偏见、固执。同时,对别的宗教应有某种基本的认识,这是交谈的必要条件。
5.交谈是互相分享、聆听,一方面是把自己的信仰通传给人,一面是在准备接受别人信仰中的因素,来促成自己的信仰反省。是以世界宗教间的交谈,定必会引起每一宗教的内部交谈,也会促进教会的本位化。
6.宗教交谈不排除宗教自身能够有所改变,也不排除个人归依的可能。因为真理常比人大,应承认自己尚未完全把握真理。(注6)
(5)入世的生活灵修
“在俗”是基督徒教友的特点,教友的本有使命,是在世俗事务中,照天主的计划去安排,追求天主之国。他们生活在尘世中,从事世界上各式各样的职业和工作。他们的生命和一般家庭、社会环境交织一起。天主召唤他们到这种地位上,要他们以福音精神执行自己的任务,充实并改善现世的秩序,使一切的发展和进步均指向人生终极的目标。他们活于社会各阶层中,犹如酵母,从内在圣化世界,以生活的实证,反映出信仰、希望与仁爱,将基督昭示于人,分沾基督司祭、先知及王道的使命。(注7)
基督徒的灵修是在现实生活中,与实际生活不可分割的灵修,把一切现世活动连同宗教价值,综合成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并将一切指向天主的光荣。入世的生活灵修,并不是偶然在现实生活中念些短祷,联想一下天主,用天主来填满自己空闲的时间,而该以整个生活、整个人的存在,变成天国的材料。基督给我们的喜讯,就是使我们以满全的人生进入天主的完美、进入礼仪、神修活动及与主的交谈中。基督徒并没有否定或忘记自我的存在,自己的历史及自身在世上的命运,礼仪中所奉献的,就是自己以生命、以血汗交织的真实生活。
基督徒与基督一起所奉献的祭献,就是他所参与的“人”的发展活动,因为“天主的光荣就是人”,所以人要将整个自己交回天主。单在礼仪中,而且在整个生活中,生活便是每日的真正崇拜。工作、爱情、成功、失败、为别人服务、推行正义、建设社会、痛苦的考验、信仰的试探……这一切就是交织着他和主之间交往的经和纬,就是和主之间每日的相遇。(注8)
(6)成熟的人格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真正的独立自主是共融、团结的稳固基础。试看一个小孩的成长过程,通常是由依赖进而到独立、再发展到相互依存,彼此尊重,承担一种真正成熟独立的人际关系。如果一个人不能成为自己,也就无法与人交往,建立亲密的关系。为达到信仰的独立、共融,要求我们成熟的人格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个成熟的人,对基督的价值观应有内在化的能力,不流于顺从和认同,他能整合态度、需求与价值(即内在的需求与外在的态度及理想价值间是和谐一致的,表里合一)。他能面对现实,能承担生活的一切紧张、压力、挫折、困难……他工作认真负责,有能力作决定,及面对作决定时所引起的张力和挑战。愿意尝试新事物,不怕冒险,能与不确定、不安全的环境共存。他会欣赏生活,会从经验中吸取教训,不按原始的快乐原则生活,而是跟随价值原则指引,非以自我为中心。他有实际的理想,又能分辨事非、主要次要。在人际关系上,能自由地给予和接受,对别人有基本信任,与人交往,既是自立自足又能相互依存,有聆听开放的态度,是一个为他人而活的人。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可以培养训练的,这里我们依据意识动态的五个因素:经验、了解、判断、决定、行动、提出一些反省问题,若能持之以恒不断追问这五个内在相贯的问题,必可培养出独立思考及信仰反省的能力。
1.经验方面:他(作者、演讲人)所说的和我的生活有什幺关系?作为一个基督徒,我的经验如何?与他说的有什幺关系?他所说的与什幺样的人有关?与地方教会的情况有什幺关系?
2.了解方面:他说的究竟是什幺?我是否真正暸解他的意思?为什幺不明白,困难何在?为什幺他说这样的话?别人说什幺?教会怎样说?圣经怎样说?我的文化如何影响我暸解他所说的?如何面对我在暸解上的限度?
3.判断方面:他说的对不对?和我原先相信的哪一方面不同?他讲的是否只是部份真理?太偏吗?太简单吗?他为何这样判断?他的文化背景如何影响他的立场?我的看法如何?主张如何?我的文化如何影响我的立场?如何证明我的立场正确?别的思想家怎幺说?教会、圣经的看法如何?
4.决定方面:我应该做什幺?能够做什幺?想要做什幺?我的团体、教会、普世教会应该做什幺?能做什幺,想要做什幺?
5.行动方面:在这个问题上我正在做什幺?我所做的与社会有什幺关系?对社会有什幺影响?是否成了地上的盐世界的光?我现在的目标是什幺?应该可以达到什幺样的理想?是否应有所革新?我的团体、教会、普世教会正在做什幺?对社会有什幺影响?是否当有所革新?这是经验的反省,自然又回到1.的问题上,如此反复循环……是走向未来更整体及本位化神学的反省途径。(注9)
结语
我这儿有一个“梦”:明日的香港及其教会需要什幺样的基督徒──一个能与神与人建立共融关系,又能整合信仰与生活,有成熟人格、独立思考的基督徒。
我们能有许许多多的梦想,但什幺时候梦境会成真?
只有当我们从睡梦中醒来,开始真实生活、踏实起步的时候,梦境就会一步步展现在你眼前。我深深祝福香港全体的基督徒,现在已经是睡梦中醒来的时候,因为天主的救援已临近了!
 
注释
1. 参《桩-基督徒基层团体参考资料》,香港示编委会,75-86页。
2. 参梵二“牧职宪章”,92号。
3. 参梵二“大公主义法令”,1-12号。
4. 参《无神论与基督徒》,谷寒松,神学论集(30),光启476-479页。
5. 参梵二“牧职宪章”,19-21号。
6. 参《宗教交谈的神学基础》,张春申,神学论集(45),光启,334-335页。
7. 参梵二“教会宪章”,31号。
8. 参《桩-基督徒基层团体参考资料》,香港示编委会,229一230页。
9. 参《神学中的人学》,谷寒松,光启,47-48页。
上一篇:慈幼下一篇:山地牧灵工作的反省与探讨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