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伦理学的概论 (i) 社会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客、主) (ii) 圣三工程的人本化incarnation神学观 二、历史中一些社会现象对教会社会训导的影响 (i) 教会传统的关社行动 (ii) 近百年教会社会训导的诱因(民间局势、教会内部的诱因) 三、教会有关社会正义的理论原则 |
1.人 | 3.工作 | 5合理工资 | 7.“贫穷”(原因、后果)不是上主的意愿 |
2.平等 | 4.作上主同工 | 6.合乎尊严的生活(物质、精神、社群) | 8.私产权的合理性,社会义务 |
一、 社会伦理学的概论
导论
教会社会训导的信念:
教会基于什么理念敦促自己并关怀正视正义问题?
与其使命有什么关连?走向什么目标?
从信仰的本质来看:
基于启示 | 基督行正义,每一位基督徒都要行正义→精神层面→神 |
客观真理 | 正义 = 人的权利与义务。无任何宗教文化否定人生存的权利。 |
目标 | 不单在现世推动和平,且建立天国,天国是临现但尚未圆满;让天国此刻临现于人间。 |
教会历史中
- 从旧约开始,梅瑟五书讲法律关心近人,对待客人、外族人。肋25:安息年、喜年、土地轮耕等
- 先知:亚毛斯5:24“只愿公道如水长流,正义像川流不息的江河!”
- 新约:耶稣的言行,耶稣行正义,关心罪人,病人,穷人,改变社会的不公义。
- 保禄指责格林多信友的分裂,为什么在团体中会有兄弟忽略贫的人…
- 罗马人书:成义的问题,正义不止于现世,而是推动天国的实现,一个得救的社会。正义→形而上的层面→得救。传福音 = 行正义。
- 费肋孟:保禄致书给费肋孟再接纳敖乃息摩,重新接纳…
- 雅各布伯书三、五章。雅5:19-20“你们中谁若迷失了真理,而有人引他回头,该知道,那引罪人从迷途回头的人,必救自己的灵魂免于死亡,并遮盖许多罪过。”引人由罪恶中归正,弃暗投明,也是正义。
- 伯前1,3章,在讲及人与人之间交往,要有正义维系。
- 若一3:爱人的话题,天父的子女应相似天父,遵守爱人的命令。
- 圣多玛斯:“正义是由爱来推动,正义是爱的产物,推动人关心别人的需要。”
(i) 社会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客观、主观)
正义的定义:
- “正义Sedaka,dikaios,saddiq,diaiosyne即忠诚地给予对方应得的同等或相称的权益。”(参阅神学辞典149-159)
- 正义:正道也,按正理按常道而行事谓之义;按伦理上说;不侵人之利益,亦不让我之利益被侵于人者曰正义。(辞海)
正义的分类:
1. 交换正义commutative justice:要求同等价值的货物或服务的交换,这等形式的交换受合约的规限。因此交换正义亦称为合约正义。通常用在商业的往来,如:薪金相称的工作,多劳多得,按才能换取的酬报,保险。
2. 分配正义distributive justice:是涉及团体中每一分子的权利问题。其原则是按平均的比例将资源分配。
a) 涉及每一个人:受教育、移民、或会员的基本的生活,资源分配…团体负责人对团体管治的标准守则,使团体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得到合理的实现。
b) 在不同的团体中,成员间因其学历、才能、工量、职级的不同,按比例分配到一份符合其职务或劳力的利益或酬报。
引伸:社会按比例征税…
3. 捐助正义contributive justice:涉及社会一般性的扶弱济贫的慈善行动。大原则:法律之下人人平等。如:人人有付税的责任,守法的义务,参军等。捐助正义这原则要求执政当局以法制的力量来维护公民的利益。由于政府当局有这样的义务来保障人民,因而捐助正义,也是法定正义,但不是一切法律都是为履行捐助正义。因为一些法律是要指出公民的义务。政府有责任维护公益,而公民亦有责任在个人的利益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公益上负上责任。
4. 社会正义social justice:社会正义是罗马天主教会始自891年教宗良十三颁《新事》通谕(Verum Novarum)和庇护十一的言论作里程碑,从此确立了“社会正义”这课题,并被普遍承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社会正义等同分配正义,或等同捐助正义(法定正义),有学者亦认为社会正义,分配正义或捐助正义同是一样的东西,莫衷一是。总是涉及社会群居生活的伦理守则,中国人强调人伦,西方强调个人自由与法律之平衡。
在实际生活中,此四类正义会交错出现。
基本态度:(对人对社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 仁爱,和平,宽恕,修和,公正,尊重,节制,真诚,沟通,分享,平等,开放(人性价值)。
- 选择与穷人为伍option for the poor。(穷人:失去恩宠的罪人,需要天主关心的人。怜悯罪人:耶稣建立教会圣事接纳罪人,使人重获天主。)
基本原则:
- 个人性:人性尊严,自由,人权,责任,发展。
- 团体性:相互依存,团结关怀 / 休戚相关,辅助原则。
面对的问题:个人权责 / 社会公益。(五个范畴:传统的正义,第七、八、十诫。)
私产权,政治参与权,移民权,大众福利,劳资关系,贸易互惠,国防安全,科研道德,战争和平,文化交流,公平竞争,宇宙秩序,传媒道德,信仰自由,国际关系,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结社自由,公民责任,社会秩序……(第七、八、十诫)
方法:
- 客→(科学化分析数据)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科技等
- 主→个别文化:教育,正文化 / 次文化,哲学→生活模式,道德观,语言学等
宗教:启示,训导,信仰实践
å伦理性→善 / 恶
å法律→对 / 错(神律、自然律、十诫)
å心理→正 / 误(成长中对念正误认知)
å灵修→人神交往、关系
(ii) 圣三工程的人本化incarnation神学观(社会伦理神学观)
- 耶稣本身实践,天主圣三的一言一行要落实在我们身上。卡拉纳谓天主最大的启示就是借着基督降生。借着基督取了人性,提升我们的人性,在正义问题一样,要我们听天主的话,实践正义时(像天主一样),按天主的言行与思想,天主圣三在我们中降生。
- 爱的行动:
1. 创造:天主创造生命,分施恩宠,在创造中天主予人作大地管理员,引伸我们与木地的关系,我们要珍惜所有、善用资源 / 共创美境,分享,分担,这是延续天主的创造。
2. 救赎:道成肉身,带给人罪之赦,使人获得复活新生;让人接受天国,传扬天国,共建天国。天主创造人,人是天主的合作者,基督救赎人,人不只传喜讯,还要实践天国在人间。
3. 圣化:人借着洗礼参与天主的生命,藉坚振推动我们建设公平的关系,公正的社会。在现世中建设公义的社会,公平的制度,公正的关系。在圣神领导中,在迈向来世的旅程中,藉恩宠的帮助及个人自由的选择,在我们个人与团体的层面中扫除罪恶。,魔鬼的势力。不断在祈祷(圣事)中,接受圣神的净化,达致天人合一。
二、 历史中一些社会现象对教会社会训导的影响
(i) 教会传统的关社行动
1. 在旧约有天主教以色列人应行的正义。
2. 新约中耶稣所言所行的正义。
3. 宗徒时代:
.宗4,5,6章→初期教会的共同生活。
.宗4:32-37众门徒都一心一意:共同生活,互相关照,平等分配的局势。
.宗5:1-11不义的例子,两个传统的恶:
a) 欺诈
b) 自私≠爱=天主
.宗6-7章大力推动维护公义,建立机制,照顾贫弱,教会慈善事业的开端。
4. 教会以后有很多法令讲正义→特别十九世纪,但教会初期已积极推动慈善、救济、教育的个人与团体。执事照顾穷人,方济会生活福音神贫,慈幼会教育贫苦青少年,仁爱会…在这漫长的十九世纪,除理论外,有个人,也有团体推行,维护正义的组织与团体建立。
良十三于1891年发表《新事》通谕开始,社会正义的训导的里程碑,在这百多年有很多指引:
.1891年《新事》
.1931年《四十周年》通谕
.1962年《》
.1963年《和平于世》通谕
.1965年《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1967年《民族发展》通谕
.1971年《》
.1971年《世界公义》
.1975年《》
.1979年《》
.1981年《工作》通谕
.1991年《百年》通谕
在这百多年的通谕与文件中发现以下的元素:形成教会系统化的社会训导,为我们提供教会对社会训导的神学观、牧民指引及教会对社会的责任:参与及响应社会的呼吁。
(ii) 近百年教会社会训导的诱因(民间局势、教会内部的诱因)
1. 民间局势(外围因素):七个刺激教会训导的影响
a) 1889年永久不能磨灭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共识→自由、平等、博爱。整个社会对不同宗教,种族,人性尊严的客观共识。
b) 1945年联合国人权宣言,举行地先在旧金山,有三大声明:
1) 尊重人权
2) 尊重妇女
3) 基本解放:排除对性别、种族、语言、宗教的歧视。
c) 三年后1948年哲学家Maritain发表人权宣言论文,其中最重要的讯息,一个有正义的社会特点是尊重人权,强调人权。人权就是:学理上分二大类(范畴)。此二类权利受到国际协约的保障,而所有的人与社会都需要维与促进人基本的权利,经济发展及文化方面。
1) 公民权利:关于社会秩序,义务、政治权。
2) 经济社会文化的权利:关于人的发展,人权就是秩序与发展的可能。
d) 1955年Helsinki赫尔新基,芬兰都召开欧洲防卫安全和合作会议,内容关注公义与尊重人权,定下很多法则,欧洲大陆维护公众秩序的共同守则。
e) 1990年在巴黎发布《巴黎宪章》,大力推扬正义、公平、友爱为建立稳定繁荣的基本因素。
f)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媒的发展,一日千里,信息发达,偏远地方消息也瞬息即到,整个世界对不正义现象推至白热化,使一个国家的问题→国际化的问题。
g) 十九世纪,社会生活引发出来的问题很多,如经济、移民等,因为民主政见带出不同政见的问题。在贸易方面,贸易保护主义也引发伦理很多问题。知识产权与联合国的角色都在十九世纪浮现,浮到人面前所要关切的问题,引致教会的反省。
2. 教会内部的诱因:
a) 德国主教Baron Von Ketteler(1811-1877)在自己教区发表教会关注社会问题的,提及社会政治不公义问题,要做些功夫关心穷人。特别关心当时德国贫富悬殊的问题。不但引致教廷关心,由于此主教的努力,引致德国主教代表会议在Mainz Piussverien(德国天主教代表会议),其成功是团结工人与贫苦人争取自己的权利,工作,工资,多少由此主教的理论所引致。
b) 1890年由Windthorst创立“人民联盟”组织People’s League “Volksverein”此组织中心以天主教价值观影响人心价值取向,在实际社会不公义问题,重提教会圣经的呼吁,去抗拒不公义的现象,反对不义社会法规,特别→反人性尊严→对女性、种族、语言、宗教的歧视。
.1890年有些人发起此组织
.1904年有四十万成员
.1924年有588902人,其中三万是妇女,也是十九世纪妇女参与社会行动的先声,也促使教会尊重女性的行动。
c) 法国(工人神父):
1) 有两个显赫人物,鲁汶的教授,法律学教授。
二人写了很多社会正义问题:劳工、工中、正义、种族等问题。 |
.Frederick Le Play(1806-1882)
.Henry C. X. Perin(1815-1905)
2) Frederick Ozanan(1813-1853)提倡尊重人性的社会,提倡圣父生的理论:注重人性尊严→天主的肖像:分享天主的智能(理智)、自由、记忆,人为万物之灵,分享神的自由、意志、记忆,任何一个政府不可否定、压抑这些人类基本的自由抉择。
3) 两个组织的理论都刺激教会反省的,关于维护人性尊严,社会秩序。
. “Semaines Sociales de France”
. “Action Populaire”
特别关心工人、政治、自由问题,自法国工业革命后引致各人关心工人权益、贫富悬殊…
德法二地主教团响应国家社会问题,符合自己良心道义,反省到要邀请教会成为社会的良心,而关注社会的问题。
其实不只德法影响教会,早在十六世纪路德带出的宗教改革也反映到社会的不公义问题,引发教会的自我反省,尤其是十六至廿世纪在欧洲社会的变革,理性主义崛起,经济解放对农奴的解放→引发刚才所提的发表的声明。
d) 欧洲以外:特别是南美洲的解放的教会训导对社会的挑战,在民间局势,教会内部也刺激教会对社会道义的反省及强化教会作为社会良心的使命。所以在1891年教宗良十三发表警世的《新事》通谕。
三、教会有关社会正义的理论原则
1. 人是一切团体、社会、国家、经济及政治制度的基础、中心和目的。在《百年》通谕最后的地方说“以人之道路为自己的道路,并且不忘自己是与我主基督同行。基督首先以人的道路为自己的道路,即使人不觉,祂仍指引着人。”人是教会实践社会正义之路,教会透过对人的服务关心爱人,像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对人的关心→着重路,继续上路→即爱的使命:a) 救了此人继续上路…b)再回来不止于此基本的医疗,且彻底地帮助人。
2. 大地资源为人人所有→平等。
3. 享用大地资源的合理途径:工作。
4. 工作不只为谋生,也是发挥作为上主同工的创造力。
5. 合理的工资:使自己及家人能渡一个合乎尊严的生活。
6. 合乎尊严的生活就是一个人可以全面发展的生活,这包括:
物质生活:衣,食,住,行,工作,休息,娱乐,工作训练,环境卫生储蓄,私产。
精神生活:教育,文化,传媒沟通,信仰。
社群生活:群居结社,组织家庭,公民权利与义务。
7. “贫穷”不是上主的意愿
原因:1分配不均
2压取自肥
3操纵生产工具:土地,工厂,教育(某一撮人享有教育的机会)
后果:1人不肯去“分享”
2命运操纵在别人手上
3太穷可以抹杀人的自尊
8. 私产权的合理性,私产权的社会义务。合理方法获得,不可无限舡地拥有,不可为剥削别人增加自己的私产,除满足自己的需要,也要尽自己所能回馈社会,帮助别人,从事慈善。
正义
一、总论圣经中“正义”的概念 二、人观 1. 圣经的教导 2. 神学的人学 3. 人观的哲学分析 三、纵观近百年教会社会训导的演变 1. 基本态度的转变 2. 一个有延续性及具体性的理论脉络在形成中 |
一、总论圣经中“正义”的概念
两条轴线: 1) 神人关系:环绕天主救恩的盟约,由罪恶中,天主拯救我们出来,使我们得到救恩。 .救恩是白白的恩赐,并非必然的。 .在旧约有盟约的许诺 .在新约中有耶稣的实践→逾越奥迹 .需要人的响应→承行主旨圣母代表人类接受这救恩,全人类等待玛利亚的回应,懹孕天主第二位圣子。 .救恩的突出:神人共奏的生命乐章,也是天主对人的大爱,尊重人的意愿,予人自由的合作。 .天主从人的罪恶中,将人带回到原始的尊贵,不被罪恶玷染,这是天主对人的正义,恩宠使人参与、分享天主的生命→救恩。旧约时代配合以色列民的信仰观、神观:包括现世的物质富裕。直到耶稣来纠正人对救恩的偏差,耶稣启示,人的自由意志(本体论的)回复原始时期→神人之间的正义。 .神人合一。 2) 人与人之间的正义: .同时是天主的子女,成为兄弟姊妺,平等的。 .所以耶稣给新的诫命,要我们彼此相爱,让人认出“你是我的门徒”。 .没有一种爱情大过为对方牺牲自己的生命。 .一齐携手分沾一主的救恩,这是人与人共存的使命,生存目的与人,伴同人一起获取共沾天主的救恩,不止于自己一个人。玛利亚万世万代称我有福,因为她答了fiat,愿意接受天主的救恩。 .人神交往:人与人交往以爱为中心。 | 圣言道尽(正义)真 神
(情)(义)相待 共 沾 救 恩 人 人
人
|
圣多玛斯Summa Theologica IIa IIae Q58此题纲说明什么是正莪,两个肯定:
1) 正义=德行(四枢德之一)
2) 正义=尊重别人的权利
1) 正义=德行
=称为普遍的德行General Virtue,因为所涉及的范畴很广。也叫作法定正义;因为社会的法律的订定是为了维护公益,而正义所针对的就是[维护公益]。
=不是激情passion的后果而是一种good will,即德行,持久的德行,透过意志推动出来的产物→符合理由与真理→神律、人律、圣经启示,自愿去做,稳健恒久的(德行三特点);激情只带来一己的快感,然而德行却造就自己和别人的利益[公益]。
2) 正义=尊重别人的权利=所指的对象首先是天主,其次是人;坦言之爱主爱人也。
=所关注的事项是指向与他人交往时的正道
=建树别人的应得利益,因而正义是德行,而行正义者是具体地向别人行善,因而更肯定正义的价值是高尚的
=和[勇敢]之德可说是卓越的德行,两者均忠于自己,提高自己的情操和造福别人
=其特性:出于自愿的(有意识的行为;即出于意志的推动),确定而稳健的
=是意志推动下的事功;一种合符[理由]和[真理]的欲望
=附有一种恒久执行的特质
二、人观
1. 圣经的教导
a) 旧约和新约的共通词汇
- nefes600(LXX;psyche = anima)意指灵,嚧气,呼吸,生命。nefes非指人身上的灵,其实义指整体一个人。
- basar意即皮pele,肉体corpo圣经的意思是指整体的人;一个有位格的人,按天主的肖像而造成的人Human Person,分享的智能,意志,记忆。
- ruach;旧约用了389次,希伯来书用了378次。(LXX:pneuma灵),ruach是一个在历史久远的字汇;在ruach中天人相遇。又谓:人依附上主而生的一种境界的代名词。
上述三个人学的词汇非指[人]这一概念的三部份,相反是指人这一概念的不同层面的了解。三者又是合一的,皆指人的整体。由保禄宗徒的见证可见一斑(得前5:23“愿赐平安的天主亲自完全圣化你们,将你们整个的神魂(有宠爱的灵魂,恩宠使天人合一),灵魂和肉身,在我们的主耶稣来临时,保持无瑕可指。”)。
总结:圣经启示的全面人观
a) 人有灵性
b) 人有位格化
c) 人有尊严,且此尊严应被肯定、维护、重视。
b) 保禄神学特有的人观(格前6:12-20)
soma与sarx的意义和分别
soma在上述的圣经章节中共出现了8次之多,sarx为保禄而言是指人仍旧在罪恶权下的软弱状态(罗7:14),(格前15:50),(罗8:2-4)此外(罗7)就正要指出人身上的两条法律的张力正是soma和sarx在人身上的矛盾状态,这也是保禄(新人、旧人)的神学反省。
(格前6:12-20)此段经文的大意是; 基督徒是基督soma的肢体(成员menbra)。人的sarx在基督内被转化为soma,人的soma是基督奥身的肢体,内在于基督,结构紧密。
在保禄神学中让我们看到人的身体soma的末世性意义:
1) 天主自我传通的地方是在人身上,道成肉身。原始的,让我们按我们的肖像造人,人是天主无以伦比的爱的化身,分享天主性,本体上分享大存有。
2) 新创造:天主提升人的地位禾价值,藉耶稣降生成人,度我们一样的生活,除了罪恶外。
3) 天主使人复活,尤如祂使基督复活一样(格前6:14“天主既使主复活了,他也要以自己的能力使我们复活。”)
上述言论是参考K. Rahner的神学反省。天主的自我传通和救赎工程借着基督一次而为永远地在人类的身上实现开来。
2. 神学的人学
- 柏拉奇与奥斯定的矛盾:恩宠与意志之争。
a) 天主的恩宠与人的意志是并存的
b) 神学肯定:以人为本,人为万物之灵,人是天主的肖像,人是天主的子民。
- 从天主的创造、救赎、圣化可清楚解释原因:
.创造基础看人的尊贵:看到人的尊贵,大地的管理者,大地的拥有者,天主整个创造是协和的,互相补足,人之尊贵,不单拥有万物,还要善于管理善用万物。
.在救赎上看到人的价值,人承受天主的恩许,是恩许的承继人。
.在圣化的基础看到我们新的远景—得救,圣神的启迪,活在真理中,真理的光辉照耀我们的步履,懂得选择。
.天主是爱、真理、活在真理内即以天主的心为心,天主的意愿为我们生活行事的准绳。
- 人与天主位际关系的建立:(积极),(恩赐),(扭转人生)
积极:
.无负欠:天主无条件的爱,设法救人,彻底利他的爱,你我共存的爱,爱要学习。天主不会使我们羞惭,要我们认识自己的真我,有力量,有希望向前进。
.无威胁:天主无条件地付出,非交易的,最后,使我们无条件地回应他,修和圣事,天主无条件宽恕我们,我们喜悦地接受天主的恩宠。
恩赐:天主对人是一份恩赐,不是应然的,人与人也是天主的恩赐,故基督看到每一个人,父母都是恩赐。拉匝禄死,他流泪,因为失去一位被恩赐的朋友…
扭转人生:
.在罪恶中,不可享受天主的生命,天主收回成命,也是对人生命的扭转,天主改变,使人得救。
.当发现天主对人的爱,会为所爱的天主改变自己。
.天主从不放弃我们,我们也应坚决皈依,彻底改变自己,重投天主怀抱。
- 人不应活在(罪恶中),(缺陷中),(人性被压抑中),(与天主疏离中)
- 在天父好生之德的爱情促成之下,耶稣基督以宁人负我,我不负人的牺牲,由罪恶的泥沼中提拔了人,并派遣圣神更新一切,回复人被造时应有的尊贵。(迦5:13-16),在圣神内的生活(罗8:6),(格前2:10-16),(谷3:28-30)
— 尊贵,被爱,发展和希望 —
- 人是天主的工埸 / 工作的地方,天主用爱创造我们,基督以爱救赎我们,圣神在教会内不停地带领教会,圣化教会。天主不停地与人分享祂的生命,天主大部分的活动指向人,爱人,活在人当中,引领人,从而看到人→尊贵,被爱,发展和希望(被圣化、得生命满全的可能)
3. 人观的哲学分析
a) 人是一个奥秘(灵肉结合)
超验我:(理智的觉性)
经验我:(感观的觉性)
b) 位格Human Person,三大内涵:自由、理智(记忆)、意志;(人性尊严;天主肖像),圣多玛斯说:“理智是理性的能力Intellectual Power—认知的能力”。人存在的普遍,抽象和原则性的基础。“意志是欲望的能力Appetitive Power—伦理行为;向善或向恶”。人存在的具体活动。
位格person / people→(自立体substance)→超验我生命的目的,良心(自明的),直观能力。
性格(人格)personality→(附质accident)→经验我在历史中不可与自己、民族分离,我存在的意识不可与我存在的空间分离,从位际关系经验人的存在,从生存的心态,喜怒哀乐经验我的事实。以上一切都构成我们的特质,性格思维。
c) 人的灵魂:三个特点:统一unity、精神spirituality、不朽性immortality。
d) 人的动态性:存在在变中,不断实现自己。
充满变量:1)认识自己和世界文化、科学、宇宙、宗教、生命→明知和明白事理认知
2)渴求超越神圣、美善、和谐、真理、知识等物质的价值→满足 / 全知的欲望被回应
3)保护别人及世界→拥有的意识→爱与被爱
e) 幸福与痛苦的问题:
→幸福的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真善美圣)
→人生不离痛苦,对痛苦的反应2W(What, Why),1H(How)(逃避或接受)
.痛苦须要治疗
.痛苦也可治疗人性开放心灵,向生命学习
f) (社会 / 世界)心
.归属感(幸福的一部分)
.权利与义务(对己对人,有助身份的界定,价值的肯定)
.责任
.爱与关怀 — 大同世界
g) 生理和心理的成长
.性别,品格,应有伦理行为的塑成
.童年经历→成长后心理反应的被重视
.气质的形成→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文化、次文化、信仰、家庭、社团文化…
.成长各阶段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与需要(Freedom from,Freedom for)
孩童—被人照顾 成人—有责任为人付出
人的不同幅度:
.存在意识
.主客体互通I-thou relationship
.意识男女之别,男女之被造互相补足。
.我活在团体之内,被肯定的。
.作为世界的一员,向超越境界开放。
.过去、现在的经验,振奋朝向将来。
.分开生命不同阶段,生老病死,婴孩,儿童,青少年,成年。
.向着死亡迈进,但为基督徒则只是改变是。
不同向度:
.人是理性的动物,会发问:人从何而来,往何处去?生命的间题
.人是群居动物:有接受、施予的时候,有创作的能力,有与人分享的催迫,有认同感。
.人有直观:向往美学、精神事物、永恒事物,在边际境遇,感到自我的脆弱,从而更深入意识自己。
.感到人要走向神,向神开放。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人性有四种不同的功能:
1. 认知功能→真理(对象)
2. 意志功能→善(多玛斯,人的意志向善,不断选择以获得之)
3. 情感功能→美
4. 灵性→神圣事物
知 意 情 灵 → 主观经验 | 真 善 美 圣 客观真理 |
↖主客共融,得到满足。↗ 主体对客观追 真理印证得更结实 更确认真理 在各层面,灵魂肉身的整合。 |
从以上的圣经神学、人学、哲学可见要注重人的素质的完整性,当讲社会正义时,此完整人观是其结实旳理据。
三、纵观近百年教会社会训导的演变
1. 基本态度的转变
2. 一个有延续性及具体性的理论脉络在形成中
←↑→↓↖↗↘↙≠《》å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