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博物院位于本市马场道117号天津外国语大学内,是全国首个自然类博物馆。
北疆博物院展出的各类标本化石近20000件,其中有超过8000件的古哺乳及古人类化石,约5600件现生动植物标本,2000余件岩矿藏品以及近3000件用于科学研究的假剥制标本都是该院创始人、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神甫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内蒙古萨拉乌苏、河北泥河湾及山西榆社四大地区发掘的。
法国人桑志华创办
桑志华(1876-1952),原名保罗·埃米尔·黎桑(Paul Emile Licent)。取得博士学位后自巴黎出发经欧亚大陆,从满洲里入境,踏上了这片在他看来有“许多待发现的宝藏”的东方大陆。1914年3月25日,桑志华抵达天津。从那一天起至1938年,桑志华在中国历时25年,行程10万余里,足迹遍布黄河以北的荒山野岭、沟壑密林。
桑志华在来华之前已明确将考察重点置于中国北方,计划系统地考察所有注入渤海湾的各水系,如黄河、白河、滦河、辽河等及其流域地区,收集地质学、岩矿学、史前学、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文学、经济学等各学科各方面的资料与标本。
毕业于南开大学的历史学博士于树香对桑志华的经历研究有十几年的时间。据她介绍,桑志华发掘采集的许多标本为世界独有。其中甘肃庆阳、山西榆社、河北泥河湾、内蒙古萨拉乌苏这四个地区动物化石的完整和丰富程度世界罕见。
曾经闻名世界
1914年6月,桑志华抵达天津后,献县教区指定坐落在法租界内的圣路易斯路18号崇德堂(即当时教会的财务管理处)为桑志华的活动基地。最初,桑志华采集的标本、发掘的化石都暂存于崇德堂内。此后7年间,桑志华从各地积累的资料,搜集的动物、植物、岩矿、古生物、古人类标本等逐年增多,以至于无法容纳。此时,桑志华向教会提出了建立博物馆的请求。这一请求,得到了献县教区耶稣会会长的大力支持,将筹建中的工商学院内的一块地皮划拨给桑志华,用于博物院建设。
1922年,献县教区在酝酿天津工商大学(如今的天津外国语大学前身)创建时,合并考虑桑志华的建议,决定在校内同时修建博物院,以解决标本收藏的难题。建院初期称为黄河白河博物馆,后因藏品来源的拓展,定名为人们所知悉的北疆博物院。
20世纪30年代,北疆博物院已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一流博物馆。瑞典国王太子、英国公主均曾来北疆博物院参观,各国驻华公使更是这里的常客。
战火中一度关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天津沦陷,日军封锁了天津英、法租界,而此时的欧洲也燃起了战火,迫于局势,桑志华回国,北疆博物院的工作也因战争及经费原因全面停止。
1952年6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北疆博物院的基础上组成天津人民科学馆筹备委员会,同年天津市人民科学馆成立。1953年11月,北疆博物院再次开馆,展品按古生物及矿石、脊椎动物、动物进化、农业病虫害分为四大门类,在不同的陈列室展出。1957年6月,天津人民科学馆更名为天津市自然博物馆。后来,北疆博物院大楼成为收藏珍贵标本的库房。从那时起,不再对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