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廿六主日(丙年读经)
读经一:亚六 1,4-7
答 唱:咏 146
读经二:弟前六 11-16
福 音:路十六 19-31
在耶稣所说的比喻中,今天我们听到的,有最多启人疑窦之处。怎么人死后复活前竟有肉体?怎么天国与地狱,虽然隔着一个巨大深渊,却似乎近在咫尺,彼此间竟可交谈?怎么人死被埋葬后,甚至下到阴府,心中仍有爱心、眷恋亲情?这比喻说的是将来,其实更像形容现况。拉匝禄是虚拟故事中,唯一获得耶稣命名的角色。从这名字的意思──上主是我的救助,我们可以理解到,为何圣经总偏向穷苦中人多些。俗语说:有钱使得鬼推磨。相反,人到山穷水尽时,除了向天主呼求外,他还有谁靠?正因为他只能向天主呼求,他与主之间的沟通往还,自然也比富足的人多得多了。
《路加福音》并没有记述这个拉匝禄行过什么公义善举:“拉匝禄,满身疮痍,躺卧在他(富翁)的大门前。他指望藉富家人桌上掉下的碎屑充饥,但只有狗来舔他的疮痍。”(路十六20—21)在这样的境地,他还能做什么?他最少没有闯进那富翁的宅院,他没有怨天尤人,他有的只是对天主的期盼。我们因此今日会为苏桦伟在伤残运动会中连番夺金而感动喝采;会为三感不全的曾芷君,靠吻读、苦读进入大学而潸然落泪。他们在不同的情况下,比我们都更穷困,更正义,更需要期盼天主,因此也更是属于天主的人。
相对而言,富翁的罪就明显多了。他的罪不在于穿紫红袍及细麻衣,甚至也不全在于奢华地宴乐,而更在于他天天遇到这个在他大门前的乞丐,既认识他名叫拉匝禄,可是连桌上的碎屑也没给过他。他称亚巴郎为父亲,理应记得梅瑟在《肋未纪》的训示:“你们为我只是旅客或住客”(廿五23),更应听过《依撒意亚》先知的话:“岂不是要人将食粮分给饥饿的人,将无地容身的贫穷人领到自己的屋里,见到赤身露体的人给他衣穿,不要避开你的骨肉吗?”(五十八7)但他没有遵循,这才使他虽生犹死。他心中只有自己和他的五个兄弟;除非他也懂得关爱那在困乏中的拉匝禄,他所学、所信、所生活的,显然有巨大的缺失,与救赎的满全,沾不到边。
同样的教导,在这两周的第一篇读经中,更言简意赅。《亚毛斯先知》的谴责,在于以色列人的自恃、在于诸民之首的自命,不只是因为他们吃羊羔、牛犊,喝酒咏唱,而更因蔑视了自己同族中较弱小兄弟的成败──对若瑟的崩溃,漠不关心。为此,这些人现在就要先被掳去。(六6—7)最讽刺的是,人往往不断在重复着前人的错误,用尽各种谋术,排斥他的兄弟,为自己建立权势,最终发现陷于极大的混乱中,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闻。
《路加福音》的富翁,《亚毛斯先知》的领袖们,可能都是“敬畏天主”的人,严谨遵循了梅瑟的法律和礼规,但忘记了更应在生活中回应天主神圣的召唤。保禄宗徒所以说:“你要追求正义、虔敬、信德、爱德、坚忍和良善,要奋力打这场有关信仰的好仗,要争取永生:你正是为此而蒙召,并为此在许多证人前宣示了你那美好的誓言。”(弟前六11—12)我们领受的圣召,并非只为一己的兴趣;我们怎样理解圣召,也将怎样打这一场信仰的仗,尤其在这个崇尚享乐、自我中心、傲慢、暴戾和虚假的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