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廿一主日(丙年读经)
读经一:依 六十六 18-21
答 唱:咏 117
读经二:希 十二 5-7, 11-13
福 音:路十三 22-30
人常会犯“想当然耳”的毛病,就像《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描述的:“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偶然遇到一个其貌不扬的人,或听了一篇不同己见的演辞,就将表象当作真相,只轻轻一眼便把人错过了。另一方面,多少我们曾经欣赏、倾慕或敬重过的人,到后来却伤透人心,教人失望。然而,为什么我们会错失、伤心、失望?是否因为我们自身也有问题,太重视表象,内心先有一套先验性的认定,认为某一些人是理当如此这般的?今日的第一篇读经,第三《依撒意亚》所说的,实在震撼人心:“我要来聚集万民,及各种语言的民族;他们都要前来,观看我的荣耀。……我要从他们中间,选拔司祭和肋未人。”(六十六
在一场为明爱筹款的音乐会后,与演出的青年钢琴家闲聊,除了感谢她的支持外,也为有机会认识这位世侄女而感到高兴。我说,她一定为今日的成就,牺牲了不少罢?但她笑对我说,倒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牺牲;有牺牲的是爸妈,因为她的成长,改变了他们的一切。为一个喜爱钢琴的人,原来不须鞭策勉强,即使是苦练,也是一件赏心乐事。这样看来,我们也可以从这例子想到,只要主的恩宠找对了你,而你也足够爱主,还有什么委屈?多少牺牲?说到底,我们够爱主吗?牺牲或委屈,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希伯来人书》说得好,不要让困难的表象吓怕我们,要认识它的必须性;没有困难考验,谁也不能成长:“固然各种惩戒,在当时似乎不是乐事,而是苦事;可是,以后却给那些这样受训练的人,结出义德与和平的果实。”(十二11)
今日世界的人都怕烦、怕吃苦和怕吃亏,为什么别人可以率性而为,而我却要循规蹈矩?为什么别人可以一步登天,而我却要循序渐进?为什么别人可以追求享乐,而我却要简朴平和?福音中耶稣被问及:“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这问题确实使人犹豫。我们不难发现,生命中的取舍、信仰的强弱、圣召的盈缺,归根究柢,都系于人与主的关系深或不深、并有多深?得救的人数目有多少、是否命定,都不是真正的问题!
今日所读的《路加福音》,记载着主耶稣的谴责:“我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是那里的;你们这些作恶的人,都离开我去罢!”(十三27)怎么可能不认识?我们每周最少一次,聆听圣言、领受圣体,在礼仪中恭谨虔敬,我们不是属于基督的吗?但抚心自问,在礼仪过后,在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忠信、柔和、节制方面上,可有丝毫表现?如果我们是属于基督的人,就应随从圣神的引导而行事。(迦五22—25)恭谨虔敬可以只因礼规,短暂的表象;随从圣神的引导而生活行事,才是与主关系的真正衡量,且需要持久操练,放弃诸多累赘,瘦了身,才能从窄门挤进去。
18,21)何物异民,不但会进入主的荣耀,而且还要被选为祭献天主的祭司? 天主的忠诚如何理解?《圣咏集》中,最短的一篇这样说:“列国万民,请赞美上主;一切民族,请歌颂上主!因为祂的仁爱是丰厚的;上主的忠诚是永存的。”(一百一十七)只有两节,说的是天主的忠诚,就是他永存不变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