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八主日(丙年读经)
读经一:训一 2;二 21-23
答 唱:咏 90
读经二:哥三 1-5,9-11
福 音:路十二 13-21
生活于一个有太多不明朗因素和烦恼的世代,我们除了感到沮丧、无奈之外,只能咬紧牙关,脚踏实地,尽力而为。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希望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有点储蓄和保障,建设一个家,让下一代能健康地成长,因而从中获取一点心灵的安慰,这样的计划不合理吗? 这样的希望太高吗?读着今主日的读经,怎不教人惊愕、灰心和无所适从?《训道篇》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在提倡一种虚无主义:“人以智慧、学问和才干,劳作得来的,却要留给那未曾劳作的人作为产业,这也是空虚和大不幸。”(训二21)果真如此,我们怎能教导下一代要勤奋向学?做好做坏还有什么分别?
其实细心反省,训道者的话的确有它的真理。多少人有各式各样的计划,到头来还不是一样落空?常见大富人家,为争夺家产而对簿公堂,得了到底又可拥有多久?失了难道又真的朝不保夕?又见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成了龙父母就能一生无憾、成了虫就一定不懂孝悌友恭?不是不须伸张正义或教育子女,而是须先明白什么是大前提、什么只是副产品?与孩子们比赛,重要的是学习到人生意义,输赢与过程孰重?过程原来才是目标,输赢只是枝叶。与家人讨论敏感性的话题,谁对谁错即使重要,但更重要的相信是彼此仍旧能相爱互助。人的许多悲苦和烦恼,往往因为把本末倒置了。人的任何抱负和憧憬,若不能与天主的计划相吻合,到最后一定是虚空中的虚空。花鸟鱼虫没有烦恼,因为它们一定会照天主的圣意存有,人却不然。训道者因此最后说:“你应敬畏天主,遵守他的诫命,因为这是众人的义务。”(训十二13)
《训道篇》表达的与其说是虚无主义,其实是一种危机感,与《哥罗森人书》所指出的并无不同,是我们的终极关怀:“你们该思念天上的事,不该思念地上的事,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已与基督一同藏在天主内;当基督,我们的生命显现时,那时,你们也要与他一同出现在光荣之中。”(哥三2—4)保禄并不是要我们离弃此世,或轻视世物,而是教我们不要被它们遮蔽视野,混淆心志。举例说:天时暑热,能跳入清凉的海水中畅泳,是何等赏心乐事,但我们不需要拥有大海,也不应只思念畅泳。我们所信、所追逐的,最终是什么?
要理解今日的福音诵读,我们必须先明白,当时耶稣正步向耶路撒冷,前往接受他即将面对的苦难,再没有其他的关注能比这奥迹更迫切和重要了。世间的财富,一切属世的权威,相对而言都只是浮光掠影。田地出产丰富有何罪?骆驼、树木、蛇虫等物皆为生存而储备,储备或计划将来也是自然不过的事。然而,有了储备并非表示可以高枕无忧,人的任何计划,最终仍须信靠天主。耶稣谴责的,是人关怀了此世,却忘怀了天主;耶稣要求的,是我们更深入的认识到人的终向,不以偶尔在问题中获得答案而沾沾自喜,却要在获得保证时仍有勇气质询自己:“糊涂人哪!今夜就要索回你的灵魂,你所备置的,将归谁呢?那为自己厚积财产而不在天主前致富的,也是如此。”(路十二20—21)
今主日的读经巧合地都提到生命的终结。这也不是单指一个人肉体的垮塌,而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都可能出现的一种末世危机,人要为他一己的得失交账。
若有人在他生命中拥有很多,但这些拥有,一朝从他手中被夺走,剩下的他将会是怎样的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