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廿二主日(丙年读经)
读经一:德三 19-21,30-31
答 唱:咏 68
读经二:希十二 18-19,22-24
福 音:路十四 1,7-14
许多人,总认为自己的一套人生哲理是至宝,即使不是一切,最少也能解答人类大部份疑难:人的命运、罪恶问题、人为何会受苦等等。说到底,其实不少只不过是一种空洞的跋扈,既自欺、亦欺人。主耶稣降生前二百至一百年间,希腊文化中崇尚智慧、学问、地位、阶级、权势的风气席卷整个中欧、北非和近东,不少希腊哲学家自诩能洞悉一切奥秘,明了世间所有事理,或许也可以作如是观。
今日的第一篇读经《德训篇》,正是写作于这样的背景下。当时有一位研究智慧之学的经师息辣之子耶稣,写下了许多德智训言,是除了《圣咏集》之外,最常在会堂中被诵读、引以教导犹太子弟:真正的智慧系于敬畏上主,以遵行法律、先知为幸福的基础;一切德行,须从谦卑开始,犹如大地上的尘土,孕育万物一样。“你愈伟大,愈当谦下;这样,你才能在上主面前,获得恩宠。明智人的心,领会寓言;智慧人的心愿,是希求热心的听众。”(德三20,31)
今天欧洲许多古老的圣堂,随着信众的冷漠与疏离而被荒废,都变作美术创作室、博物院、展览厅、演奏场馆,甚或市镇政府办公楼;侥幸还有一些被保存下来。如果你有机会踏进这些幸存的圣殿,在庄严而又慈悲的圣像下,在幽暗的许愿烛光摇曳中,你定能嗅觉到乳香烟薰的气味,感受到祈祷的邀请。同样,也有不少人喜欢攀山越岭,去探望隐世的修士。修院外面有你几乎可触碰的蓝天白云,修院内有洗涤你心灵的虔敬祷声,永恒就是这么接近。
为什么你、我能受到感动,而别的人却甘愿追逐物质生活、轻视谦卑和温良、对上智恩宠的呼唤充耳不闻?人的信仰成长,大概也需要一些环境薰陶,才能够体验到主的临在,看到生命的终向。环境肯定是重要的,它们犹如旧约时代“那可触摸的山,那里有烈火、浓云、黑暗、暴风、号筒的响声以及说话的声音。”(希十二18—19)这些特殊的磁场与令人震撼的感官效果,使旧约子民惊惧;一曝十寒,他们很快又离弃了主。我们趋近的是“审判众人的天主,接近了已获得成全的义人的灵魂,接近了新约的中保耶稣”(十二23—24),这比一切都更应使我们谦卑自下、恭谨受教。邀请只是开始,环境只是媒介;或许需要的,是每日生活中不断的学习和训练。
福音中耶稣教导我们要让座、要自谦自卑,他不是教授社交礼仪,也不是传授某些技巧,只为了后着,能被高举。从他所说的比喻:“你几时设筵,要请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人。如此,你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可报答你的;但在义人复活的时候,你必能得到赏报。”(路十四13—14)我们知道他指的是天国的筵席,就是《希伯来书》所说的:“千万天使的盛会,和那些已被登录在天上的首生者的集会。”(十二22—23)我们与人的相处,不管是公务、商贸、日常社交,基本都反映着我们与主的关系,都是我们学习和训练的契机。
众人都在留心观察主,可是主也在留心观察众人。我们着重的是些什么?或许我们会意想不到,那些一向为我们所轻蔑和憎恶的人,他朝竟然出现在天国盛宴的嘉宾名单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