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神学哲学 > 信理 > 基督学

“道成人身”的意义

时间:2007-12-02  来源:神思  作者:黄克镳 点击:
黄克镳 神思 第七期 一九九零年 摘要 作者在本文中反省“人”、“道”、“成”三个观念的意义。道成人身的基督启示了父的奥秘,同时也展示着人的真正目。人是按照子的肖像受造,并被召“在子内作子女”。默道成人的奥迹,不但能加深对主的认识,更能使我们深深地爱衪、追随衪。 **********   前言 “如果你口里承认耶稣为主,心里相信天主使他从死者中复活起来了,你便可获得救恩。”(罗10:9)基督死而复活的奥迹是新约宗徒宣讲的主要内容,也是基督徒信仰的核心对象。在宣讲的过程中,使徒们逐渐加入了耶稣的生平事迹,马尔谷以耶稣受洗和衪的传教生活作为福音的开端;玛窦和路加更叙述耶稣的童年事迹,以衪的诞生作为福音的开始;末了,若望记载新约的最后启示,指明基督是永生的圣言,并阐述圣言降生成人的奥迹。 由此看来,降生奥迹不是宗徒们宣讲基督的起点,郄是新约基督论的结论。但由于降生奥迹清晰地说明基督的真正身份,因此传统的基督论都以这奥迹作为反省的开端;这种方法可称为“从上而下”的基督论。基督的天主性本该是探讨基督是谁的结论,现在反而成了基督论的出发点;因此今日不少神学家认为,应采取“从下而上”的方法,即以耶稣的生平事迹作为研究的开始,在复活奥迹的光照下反省衪的身份与奥秘,这样更符合新约宣讲的过程(1)。 本文题目为“道成人身的意义”(2),是对于降生奥迹的反省,可视作基督论的结语。但这反省也不一定纯属“从上而下”的方法;假如在研究降生奥迹时,特别关注人的问题,那么这反省可设兼有“从下而上”的成份。这在一九五八年,当代神学家卡﹒拉内(Karl Rahner)曾发表“降生奥迹的神学意义”一文,对于“圣言”、“成”、“人”这三个观念作了深入的反省(3)。转眼已是三十多载,其间梵二给今日天主教神学带来了重大的刷新;但拉内的文章读起来依然引人深省,极富启发性。作者愿步其后尘,对“道”、“成”、“人”这三个观念再作一反省;如拉内一般,本人也以“人”为反省的开始。 (一)人 “道成人身”,若望福音序言给我们说明了圣言降生成人的奥迹;我们本可依次默想道、成、人这三个字,但若望序言告诉我们:“太初有道,道与天主同在,道就是天主。”(若1:1)这从永恒与天主同在,且本身就是天主的道实在太深奥了;我们还是从人开始作反省比较容易,原因是人更接近我们,人便是我们自己。但当我们开始反省人之为物的时候,刚才一时的兴奋又顿告消失了。人究竟是什么?原来人也是一个不易了解的奥秘。梵二《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指称:“除非在天主圣言降生成人的奥迹内,人的奥迹是无从解释的”(牧职 22);这宪章的目标正是为了在“基督的光照之下,……阐述人的奥迹”(牧职10)。那么,我们是面对着一个恶性循环,为了认识圣言降生的奥迹,我们须了解人是什么;但从另一方面看,只有在降生奥迹的光照下,我们才可以真正了解人的奥秘。其实这并非恶性循环,却基于人与基督互相映照的道理。我们暂且从人开始作反省,盼望在看了有关降生奥迹的三个观念之后,对于人之为物能有一个更圆满的认识。 人是什么?初看起来答案似乎是明显的,俗称“人为万物之灵”,或依照传统哲学的定义,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但正是这“灵”或“有理性”一词超出了我们的理解,指明人的超越性;严格地说,人是不可规范,无可下定义的。假如我们看圣经的启示,那么人便是“天主的肖像”;但这也解答不了我们的疑难,因为我们须了解天主是谁了。与其给人下一个定义,我们不妨试图描述人的基本特性。人的第一个特点可说是“尚未完成的”;人性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静态观念;人之为物是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成长与超越便是人性的基本要素(4)。梵二《教会牧职宪章》也指出,在人性内存在着某种“来自天主的种籽”(牧职3),人具有无穷的愿望和走向更高级生活的使命(牧职10,I9,22)。 教父依肋内在解释人是天主的肖像时,便有这种动态的看法。他把创世纪中的“肖像”(image)与“模样”(likeness)两个名词分别作解。天主说:“让我们照我们的肖像,按我们的模样造人”(创1:26)但事实上天主只“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创1:27)。按依肋内的解释,“肖像”是人对天主的基本参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是静态观念;但“模样”却是动态观念,表示不断的同化于天主;是天主藉圣神赏给人的恩赐,是人在生命中应以开放的态度,不断从天主接受的。“模样”表示人对天主无止境的参与,是可以不断增长的(5)。换言之,人应不断从“肖像”趋向“模样”,趋向依照天主计划的“真人”或“完人”。 人既是尚未完成的,那么“超越”便是人的最大特点;人为万物之灵正因他对真、善、美无止境的开放。在人的一切认识与爱的精神行动中,人常趋向一个更大的境界。在人的无穷欲望以及对全福的追求中,人的超越性最为显著。人对于真理、美善、生命与爱具有无止境的渴望,人一生中不断地与无可压抑地追求圆满的幸福。拉内认为无止境的超越是对于人最适当的描述,他称人为有限者对无限的无止境开放 (6)。人的本性在于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一切有限的事物,趋向无限与绝对的圆满境界。 人在心灵的深处觉察到无穷的欲望,以及对圆满的需求,这种需求和欲望也同时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有限和欠缺,因而便产生内心的矛盾:人是有限对于无限的渴望,是欠缺对于圆满的需求。面对此种矛盾状况,有些人便对人生的意义感到绝望,认为人的基本愿望是无法满全的,人注定了要追求一个不可实现的理想。可是,假如我们相信人生是有意义的话,那么便该承认人的满全不在于人的本身,有限的人不能满足自己对无限的渴求,尚待完成的人性也无法带给自己真正的圆满。事实上,人的“自我超越”(seIf-transcendence)与天主给人的“自我通传”(seIf- communication)是相对的观念,没有天主给人的“自我通传”,人的“自我超越”便成了从空虚到空虚,从不圆满到不圆满的超越,始终无法满足人心的需求。 既然人的自我超越有赖于天主的自我通傅,那么,天主与人的关系并非彼此对立,互相竞争的:反之,天主是人真正的满全。认为天主与人互相对立的错误观念,不但是近代无神论的主要根由,也是对了解降生奥迹的一大障碍。依照加辨东的信理,基督只有一个位格,却兼有天主性与人性两个性体:问题是怎样把两个完整的性体结合在一起,使真正成为一个位格,而亳不减损天主性或人性。面对这难题,历史上曾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或是牺牲天主性的完整(亚略异端),或是牺牲人性的完整(亚波林异端),或是无法使两者真正成为一个位格(聂斯多异瑞)。错设的原因是大家都以人性为己完成的,跟天主性互相抗衡,彼此间有此升彼降的相互关系,因而天主性与人性的结合便产生困难重重了。 假如同意人性是尚未完成的,人是向着无限的无止境开放,那么,天主性与人性的结合便不该构成真正的问题: 原来人的自我超越是基于天主的自我通传的,为达到人性的圆满,成为真正的人,人必须参与天主的性体与生命。人越向天主开放,把自己交付给她,让祂充满自己的生命,人便越成为真正的人:由此可见“人化﹒”(hominization)与“天主化”(divinization)是同一事实的两面。启示告诉我们,在人类历史中,人的自我超越与天主的自我通传在基督身上达到最高的境界。在祂身上,人对天主的开放达于极点;而天主的自我通传也能随心所欲、亳无阻碍地使人圆满的天主化,而同时成为真正的人;为此,拉内称降生奥迹是人性潜能的最高实现(7)。《教会牧职宪章》亦重复指称基督为“完人”(牧职 22, 38, 41, 45),并解释说:“就因为祂曾取了人性,而并未消减人性,故我们所有人性,亦被提升至崇高地位。(牧职 22) 既然降生奥迹是人的圆满实现,那么,天主的创造与降生奥迹是基本上连在一起的。天主按着自己的肖像造了亚当,在他心中放下对自己无止境的开放与趋向。然而第一个亚当只是天主肖像的副本;基督是新亚当,是无形天主的肖像(哥 I:15),在祂身上,人对天主的无止境开放终于得到圆满实现。因此,第一个亚当是未来亚当的预像,是指向新亚当的。中古时代曾对天主降生成人的目标产生争论,多玛斯学派认为降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赔补人类的罪过;但思高学派却主张,降生的目的首要不是为了赎罪: 即使亚当没有犯罪,圣子还是要降生,目的是为了把人类和整个受造界带到圆满的境界。因此,在创世之始基督已在天父的计划中,作为人类和世界的完成者。 (二)道 新约有关“道成人身”的启示来自若望福音序言,圣经学者同意若望的“圣言”或“道”主要受了犹太智慧文学传统的影响。(8)依照旧约和新约间的犹太思想,智慧是天主德能的位格化,在创造之始便已存在,参与了天主创造的工程;智慧也在人类历史中,尤其在以色列民中,负有启示与教诲的任务。在智慧文学中,智慧也称为天主的圣言,两者可以互相混称。若望的道承受了这犹太思想传统;日后早期教父,为了把基督的讯息带到希腊文化的领域,他们谈“道”(Logos)时也采纳了希腊哲学思想。按照希腊思想,“道”的主要意义是“理”,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理”,作为神的绝对超越性与有形世界之间的中介。因此希腊教父的道以启示为基本意义;道是无形天父的肖像的显示,父是绝对的隐晦与静默,是无名的,是不可探测的无底深渊;子或“道”是父之像,父之显。道生于父永恒的沉默;道借着创世、透过人的理智,以及旧约的先知,最后透过降生的奥迹启示不可见的父(9)。 这希腊教父的“道”与中国老子的“道”令人颇有同趣之感。但老子的道可说是包括了父与子,隐与显的两面。《道德经》第一章指明“道”是不可言说及无名的(10),这“道”近乎教父们对“父”的看法。但老子的道不但指隐晦,他以“无”及“有”解释“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1)“无”指幽隐而未形的“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但“无”和“有”并不是根本对立的,这“无”蕴涵看无限之“有”。“有”也是指称“道”的,是表明“道”向下落实时介乎无形质与有形质之间的一种状态,在这活动过程中“道”产生天地万物;这“有”与希腊教父的 “道”有相似的地方。“有”与“无”的关系也可从道德经》第四十章看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并不是说在老子《道德经》里我们已找到有关天主圣三的启示,我们尚须澄清“道”的位格问题,和老子对造化的了解。但正如早期教父借用了希腊哲学思想的“道”来解释“圣言”,我们也可以老子的“道”作为交谈的题材。 让我们回到若望序言的道,这道源自犹太思想,但也不无希腊思想的影响,因为在耶稣时代,新旧约间的犹太传统已受了希腊文化思想的影响(12)。若望创新地把“道”与“子”两个观念合并(若1:14,18);说明道是永恒的,参与了创世的工程:负有光照人类,即带来启示的任务。序言的高潮宣示“道成人身”的降生奥迹,并指出降生成人之道的主要任务是启示父。若望权威学者 卜泰里(I﹒de la Potterie),认为若望福音中的“真理”是指基督带来的圆满启示(13);序言中“恩宠和真理”(若1:14,17)应解作“真理的恩宠”,即启示的恩赐,这读法在文法上是没有问题的。在序言最后一节若望跟随犹太传统,声称天主是不可见的,只有那在父怀里的独生子,结我们带来了圆满的启示(若1:I8)。 道成人身给我们启示了父,这启示最重要的内容是“天主是爱”(若一 4:8,16)。这爱就如天主本身,是永恒、隐秘、沉默的,这爱藉看天王的道在创造及救恩史中逐步揭露,最后在降生奥迹中圆满显示出来:我们可以说在基督身上,天父不可见的爱“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基督的整个临在,祂的言论与行动,不断地显示及通传天父的爱。这爱的基本特点是怜悯与自我交付;耶稣如同善牧,亲自找寻亡羊(玛18:12-14);她不顾犹太人分隔的法律,亲近罪人,和他们同桌进食(谷 2:15-17),被称为罪人的朋友(路15:1-2)。耶稣同情贫穷疾苦者,到处治病驱魔,给贫穷人宣报天国的喜讯。凡是弱小,受压迫和被排斥的人都是祂所爱的特殊对象。透过耶稣,天主的父道显示在人间,父的怜悯进入了受苦者身上,这便是天国在基督身上临现的意义;从此,天主的真正名称是“耶稣基督之父”。 道成人身所启示的爱的另一特点是自我交付,耶稣在最后晚餐曾对门徒说:“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若15:13)基督便是为了爱我们而舍弃了自己的性命(弗 5:2;迦 2:20)。保禄宗徒惊异地说:“为义人死是罕有的事,……但是,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这证明了天主怎样爱我们。”(罗 5:7-8)不错,基督的死表明了祂对我们的爱,但同时也显示了天父的爱。在十字架上,不但基督为我们交付了自己,其实,首先是天父为了我们交付了她的儿子。教父奥力振在默想亚巴郎祭子的事迹时,不禁产生以下的感慨:在摩黎雅山上天主怜恤了亚巴郎的独子(创 22:12),日后在加尔瓦略山上,天父却“没有怜惜自己的儿子,反而为我们众人把他交出了。”(罗8:32)(14)当若望书信启示“天主是爱”时,立刻指明基督便是天主爱我们的确证:“天主对我们的爱在这事上正显示出来: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独生子,打发到世界上来……﹒为我们做赎罪祭。”(若一 4:9-10;参若 3:16)由此可见,基督是天父对世人爱的流露与标记。 道成人身给我们揭示了“天主是爱”,爱的待点是把自己给予所爱者:因此道不但是天主的“自我启示”,也是袖“自我给予”的中介。天主不但借着道显示自己是爱,也透过道把这爱通 传给人:道可说是天主对外的表达与通传。在反省人是什么时,我们说人的最大特点自我超越,天主在人心中种下了归向于祂的趋势;现在默想道成人身的奥迹时,我们发现原来在天主本身也同样蕴藏着对人的倾向;天主是爱,爱催使祂把自己通传给人,与人结合。当人的自我开放与天主的自我通传,两相会合而达于巅峰时,还便是道成人身的降生奥迹。 《教会牧战宪蕈》说明基督完成了双重的启示任务:“新的亚巴:基督,在揭示圣父及其圣爱的奥迹时﹒亦管人类展示了人之为物和人的崇高使命。”(牧职22)原因足若望的“道”也是“子”,当道成人身启示父时,祂便启示了自己作子的身份,还子的肖样正是人受造的模型。因此,基督以作子的身份启示父,同时也启示了人的真面目。 若望序言开始便况:“太初有道,道与天主同在,…。”卜赛里认为“与天主同在”是静态的语句,不能表达原文。”proston Theon” 动态的含义;原文应释作道“面向着天主”(15)。这表明父子间永恒的关系,子生于父,从父接受了一切,因而满怀爱心不断的归向父;在父子之间进行着永恒的爱的交流与对话,圣神便是父子间爱的联系。若望序言继续宣告道成人身的降生奥迹, 然级在后一节说明“那在父怀里的独生者”,给我们启示了那不可见的父。照卜氏的意见,“在父怀里”也是静态的描述,“原文”eis ton Kolpob tou Patros”四切u氏血坩有动态的意义,应译作“向看父怀”;意指降生成人的基督,在现世生活中以不断归向天父的表现,给我们启示了父。还样,若望序言的首末两节前后呼应,表明父子间在永恒中爱的对蛞,藉降生奥迹进入了世界与历史中,透过耶稣一生与父的密切关系,其体地,显示出来:耶酥的生平可视为父子间永恒的对话在历史中的延续:这历史中父子问的对话也是在圣神内进行的。因此,若望福音的主要内容便是这序言主题的引申,即描述耶稣与天父间那种密切的文往。 若望福音所介绍的基督与父是息息相关的,祂探探体会到自己是由父而来,又要回到父那里去(若13:3);子由父派遣到世界上来,须履行父的旨意,完成父委托的任务(若4:34;6:38;10:36-38)。子的一言一行皆以父为准则与归依(若5:19;8:28);因此子圆满地反映了父:“谁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若14:9)不但若望福音,即使对观福音也充份揭示耶稣与天父的独特关系。祂祈祷时亲切地称天主为“阿爸”(Abba)(谷14:36)(16);祂声称父子间有着独一无二的互相了解与沟通(玛11:25-27;路10:21-22)为了遵行父的旨意,子甘愿舍生取义(玛26:39,53-54);耶稣一生对天父表现了完全的信赖与交付。保禄宗徒也简要地以“听命至死”描写基督的生平(斐2:8);希伯来书却以圣咏的言词指称基督一进入世界便说:“看,我已来到!……我来为承行你的旨意。(希10:7) 为了在世上继续父子间永恒中的对话,耶稣必须参与道作子的意识。事实上,降生最深刻的意义便是因圣神的工程,以道作子的意识塑造耶稣人性的意识,使祂体会到与父独一无二的密切关系,以便生活及揭示这关系。有关耶稣自我意识的问题是了解基督奥体的核心课题,对还奥体的问题拉内有持殊贡献,本文第三部份会简略介绍其要点(17)。 基督启示父的目的不仅为了使人认识父的奥秘,更是为了使人参与祂和父的密切关系。因此若望序言不但说“我们看见了他的光荣”,也告诉我们“从他的满盈中,我们都领受了恩宠”(若1:14,16)。序言也说:“凡接受他的,他给他们,即给那些信他名字的人权能,好成为天主的子女。”(若1:12)因此,道成人身启示父,其目的是邀请人参与基督作子的身份,“在子内作子女”(filii in Filio)(18)。假如耶稣的在世生活是永恒中父子间对话的引申,那么,作基督徒的基本意义便是在历史中,以开放的态度,并在圣神的启发下,延续基督与天父的对话(罗8:15-16)。 基督在揭示父的奥秘时,也展示了人的真正面目及崇高使命。创世纪说明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造成的﹒及至道成人身后,我们才知道原来人便是按着子的肖像塑造的,人的使命在于与子的肖像相似(哥1:15;罗8:29)。这子的肖像是究竟指的是什么?假如道从永恒便“向着天主”,降生成人的道也不断“向着父怀”,那么,“向着天主”或“向着父亲”便是子的肖像。道成人身的奥迹终于给我们开放了人之为物的谜,显示了人的真面目。人向着无限的开放原来便是对于父的趋向:人带着子的肖像,这肖像是基本地指向父的;因此人不能停留在本身,必须不断超越自我,归向父怀。 子的肖像与弟兄的关系是不可或分的,人被召与子的肖像相似,好使基督在众多弟兄中作长子(罗 8:29)。在基督内我们既成为同一天父的儿女我们便彼此是兄弟姊妹。若望告诉我们“天主是爱”时,他所得的结论是:“既然天主这样爱了我们,我们也应该彼此相爱”(若一 4:11);原因是“那不爱自己所看见的弟兄的,就不能爱自己所看不见的天主”(若一 4:20)。由此可见,看得见的弟兄是回归那看不见的天父的必经之路。基督一生不断回归天父,其回归历程也是透过向弟兄的开放才完成的。基督借着向弟兄宣讲与服务,而完成天父托付的使命;祂生平最重要的越逾也是借着为弟兄交付自己而完成。新约作者以“为了我们”(pro nobis) 一词形容基督的生平,祂为了我们而降生,也为了我们而交付了自己。在基督奥迹的光照之下,我们终于看到人崇高的使命,原来人的意义便在于偕同基督,在圣神的指引下,借着向弟兄的开放,不断回归天父。 (三)成 “道成人身”是若望序言的惊人语,身为天主的道竟降生成人:现在让我们看看这“成”字的意义。“成”即变成之意,天主可以有变化吗?近日神学对于天主可变与不可变的问题起了不少的争论(19)。从一方面看,天主是永恒无限、完美无缺的,因此不能有所变化;但从另一方面看,圣经上给我们讲述的天主是一个进入人类历史的天主,有喜怒哀乐之情,懂得同情与怜悯的;祂因人的忘思与背叛而恼怒,又因见人受苦与忏悔而垂怜。天主虽是历史的主宰,但在救恩史中天主与人之间进行着真正的交谈,天主视人所采的态度与遭遇的境况,而有所反应及改变:但在这些变化中天主的救恩计划,祂的慈爱与忠诚,却是始终如一,永恒不变的。 我们大概可以说,天主的变与不变是具有正反两面的观念(dialectical concept)(20)。假如说天主能变,那么该承认ifpd 祂是照天主的方式而变化;祂的变不是出于“必需”,也不是由不圆满达到圆满的演化。天主的变是出于爱的自由决策,这变化的模式不是演进,却是满溢,是无穷的生命向外流溢,是无限的爱向外扩散的通传。 无论如何,若望肯定地说道“成了”人身,这说明永恒的道真正的降生成人。基督不像神话故事中的天仙下凡,借着人形出现于世,待完成了救援的工程后又把人的外衣脱下,回复原来的状况。历史上这种有关基督的错误思想称为“幻像说”(docetism);若望在他的著作中已针对了这种早期教会的异端。今天大概很少基督徒会有这种想法,可是不少的基督徒仍未能认真地了解道成人身的意义,在他们心目中,降生成人的道跟未降生前永恒的道没有什么分别。原来道成人身的道理不但要求我们相信,基督是真天主、真人;这“成”字也告诉我们永恒的道真正进入了人类的历史,完全地参与了人的一切际遇。前面说降生的奥迹是把永恒中父子间的对话,带到历史中延续;意思是说道成人身后,子须以新的方式与父进行交谈,应在历史中以人的处境与父交往,这处境包括局限、变化、隐晦、探索、考验、学习与成长等人的实际经验。 拉内和不少神学家强调,必须把基督作子身份的两个幅度分别清楚(21),在形上的层面(ontological level),耶稣进入世界的第一刻便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但在存在的眉面(existential level),耶稣作子的身份不是在降生的一刻便机械式地完成的;祂应在一生中不断以向父的自由回应,去生活及实现祂作子的身份。耶稣的生平不应视作扮演的一出戏剧,这剧的结局在降生的一刻早已全部完成了。反之,正如每个人都是尚未完成的,必须在历史中按照天主的计划,以自由的响应去实现自己:同样,耶稣也须在祂一生的历史中,随从圣神的引导实现作天主子的身份;祂的生平是一个真正人的历史。路加福音告诉我们,童年耶稣在各方面逐渐成长(路 2:40,52):希伯来书更明言耶稣“在各方面与我们相似,受过试探的,只是没有罪过”(希 4:15);又说:“他虽然是天主子,却由所受的苦难,学习了服从,且在达到完成之后,为一切服从他的人,成了永远救恩的根源”(希 5:8-9)。由此可见, 耶稣也像我们一般,必须逐渐“成长”,也须“受试探”、“受苦”、“学习”和渐渐“达到完成”的境界。 为了明白耶稣的生平是一个真正的历史,对于祂自我意识的看法是关键性的问题。前文曾说道成人身的核心意义,在于藉圣神的德能,道以作子的意识塑造耶稣人性的意识,以便降生成人的道,能在世界上继续与天父永恒的对话;这里须加上说,耶稣人性的意识虽然受了道的塑造和光照,仍然是人有限的意识,因此也须依照人性的一般规律,有着不同的层面和逐渐发展的过程。拉内把人的意识主要分为含隐与明显的两个不同眉面(22)。按他的解释,耶稣以人性而论,基本上意识到自己是天主子:但这基本 的意识在开始时是在一种含蓄、未经反省的状态,即耶稣意识到自己与天主之间有着一种不可言喻的亲密关系;随着年岁的增长,透过与四周事物的接触,以及在古经和圣神的光照之下,这基本意识逐渐发展及明朗化,耶稣遂以父子的关系诠解这意识;耶稣对于自己默西亚使命的意识也依循这种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耶稣的生命中,祂真的遇到悬疑、探索、考验、学习、确定等等的经验;祂必须不断向天父开放,跟随圣神的指引,逐渐认清及履行天父的计划,实现祂作天主子的身份及默西亚的使命。为了这缘故,不少圣经学者和神学家都同意,耶稣在生时真正实践了对天 父的“信德”(23);正如希伯来书鼓励基督徒在各种考验中以“双目常注视着信德的创始者和完成者耶稣”(希 12:2)。 道成人身是一个动态的事实,这事实由圣母怀孕时间始,在耶稣一生的历史中延续,直至祂死而复活的奥迹才完成。若望说道成“人身”时,希腊文用的是”sarx”,指人的“肉躯”,即表示人的意思。若望用“肉躯”代表人,其用意是强调人的脆弱处境,格外指明人是必会死亡的;那么道成人身这句话已包括了耶稣死亡的事实。若望书信宣告“天主是爱”时所给的凭证是,天主把自己的独生子遣发到世界上来,为了我们作赎罪祭(若一 4:9-10);可见降生奥迹与逾越奥迹是紧密地连在一起的。保禄在罗马书也明白地说:天主“派遣了自己的儿子,带着罪恶肉身的形状,当作赎罪祭(罗 8:3)这“罪恶肉身的形状”格外指由于罪恶被判罚该死的人性;基督虽然无罪,却接受了有死的肉躯,以便替人类作赎罪祭。 上文说按思高学派的意见,即使人类没有犯罪,道仍是要降生成人,目的是把人类和整个受造界带到圆满的境界。但在人类犯了罪的实际情况里,降生奥迹便有了新的意义,道成人身是为了把自己奉献作赎罪祭;这不但是天父派圣子到世界上来的用意,基督本人也甘愿实行这父的决策。希伯来书不但说明基督了解自己的身体是为了献祭之用,也指出基督甘愿完成父的旨意(希10:5-7)。同样,斐理伯书也告诉我们基督不但空虚自己,取了奴仆的形体,更贬抑自己,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8)。十字的牺牲与举扬可说是降生奥迹的最后结局,这结局是基督 自愿承受的。 由于道成人身是为献作赎罪祭,那么降生奥迹与逾越奥迹,可视作同一基督奥迹的不同两面。我们可以说,在因圣神降生成人的第一刻,基督便开始了她的逾越与回归的历程。她一生不断超越自我,以完全的开放及交付回归父怀;直至在十字架上基督因圣神完成了最后的逾越(希 9:14),即越过死亡,借着复活回到天父永恒的生命里。在逾越的过程中基督表现了绝对的自由;这种由爱与牺牲赚取的自由成了一股无形的力量,战胜了这世界上自私与邪恶的势力,释放各种精神与物质的束缚,破除人与人之间的仇与纷争;使人能建立正义与共融的社会,使这世界成为天国临现的开端。 结语 我们从若望福音序言默想了“道成人身”的奥迹,依次反省了“人”、“道”、“成”三个观念的意义。正如梵二《教会牧职宪章》所说的,除非在降生奥迹内,人的奥迹是无从解释的。那位道成人身的耶稣基督,以她作子的生活方式启示了父的奥秘,同时也展示了人的真正面目:原来人是按照子的肖像受造,并被召“在子内作子女”的。基督作子的肖像表现于祂“归向父怀”的基本态度;祂一生不断超越自我,透过向弟兄的开放,在圣神的引领下回归天父。 基督回归天父的行程也该成为基督徒的人生历程;我们默想道成人身的奥迹,目的是为了加深对主的认识,这认识假如不使我们的生活起变化,那么对我们便没有多大的好处;反过来说,一种对主耶稣深切的认识,也不可能不加深我们对主的爱及追随祂的决心。这可见于圣依纳爵在《神操》第二周所提示的祈祷:求赐对降生成人的主一种“内心的认识”(interior knowIedge),以便能更深地爱慕及跟随祂(神操104)。在这圣依纳爵诞生五百周年纪念,让我们祈求圣神加深我们对主耶稣“内心的认识”。   注释 1.有关“从上而下”及“从下而上”的研究基督论不同的方法, 参”J.A. Fitzmyer, Scripture and Christology. A Statement of the Biblical Commission with a Commentary, New York, Paulist 1986, pp.17-19. 2.这期“神思”主题是“道成肉身”,本文题目却是“道成人身的意义”;取自若望福音序言,思高译本作 “圣言成了血肉”(若1:14)。希腊文”sarx”“解作“肉”,这里指人的“身体”,也表示“人”的意思,格外指出人的脆弱和有死的状况。本文以“道成人身”命题,也是为了对人的奥迹作反省。 3.K. Rahner, “On the Theology of the Incarnation”, in Th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Vol. 4, London, DLT 1966, pp. 105-120. 原文是德文,在一九五八年发表。 4.参 J. Macquarrie, Principles of Christian Theology, London, SCM 1966, pp.211-214; G. Greshake, Geschenkte Freiheit. Einfuhrung in die Gnadenlehre, Freiburg, Herder 1977, pp. 15-23. 5.参 A. Orbe, Antropologia de San Ireneo, Madrid, Editorial Catolica 1969, pp. 118-148.除依肋内和奥力振外,其它教父通常不分别“肖像”(image)和“模样”(likeness)的神学意义。 6. 参 K. Rahner, op. cit., pp. 108-109. 7. 参Obid., p﹒Il0﹒当然这潜能是被动性的 (potentia Oboedientialis) 须赖天主的主动决策才能圆满实现。 8. W.G. Kummmel,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 SCM 1974, pp. 280-281;J.D.G. Dunn, Christology in the Making. 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the Doctrine of the Incarnation, London, SCM 1980, pp. 215-230.作者认为新约只有在若望福音才清楚地启示基督的先存性;这种看法未免忽规了新约其它有关的经文,尤其保禄书信和希伯来书有关基督先存性的章节。 9. 参 J.N.D. Kelly, Early Christian Doctrines,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1978, pp. 95-101. 1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参陈鼓应注释,《老子今注今译及评介》,商务1981年, 47页。 11. 参同上, 47-51页,陈鼓应指出前人多循王弼,以“无名”“有名”作解;王安石首先主张应以“无”“有”为读。 12. 希腊文化的影响可从旧约七十贤士译本(LXX)及亚历山大城 Philo的著作看到。 13. 参 I. de la Potterie, La verite dans Saint Jean, t. I, Rome, Biblical Institute Press 1977, pp. 46-55;117-211. 14. 参 Origen, In Gen. Hom., 8, 8: PG 12, 208;从圣三幅度反省十字架神学的近代作者,参 J. Moltmann, The Crucified God, London SCM 1974, pp. 235-249. 15. 参 I. de la Potterie, op. cit., pp. 228-241. 16. 参J. Jeremias, New Testament Theology, London, SCM 1971. PP. 61-68; 作者认为在祈祷中以 “Abba”称呼天主是耶稣创新的做法,表现出祂对于与父独特关系的意识。也参 E. Schille-beeckx, Jesus. An Experiment in Christology, London, Collins 1979, pp. 256-269; 652-669;作者以耶稣的“Abba” 经验作为督论的基础。 17. 参 K. Rahner, “Dogmatic Reflections on the Knowledge and Self-Consciousness of Christ”, in Th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vol. 5, London, DLT 1966 pp. 193-215;黄克镳,“卡.拉内论基督的意识”,‘神学年刊’7(1983),3-20页。 18. 参E. Mersch, Theology of the Mystical Body, St. Louis, B. Herder 1951, pp.325-373. 19. 参 W. Maas, Unveranderlichkeit Gottes, Munich, Schoning 1974, pp. 171-189;J. Galot, “La realite de la souffrance de Dieu’, in Nouvelle Revue Theologique 101(1979), pp. 224-245;W. McWilliams, “Divine Suffering in Contemporary Theology”, in Scottish Journal of Theology 33(1980), pp. 35-54;J.H.P. Wong, Logos-Symbol in the Christology of Karl Rahner, Rome, Libreria Ateneo Salesiano 1984, pp. 248-255. 20. 参 K. Rahner, "On the Theology of the Incarnation", in Th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vol. 4, p. 114, footnote 3: God “though unchangeable ‘in himself’, can become something ‘in another.’” 21. 参 K. Rahner, The Trinity, London, Burns & Oates 1970, pp. 61-63; W. Kasper, Jesus the Christ, New York, Paulist 1976, pp. 164-166; Y. Congar, The Word and the Spirit, London, G. Chapman 1986, pp. 91-93. 22. 见上(17) 23.参J. Greehey et M. Vellanickal, "Le caractere unique et singulier de Jesus comme Fils de Dieu", in Commission Biblique Pontificale, Bible et Christologie, Paris, Cerf 1984, pp. 184-186 (此文不载于 J.A. Fitzmyer 的英文译本, 见(1)); G. O’Collins, 《基督论再诠》,黄怀秋译,光启1989年,267-270页。
上一篇:降生与信仰成长下一篇:从牧灵与教理观点下讨论救援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