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神学哲学 > 信理 > 基督学

从牧灵与教理观点下讨论救援

时间:2007-12-02  来源:神学论集  作者:弘宣天 点击:
本届研习会中,已经从各个角度讨论过救援。我们的题目很明显地分为两部分:牧灵和救援。教理既包括在牧灵里,所以我不想分开来讨论。首先,我想简单地讲一讲现代牧灵的看法及态度;然后再讲救援与现代牧灵较有关的一些问题。

A.现代牧灵的看法与态度
我们可以用四个名词来分析现代牧灵态度与方向:那就是全体、交谈、圣事、福音。有些现代的神学家,把牧灵工作当作全教会的工作,所以包括司铎、修道人及世俗教友共同的行动,每一个人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可是都在分享着同一的行动。牧灵也包括人生活所有情况:礼仪、工作、社会、日常生活。所以,牧灵工作是全教会都在行动的工程,不再以圣职人员为全权代理人,世俗教友仅是接受者。这个牧灵行动有双重目标:
一、反省天主的启示,而把启示解释给现代的人。
二、检讨现代人的生活,为能了解天主的启示。
这个启示需要教友互相解释,并要向非教友解释,所以可以说,牧灵行动是人与人,人与天主交谈的地方;从另一方面来看,牧灵行动也是实行教会当作圣事的使命,教会是天主与人类交往的圣事,这就是说:借着教会,所有寻找天主的人,能与祂建立交往;这并不是说,那些人一定都要正式地进入教会。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我们仍须努力避免圣职主义的态度,而多多鼓励教友好好扮演他们的角色!因为既然教会包括了两者:即圣职人员及教友,假如多半依靠一方面的工作,就不能真正的成功;尤其该检讨的是,现在礼仪与讲道方面,教友的参与感足够与否?这两个行动既然是全教会的,那幺为什幺不能多请教友来准备,并改革方法?教会牧灵另外一个重要之点教会所宣布的,不只是救援的道路,同时也宣布救援已经在基督内完成;教会邀请人类相信而接受这个完成过的救援,天主与人类已经建立了一个绝对的交往,目前只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参加这个交往,这可说是基督教会的特征。由于这个观点,有些现代的牧灵问题,可以获得解决:如教会的革新,适应现代的世界并深入现代的世界。这个必须全教会来解决。第二个问题是信仰的成熟以及教会在现代世界的使命,交谈的态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第三是教友的数量和教会的身分与特点;假如我们视教会为圣事及福音的法律,数量便不那幺重要,而教会的身份和特点也比较清楚。所以我们的问题是:我们要怎样把这个救援传报给现代的人?怎幺样在教会内互相宣报,为让大家不断地追求救援的圆满?怎样宣报给教会以外的人,使他们更正式地分享这个救援?救援奥迹的那一些方面比较吸引现代人?
─个人的救赎与天主光荣的表现;
─天主的工程与人的合作;
─个人方面与团体方面;
─现世方面与末世方面;
─接受救援与传播救援;
我们要用怎样的言语?怎样的标记和比喻?怎样的生活行动?而且首先检讨我们目前所用的言语、标记、行动,这些是否吸引现代人?最基本的,也要知道现代人是怎样的人?当然,这幺多问题,不能在一个演讲范围内得到解答,而且严格地说,每一个信仰团体应詃为自己答复这些问题。全世界的教会,在某一种程度内,也需要让每一个地方教会回答这些问题,非洲教会和拉丁美洲的教会的答复不会完全一样;台北市的教会和山地教会的答复也不可能一样。所以,在这个演讲里,我只要试着为诸位提供一些观点和路线,以及救援奥迹不同的各方面。

B.救援与现代的牧灵
一、个人的救赎与天主光荣的表现
人的救援就是天主光荣的表现。最近数十年来,我们习惯于“救恩史”这个说法;可是,有些神学家已经开始从别的角度观察,即从天主的显现看人的救援,人的历史。天主与人类的交往,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从人一方面看,是人的救援;从天主一方面看,是天主光荣的表现。我们习惯说,天主圣子降生为人,是为了拯救人类;也习惯在每年复活节前夕的礼仪中听到:亚当的罪称为幸运的,竟使我们获得如此伟大的救世主。但是,这些说法并未表示整个的奥迹,不应视降生为人的奥迹为一种需要,就如被人的罪所引起的。很久以前,神学家也讨论过:纵然人类可能不犯罪,圣子也要降生为人:这首先是天主的显现,然后才是人的救赎;或者说天主的显现包括人的救援;可是,不但带来了人的救援,或者换句话说,人的救援,不是天主显现的目标,而是天主显现的效果:天主显现带来的,不但有救援,而且也有无限的幸福、无限的圆满、带来了天主本身;如圣若望所说:“耶稣讲完了这话,便举目向天说:‘父啊!时辰来到了,求你光荣你的子,好叫子也光荣你:因为你赐给了祂权柄,掌管凡有血肉的人,是为叫他将永生赐给一切你所赐给他的人。永生就是认识你,唯一的真天主,和你派遣来的耶稣基督。我在地上,已光荣了你,完成了你所委托与我所作的工作。’和‘现在人子受到了光荣,天主也在人子身上得到了光荣。’所以,按照人只关心自己救援的程度,我们能够强调不同的方面。人的问题,不但是解决自己所感觉的需要,也是自由地答复另外一位的邀请,就是说,天主自我的交往,救赎我们的信仰,也是对天主的邀请一个自由的答复。在世界虽然距离理想尚远;但可以说,日益增多的人,能够满足物质方面基本的需要,因此自然地-较不易感觉需要一种超脱的援助;所以可能的是,比较能吸引这些人的,是答复天主的邀请这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台湾最近的经济发展,对传教工作一种阻碍;但是所谓的阻碍是我们没有改变传统的态度。我们不必时常强调信仰的功用方面,即是信仰能给与人什幺;我们也该强调比较积极的一方面。
二、天主的工程与人的合作
救援是天主的工程,也是人的合作,按照出谷记所载,天主看到子民的痛苦而决定拯救他们。子民不能自救,但是从起初天主也决定借着人自由的合作而拯救人:从梅瑟到玛利亚,天主不断地用自由的人作为救援的工具。时至今日,天主仍然利用有限的、软弱的教会作人类救援的圣事。我记得前几年上教义课时,解释救恩史,有一位学生问道:“神父、天主拯救人类,怎幺那幺慢,需要那幺长的时间?”答复就在于此:天主决定了靠人自由的合作而完成人的拯救。降临期礼仪的气氛,也特别强调这一方面,等待和缓慢地追求救恩。救会及人类的历史,也很清楚地表现这一方面。有些时代,表面上看来,在救恩史方面,好像是一种停顿,甚或退步。有的人成熟的程度像小孩子,有的是少年,有的是成人,按照不同的程度,也可以强调不同的方面。现代的人可以说有一点少年的态度,最近几十年人类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尚未完全体会到自己的软弱:一如少年需要表现自己的能力,而需要拒绝别人的依靠,自己以为根本不需要援助;这样到达某一种程度,只是成长的一个阶段而已,所以我们也不必勉强现代的人接受他以为不需要的援助;可以当做他的旅伴,而且也可以邀请他的援助,这样他便会发现自己需要援助。我有时听到有些本堂神父说:现代的人,即便是教友,好像不需要天主,不需要我们。这怎幺办?那幺我们为什幺不邀请他们帮忙?为什幺不给他们介绍一些挑战?不干脆向他们说:就是因为你感觉不需要天主,你就可以比较自由地跟祂交往。现代的人比较喜欢创造自己的历史,那幺为什幺不从这一方面开始?有的人拒绝宗教信仰,是因为他们以为对本身的成长,对他们向世界所应负的责任有所阻碍;他们以为信仰只是软弱人的拐杖。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时会给人这样的印象;在我们的言语、行动上,我们有没有表现信仰也是一种挑战?比如泰泽青年所发出的喜讯,刚好用现代的语言表现出信仰的挑战:复活的基督使喜悦在人类的内心深处复苏。祂正要为教会带来一个新纪元,一个没有特权,与全人类共享的教会,全人类看见的共融的处所。祂将给我们充分的想象力与勇气,来开辟一条与全人类和好的道路。祂要我们奉献生命,努力使任何人不再成为别人的牺牲品。
三、现世方面与末世方面
救援一方面是在这个世界开始,另一方面是在末世完成。第一方面包括各方面的进步及改变:物质方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社会等等;但是,这些进步还不能算完美的救援。福音上一边说:“天国就在你们中间”,一边也邀请我们每天祈祷:“愿祢的国来临”。耶稣讲道时,也行了一些物质方面的神迹:治好了许多疾病;这是救援现世的具体表现。但是,新约最后一句话,仍是“主,请来吧!”这表示救援尚未完成。现代的人类,虽然还有许多逃避现世的方法,但是,对宗教性的逃避是特别敏感。现代的人比较喜欢具体的、实际的、现世的,能够测量的事实,所注意的,特别是“现在”,为什幺不特别首先介绍给他救援的这一方面呢?前几年有人写过“我们逐渐面对一个无宗教的世界:这是因为以前我们培养了一个无世界的宗教”。因为有时宗教逃避了世界:所以现在世界有时会拒绝宗教。几十年来一般的“政治神学”,就是想避免这个危险。在很多地方,传统的说法“热心的教友”现在已改成“献身的教友”;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学”,也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那些人想把福音的讯息,用当地的、具体的表现,表而出之。拉丁美洲的教会发现:若要真正传播福音,需要像耶稣一样,同时治好那个社会的疾病:基本问题是经济及政治方面的管辖。所以福音的讯息,也必须有这样的作用。上届的全球主教会议,最重要的议案之一,也是传播福音与人发展的关系。保禄六世主要的通谕之一,也是“人民发展”。这些现象,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现代教会与人类的方向指向何方。但也并非告诉我们,要把理论束诸高阁,而是要我们特别注意比较实际的救援现象。
四、个人方面与团体方面
救援一方面是个人性的,另一方面也是团体性的。至少从以色列先知时代,圣经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不论他的祖先如何,都要在天主面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从开始,天主所召叫的不是个人,而是团体;接受救援的是个人,但却是在团体之中;同时,每一个人也对团体的救援负责。现代的人,虽然还有很多个人主义的表现,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人们比较珍惜团体。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上,因为现代的交通发达,可以说人不能不多注意团体;但人生其它的方面也多少受到这个影响:比如在礼仪和灵修生活方面,目前有一些相当普遍的团体性的表现,二十年前根本难于想象;但这些成就不能阻止我们继续检讨。我们需要不断地扪心自问:我们的教会性的行动,我们的礼仪,我们的灵修,虽然有很大的进步,是否已完全符合现代人的愿望?我们的祈祷,我们的圣事,到什幺程度是团体的?到什幺程度只是一起做的?我们的基督徒生活,到什幺程度,建立在信仰团体上?到什幺程度,只靠传统的制度?有些新的方式,新的潮流,并不只是时髦,其真正的目的是帮助发现而实行团体价值:因为有些外在的因素,虽然表面上并不重要,但是却非常阻碍团体的表现。
五、接受救援与传播救援
人一方面是救援的接受者,另一方面也是救援的传播者。第二方面就是传教使命的由来:教会就团体,就每一个基督徒两方面而言,不能不传播所接受的救援。事实上,只有这个方法才能够达到一个成熟的信仰。只有已经体会过救援的人,才能够传播给别人:反之,一个人能够把救援传播给别人,也是表示自己体会到了救援。初步接近教会的人,当然不免到某一程度是因为自我的得救;可是在培养他们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地关心大众的得救与否,还是我们的责任。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信仰团体,决定充当信仰传播者时,才开始真正成为一个信仰团体。三年前在台湾很少听到教友使徒工作,目前业已经常听到,虽然多数人对教友使徒工作到底是什幺,还不甚了然,但至少表示一个成熟的信仰开始了。

上一篇:“道成人身”的意义下一篇:“救恩”神学的若干系统反省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