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部: Mysterion & Sacramentum 的出处和意义 一. 古希腊宗教和哲学中的Myterion 1. 古希腊宗教中的Myterion: 基督降生前七世纪, 已有这种宗教仪式, 司祭代所有人民祈求丰收, 编一个神的故事, 以表达一种神与人的亲密关系, 特色:(1)只those people who had initiated 才可以参加这些宗教仪式, 所以是为特别团体的固定活动, 也是秘密的, 为其他人来说, 他们不知道这些团体在做什么。入门礼分阶段进行, 如一人完成了入门礼, 便被视为co-mystics , 可分享彼此的友谊, 和承诺不把团体的秘密宣扬, 否则是侵犯神的亵渎行为, 需要让绝对忠诚者拯救。(2)由于这些绝对忠诚者地位高, 与神的距离近, 可以克服困难, 故与一般群众隔离, (3)时间观是循环式的, (4)不会无条件去爱, 因为他们也不自由, 神之上还有神, 可令他们受苦, 受变化律影响, (law of change). 但这些神可以做中介者, 为人说好话, The eternal return of the same. 同一事物之永恒回转 (5) 终极救恩是希望神可以给人生命力life force, 以支持他们去到冥府时, 仍然有生命力, 再来人世做人。 2. 古希腊哲学中的Mysterion: 受同时的宗教影响, 但是有所提升。柏拉图有著作: “symposion “ , 书中柏拉图遇上女神Diotima, 进入一个完全净化的世界(形上世界), 当中见到真善美。柏拉图由此推论: 人可以超越回转而进入永恒。 “the form of a mystery initiation”, 人可以凭智慧超越人间, 脱离束缚。方法: 通过智慧, 去领悟可见的物质里面包含的丰富内容, 就会找到真善美(Good, 即柏拉图心中的God)。世界每件物质都是神放在世界的自我标记, 而我们如何可以看出这种标记呢 在于我们是否愿意脱离物质界, 进入精神境界(profane sphere)。[奥思定从中领悟什么 任何宗教仪式(cult)都不是我们得救的原因, 而是我们能否领悟得到, 能否透过这仪式, 进入至高者的智慧中。]柏拉图的终极是Only Real。 二、圣经中的Mysterion (一)旧约: 七十贤士本中, 智慧文学、玛加伯上下书、多俾亚传等, 都用上Mysterion一词, 但是此词可能受到哲学思潮的影响, 故多用于智慧文学, 哲学色彩强于宗教色彩。世俗色彩亦重, 如友2:2 就是例子。 1. 智慧书2:22: 不明了天主的奥理, 不希望圣德的酬报, 也不赏识无罪灵的奖赏。这里的mysterion是众数。这里指奥理是天主子民应该理解的, 而这段正好说明只有善人可以明白这个奥理。智8:4 她实在透彻天主的奥秘, 自行抉择天主的工程。要理解奥秘, 先要有智慧。言logo 2. 达尼尔先知书: 从末世论来看mysterion。达2: 28, 意即mysterion是日后才发生的事, 因为无人知, 除了天主之外。故此, 我们要理解mysterion, 只有靠天主告诉我们。揭示奥秘, 其中一个方法要透过梦了。如何看通这个记号呢 只有天主派来的先知和使者, 也就是新约中的宗徒。因此, 只有天主的使者才有打开标记的锁匙。 新约 (1)马尔谷 "第四章: 1-12节[播种的比喻]。从中可以看到, 耶稣基督把奥秘与天国连在一起。 (2)保禄: 与马尔谷完全不同。用一句话来表达保禄对mysterion, 是“基督事件”(Christ event)。除了被钉的基督外, 没有其他得救的途径; 因此, 除了宣讲这件事外, 他不会宣讲其他智慧。因为这件事就完全表达了mysterion的真义。格前2: 1-12节。他看mysterion与旧约及希腊的看法不同, 非常具挑战性, 因为要相信一个死亡、失败的经验。格前4: 1、哥1: 25之后等。 故此, 这个mysterion是向全世界开放的, 等候所有人来接受, 而不再像希腊时的情况, 很神秘的。要接受这个mysterion, 要人与神的配合, 要有信德。 教父思想中的Sacramentum 一、戴都良(Tertullian)[二世纪末至三世纪初的教会作家 ancient Christian writer] 进入拉丁文的圣事。Sacramentum一词是戴都良把mysterion翻译为Sacramentum。由公元250后, 开始采用拉丁文。当时圣事未曾定下几多件, 最多有三十多项; 但到戴都良时, 指出具有救赎功能的圣事, 就只有圣洗和感恩祭。戴都良就是把mysterion转为Sacramentum。 为什么要用这个字呢 当时Sacramentum在罗马时有两个意思: 宣誓和保证。两者都有很重的个人的道德承担责任。在罗马时, 任职公务的人都要宣誓, 是很隆重的仪式。当时这些宣誓行动, 都有一个religion impliciation, 就是sacratio[祭献, 指行了这个宣誓后, 我的性命就是属于宣誓的对象, 这和基督信仰有所冲突。]而且当时的宣誓是用很神圣的仪式, 要呼求自己的神灵出来, 保守宣誓者, 免于恶事。由于恶事是属于冥府之事, 故此多求冥神。当时的人亦没有宣誓而不做的。 其次是金钱的保证。罗马人相信, 任何法律行动都是神圣的行为。故此, 打官司的原告, 通常都会把一批钱放在一个司祭处, 以诚实自己的清白。这些钱就是请求自己的神为人作出公平的审判, 这就是Sacramentum之意了。这种愿意付出承诺的意思, 令戴都良采用此词。 因此, 用这个字来表达人愿意为主牺牲一切。 此外, 入门圣事前的慕道期的有关文件, 都是公元三世纪左右的事, 当时人如果要慕道, 必须答几个问题, 如果他们是做占卜或军人, 必要转职, 此外, 还要问他的邻里, 要清楚他是一个好人, 教会才会接纳他进行慕道, 并要他清楚他的义务和为教会服务; 所以对答时, “我信”, 是整个生命的信, 许诺我们要做神的子女, 一生与祂一起。 如何令人实现这个许诺 就是要人有积极的伦理生活, 及对自己的信仰有很严格的要求, 永不会违反对天主的誓言。 二. 大约二百年之后, 奥斯定从三方面去反省: 1. 从认识论的层面( Epistemolopical level) 只有有观感有sense的人就以明白的。圣事是什么 天主藉可见的事物将不可见的恩宠传给人, 是 (sign) 记号。 所谓记号就一件事物, 除了让我们看见, 或感观上感受到之外, 还可以在脑海中联想起其他事物, 在记忆中找到, De Doctrima Christiane III 9,13; PL 34, 70, 例子: 玫瑰花代表爱情。文字也是记号, 是人才懂得的, 且变化多端, 因此, 圣子是圣言。 2.从本体论层面(Ontological level): 哲学上而言, 任何事物都由两部份组成, 精神(永恒不变的), 和物质(会在时间内存在, 但是短暂的, 不长久的), 这种事物有伦理上的效果, 并带来两种功能: 享受和享用 (enjoying and using ); 精神是人追求的对象, 可以真正享受和享用, 因为它是永恒的; 物质有一个导引的作用(indicative function), 把人带入一个超自然界的层次, 带到天主那里, 也是物质唯一存在的目的; 所以每一件事物都是天主留在世界上的手指模。 3.从神学层面 (Theological level): 神学上而言, 亚当选择错了, 在永恒不变的事物和暂时性的事物中, 选了后者, 成为可见的记号的奴隶, 紧紧把他绑死了, 补救方法就是归依, 神自己选了圣言降生, 由于是神自己选的, 所以一定是神圣, sacramenta, 人的得救是神的工作, 也是神的许诺。 奥斯定所以能这样反省, 在于他能了解天主因着祂对人永恒而不能放弃的爱情, 故此有此不可改变的救世计划, 而就是用这些有形的标记, 就是七件圣事。而七件圣事的目的, 不是到死后才可效, 而是由我们领洗那一刻就开始。因此, 作为天主赐给人得救的工具, 圣事的记号, 每一个都具有双重的结构, 物质与阐释部份(指文字)。在这结构的两个部份中, 阐释部份是比较重的。阐释的文字有其特点: 由于圣事是否有效在于其form, 所以其崇高。其次是简单的。还有是可以为人明白以及绝对纯正的。这个阐释部份由何而来呢 奥斯定解释为由其物质部份而来的。如圣洗圣事言水洁净人的罪, 同时就看着水倾在自己的头上。其他圣事亦然。 到士林神学, 他们反省这些sign是否只拥有象征的功能, 还是确实能把象征的实在带到礼仪中。换言之: 圣事的实际功能是什么 奥斯定认为圣事是实实在在带来圣事的真实。如领圣体, 是确实领受基督, 与教会所有人合一。所以, 士林神学家称奥斯定为写实圣事主义者。 到十一世纪, 士林学派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圣事不应该有奥斯定提出的真实性, 只是象征而已。例如圣体不是基督的身体, 所以主祭不应分饼, 会众不应领受。结果被绝罚了。 总论篇: 235-358 四、士林学派的反省: 圣多玛斯 在多玛斯稍前, 有Hugo of Victor(1141过世)是第一位为教会圣事下定义的人。他从纯sign的角度来看, 把圣事扩大至所有祝圣行为, 包括祝圣屋子以致殡丧。他的标准就在于能否受到天主的恩宠, 故此圣事是一个教育的工具, 在这个教育行动中, 能令人在伦理道德上不断成长。 Peter Lombandus 1160年, 是第一个定出七件圣事, 影响到Trent 1564 特利腾大公会议, 他认为圣事是有天主的恩宠作为其根源, 且天主是临在的, 因此不像Hugo所说的连殡葬都是圣事, 充其量它只是礼仪。 很多人都受奥斯定的记号学说影响, 而St. Thomas (1274年)则受亚里士多得影响, 水是material, 经文就是form; 告解也是material, 神父的赦罪经就是form, 多玛斯认为圣事的举行带来天主的恩宠, 所以圣事是恩宠的工具因 (instrumental causality); 若圣事是有效, 一定有主因, (principal cause); 而作为工具因的圣事不是来自人, 而是来自教会来自基督; 他认为圣事是创造者进入世界的最高行动, 特意选取了某些ritual或行动来赐与恩宠, 天主可以用其他方式赐与恩宠, 祂是自由的, 但人要获得恩宠, 圣事是最正常和保险的方法。 七件圣事都拥有material和form。不是只有这两个部份就一定可以获得恩宠。如要有效, 既要有形和物, 更要有天主的恩宠, 所以要依着基督创立这个圣事时的意思, 并依照教会的意思(the will of church)。因此, 教会圣事的举行, 有一句韩神父就一定同你们说: ex opere operato (效果是由完成的工作而来的, 而不是由完成工作者与接受工作者而来的)。背后的思想是: 圣事是天主的工作。可见圣多玛斯非常重视圣事的效能, 强调它的效果因(effective causality of God)。 但是有人反对, 有人认为圣事所以是标记, 是人在圣事中准备好让天主把恩宠亲手交到参与者手上。所以, 圣事是天主将恩宠给予人的机会, 而不是圣事作为工具而带来的必须效果。 路德认为令人得救的是信德, 而非圣事, 因为没有信德, 再多的圣事也是无用的。因此, 只有直接而明显接受天主的信德才可以被救, 先可以获得天主的赦免。不过, 他亦同意圣洗、圣体及告解是基督所建立的, 又不知如何处理。 由于强调个人与天主的关系, 由直接的信德获得救, 所以是现代信仰形式的先驱, 变成不需要团体, 只要自己与天主保持关系就可以了。总结而言, 路德的思想是实然派, 重视圣事的成效, 而且比多玛斯更着重天主的行动, 因为人在圣事中是绝对被动的, 而行动是单独由天主做的, 是通过讲道和圣事。 Zwirgli 不接受圣事(Sacramentum)一词, 因为不见于圣经。他认为圣事只是一种ritual act。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天主的指导, 以及纪念基督的救赎行动。参与是表达信德的记号。
圣事的效果
(即圣事带来的恩宠,以下从三方面来述说这些恩宠) 一、圣化恩宠(指圣事一般性的恩宠) 希伯来文的“恩宠”与雅威的“慈爱”和“忠诚”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藉圣事的象征和行动,天主的爱便显露出来了。 教父对圣化恩宠的一般意见,认为罪严重地摧残人性,故对天主的恩宠未能一下子意识到故此圣事光照下,使人渐渐恢复灵魂的健康。 多玛斯认为圣化恩宠是引发出人深心处的德行和能力,使人灵更完美。 特伦多大公会议亦说明圣事令我们对一切真义德,或开始、或增加、或失而复得。 神学反省: 奥迹就是恩宠:是人神的相遇。 恩宠就是在圣神内的生活:获得释放、分享天主的生命、共融(koinoria) 圣化恩宠是天主绝对自由的施惠:首要恩宠与次要恩宠。 二、圣事恩宠 并不是每件圣事都给予同样的恩宠,各自有特殊的恩宠,就称为圣事恩宠。 圣经和教父时代,虽未有论述七件圣事的圣事恩宠,但是已强烈意识到不同象征和仪式意味着特殊的圣事恩宠。 多玛斯说:“圣事恩宠,在一般所说之恩宠、德行和天赋之上,附加上天主的辅助,为使人达到圣事固有之目标。” 神学反省: 圣事恩宠与圣化恩宠的分别,各学者见解不同,有人指圣事恩宠是一种习性、也有人指是一种权利、一个内在力量、亦有指出其本身有统一性和连续性。总而言之,我们不要只注重二者的分别,而是要强调圣化恩宠与圣事恩宠的统一性。 圣事恩宠的效益 (1)参与天主圣三的互爱。 (2)参与教会的共融。 (3)提升个人存在的处境。
三、神印
由圣洗、坚振和圣秩圣事所赋予的圣事效果。 圣经基础: 旧约:盟约 新约:基督的宝血建立的新约“一次而为永远完成”的盟约。 不同的教友都同意基督徒应有自己特殊的印记。 奥思定就此问题把圣事的效果分为有效性和有益性。(异端者领洗是有效,但要待他真心相信才有益) 士林神学对神印以不同的标记来表达其特质: 摹拟标记:肖似基督 鉴别标记:受洗者与未洗者的分别 准备标记:永远的祝福,获得基本条件去准备接受恩宠 代权标记:指司铎获得授权行使职务 教会训导 圣洗、坚振、圣秩三件圣事赋予人灵神印 神印不可磨灭 神印与圣化恩宠不同 神印给予没有圣化恩宠的人,让他们恢复恩宠。 神学反省 与基督的关系:神印使人成为王者、司祭和先知。 与教会的关系:具圣统制的共融。 与恩宠的关系:是恩宠的准备。后起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