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神学哲学 > 伦理 > 其它伦理

社会伦理[讲义]

时间:2008-07-26  来源:  作者: 点击:

教授:关俊棠神父

整理:丘建峰

年份:2000

注意事项:

(1)   由于关神父重心并不是放在知识的传授,而是期望同学多加思考和讨论,故此笔记并不完整,只可作参考之用。

(2)   笔记需要配合关神父所派的笔记。

第一课:导论

       过去, 我们在谈信仰时, 好像和公义没有关系。信仰和社会事务并无关系, 但是是否没有关系呢? 让我们在今天晚上看看。

       教会作为一个实体, 宣示自己的社会立场, 是由良十三开始。在过去一百年里, 有其发展。

       至于教会的社会训导, 有些历久常新, 有些已经改变。例如对贫穷人的关怀, 从来不变, 但对高利贷的问题, 曾经教会是接受的; 但在今天, 教会对富裕国家对第三世界的高利贷, 则提出指责。

       然后, 我们会研读<<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然后, 会导读若望廿三、保禄六世及若望保禄二世的社会思想

       第二部份, 探讨一些社会伦理的基本概念, 如人权及人性尊严, 会有电影欣赏。

       往后, 就有关财富的问题。在处理基本的概念: 工作、工资、工会等。由此, 再谈财富共享的理论根据。由于教会缺乏有关经验的人士, 所以在把这些理论如何实践, 就缺乏了。

       再下去就探讨教会的政治理念, 然后就进一步探讨民主是一种制度, 是一个理念, 还是一个品格呢? 身为教友, 应如何参与政治呢?

       第三部份: 与穷人为伍

       第四部份: 探讨中国教会的问题。在今天, 中国教会的情况较混乱, 虽然地上地下教会的关系比较缓和, 但是政府的干扰仍多, 而且香港亦是中国教会的一部份, 所以亦应当注意自己的处境。

       拉丁美洲教会的解放神学把我们的教会拉回社会; 在解放神学前, 我们的教会神学倾向于第一世界, 而解放神学为我们带来新的视野。自从南美洲的解放神学开始, 印度亦开始建立自己的神学, 南韩、非洲亦有所发展, 反而中国的神学未能开展。这有待神学的普及化, 才有希望本地化。

一、基督信仰内的正义幅度

       讨论: 我们的信仰是否有正义幅度呢? 如果有或者无, 请给理由。

       大家都同意有正义在其中, 因为信仰包含了真理, 所以有正义。又如照顾弱小者的说法, 都是一种正义的表达, 又如耶稣逐驱圣殿的商人, 也是一种正义的表达; 又如真福八端都是正义相关: 为义而受迫害的人/ 饿渴慕义的人, 都是有福的。

       为何有恶人而无恶报呢? 这是由于时辰未到。

       那么, 爱与正义如何平衡呢? 我们可以宽恕犯错的人, 但是我们不能姑息犯错的人。

       乔布传中谈到痛苦与接受的问题, 究竟我们受苦是否亦是公义的一部分? 

       正式授课: 在此提供一个看法, 是信仰与社会公义的关系:

       信仰必须有主的呼召, 然后是人的响应。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呼召, 但是必须同时有人的响应, 才会形成信仰。虽然最初的召叫可以不一样, 但是, 当我们成为信徒后, 我们就要探究召叫的内容; 召叫的方法可以不同, 但是内容应当是相同的。正如我们看到学院招生, 我们会心动去报读, 其中也是天主期望我们对祂更认识的召叫。而这个召叫最重要是跟随耶稣基督。我们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选择, 但是我们愿意跟随耶稣基督。从教会学的角度来看, 我们是因耶稣基督而得救, 却不一定要入教会。既然我们要跟随基督, 我们自然要学习基督的一切, 要做祂所做的, 行祂所行的。

       然后, 我们要继续祂在世间已经开始了, 但是未完成的工程。在<>第二章13-19节中, 耶稣拣选门徒, 就是要他们为完满祂的救赎工程。天国已经来临了, 但是未完成。福音是好消息, 但是这个消息并未传遍, 未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这个好消息就是: 神是爱, 无条件的爱。保禄说神在人未犯罪之前就爱了我们, 亦在我们犯罪后继续爱我们。神愿意不断邀请我们, 不断宽恕我们, 用爱来催迫我们。这种做法在今天仍然难以做到, 我们往往要别人乖才疼爱他们。在父母身上, 就有一点这样的味道。

       人在天主的眼中是宝贵, <>四十三中即提到人在天主眼中是可爱的; 耶稣所以亲近贫苦的人, 大概也是源自这个道理。这不是说耶稣不爱富贵的人, 只是贫穷的人更缺乏爱, 而耶稣的行为, 让我们明白到所有人都可爱。

       另一个好消息是生命是有限的。我们不要在墓地找真理, 因为真理要在生命中找寻。加上耶稣胜过死亡, 让我们明白到终有一天, 光明会战胜黑暗。人生有起有跌, 但是人往往倾向下沉, 觉得做人总是愈来愈少好奇心, 对人愈来愈缺乏期望, 对人缺乏相信; 然而, 耶稣改变这种倾向, 把死亡变成真正生命的开始。祂告诉我们: 在世上我们必定会受苦, 但是不用怕, 我们早已战胜了世界。所以, 我们只要本着我们的正义, 便可以努力而行。

       这个道理, 在过往做到的不多, 真正传达到的不多, 而实践了就更少。我们学得很慢, 实践得很慢。

       除了传达以上的福音, 我们还要行见证, 要力行。如果我们只是宣讲福音, 却不能做到福音的要求, 福传本身并无意义。听神学课是很有趣的; 行神学的内容是不容易的。

       由宣讲到力行, 我们希望做到的是在地上建立天国。天上的天国已经存在, 要我们建设的天国, 是在人间的天国。所谓建立地上的天国, 指建立一个近似天国的人间世, 让这个世界多一点人情味, 多一点温情。

       这是我们要很努力做的事情, 因为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建设天国, 是我们回应天主的召叫的重点。我们慕道时, 讲太多圣三、教会, 而未能触及一个人所以为教徒的重点。得救不一定要加入教会, 而加入教会, 是为了跟随基督, 在现世建设天国。全球有十亿天主教徒, 有二十多忆的信主的人, 但是我们这个世界仍然有莫大的问题, 贫富仍然悬殊, 种族仇杀频仍, 我们这些信主的人, 要问自己: 为何这个世界仍然是这样。建设新天新地, 就是我们要关注; 令新天新地不能建立的事物, 我们要关注。这些事物, 首先是我们的心魔: 我们的无知、恐惧等, 要靠我们修为; 另一个则是结构性的罪: 如种族偏见。这些结构性的罪加上个人的心魔, 可以令我们的行动瘫痪, 不能建设我们的天国。故此, 我们要关注这些结构性的罪, 要如何改变转化这些问题, 这就是正义的所在。

       当我们落实去做这些事情时, 支持就非常重要, 我们要依靠圣事礼仪获得力量, 但是更重要是我们和主的关系。我们不是为反抗不义而反抗, 我们不是因为气愤、看不过眼而反抗, 而是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建设新天新地, 让天国临现人间, 而阻碍天国临现的, 有个人问题, 亦有集体问题, 有种族性的, 所以我们要改变这些问题, 而非我们对这些事情的情绪。

       因此, 完整的信仰应当有三个幅度:

孺信

赤子之心, 不求明白, 只求信赖

强调信赖和信守

禅信

格物穷理, 因明而信

倾向于论证、分析及领悟

行信

当仁不让, 宣讲我所信的, 实践我所宣讲的

着重信仰的历史性

我们需要一份单纯的信仰, 但是不能止于此; 同时, 我们不能只明白道理, 亦要有一份无条件的信靠。但是, 我们还需要的是实践, 否则就变成对人缺乏爱。我们可以变成爱天主而不爱人, 有信仰而不能接纳异己。

       我是特意用禅、孺、行三个字眼, 不用传统天主教的神学字眼, 因为觉得这些字眼更容易打动我们。许多字眼的运用, 只是效果而已。

       我们的信友生活受这个指引, 但是同时, 我们都受这个使命所批评, 所约束。

何谓正义?

       在旧约中, 我们看到不少关于公义、正义的看法, 但要说就很长了。据我个人的理解, 正义、公义是上主对人类、对万物的理解的通达, 故此祂对人们的罪的宽恕是一致的, 这一致就是公义。

       由于天主对人的软弱的深切理解, 故此祂能永恒地等待我们的悔改。这就是说, 祂的正义是建基于爱;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公义。(新教理有关诫命部份有谈到关于公义的问题)。信徒理解到天主这种公义, 可是在人间如何实践这种公义, 是充满困难的。这份张力, 正是信徒最大的考验。在现世上, 我们都是要惩罚, 要学习, 要改善, 并不是不加以刑法。

       一个人犯了错, 应该改善、改过, 要负起自己的责任; 但是我们不是要被别人歧视、卑视的。

第二课: 纵观近百年教会社会训导

       教会的社会训导是根据圣经, 但是我们不是静态的, 而是经历了百年的演变, 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成长; 到今天, 社会训导才具规模。

       由良十三开始教会的社会训导, 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当时是工业革命的初期, 城市开始兴起, 人们生活相当困苦。

       教会最初的训导, 基本上是命定的, 人受苦就安于受苦, 富有就享用富有; 后来开始能够对话, 与人合作, 负责任, 在实验中反省。这两个两极的态度, 就是教会在过去一百年的转变。教会对人的爱没有改变, 但是态度却有很大的改变。

       最初的训导, 都是静态式、中世纪的。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只有三类人: 贵族、教士和农民, 而贵族和教士基本上是同一类人。在这种上下分明的社会分阶, 思想主流就强调各安天命, 当贵族就感谢天主, 当贫民就安于贫穷了。

       其后, 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 动摇了这种看法。开始了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认同。在认同后, 开始追求为当代人建设一个更公道、可以互惠及有人情味的社会而共同努力。这个过程是很漫长而艰苦的。

       主题和远景的改变

       六十年代前较多针对贫穷、私有制的问题。在六十年代前, 社会问题往往是关系到工人的权益, 工资, 工会等问题; 但是, 到了六十年代后, 教会关注的主要是南北半球的问题, 国际社会的问题。于是关注到发展的问题, 并且注意到意识的培育, 不再只是做慈善事业。往昔, 教会救济穷人, 今日, 我们会问为何一直有这么多的穷人, 究竟原因何在? 

       内容的再思考及立场的转变

       六十年代前, 教会对劳力组织有很大的怀疑态度, 因为共产主义的问题。但是, 到了保禄六世开始, 教会对工会持肯定的态度, 认为是工人很重要的组织。并且, 同意工人有罢工的权利, 只是视为最后策略。至于讨论到私产权的问题, 六十年代前认为私产权是不可侵犯的; 但是后期看法有所改变, 认为人是有私产权, 但是在人能活得合乎尊严的时候, 你余下的财产是有社会责任。虽然这些财富仍然是你的, 但是形成了责任感。受造物的宇宙使命: 强调环保; 虽然仍然相信权力来自天主, 但是强调运用权力的恰当, 如果不恰当, 人民可否运用自的权利呢? 对共产思想的接纳。关于发展的看法亦有所改变, 因为看到一些地方连基本发展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强调解放。以往对不能发展的人, 我们供给他们, 救济他们; 但是今天我们要找方法改变他们的处境。

       对不义结构的认识: 在资本市场中, 不应资本大于劳工; 劳工应当是主导, 不能因资本的重要而把它放在支配的地位。

       近廿年来特别关注的问题: 

       较保留的地方: 人口问题, 革命暴力, 人民抗争。南美洲解放神学的鼻祖, 有学生问他使用暴力的根据何在? 他回答说: 当一个人在街上被十多个大汉打, 你看到不帮忙, 他就会被打死; 但是如果你想帮他, 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当时南美洲不少地主财阀的实力已经太大, 一般方法都不可改变他们, 就余下武力抗争一条路。因此, 武力抗争不是好方法, 却不是一定错误的。

 

       投身社会, 维护正义, 铲除不公义的制度, “为公义而努力, 参与改革世界的行动, 是传扬福音的基本要素”。(<世界的公义>)

       自限、小圈子式的教会观, 趋向服务社会, 现世性, 共负责任的教会观。

       与世界交谈有其独特的贡献: 

重视现世的智慧, 例如社会学、心理学的肯定。

在交谈与合作中, 无求于经济、威望及社会特权。这是教会社会训导的意识。

ƒ重视福音。

对不义的架构提出先知式的批评。在香港, 正委员的行动是符合福音, 但是有不少教友视之不妥当, 认为出来抗衡就不妥当。

       教会不仅要解放别人, 更应当被解放。

 

教会关于社会正义的训导原则

(1) “人”是一切团体、社会、国家、经济及政治制度的基础、中心和目的。要掌握这一点, 才能真的改变世界。

(2) 大地资源为人人所有。

(3) 享用大地资源的合理途径: 工作。

(4) 工作不只为谋生, 也是发挥人作为上主同工的创造力。

(5) 合理的工资: 使自己及家人能渡一个合乎尊严的生活。

(6) 合乎尊严的生活就是一个人可以全面发展的生活, 这包括: 

(i)物质生活: 衣、食、住、行、工作、休息、娱乐。工作训练、环境卫生、储蓄、私产。

(ii)精神生活: 教育、文化、传媒沟通、信仰。

(iii)社群生活: 群居结社、组织家庭、公民权利与义务。

(7) “贫穷”不是上主的意愿

原因

后果

1. 分配不均

1. 人不肯去“分享”

2. 压取自肥

2. 命运操纵在别人手上

3. 操纵生产工具

3. 太穷可以抹杀人的自尊

!今日的世界, 是有违天主的意愿。做成这种情况的人、思想、意识形态, 都是我们要质疑的。

(8) 私产权的合理性, 私产权的社会义务。

 

教会的社会训导的特色

一、不是纯哲学思维:

不是特定的社会或经济制度的蓝图:

不是理想化的乌托邦

ƒ不是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第三种主义

二、别具一格、自成一体

1. 针对社会问的伦理神学: 探索人类社会所提出的各种道德问题。例如: 贫富不均, 军备竞赛, 经济制度的好坏等等。

2. 为每一个时代阐述教会对社会现实的见解:

根据福音                提供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3. 教会借助理性反省和人类行为科学(如心理学), 设法令人负起人类一份子的责任和提供具体的、合符基督信仰的人生观。

4. 不僵化、并非一成不变、思想丰富、尚待发展、理论与实际并行、缓慢、谨慎。有持续力。

5. 响应各时代均有的问题: 正义、人权、自由、解放……等等。

三、“常”与“变”

例子: 对生命, : 我们教会强调人并不是生命最大的主人, 我们是受托的。由此, 教会坚持人没有权利干涉生命形成的内在规律。变: 在五十年代, 教会反对器官移植; 但在八十年代, 已经不同了, 器官移植是爱德的表现。不过, 今天教会对基因工程的反对, 亦是基于这个常的原则。又如对死刑的态度, 亦由赞成变为反对。

       透过这个变, 丰富了常的内涵。因为如果生命是100%不可以干涉, 我们许多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都不可做(如自卫、殉道), 所以不是这样简单。

: , 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本, 追为全人的发展。

: 教会与社会是同行者亦是批判者, 要既立足于现实, 亦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我们要适应、顺应、融合, 以致达到转化。最成功的例子是教会在罗马时期的转化。

投身建设新天新地的神学基础

五大标准

(1)上主至上。他是慈父也是主。做不到: 因为罪。

(2)精神先于物质。有善心才可以用身体来帮助人。

(3)庄严的人生。

(4)圆融的创造。强调生命与生命的关系, 及于生命与世界的关系。

(5)邪恶及邪恶架构的事实。两个根源: 消费欲望与权力欲望。

 

第三讲

引言

       谨记我们是某一个专业的同时, 我们也是一个基督徒。

教宗若望廿三的社会训导思想

慈母与导师(15-5-1961)                               和平于世(11-4-1963)

若望廿三

/最大的成就: 召开梵二, 为教会带来 新鲜空气

/本身的神学和灵修倾向保守, 但是他本身乐于与人交谈, 交流。

社会思想:

/立论于自然律, 但是从静态转向动态的自然律, 不视人性为一既定的存在, 而是注重人发挥人性的本能。

/同意新的假设: 新的财富的创造是可以的, 因此人可以生财, 只是要如何把新获得的财富如何再分配。

/他接纳西方的经济体系, 不过提出改善的意见。

/国家政府应在经济问题和财富分配的问题上, 负较大的责任。

影响:

/强调社会化: 人应参与社会建设及为社会的一份子, 可以与人交流的。人人能进入较复杂和多元的关系时, 正义就更能发挥它的作用。

/国家的介入, 令财富发挥它的社会意义。正义要求财富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Ñ这些看法在今天未必很突出, 在当时却是非常出色的突破, 特别对于天主教教会而言。

慈母与导师

/强调财富的社会幅度, 以及社会需要一个更有效的共富方式。

/扩阔了公平工资的标准, 特别是个人对社会创造财富的贡献。

/企业经济中的个人参与。无论企业如何资本雄厚, 也需要人的参与。

/对每一类团体的不同要求。如对资本家、对工人、对管理阶层的要求, 各有不同。

/警告新殖民主义的危险: 用经济来控制其它国家。二次大战后, 富裕国家对贫穷国家的帮助, 往往富裕国家都会有所要求。

/用较长的篇幅讨论农业, 这可能与教宗本身是农民出身有关。

反应(几方面)

/保守学者: 不认同。这篇训导, 作为慈母就正确, 作为一个导师, 就失败了。

/思想开放者, 响应较好。

/无论如何, 这篇通谕带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 个人参与建设世界团体的重要性。

/开启了与不同团体合作, 一同关怀社会的不同利益。

/这个通谕为天主教的社会训导奠定新的基础, 由始开启了以后社会训导的方向。

和平于世

背景:

/教宗经历两次大战, 又曾在二次大战后, 周旋于法国教会内部的矛盾, 复和进程很缓慢。

/古巴导弹危机后六个月。亦是若望廿三逝世前两个月。当时, 教宗以私人名义向美苏领袖层表达希望以和平方法解决纷争。

/天主教会内的发展, 亦是教宗写这篇通谕的原因。在过去二百年来, 教会对世界都怀着敌对的态度。教会是一个堡垒, 要面对邪恶的世界。故此, 教宗往往是对世界有各种批判。之前的各个教宗, 既有指责社会新事物为异端, 不接受现代化, 要求人不选择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而是回归天主信仰的原始状况。但是, 这种想法明显难以实行, 而且这种想法, 正好被几个欧洲极权领袖所利用, 如奥地利、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当时教会正正处于合作与投机之间摇摆, 而教宗的思想又刚好与这些极权领袖相吻合, 做成教会似是投向政权。这做法令民族民权分子不满。若望廿三的通谕, 亦是要响应这个问题。

/1948基督教派成立普世教派议会。

/当时极左与极右政权, 都危害到人的权利。

/二次大战后, 基督教派参与政治增加, 面对教友如何参政的问题。

/联合国人权宣言的影响。

特点:

/第一次用 向所有善心人士一词, 指对其他人都关怀。

/这篇通谕发表后, 各界反应很好。此通谕发表在纽约时报, 同时加上各界的专门评论。甚至苏联的反应都很正面。甚至基督教派亦认同此通谕。

/被谱成音乐。

/剌激曼哈顿学院成立 和平于世研究中心。

/发表后十年, 法国巴黎举行纪念会; 廿五年后, 神学杂志举行盛大的研讨会。

 

保禄六世

/原为米兰枢机, 以开明见称, 因此他在梵二前后已相当受重视的。若望廿三逝世后, 迅速当选。

/二次大战后, 由于各种原因, 欧洲整体的道德水平降低了。另外, 心理伤害都是大战后要面对的结果。因此, 在选教宗时, 枢机会倾向选一个开明又灵活的教宗, 领导教会走向新世界, 更新(Aggiornamento)教会。

/他很关注第三世界的发展, 而这些国家正是大部分天主教徒处身的地方。欧洲虽然仍有不少国家信奉天主教, 但是中欧、北欧都不再是天主教国家, 反而是拉丁美洲大部分地方的人民都是天主教徒。他即位后, 委任不少当地的主教为枢机。除拉丁美洲, 南韩、孟加拉国、非洲等地, 都有被委任为枢机。

/他鼓励各地主教团, 讨论自己的地方的问题。影响到拉丁美洲主教会议, 发表<马迪连文件>(1968), 强调正义人权。文件带动解放神学的开始。

/乐意往各地探访。首先往圣地、印度、土耳其以及香港。在以往是很稀奇, 多是在欧洲。

/第一位教宗在联合国大会致辞, 呼吁各国安弃战争。##第二次亚洲主教会议[马尼拉], 留意访寻。

 

民族发展通谕(1967326)

/发表于<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面世后一年。

/大量采用<论教会在现代><慈母与导师><和平于世>三篇文章, 并承认源自这里。

/一年后发表<人类生命通谕>, 引起激辩, 令此篇通谕反被冷落。

/<>引致拉丁美洲<马迪连文件>。由于<>与拉丁美洲的现况甚

/若望保禄二世在1987<关怀社会事务>[<>二十周年], 强调保禄六世对他的影响, 亦引用<>的思想。

思想

战争源自经济[贫富悬殊]。公义的经济是朝向和平之道。

拒绝资本主义的一些基本信念: 无管制的私产权纯利润主义的经济取向 不赞成市场纯以自由经济来运作

ƒ贫穷国家应受到富裕国家的援助, 这是正义权利。穷人在极端情况下, 可以采用激烈的手法去争取自己的生存权。

全人发展: 不仅是经济发展, 还有文化发展、社会幅度。

财富的社会幅度。

/当时有不少人同意该通谕, 但是同时又觉得好无助。因为方向明确, 但是具体的方法就茫无头绪了。

 

民族发展通谕目录(及部分内容)

第一部         人类的全面进步

       进步不该只限于经济方面, 它是全面的, 关系到人的外在生活和内在生活。 进步该使人更为完美, 使人也更了解神生活的重要。科技的发展, 物质生活的抬头, 很容易使沉醉于物质利益的追求。单求物质利益, 唯利是图, 只会使人变得卑鄙可憎。发展中的国家尤其要留意, 在接受大国援助时, 必须分清其中所包含的利与弊, 免陷于由援助所带来的诱惑。

第一章         全面进步

                     进步的全面性

                     不平衡的进步

第二章         人应主宰世界

       私产并不等于人对某一件物件拥有绝对的权利。私产权的实施, 绝不能妨碍公共利益。一旦私产权和公共利益有所衡突, 有时需要从他们手中取掉他们土地的拥有权。

       工业的发展, 乃社会进步的标记。人应该不畏艰辛, 努力开拓本国资源, 使国民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

       但有些人却认为: 只有利益才是经济进步的唯一动力, 竞争则是经济进步的重要途径, 而私产权是属于个人的, 不对社会负任何责任。事实上, 这种丝毫不受约束的所谓自由资本主义, 只能导致一小撮人控制和拥有社会的绝大部分经济资源。我们必须严正指出, 经济进步的成果是属于所有人的。一切经济资源及活动是为人类服务的。自由资本主义会违反正义, 引致不和, 使人生活困难, 互相排斥。

第二部         人的整体进步

第一章         人类彼此分享

    人类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没有一个民族可以霸占财富独享用。富裕国家的财富与资源, 其它贫穷国家亦有权使用及彼此享用。所以进步国家实有协助落后国家上进的责任。不过, 金钱, 物质的施予或借贷, 实不能全面地解决问题。因为问题的症结不单在饥饿与贫困, 而是整个世界需要彻底的改造: 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将要出现。这个新的世界里, 属于任何种族、宗教、国籍的人仕, 都不会受到任性恣欲者的奴役, 而真正自由地, 完全地过着人的生活。

                     贸易关系平等

    富有强国以经济及科技支持落后弱小的国家, 使他们得到进步, 这是可嘉的。不过, 如果强国只是想利用表面的援助来对受助国家进行无厌的榨取, 则这些所谓援助, 都是虚伪的、不仁不义的。

第二章         博爱

若望保禄二世

/几世纪以来第一位非意大利裔教宗。

/他在波兰的领导地位, 令他任教宗后, 令共产政权与团结工会的对抗升级。

/继续四处牧民访问的作风。

/他曾经公开禁止神职参与政治事务, 但是自身就周旋于波兰政府及公会之间, 甚至回波兰工作, 以至在国会前领唱国歌。

/对正义和人权极敏锐, 为穷人说话; 但是在教会内部的改革就很缓慢。某程度上, 他希望改变是来自富人的皈依, 而在实际的行动上并不明显。甚至在晋升主教方面, 令教会趋向保守。

/十分投入对信理和伦理的正统训导, 限制女性对教会的参与, 引起不少不满。不过, 亦有人认为教宗正把梵二后的失控纠正过来。亦有人认为是梵二后的倒车, 如主教团的训导地位的低落, 有违梵二的精神。

/极其喜欢发表意见的文章, 几乎每天都发表文章。

/工作通谕             关怀社怀事务           百年通谕(199151)

第四讲:电影<烈火暴潮>的回响:

Ñ恶的种子               Ñ以暴易暴        Ñ袖手旁观        Ñ仇恨不需要理由

Ñ当你恨一个人五分钟, 你是在自己心中种下五分钟仇恨的种子, 在适当的时机, 便会再度萌芽。

人权的基础

一、生存(活得像一个人)(lives, not exist)

二、“基本需要”----------------(落实)----------------

------------------>基本权利

/物质生活: , , , 工作, 私产

Ñ公民权: 思想, 言论, 行动, 通讯, 良心, 信仰, 私产。

/精神生活: 思想, 信仰, 良心

Ñ政治权: 平等参政, 监察政府,

/社会生活: 群居, 集会, 通讯

Ñ经济权: 工作, 工作训练, 合理工资, , , , , 卫生, 社会保障。

 

Ñ社会权: 群居, 集会, 不因性别, 阶级, 种族而受歧视。

 

Ñ文化权: 教育, 享受艺术及文化生活

十月五日

[讨论明报的贫穷报导]    贫穷的界定。究竟如何才是贫穷? 如果用家庭收入中位数的一半是贫穷线, 香港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处于贫穷线以下, 情况已经相当严重。

       另外, 联合国曾经坚持居住不应占人的收入的四分一以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 香港人的生活不符合。在香港, 往往视房屋为财产或生财工具。

       另一个问题是人权。大学生被警察起诉是否合理? 

起诉学生

不表达的同学: (1)资料不全; (2)怀疑事件有政治原因, 是政治手段。

合理

不合理

(1) 法必需要守。

(1) 作为表达不同意见的途径之一。

(2) 为了公众利益

(2) 技巧的表达。

 

(3) 社会法律本身并不一定是公义, 如果法律并不代表公义, 我们要走出来, 告诉别人这条法律的不当。

 

(4) 人大于法。

Ñ如何判断, 首先基于你自己的价值观是如何。如果你本身是重视法纪, 即使你同情学生, 仍然觉得要维护法纪。这个价值观是来自家庭规矩、个人经历、所受文化社会教育的熏陶、我们的信仰。不过, 以信仰为例, 也会有不同的信仰理解, 所以最重要是以和为贵。

Ñ我们要考虑几点:

凡法是否必须要守?

现实上, 是否有些不合理的法律?

ƒ如果有些人认为该条法律是不合理, 是否要用抗衡的方法才能够改变?

如果按照联合国的人权宣言、国家宪法、基本法, 香港人是否有游行的权利呢?

 

经济问题:

基本理念:

Ñ创造: 大地为人人所有。

Ñ分享大地资源的合理和健康之途径---->工作

Ñ工作有工作成果---->[由物物交换变成金钱/财富]

Ñ金钱/财富的意义: 获取维生的必需品; 改善生活质素; ƒ发展公共利益。

Ñ引申出资源的分配问题。财富的意义是清楚, 但是如何重新分配, 就是我们要值得深思的问题了。

 

-->意义[价值]: 维生; 参与造化。

 

 

1. 合理的工作条件

 

Ñ时间, 体能脑力消耗, 训练, 环境卫生……

保障

2. 公平的工资

 

Ñ让工人及其家属可渡一个合乎人性尊严之生活[不仅糊口, 而是可以发展]

 

3. 工会组织

 

 

Ñ有份参与企业管理(工资厘订, 利阔分配, 生产工具控制权, 工人教育)

 

---->成果: 健康生活; 创造力发展; ƒ分享的能力与乐趣---->人类团体之进步

/参与造化: 在工业化的社会中如何可以参与造化呢?

/要实验工作劳动的意义, 达到成果, 却是要有一定的保障。

十月七日

       天主教会对资本主义的运行方式并不熟悉, 所以我们的商业伦理的实践较弱, 不像基督教因为强烈认定人是世界的管家, 所以与资本主义有较密切的关系, 亦成为资本主义的思想指导; 天主教由宗徒开始, 就近于社会主义, 例如修会就有工会的影子。故此, 我们虽然在原则上对商业行为有所挑战, 提出意见; 但是在实践上如何做, 就较弱。

       [看文章]

(1)经济目标/成就: 人性尊严。

(2)市场经济不应导致消费主义。

(3)市场机制并不足够。

(4)经济力量的控制。经济力量足以左右社会各种政策, 因此要问: 谁可以限制这股力量?垄断是教会社会训导一贯反对的。

(5)价值优次: 什么是首先要维护的呢? 首先应当是神, 其次是人的尊严和自由, 家庭婚姻, 宗教文化, 以至文化价值。

(6)资本与劳工。二者不应对立, 但基本原则: 人重于资本。要合作: 首先是资本家与工人的合作, 其次是从集资的方法, 让工人拥有一部份的股权, 变成小股东。

(7)技术发展与理性化: 工人不要在先进科技体系中失去了人性, 而沦为微不足道的工具。

(8)商业企业的基本权力结构: 利润取向太强, 就会损害人性。

(9)全球责任: 地球村。

(10)教会应提醒决策者的良知。

(11)环境保护。

(12)重新分配资源的系统。

       面对这些原则, 教会可以做什么呢? 

徐成斌主教曾经把教会资产投资, 获利后捐给印度, 结成姊妹教会。

太古楼: 原地发展, 与发展商合作, 把一半给发展商, 把一半留来, 低价卖或租给教内工作人士。结果因徐主教逝世, 计划告吹, 后来卖地, 反而要赔一笔钱, 才卖得成。

 

金钱

       在今天社会中有三类东西会成为偶象: 权力、金钱和性。

       金钱的黑暗面:

不再只是赏善罚恶的手段

不再是交换的媒介

       金钱是一股有生命的“权力”, 这种权力, 具有魔性的特质:

一、支配人, 剌激人对它的热爱;

二、拥有“神”的特性: 安全感, 自由度, 权力支配, 无所不在, 争取成为神。

三、评价人我价值的标准。

四、要求人的全心侍奉。

如何征服黑暗面

一、研究自己对金钱的感受/态度, 恐惧, 不安, 罪感, 囤积

二、停止否定自己是富足的这事实

三、创造一个彼此认罪的气氛

四、寻找一个可以帮助找出自己用财上盲点的人

五、寻找一些使我们与贫穷人接触的机会

六、体会完全交付的意义 (努力工作, 但只靠上主的照料)

七、甘心大方施予

 

第五讲

<梵二.现代>看国家、政权与教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Ñ信徒的双重身份: 教友与公民。

Ñ本来没有冲突: 好教友必然是好公民, 好公民可以当好教友。

Ñ在历史的时空中, 二者往往有很多冲突。

例如: 在极权政制中, 人权、民主的冲突; 在资本自由政制中, 人的诚信与物之间的冲突。

 

我们就以宪章的精神, 顺序探讨这些实践原则:

一、“国家”的组成

/国家由以下因素组成: 人民、土地、制度、法律、军警、主权。

/国家/政府的目的: 公共福利服务(生命、生活、生存、生计、生态)--a自由人权。由于要做到这些工作, 所以由公民赋与政府/国家权力, 这亦是道德力量所赋与她的权力。

教会与政府:

Ñ目标一致: 替天行道

政府: 物质生活                             教会: 精神生活--a群社生活

Ñ功能各异: 政教分离

政府: 以法律、民众为基础                教会: 以自然律、福音精神为基础

Ñ伙伴及谏友: 防范专横与独裁

 

作为一名基督徒, 其政治参与到何程度? 有何准则?

1. 为促进公共福利, 须运用其自由投票的权利和义务;

2. 提供给国家为公共福利所必需的物质援助和人力服务; (如纳税)

3. 要监管政府权力的运用; 

4. 避免向政府要求过份的方便及特权; (天主教在殖民时代享有不少特权)

5. 慷慨忠实地爱护祖国, 同时亦注意人类的福利;

6. 求同存异, 与人合作;

7. 应以完整的品格及智慧, 和那不仁不义及高压作风相斗争, 和那一人或一党专政及不能容人等恶势力周旋; 并应以诚实、公平, 乃至仁爱、勇毅, 献身于公共福利。

 

上一篇:宗教现象:在数码时代中的福传下一篇:艺术伦理[大纲]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