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何谓“环境伦理” 一、探讨人的环境权益与义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之间和谐平衡的问题。(罗斯顿) 二、一套有助于地球生态完整性的价值观与行为,及吾人行为的归反与准则。(国内环境教育学者) 三、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整体和谐的哲学基础、环境伦理原则、环境伦理规范、环境素养、价值观、信念态度的一种学问。(庄庆信) 贰、中国思想家之环境伦理观 一、道家之“齐物论”不但提供全宇宙中的万物均平等的生态智慧,还贡献了以“顺物自然”为主的万物环境伦理原则,及“无知无欲”的环境素养。 二、早期如加以“人为贵”论为出发点,以人性为理论基础,提供由“仁民爱物”、“爱心管理大自然”违主要的伦理原则,以及存仁心、尽人性的环境素养。 三、中国佛教的众生平等论建基于“众生平等”且“相互依存”的缘起论和无情有性的佛性论之上,并以护生、孝顺为主的环境伦理原则,要求信众恪守八正道、五戒、布施、吃素、回收等规范,并具“三学”的环境素养。 四、宋明儒家的“天人合一”论融儒、释、道三家的生态智慧,以道、理或上帝等终极实在为理论基础,强调遵守“一体之仁”为主的环境伦理原则,“静观自然”的伦理规范,“体证”及“持敬”的环境素养,才能达到天人一体的理想。 参、西方思想家之环境伦理观 一、人类中心主义建立再人类利益及人权的理论基础上,提供了以“持续性原则”为主的环境伦理原则。 二、生命中心主义的理论建基于天赋价值、物种的平等原理之上,主张五种优先伦理原则,特别讲究诚信、生态正义、不伤害、不干扰的伦理规则。 三、环境整体主义(或环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将理论基础建立在整全视域、内在价值等原理之上,强调大地原理之中的完整及稳定的环境伦理原则,并特别注重宗教灵修的素养。 四、当代以加恩森吉贝瑞为代表的西方整合论,由神圣原理出发,注重物种等级原则,及“超脱的灵修”之环境素养,并有以宗教的向度补足上述三学派的痕迹。 肆、中西整合论之环境伦理新典范 以八大原理为理论基础,推展成为九大环境伦理原则,最后落实为日常生活中的九个伦理规范之上。若要体现伦下述环境伦理,就必须由培养六大环境素养开始。 一、八大理论基础原理: 1、整体性原理2、模拟的平等原理3、内在价值原理4、回归自然原5、生机原理6、自然美原理7、仁性原理8、终极实在原理。 二、九大环境伦理原则: 1、天人一体的完整原则2、视同家人或伴侣的原则3、物种等级原则4保护大自然原则5、顺其自然原则6、基本需要原则7、持续性原则8、普遍仁慈原则9、弹性原则。 三、九个伦理规范: 1、静观自然2、诚敬自然3、不扰不伤4、合乎自然5、关爱自然6、简朴自然7、环保政策8环保企业9、圣化自然。 四、六个环境伦理素养 1、 体的素养:超越私欲而自足。 2、 智的素养:开放心胸而超越知识。 3、 群的素养:长期的参与及投入对大自然社群的关爱及保护。 4、 德的素养:行仁修身而成圣成佛。 5、 美的素养:培养审美观。 6、 圣的素养:从尊敬、体证至成人。
注:本讲义内容系摘录整理自庄庆信,《中西环境哲学—一个整合的进路》,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