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神学哲学 > 私家见解

什么是“人文主义耶稣信仰”?

时间:2009-01-19  来源:  作者:田童心 点击:
 
 
 
 
 
概括而言,“真理见证论”认为耶稣生平是对于神圣真理的活生生见证,耶稣所见证的真理主要包括神圣恩典、神圣公义和神圣期许。相应地, “人文主义耶稣信仰”就是围绕着 “真理见证论”的基督论而建构的 对于神圣恩典、神圣公义的见证者和神圣期许的传达者的信仰,之所以说这种信仰是人文主义的,是因为它最终落脚于对现世人生的鼓舞上,它相信 耶稣所见证的一切真理最终都是为了使人得生命 。“人文主义耶稣信仰”的明确内涵就是:认为耶稣的一生彰显了那位珍爱人类生命之上帝,彰显了神圣真理的价值实在性,表白了神圣的慈爱恩典( 神爱世人、悔过蒙恩、过而不改是为过也 )和神圣的公义( 义人必不被弃 ),也表白了人性的神奇光辉和上帝对于人类生命积极发光充分张扬的期望( 人具神性形象、上帝愿人积极创造、人生命“里头的光”不应暗淡 、 充分发光的生命才配得永生、结出果子的生命才配得永生 )。耶稣对神圣恩典和公义的真理性的见证和所传达的对人性的神圣期许这三者密不可分。神圣恩典是人类自由创造的前提,它使人类轻装上阵;神圣公义是人类自由创造的价值桩,它肯定对于创造的必要追求;神圣期许是人类自由创造的力量源泉,它肯定人性的神奇光辉并且使人类具有成功的信心;这三者同时也都从反面提供给人类足够的警诫,催促一切觉悟者必须不遗余力地向着标杆奋进直跑。总之,人文主义耶稣信仰可以把一个迷路和绝望的人摆放到一条光明大道的路口,并且使人产生在这条光明大道上靠着神圣恩典“我可以、我应当、我能够、我必须”不断前行的强大心灵力量。 尼采说过:“ 新教的本质在于它的原罪论。”(《反基督教 徒 》
10节)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力持他救主义神学路线,注重强调神圣恩典,而对于末日复活之前的现 世人性的神奇光辉则凭原罪论予以否定,即使偶尔涉及也是无力的,原罪论注定抑制了他们对人性光辉的现世肯定,因为路德认为只有在天堂里人性的神奇光辉才可以完全彰显。这是人文主义耶稣信仰区别于宗教改革者的新教信仰的最核心所在。 不同于围绕“别无拯救论”之基督论而建构起来的片面强调对于“恩典”的“信”的西方传统基督教信仰,人文主义耶稣信仰认为,“恩典”仅仅是耶稣所见证的天国信息的第一步,耶稣所传递出的上帝心意最终落脚于对现世人生的鼓舞上,“因信称义”最终应当落实在追求结果子的“循道称义”上。人文主义耶稣信仰是他救与自救密不可分的统一。




因为判断一个人生命义否的终极权柄在上帝手中,故我在《神学的觉悟》一书里对“义人现世可寻”的神学命题的肯定,并非是要我们骄傲自足、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地自以为义人,并非否认我们生平曾经犯过罪和时刻存在的犯罪可能性,恰恰相反,而是旨在鼓励每个人持有一个 “我凭借神圣恩典可以行义”的坚定信心去积极进取 ,持有一个能够悔改并拒绝犯罪的信心能够有力量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 ( 《腓立比书》 3 章 13 节 ) ,这样到现世生命终点把灵魂交给上帝时我们都可以一直心灵平安,因为我们努力了,我们不是判断者但是我们有信心被上帝判断为义。




在《圣经》里有三段重要经文可以典型地注解耶稣的见证和表白的内涵,是人文主义耶稣信仰的坚强基石,即《出埃及记》 34 章 6 、 7 节上帝在摩西面前充满恩典和公义性质的自我陈述和《以弗所书》 4 章 6 节对上帝之超越性和人性之神奇光辉的同时肯定,以及耶稣亲口讲述的传达出上帝对于人性的期许的一段最形象比喻,即《马太福音》 25 章 14 — 30 节。为理解的便利,三段经文姑录如下,并简单阐释各自的价值所在:




甲、上帝起初在摩西面前宣告说: “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出埃及记》
34章6、7节) 上帝首先是爱,对于悔改者即赦罪,对于不知悔改者才公义地追讨其罪。耶稣以其生平见证了这神圣恩典和神圣公义的关乎生命的确凿真理属性。神圣恩典和神圣公义这二者其实是一致的。在《出埃及记》里上帝说追讨罪人的血债直到三四代,与后来以西结先知所领受的“儿子不受父亲所吃葡萄的酸”的恩典道理也并不矛盾,耶稣在福音书里(《路加福音》 11 章 48 节)连带祖宗地谴责犹太人也是因为他们未能从祖宗的恶行那里回转而是“又证明又喜欢”那恶行,这正吻合了中国孔子所认为的那个道理:“过而不改,是为过也”。耶稣的赦罪实践和宣讲乃至最后走上十字架的流血献祭,就更是这个真理的活生生见证。只要人们从罪中醒悟回转,罪就可以被赦免和涂抹,这种赦免无需任何先前的功德行为只需个人自由意志的从此回转,而且由于罪是对上帝神圣意志的悖逆,故罪的被赦免和被涂抹,也只有上帝本身才有资格表白,在此意义上,新约里的这些话才可以成立:“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以弗所书》 2 章 8 、 9 节)“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约翰福音》 15 章 16 节)在那个浪子回头的故事里可见,浪子回头之前没有任何行为是足以讨父亲欢心的,但是只要他相信父亲的慈爱并从流浪放荡的路上醒悟回头,则就会被父亲悦纳。除了心灵的真诚回转之外,神圣恩典的确是不需要其他任何条件地降临于个体生命中的。上帝对人类亘古长存的恩典,体现在对于人类自由意志的尊重:向上趋善,他则免去我们昔日罪负;向下趋恶,他则暂且忍耐,不轻易发怒立刻审判,但是却不能喜欢人类的执迷不悟和死不悔改。归根结底,恩典和公义都传达出了神圣的慈爱。耶稣所见证的神圣恩典的存在,实在是人类自由创造的心理前提;如果没有明确可靠的赦罪恩典的宣示,我们的心灵能够轻松前行一步吗?我们可能会沉溺于无尽的懊悔之中,并且 害怕任何创新。如果没有耶稣死而复活对于公义价值的不朽见证,我们敢于断言“义人必不被弃”吗?我们敢于相信《旧约》里“恒心为义的,必得生命”(《箴言》
11章19节)的智慧宣告吗?我们可能面对邪恶肆虐的场面而怯于见义勇为,甚至会嘲笑那些执着追求自己信仰价值的义人是傻瓜。


乙、《新约圣经》里保罗明确认为 “上帝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 (《 以弗所书》
4章6节)这节经文提到上帝的超在的神圣性,也认为人类的社会关系和个体生命里都具有神圣性,这是人文主义耶稣信仰的最简明的《圣经》依据。这节经文的真理性在福音书里被证实的例子,就是 在《马太福音》 25 章那里耶稣所讲的关于末日审判的故事。这个故事充满了平等博爱的人文主义信息:


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


另外在《约翰一书》 4 章 20 、 21 节那里也有力地支持这种人文主义信仰观念:


  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有古卷作“怎能爱没有看见的神呢?”)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


一般保守的基督教徒一提起“人文主义”,往往认为人文主义者看宗教为人类心灵空想的产品和人类对宇宙的观念,认为人文主义者都不承认上帝和启示。事实上,历来的人文主义决非只有这样一种思想形态的。基督教人文主义既坚信上帝的超在,又强调神性对于人类生命的内在。对于一个超在的本质为爱的上帝的信仰,是栓系人间价值的“价值桩”,是确保人间价值的神圣性不会沦入有限性的深刻凭借,是个体心灵的日常安慰所在,是每个人的人格尊严的保障,是每个民族文化尊严的保障,也提供了人类在精神层面联合的可能。哲人海德格尔在去世前断言:“只有一个上帝能够拯救我们”。其弦外之音应当包括,只有全人类共同尊敬同一位天父上帝,人类才会有各个民族之间以及各个人群之间合作而非分裂对抗的未来前景。而对于人类生命的内在神性的相信,则是人类个体自尊、个体自信的动力所在,同样也提供了人类和谐地彼此尊重的可能,可以保障人类的联合不是在屈辱和奴役的状态下的联合。在文化领域,对于人类生命的内在神性的相信,应当也是肯定普通启示的神圣价值的依据之一,进而也是我们不应当以《圣经》或基督教文化来蔑视一切其他民族文化的依据之一。


人文主义耶稣信仰不仅以其对于人性内的神性存在的坚信,提供给人类彼此尊重、平等博爱的价值依据,更重要的是,人文主义耶稣信仰还通过对于人性内的神性存在之发光属性的明确见证,催促和鼓舞人类的积极创造。根据《圣经》记载看,上帝赋予人类生命以神性的样式和形象,同时人类的生命具有地球的物质属性,这使得我们无法明确判断“人性到底是仅仅包含部分神性还是人性即等于神性”故而宁肯采取保守的主张,但是我们可以明确断言的一点却是:人类生命的真正宝贵价值就在于我们生命里的神性。忽略神性看人性只能是对于人类生命的贬低。只要人还被称为人,人性就和神性不能完全脱钩;无论人性内含的神性成分是多是少,人类都不能够和动物植物相提并论。进而我们又可以断言人类生命的真正辉煌出路就是把我们内在的神性发挥出来,与神同行与神同工,因为《圣经》的确记载着,人可以明明知晓上帝的神性(《罗马书》 1 章 19 、 20 节),人可以与耶稣的生命同在(《马太福音》 28 章 20 节,《约翰福音》 15 章 4 节),人可以效法耶稣(《罗马书》 8 章 29 节),人可以变成主的形状(《哥林多后书》 3 章 18 节),人可以把基督成形在自己心里(《加拉太书》 4 章 19 节),人可以效法神(《以弗所书》 5 章 1 节),人可以与上帝的性情有份(《彼得后书》 1 章 4 节)。耶稣作为“完全的人”展示了人的生命潜能,作为“完全的神”展示了上帝的恩典和公义。耶稣的“道成肉身”向人类展示了生命的光辉以及这光辉的源头。耶稣的生平展示了人类每个个体生命应该发出的光辉,“生命在他(耶稣)里面,这生命就是人的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地上的人。”(《约翰福音》 1 章 4 节、 9 节)耶稣不仅见证了上帝的超在性,肯定了作为创造主的“天父”的实在性,耶稣还同时以其在世界上三十多年的肉身生命活生生地展示了上帝“住在众人之内”(《以弗所书》 4 章 6 节)的光景,他向我们表明:人不是上帝,在我们的创造主面前必须谦恭敬虔;但是人类却可以在肉身接纳上帝的道,“人能弘道”,人类可以把天赋的神性发挥到极高的地步,只要我们愿意,其实我们可以在现世生活中彰显神的荣耀,行出神的道;其实只要我们人类愿意,觉悟了的人最终可以做到不去犯罪,人可以靠着寻求神圣真理而行义。耶稣的一生是神性真道充满于人的一种生命状态,是人性神奇光辉的见证,是人的极大可能性,是对于整个人类发掘自身神性潜能的一个极大鼓舞和引导。这样我们因着耶稣的道成肉身就可以肯定在现实世界里在基督教以外的真善美的应当有的一定价值,这种神圣价值凡觉悟者都有实现的可能性。


此外,人文主义耶稣信仰对于人性内的神性存在及其外向发光属性的坚信,还提供了“爱人如己”的正当性和应有的方向。“爱自己”的确是神圣的,但是“自爱”决不等同于“自私”。对于真正觉醒了其神性生命的人,其“爱自己”是不满足于基本物质追求的最终是外向发光的和创造性的;而生命不觉悟者的“爱自己”就极其容易沦入内敛生命之光的充满伤害性的自私,极其容易把维持生命存在的基本物质追求视为生命意义的全部,生命不觉悟者甚至也不能够把维持生命存在的基本物质层次上的爱推己及人,更谈不上追求生命的高层次的充分发光和创造。所以,当耶稣说“爱人如己”的时候,不言而喻地表明人人生命里皆有外向发光之神性并希望人们觉醒到这一点;当耶稣说“爱人如己”的时候,他绝非在为漠视他人生命的贪得无厌之辈辩护。




丙、肯定人性的神奇光辉是神圣期许能够表达出来的逻辑前提,这种对于人性的神圣肯定其目的决不可能是让人类自高自大,对于人性的神圣肯定最后只能落脚在对于人性神奇光辉得以张扬出来的神圣期望。个体生命仅仅觉悟到人性生命的神奇宝贵并不能够得到上帝的悦纳。耶稣通过传达天国道理的一个最有名的比喻故事殷切期望人们努力发挥神性生命和神圣天资去积极创造,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懒惰,只要我们愿意,我们的生命其实是可以活出令上帝喜悦的光景的;但是,从反面看,如果我们始终不觉悟不行动,则我们就是被诅咒的不结果子的果树:





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两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两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两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两千的也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两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两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马太福音》
25章14—30节,另外参见《路加福 音》
19章12—27节、 《马太福音》
21章19节、《约翰福音》15章2节;反面对比参见《马可福音》11章12—21节等等 )





引出“马太效应”的这段比喻故事与《尚书》里“上帝引逸”的观念和《多马福音》里耶稣语录一起共同把鼓舞现世人生的人文主义耶稣信仰启发给我,尤其是把上帝对人类的神圣期许启发给我,它使我明白对人性的神圣肯定最终应当落脚在 神圣期望上 。从“上帝愿人积极创造”这一创造性的生命视角来观看,则福音书里耶稣所讲的其他大量比喻故事立刻就具有了与《多马福音》相呼应的外向张扬生命的“人文主义耶稣信仰”之意蕴。
[1] 耶稣所讲的大量比喻故事,其实都还蕴涵着耶稣本人另外的一句表白:“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翰福音》
10章10节),上帝期望人类生命能够得到充分和丰盛的张扬,恩典、公义、人性神奇光辉的展示等等,最终还是归结到期望人类得到生命。我们相信,上帝能够使今天每一个人都生活得很好,正如他能够造出完全听话的人类一样;但是他赋予人类自由意志,目的就在于他期望“天工,人其代之”的神人同工关系是建立在人类的自由抉择的基础之上,他期望人类能够觉醒并发扬人内在的神性光辉,博爱万众,结出以仁爱为首的果子来,靠着这种觉醒最终解决人类社会的危机。遗憾的是,目前人类远远未到普遍觉醒的地步,尤其那些各国政客们,无视人类环境的恶化、贫富分化、核子战争的危险。古希腊柏拉图反复念叨其老师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是“真正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活得好就是意味着活得高尚、正直。(《柏拉图对话集》)耶稣的一生向人类所展现出来的信息概括起来实际就是自由创造的可能前提(赦罪神恩)、自由创造的能量凭借(肉体生命的神性光辉)、自由创造的严重必要(义人必不被弃,结出生命果子才配得永生等关乎生命的神圣公义)。上帝通过耶稣告诉世人:每个人的生命在创造性的道路上自由充分地展开是许可的、是应当的、是能够做到的、是永生所必需的。信仰耶稣得力量,就在于认识到我们的生命是与永生无限之源头相联通的神奇存在,认识到我们生命中的神性的巨大潜能,并且认识到上帝乐意我们把这潜能发挥出来,因为“他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约翰一书》4章17节)“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书》4章13节)“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马太福音》13章43节)个体人生道德的正义性是让一个人的生命能量尽可能地在“ 利而不害”的方向上 充分地发挥出来。大而言之,国家政治的道德正义性就在于有利于民众生命能量的发挥,全人类免于自我毁灭的正确途径就在于把“爱人如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规则努力推广到国际关系中。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民族乃至人类整体,张扬生命创造性的严重必要就在于它回过头来事关生命本身,这就是在生命领域里同样有效的严峻无情的“马太效应”。 结出以 “仁爱”为首的灵性生命果子(《加拉太书》
5章22、23节)不止是个人生命得救的必要前提,也不止是一个民族文化生命能够延续光大的必要前提,而且还是全人类能够在上帝面前永久和平发展的必要前提。 福音书里所展示出的神圣期许既是对人类的鼓舞也从反面警示我们:当结果子的树若没有果子,等待它的命运只有永远的彻底死亡(《马可福音》
11章12—21节),施洗约翰的话决不只是说给古代犹太人听的,也是对全人类每个个体乃至全人类这个生命整体的严厉而诚恳的警告:“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路加福音》3章7—9节) 在今天这个已经有核武“斧子”放在全人类整体生命“树根上”的时代,这信息怎能够不令人感到深深的焦虑和危机呢! 人文主义耶稣信仰在这里就与
20世纪的自由派乐观主义神学立场有所区别了,因为人文主义耶稣信仰决没有理查德·尼布尔所批评的自由派乐观主义神学的立论缺陷:相信“一个没有愤怒的上帝,通过一个没钉十字架的基督,把没有罪孽的世人带入一个没有审判的天国”。(理查德·尼布尔《美国的天国》)




人文主义耶稣信仰当然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事业成功”,但是,任何把人文主义耶稣信仰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简单挂钩的想法都走入了同尼采“超人”一样的误区,因为关乎永恒生命的终极判断的权柄并不掌握在人间任何个人、团体、国家、民族的手里,故而人文主义耶稣信仰在鼓励张扬个性生命的同时,也坚守人道底线,也坚决拒绝任何蔑视他人生命尊严的所谓“创造性”,坚持追求目的和手段的双重正义,反对把牺牲弱者生命的现世“成功”等同于神圣的“结果子”,因为即使是“浑身生疮”的“一个讨饭的”卑微之人也有可能因为其生命的果子而被接纳入神圣天国。(《路加福音》
16章20节)所以,每个人生命能量在现世的最合宜出路就是建设性的“向着标杆直跑”而不是企图僭越自己运动员身份做起其他运动员的终点裁判,当然,现世最有意义的人生首先也决不是做麻木的看客;而每个国家在现世政治运作的最不可缺少的神圣环节也就是维护每一个人基本人格尊严的社会保障;同样,人类生命整体能够持久和平发展的前提只能是在国际社会无论大小强弱地确立各个国家的集体人格(国格)尊严。




显然,人文主义耶稣信仰是一种积极的信仰,是一种催人奋进的信仰,对于觉悟者而言它就是心灵腾飞的强力推进剂,对于彷徨者而言它是警钟。在中国,它能够和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先进文化相容,因为它迥异于共产党人曾经批判过的那种西方传统基督教信仰,迥异于列宁所批判过的那种妨碍群众积极性并“会造成最直接和最严重的危害”的“无为道德”的基督教信仰。 [2] 它可以提供一个价值桩使人们能够在生活中反抗类似加缪笔下薛西弗斯的荒诞无聊,它也可以充实蒂利希笔下的“存在的勇气”之内涵。由于它看重现世的个体人的“觉”和“行”的得救价值,不像西方基督教那样 片面强调对于“恩典”的“信”, 故它与传统的体制化教会的纽带是天然地松散的。





人文主义耶稣信仰与新纪元(
New Age)运动观念也是存在重大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就是理性地认为人性之中含有神性的观念与武断地认为人性就等于神性进而否认创造主的观念之区别,好比认为人性中含有佛性的南朝竺道生与认为人性即佛性的禅宗慧能的区别,又好比认为人心中有天理之王阳明“心学”与认为人心即天理的王学左派的区别。保持这种区别和清醒是必要的。禅宗末流衍生出呵祖骂佛之极端,不敬畏“天父”的新纪元运动 也极其容易陷入对于爱的客观标准的迷失。尽管“爱”的具体内容、“道德”的具体内容具有时代相对性,但是爱的内涵性质如果不依据耶稣的见证而明确为创造性,则难免会误以害人为爱人。类似地,教会历史上诺斯替主义的信仰观念也并不能够满足我们:若不突出耶稣生平对于上帝的恩典、公义、期许的真理见证价值,而仅仅认为罪是愚昧无明所致,觉醒内在神性生命即可除罪,那么,如果确认这种无明是得罪上帝的愚昧,则旧有之罪凭什么被涂抹并且何人有权令人信任地宣告这种涂抹呢?即使一个人觉醒了其内在生命具有神性,若无耶稣生平的外向发光的见证又如何保证这种神性觉醒不会沦为自大狂或者逍遥无为的仙人、罗汉?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爱和创造的含义又是什么呢?究竟何为道德评价尺度?我们内具的神性应当是何种形象?




从耶稣的教导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对创造主的仰望前提下人类之间的伦理观念才可以不至于塌陷地牢固确立:




法利赛人听见耶稣堵住了撒都该人的口,他们就聚集。内中有一个人是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问他说:“夫子,律法上的诫命,那一条是最大的呢?”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
22章34—40节)




把眼光紧紧盯在耶稣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出, 人类之间“爱”和“创造”的最准确含义应当是“对于时空之中的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类生命的利而不害 ”。道德是围绕历史时空内的生命而展开的价值评判,而罪恶当然决非就等于人生欲望。 对于“道德”的定义需要高度突出的就是三个词汇:“人类生命”、“自由意志”、“相对时空”。 展开看来,人类之间能够达成的道德伦理层面的“爱”和“创造”的具体内涵是:




第一,性质上的对于人的生命意志的尊重,对于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对于人的生命的利而不害,不是又利又害。 “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路加福音》 15 章 4 节)上帝之所以珍惜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哪怕在人看来这人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就在于人类是一个包含有神性形象的生命类别。此即对应着儒家追求生命内在觉悟的现代意义上的“尊德性”。从此角度观照开去,可以相信人类的神性良知其最后的内核应当是对于生命的天然认同和肯定。人对他人的生命伤害不仅是对于创造主的不敬,也是对自身生命的逻辑否定。




爱的属性是否实现,必不可少的还需要被爱者的主观意志的动态判断。 耶稣最为人所知的教训是: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路加福音》
6章31节)“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教训的真义”。(《马太福音》7章12节) 全本《圣经》里所展现的上帝对于人类的呼唤、寻找和规劝,简直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了,我们可以从一个个故事里感受到上帝不愿意把他所爱的对象创造为没有自由意志的机械人,上帝对于人类展现出的爱和公义都奠基于对人类的意志自由的尊重。有了个人的意志自由,才谈得上人类的责任;延伸到政治上,有了来自人民自由意志的动态评判,才谈得上人民对国家的责任,才会使政府没有机会把政治强奸宣传为民众的投怀送抱。




“利”意味着实际有用,不是仅仅止于空谈。人们清楚地看到,从电灯电话到搜索引擎,实用性创新对于美国的最近两百年来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一个人产生一种新颖的思维是容易的,但是如果它不是对现实人生的心灵振奋或物质利益的改善有益处,那它就只是空想而不是创造。




第二,时间层面与时俱进的创新。爱的属性是否实现,也需要施爱者 的知识的相对充足,需要儒家 现代意义上的 “道问学”。意识到这个层面的道理,终生不懈地学习是每一个充满爱意的觉悟者必定要追求的事。耶稣多次面对他那个时代的犹太人说:“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只是我告诉你们……”。(《马太福音》第
5章)




第三,空间层面生命个性化的展开。





彼得看见他(约翰),就问耶稣说:“主啊,这人将来如何?”耶稣对他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约翰福音》
21章21、22节)




耶稣这里传达出的 意思之一是,各人需要关注自己的人生道路,即使是出于善意,也不要勉强别人采取同自己一样的爱的方式,因为那样做等于代替上帝判断世人。每个人首先所应当做的是努力保障自己的脚步不偏离义路,对于他人在义路上如何展开生命则无权干预。耶稣在“按才干授银两”的那个故事中表明,每个人的天资天赋确实是不同的,但是这并不能够表明天资较低者就在上帝面前没有地位,恰恰相反,各人只要按照自己独特禀赋的生命能力忠心努力发光就可得到上帝的喜悦,上帝并非用那禀赋最佳者的生命表现作为绝对标准来简单地评价每个人。这个道理在耶稣评价那个奉献出仅有的两个小钱的寡妇的记载里又再次得到证明:“有一个穷寡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耶稣叫门徒来,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他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马可福音》 12 章 42 — 44 节)福音书的另外一处还记载着一个 “浑身生疮”的卑微的“讨饭的”人也可以被接纳入神圣天国,而一个财主却未必能够进入天国。(《路加福音》
16章20节) 所以个体人生在上帝面前被判断的标准决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结合了个体生命之独特的实际背景的。德国著名宗教思想家西美尔( Simmel , 1858 — 1918 )讲过:如何赢得灵魂拯救,世上不存在万能处方,各人都应各自走自己的道路,“拯救灵魂只是为了实现或表现我们一定的内在本质。” [3] 扩大到更广泛的人群,尼采也讲过:“任何民族不判断价值便不能生存;如果它要自存,它判断的标准应当与邻族的不同。” [4] 但是,个性化依然不可忘记的是必须以对他人生命的无害为方向。(作者单位:金陵协和神学院)



--------------------------------------------------------------------------------


[1] 详见《神学的觉悟》一书第五章第四节的大量细致的分类罗列。

[2] 《列宁全集》第 17 卷,第 36 页。

[3] 西美尔着曹卫东译《现代人与宗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0 月第 1 版第 139 页。

[4]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66 页。


 
上一篇:论20世纪犹太神哲学语境中的关系概念下一篇:基督教的上帝观:三位一体神学的东方与西方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