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旧约神学里所习用的方法可分五大宗: 1. 描写的方法。艾德门、雅各布的“旧约神学”(宋泉盛已将之译成中文)是一例。这一方法在于分清“经中所说的”及“为今日有何意义”,前者是旧约神学,后者是系统神学的任务。但解经的工作真能如此分割吗?纯历史性的描写是否能道出旧约神学的全部意义? 2. 宣信的方法。此法与前一方法恰恰相反,认为描写的方法所得的结果只是以色列的宗教,而不是旧约神学。为谈神学必须由信仰的观点出发。这是艾斯飞 (O. Eissfeldt) 早在一九二六年所倡导的观点,而费利曾 (Th. C. Vriezen) 在一九六七年还力言旧约神学是基督信仰内的学科。但这一方法所假定的历史与启示的分野,理智与信仰的对立已不为今人所接受。 3. 横截面方法。主要的代表是艾史罗 (W. Eichrodt)。艾氏由一九二九年开始写的德文“旧约神学”三大册 (英译合为二巨册) 已摆脱了历史主义的#35210;绊,而认为一切客观的历史研究必有,并且必须有主观的成分。不知历史哲学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真实的历史学家。艾氏的旧约神学完全植根于历史,但他有系统地,以横截面方式,随着历史的进程,将以色列宗教的内在结构揭露出来。他的目标是:“明了旧约信仰领域在结构上的统一,好能看出其最深的意义”。用来贯串这个统一的原则是“盟约”的概念,盟约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新约。由于历史原则及盟约原则的组合,生出艾氏作品的三大范畴:天主与选民,天主与世界,天主与人。这样便打破了圣经神学由信理神学所借来的传统三分法:天主、人类、救援。但横截面方法最后难逃精神分裂的痛苦:一方面要注意历史的见证,另一方面要有系统地指出神学内容。其实圣经中多方的见证绝非任何一个直线式的概念所能包括,无论这概念是“盟约”,是“互通”,是“挑选”,是“天主的统治”,或其它。 4. 直截面方法。这是冯拉 (G. von Rad) 在一九五七 ─ 六零年写两册“旧约神学”时所采用的方法,其特点是以历史及先知的传统为根据:历史的研究要找出可靠的基础,那怕是很少的一点;宣讲(先知)的部份却要尽量发挥其神学内容。以色列的许多生活见证出自如此深沉的历史体验,以致专靠历史批判无法达到其深度。因此,旧约神学的主体是许多见证所形成的一个世界,而不是一个有系统的信仰世界。但冯氏的方法也不无困难:首先传统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很不清楚;其次他所主张的“重述”方法虽然避免了建立系统的困扰,但如何能“重述”旧约,实在不易捉摸。例如将欧一至三章重述一遍,旧约神学究竟在那里出现呢? 5. 新约引征法。这是 B. S. Childs 最近用来研究旧约神学的方法:注意圣经正典的整体性,从那些在新约中引征过的旧约片断开始研究旧约神学。这一方法是要纠正美国圣经神学运动一种偏激:大量运用各种释经学的假设,却忽视了圣经的灵感性。但这方法本身很不齐全:只许由新约看旧约,不许由相反的方向行驶是不合理的。此外新约引旧约有限,不能概括旧约的丰富内容。最新的方法请参考: Gerhard F. Hasel: "Methodology as a Major Problem in the Current Crisis of Old Testament Theology", Biblical Theology Bulletin 2 (1972) 177-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