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十一月,对现今圣经学界来说,是特别的月份。在美国感恩节前的周末至该周二,来自世界各地的圣经学者会汇集在美国其中一个大城市,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人也有幸,由于所呈交的论文(article)获得接纳,且旅费蒙澳门教区红衣会资助,因而能够参与这次圣经学界的盛会。
这一年一度的圣经学界盛事,由源自美国的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暂译:圣经著作学会)主办,每年标明日期和城市,统筹这年度大型研讨会。有多大型呢?就以今年而言,研讨会场次(session)超过一千二百,发言人数大约四千六百人。主题遍及圣经中各书卷、圣经诠释、圣经与各神学科目(如教义、伦理等)之关系、圣经历史背景、圣经考古、圣经与经外文献之关系、圣经与现代文化,以及与其他宗教经典的对话等等。场地方面,包括当地的海因斯会议中心,以及当地其余六所国际连锁大酒店的所有会议展览场地。
此外,大会也举办了圣经学界出版商展览,以推广新书,并向与会学者提供相当优惠的折扣。参展出版社超过一百五十个,当中包括由本笃会美国圣若翰隐修院所创办的Liturgical press、罗马宗座圣经学院暨罗马宗座額笔者略大学出版社、美国玛利诺修会的Orbis Books、保禄大家庭的Paulist Press,以及笔者正在深造的鲁汶为基地的Peeters〔按:荷兰/佛兰德语〕、美国圣母大学出版社、美国天主教大学出版社等。当然也包括: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等,以及包括来自德国的其他出版社。
在众多的系列研讨会中,笔者主要参与以色列先知著作和圣经字典编纂(biblical lexicography),笔者也会在其中发表论文在前者中发表。此外,笔者也参加了一些个别的场次,希望会得到出乎意料的灵感和启发。
按大会安排,笔者的文章的发表时间在会议第一天下午,在「以色列先知著作」系列的第一场。同场的另外三位学者分别从文化创伤理论、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以及集体身份认同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哈巴谷》和《依撒意亚先知书》中所隐含的,以色列民如何面对国破家亡的败局,又如何从中重新振作起来。
至于笔者自己,则从字义分析的角度出发,集中讨论依57:18一节的文字问题,指出目前的理解所带出的与上文下理的不合之处,借重新建构句中两希伯来动词字根「n-ḥ-m」(惯解:安慰)和「sh-l-m」(惯解:报还)的意思为「内在平静」和「平衡」,来解决这一节的理解及脉络问题。在提问方面,有与会者确实指出了笔者文中方法论未尽完善之处,也有提议把主题扩展到依四十至六十六章,以求对该主题有更完整的理解。庆幸的是,本场的主持学者认同笔者愿意面对圣经字义重构这类技术性较高的主题。
这系列的其他场次也有不少亮点。面对学界未能就《约纳先知书》的文体下定论的问题,有学者就提议参考古非洲民间口传寓言,以作为该书的文体基调,因为古时北非与圣地同属闪系语区,有共享文体的可能。
至于讨论到另一篇有关先知书中的诗歌文体的论文时,论者就指出,圣经的先知著作中嵌有诗歌,当中时有因文法问题等的不一致性。但这是不一致性不一定是抄经员的出错,更有可能是作者(或编者)的原意,以求借此表达出文中所表述的、或当时当地以色列民那破裂失陷的世界观。而当中意义上的不明确(ambiguity),就是抗拒着任何的解读,而是希望读者去经历文中的体验。这一点笔者认为相当重要,因为今天各语言的译本,为了让阅读变得容易和顺畅,而有意无意的把这些原文的窘境驯化。这既让读者方便,却又难免让读者错过了一些得着。世事,果然针无两头利,有得必有失。
其次,有学者指在,在耶肋米亚先知书中,先知至少两度,引用上主曾说过的话与上主对质(4:10;32:25)。不过,后来上主总会响应这些质问(4:18;32:36-37)。由此,他得出反思,认为一个人—尤其在面对人生窘境时—与上主争辩,其实也可能是活出他的信仰。更重要的是,即使是被质问都好,上主总是愿意回答人,愿意与人对话。
还有学者尝试找出依14:12的「朝霞的儿子、晨星」所指何物。学界暂时的共识,只能确定这里所指的是古近东地区的某个神话人物。然而,透过考证不同的希伯来语字典,以及查遍古近东的其他古代文献,学者有力地提出,这号人物很可能是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神祇「马尔社克」(Marduk)。
总体来说,出席这次会议让笔者获益良多。除了有机会在世界性的学术场合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之外,也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交流,并听到其他出乎意料之外的意念。更重要的是,尽管过了二千年岁月,圣经的丰富仍在启迪一代又一代的学者,继续以圣经为明灯,回望过去、透视现在、展望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