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天主教史的学者认为,教会基层的“小人物”如教友和修女,以及教会在十九至二十世纪的发展,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古伟瀛指出,随着中国大陆社会开放,研究中国天主教史的学者倍增,外语能力亦增强,加上科技发达便利了资讯流通,所以他相信当前是做这方面研究的“最好时机”。
古伟瀛〔图〕二月十九日在香港浸会大学举行的“中国天主教人物史”研讨会上作主题演讲。研讨会吸引约三十名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的学者出席和发表论文。
他归纳出,自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二零一零年出版的天主教史研究中文着论数量最多,包括书籍、论文及翻译近一百五十笔。
他说,去年是耶稣会利玛窦(Matteo Ricci,1522-1610)神父逝世四百周年纪念,与这位来华传教士相关的文章占了论文总数的两成,还不包括尚未出版的利玛窦研讨会论文。
古氏亦观察到研究中国天主教史的内容,“范围愈来愈广,也愈来愈深”。除了教会本身的历史,也有文章探讨教会与朝廷和政府宗教政策的关系、妇女议题、地区发展及汉学的建立。一些学者亦深入偏远地区研究本土天主教文化。
研讨会主办者、香港教区档案主任夏其龙神父说,这个会议以教会人物为主题,是两岸四地中文学界推进天主教史研究“一个很小但美丽的开始”。
在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的夏神父提醒,人物研究一般以主教或其他教会领袖为主,可能有以偏概全的危险,因为教会成员大部分是信徒,尤以女性占多,包括从事爱德服务的修女。
夏神父又期望,将来学界多聚焦于十九至二十世纪中国教会的发展,虽然大陆学者要面对意识形态及政治压力,他鼓励境内外的学者能互相合作,促使各地的档案进一步开放,并分享他们找到的资料。
广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陈志雄教授认同,需要向作为教会主体的信徒投入更多关注,这些“小人物”将帮助人了解中国教会的发展。
他说,自九十年代起,国内多所大学相继成立了基督宗教研究所,大部分天主教史研究集中于明末清初,后来多了清末民初,但“一九二零年以后的非常少,因为涉及到现在的执政党”。
台湾天主教辅仁大学的陈方中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表唯一以信徒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直隶东南的教友》,介绍这个代牧区在十九世纪末的发展及特征。
他告诉天亚社,教友的资料不好找,当地教友人口数据是引用一位法国神父的书,除此以外,他在教会档案或田野考察中搜集到的资料很有限。
陈方中说,境外人士到大陆做实地考察及口述历史的难度相当大,他以自身经验为例:“农村教友接触陌生人时显得很小心,他们大多不理睬你,甚至去报官。就算他们愿意开口,也不会说出全部真相,尤其是不光彩的事,譬如他们的祖先在教难时期曾经写过叛教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