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内的兄弟姐妹:
一个人的心胸有多狭隘,他的眼界也就多短小。人的视野始终受困於自己狭隘的心胸,若是鼠目寸光,就容纳不下别人的好,甚至把别人的善意也看成是一种威胁。其实,狭隘的心胸都事出有因,并非平白无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天主的信赖,不相信天主对我们所怀的计划是和平而不是灾祸的计划。因此,我们凡事忧心忡忡,看不开,总是设想自作打算,凭一己之力定夺一切。
耶稣连续三个主日都给我们讲述葡萄园的比喻。这些比喻向我们说明,天主不断地、且以各种方式召唤我们,劝勉我们积极作出回应,相信天主的仁爱,接纳天主的恩宠。上上个主日的比喻说,有个家主在一天不同的时间到街市上雇用工人到他的葡萄园工作,对於那些愿意受雇的人,不论他们工作时间长短,他都给他们每人全天的工资。上个主日的比喻又说,有个父亲叫他的两个儿子到葡萄园工作。第一个儿子当面拒绝了父亲,但是後来後悔了,就去了;第二个儿子一口答应,後来却没去。「到葡萄园工作」是一个专有用词,意思就是悔改、归向天主。悔改和皈依并没有迟早先後之分,但总要以实际行动实践出来。
这个主日的葡萄园比喻设置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布景中展开。有一个园主把他那座打理得妥妥当当的葡萄园租给佃户。等到收成的时候,佃户不但不付给园主应得的出产,反倒狠下毒手,一而再地恶待园主的仆人,甚至杀了他的儿子。他们以为杀了这位继承人後,就可以霸占那座葡萄园,把它据为己有。讲了这个比喻後,耶稣问司祭长和法利塞人:「当葡萄园主人来时,他要怎样处置那些佃户呢?」他们自然而然,不加思索地回答说:「园主要毫不留情地消灭那些恶人,把葡萄园另租给按时给他缴纳出产的佃户。」他们答了之後,才觉出这个比喻是耶稣指着他们说的,所以就非常恼怒,想逮住耶稣(玛廿一45-46)。然而,他们真的了解这比喻的含意吗?这比喻对我们而言,又有什麽意义呢?
比喻的前半部要求我们先回顾第一篇读经(依五1-7)。在那里,依撒意亚先知悲叹葡萄园主人辛勤栽种了好品种的葡萄树,可是结出的却全是野葡萄。土地没有问题,很肥沃,而且园主也翻松了土壤,除去了石块,又围上了篱笆,予以细心照顾。他为葡萄园所能做的,全都做了。他热切地等待丰收好葡萄,连榨酒池也凿好了,但这终究是一个空等,一无所获。而在耶稣今天讲述的比喻中,葡萄园主人也同样一无所获,但这次并非葡萄树不结好葡萄,而是恶佃户不肯诚实地缴纳出产,并且还企图霸占园主的产业。
这两个葡萄园的比喻一个比一个惨烈,一个比一个更令人发指:从不结好葡萄、不履行正义,进而到侵犯权利、施行暴力。在此强调的并非豪强欺压弱小的情况,葡萄园主人自然不是弱者,而是人心过分的邪恶,连天主的权利也侵犯。
耶稣的这则葡萄园比喻常久以来都被当成一则寓言看待,被认为是隐喻某些特定的人物或情况。在其寓意中,葡萄园被视为天主子民;天主子民完全隶属於天主。恶佃户代表民间首领,天主把祂的子民交托给民间首领管理,但这些首领们却想剥夺天主的权利,把子民据为己有。园主的仆人是指天主的先知,他们受到了恶待,甚至被杀害。园主的儿子就是耶稣本人,首领们计划也把祂杀了。在比喻中,这位儿子真的被他们拉到园外杀了。司祭长和法利塞人听了比喻後,似乎也作出同样的理解,觉得耶稣是以天主的惩罚来威胁他们,因此越发与耶稣敌对。
那麽,耶稣本身是否也赞同如此理解这则比喻呢?祂真的是指责司祭长和法利塞人为恶佃户吗?表面上看来似乎是的。这些首领们才刚刚质问了耶稣:「祢凭什麽权柄在圣殿施教?谁给了祢这种权柄?」(玛廿一23)。他们没有能力,更加没有勇气,看出耶稣到底是谁。他们只担忧自己的处境和利益:如果不制止这位肆无忌惮的宣讲者,这位极受众人拥戴的「先知」,罗马人必定认为他们也赞成民众造反,并且必将更加限制他们当时已经是极为有限的宗教自由空间。他们眼界短小,看不清也跟不上社会时局急速的转变。
然而,首领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即使他们对这则比喻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比喻中提到的最後事件当时全都还没有展开。他们还没有受到天主的审判和惩罚;到那时为止,他们甚至都还没有开始动手除去耶稣这位天主子。因此,他们实在还有很充足的时间去悔改,好好地反省自己的计划。但很可惜的是,他们看不到这点,他们被自己自私的计划所困,自己吓自己,失去了内心的自由。他们只能看到耶稣来是为了与他们作对,报复他们的恶念;他们辨识不出,耶稣的比喻实在是一项悔改的邀请,并没有指责,也没有讽刺的含意。
然而,对我们而言,我们却不必总是把比喻当成寓言来看待,也不必把比喻的角色应用在这时代的某些人身上,更不必用这些寓意来指责社会或者教会的领袖。比喻最好还是当成比喻来看待,正视比喻本身的要求。比喻常是一个具体的邀请,要求我们以实际行动作出悔改,常常省察并自问:在我们目前生活的情况下,有哪些方面是我们必须改过、改进和改善的吗?这种正视比喻为比喻的作法,对我们的灵修成长和人格素养必会有很大的助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在灵修生活中,常存在着计划和巧合的成分;我们可称之为人意和天意。有时候,事情确实不尽人意,但那时天意却胜过人意,超出人意,比人意更好更好。天意帮助我们越发意识到天主在我们生活中的真实临在,更乐意让天主来主导我们的生活。我们当然应该对生活有所计划,并且尽力发展这生活的计划,但我们却不可自命非凡,设想仅凭一己之力、依靠自己的计划定夺一切。天主赐给我们生命,是要我们守护它,而不是霸占它;要我们从事公益,而非谋取私利。我们的生命终究是隶属於天主的;我们要相信天主自会照料(创廿二14),昨日、今日、直到永远。
比喻的目的不是指责:不是指责那些恶佃户,也不是指责我们或任何人。比喻的真正目的是呼吁我们悔改,要求我们净化自己的心灵生命,涤除那些使我们远离天主的种种因素,拓宽心胸,进而接受主耶稣来到我们的生命中。耶稣是天主所能赐给我们的最大恩典,天主再也没有比这更大的恩典了!因此,耶稣今天告诉我们说:「这是上主的作为,真是一件奇事」,也就是超乎人意的天意。
我们能够信仰耶稣基督,这事实本身就是一个天赐的恩典;而能够活出这信仰的恩典,这事实本身就真是一件奇事,是天主在我们身上实现的天意,完全不靠我们的修为和功德。因此,让我们彼此代祷,同时在这十月圣母月也恳求圣母为我们转祷,祈求天主以祂的天意扶持我们,助佑我们接纳天主的恩宠,矢志与耶稣一起在生活中同行。 阿们。
~ 张德福神父 ~ |